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青年,傳承抗爭精神——專訪《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導演代島治彥

作者
錢夏立、盧婉瑜

san_li_zhong_yi_qia_luo_si_de_yun_luo_dao_yan_dai_dao_zhi_yan_she_ying_he_si_ying__0.jpg

 

Q. 為何會取「伊卡洛斯的殞落」這樣的片名呢?

 

伊卡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角色。我想表達當時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想打造自己的國度,所以努力奮鬥。但他們太靠近太陽了,因此在某種政治意味上,他們墜落了、死亡了。

 

Q. 請聊聊關於電影的音樂設計。

 

做這個音樂的是大友良英,也是《小海女》的編曲。1960到1970年代,是「自由爵士樂(Free Jazz)」非常盛行的年代,這種音樂帶有一種即興的氛圍。將這種與時代並行的音樂類型放進去,心裡想像著那些認真投入鬥爭的人們,如果用歷史宏觀的角度回看,他們當時的行動會不會有點蠢呢?我不是用音樂去尊崇他們,而是在說:「哎呀我們是來搞破壞的,有需要那麼認真嗎?」

 

Q. 拍攝這部影片的動機以及傳承的精神為何?

 

第一部《活在三里塚》是我和大津幸四郎導演共同執導的作品,因為受到大津幸四郎先生的邀請,我重新追尋在抗爭中遇見的人,透過建立關係、培養感情,慢慢引導出電影的內容來。而《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這部續集希望傳承的精神是:當年輕人覺得某樣東西是錯的時候,除了判斷對錯,更能夠用具體的行動去展現,才可以讓整個社會產生新陳代謝,不要把自己拘束在安全的社會氛圍及被管理的生活裡。

 

Q. 向政府抗爭總不易成功,年輕人產生了巨大的無力感,該怎麼去面對?

 

你會這樣問是因為你現在覺得贏不了他。但在1970年代的日本,人們相信可以用革命的力量去推翻政權。影片中的中山先生,他擊退警察的力量讓政府的政策拖延了,雖然最終因為內部分裂使得運動沒有持續下去,但最初的信念是:「這一切是能夠改變的」,不是一場不會贏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