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拍攝,重新認識自身文化——專訪《鬪犬》導演艾沙.哈里.阿克巴

作者
李若慈、陳美玲(青少年評審)

dou_quan_-qing_shao_nian_ban_02_1_1.jpg

 

 

《鬪犬》講述的是印尼西爪哇萬隆地區世代相傳的傳統競賽「豬狗鬥」,由於當地的農作物及農夫時常受野山豬攻擊,於是透過訓練狗來保護村莊,經訓練過的獵犬輪番上陣和野山豬搏鬥,這項活動被視為娛樂也是一場慶典。

導演艾沙.哈里.阿克巴(Esa Hari AKBAR)過去多拍攝劇情短片,這次則希望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拍攝。導演以16歲少女小楠的故事為主線,拍攝她的家庭、校園生活,著墨更多的是她訓練鬪犬的過程、進出競技場的畫面,以及過程中心境上的轉變。

《鬪犬》入圍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青少年評審團獎,並且榮獲亞洲視野競賽獎的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Q. 導演從小就知道有豬狗鬥這個活動,為什麼會特別想拍攝這個題材?

我是印尼萬隆人,但其實我常常跑去別的地方拍攝,這次我想要找一個主題讓我可以回到萬隆拍攝。當回到萬隆鄉下的時候,發現自己對豬狗鬥這個活動是熟悉的,覺得這活動可以當作紀錄片的主題來拍攝。也許大家在看這部紀錄片會覺得影片似乎帶出了一個特別的情感,是因為我從小就一直在觀看豬狗鬥這個傳統活動。

 

Q. 這部影片過程中沒有訪談,也沒有和受訪者有太多的互動,為什麼選擇比較遠的距離去拍攝?怎麼去拿捏這個距離?

我在拍攝的過程中有兩個角色。一是「參與者」,因為當我拿起攝影機開始拍攝時,女主角小楠就完全不說話,可是當沒有拿攝影機時就聊得很開,所以我就買了一隻狗,「我要怎麼去養這隻狗」,變成我跟她的共同話題,參與是一種方式,讓我們站在同樣的角度,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我變成參與者。二是「旁觀者」,我從較外面的角度看這件事怎麼發生,以及身為外面的人是怎麼看這個環境和活動的。

 

Q. 影片中記錄主角小楠的心境轉變,那導演從一開始不熟悉這個文化,到後來甚至也去養狗參與其中,想問導演在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心態上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到人跟狗之間的距離關係,在這部影片中,有以主人的視角來看這件事情,同時也將攝影機放在狗的身上,以狗的角度來看,讓我們知道狗是怎麼看牠的主人。如果要讓狗去參加活動,主人和狗需要培養一定程度的關係,這過程需要時間,因此最後一幕有提到:「到後面其實大家都是受害者」,所以我想要再次強調,這個活動確實是很暴力的,大家更要好好思考如何去看待這個事情,因為到後面不管是狗還是豬死了,主人都會傷心,其實主人不會管當初買這隻狗花了多少錢,重點是培養狗的過程需要多少的時間和情感。

 

Q. 導演對豬狗鬥的看法是什麼?導演覺得這個活動應該要被禁止,但是政府仍需要解決狗的問題,可以請導演多分享一點嗎?

我小時候在看這個活動時,把它當作一個樂趣。這個活動當初有一個保護的目的,為了訓練獵犬保護農夫,是一個正面的考量,其他如訓練偵測機場炸彈的警犬,若發生意外,他們其實也可能會死。豬狗鬥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但是它現在卻被禁止,問題並沒有被解決,甚至已經傳出不少居民被山豬攻擊的消息,且不只發生在印尼,連香港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從更多面向來看這件事,再來決定應該怎麼樣處理。這個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把活動禁止後是否會造成其他影響?禁止了這項大家認為的暴力活動後,後續衍生的問題要如何解決?

 

Q. 接下來有什麼樣的拍片計畫?

下一部紀錄片想做《鬪犬》第二集。第一集以養狗的主人為主要拍攝對象,第二集想從獵人的角度來拍,因為從獵人的角度可以看出他為什麼需要這些狗、為甚麼需要訓練、需要訓練到什麼程度,對於該文化的理解會更詳細。蘇門答臘有個訓練狗的組織,該組織到印尼各地去獵山豬,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這件事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