神話不死,存於現實——專訪《聖湖幻影》製片Vijay Pratap Singh與攝影Ashok Meena

作者
涂敏

ying_mu_kuai_zhao_2018-06-25_xia_wu_3.44.47.png

 

低語訴說神話故事的呢喃、普希卡湖畔色彩斑斕的眾生群相、迷幻摩天輪的霓虹閃爍......這是印度紀錄片《聖湖幻影》為觀眾營造出的神秘境地,普希卡這座聖城,令人目眩神迷,因為神話與現實、傳統與現代自然而然合而為一。導演卡馬爾.斯瓦魯普(Kamal Swaroop)一直相信,神話就存在現實之中,並且能透過影像再現。以下訪談紀要為《聖湖幻影》製片Vijay Pratap Singh與攝影Ashok Meena對本片的詮釋。

 

Q. 當初為何想製作這部片?

 

Singh:因為這是一個與導演Swaroop合作的機會,感覺就像在上一場電影課一樣,這不僅是我第一次跟這位導演合作,也是我第一次拍攝紀錄片。觀察式紀錄片確實很有挑戰性,市場也相對薄弱,但現今有許多數位發佈平台,所以還是很有希望的,我們的目標是讓愈來愈多人看到這部片,也希望為導演未來的作品建立一個觀眾群的基礎。

 

 

Q. 這部紀錄片是受到義大利的印度神話學者Roberto Calasso之著作《Ka: Stories of the Mind and Gods of India》的啟發,這本書的讀者群是以西方人為主,那麼這部紀錄片也是為了讓西方觀眾更了解印度文化而發行的嗎?

 

Singh:印度電影工作者開始出現一種模式:先去參加國外(西方)影展,獲得好的迴響再將影片帶回母國。愈來愈多人開始順從這種模式,這是一種比較實際的作法;但是,印度國內的觀眾群類型也愈來愈多種,城市地區現今則出現一群觀眾想要看這種紀錄片的觀眾。

 

 

Q. 這部影片曾經遭官方禁演一段時間,導演Swaroop先前也有其他影片遭到禁演,這是在此部影片拍攝過程中就預期到的嗎?

 

Singh:導演確實曾有這樣的預期,但這部片最終還是獲得了上映准許,也得以參加印度的影展。政府通常比較不想冒險,因此常做出保守的決定,導演的另一部片《The Battle of Banaras》(2015)也曾經被禁,但後來還是獲得上映准許,所以這其實是存在上訴機制的。雖然在印度很多事情的流程都很緩慢,但最後還是可以透過不同管道,取得重要的成果。

 

Meena:這部片被列為A級(限制級),印度的電影分級主要有三級:A級是限制級、AU級是保護級、U級是普遍級。

 

 

Q. 在片中可見傳統宗教儀式與現代遊樂園,以及當地人與西方觀光客交互出現,如此傳統與現代影像並置的畫面想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

 

Singh:我一開始也是認為神話歸神話,市場與經濟是另外一部份,可是與當地人談過之後,我的想法才有了改變,神話可以為市場經濟買賣帶來一種養分,兩者相互幫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所以兩者並不是分開的,而是互補的,許多當地居民也將自己的家改建為民宿,是滿歡迎這些旅客的。

 

Meena:許多外國人來到普希卡也跟當地人結婚生子,例如有很多來自歐洲的吉普賽人都是這樣。

 

 

Q. 所以可以說普希卡並沒有因為受到大量觀光客的影響?

 

Meena:普希卡是一個滿特別的地方,它並沒有因為外來觀光客而改變,它仍然是一個自我獨立的地區。但是慢慢地,應該還是會有所改變,因為城市外圍為了觀光客而興建了許多五星級飯店。

 

 

Q. 片中遊樂園與摩天輪的意象不斷出現,有什麼特殊意義?

 

Meena:影片一開始很安靜,只能望見建築物、聽見水聲,沒有嘈雜的人聲,就像一座空城般,當摩天輪被架起來後,像是在等待什麼,之後漸漸將人潮帶進來,也帶進不同的聲音,像是各種動物的聲音。

 

 

Q. 接近片尾有一段畫面,是許多狗在狂吠,接著在高掛滿月的天空下,燃起了熊熊火焰,之後突然爆炸,看起來像煙火一般,隨即滿月突然消失了,為何有這一段畫面的設計?

 

Singh:這段畫面是以影像去呈現神話,滿月代表的是梵天的頭,對應前述的神話故事,滿月消失就代表梵天的第五個頭被砍下,但我個人的詮釋是,這是在表現演化的過程,煙火就像是大爆炸,宇宙開天闢地後,萬物出現並慢慢演進。

 

 

Q. 導演在這部影片中有特意想要呈現傳統與現代的並存與相互衝擊嗎?

 

Meena:導演是特別選擇我來拍攝這部片的,因為導演是我在電影學院的老師,導演曾經問我從哪裡來?是屬於哪一個社群?導演本身非常愛談神話這類話題,我的社群是梵天第二個妻子的後代,所以導演很相信神話與現實其實是結合在一起的,並且認為,如果我認同一個神話故事,就能拍攝出相關的影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