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系列活動

選片指南

2:00pm - 4:30pm

選片指南

時間:2:00pm - 4:30pm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講者:TIDF初選顧問 吳文睿, TIDF初選顧問 阿潑, TIDF策展人 林木材, TIDF影展統籌 陳婉伶
主持人:TIDF節目策劃 鍾佩樺
 
 

04/13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00選片指南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

04/20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系列活動

歲月.紀錄——張照堂:創作篇

1:30pm - 3:30pm

歲月.紀錄——張照堂:創作篇

時間:1:30pm - 3:30pm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講者:TIDF傑出貢獻獎評選委員 黃建業
主持人:TIDF策展人 林木材
 
 

04/20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30歲月.紀錄——張照堂:創作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

04/27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系列活動

歲月.紀錄——張照堂:攝影篇

2:00pm - 4:00pm

歲月.紀錄——張照堂:攝影篇

時間:2:00pm - 4:00pm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講者:評論者 陳佳琦
主持人:
 
 

04/27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00歲月.紀錄——張照堂:攝影篇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

04/28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系列活動

「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專題指南:小規格電影?業餘電影?——電影史不告訴你的事

1:30pm - 2:30pm

「台灣切片|無題之卷」業餘狂熱:張凌文與他的小規格電影收藏

3:00pm - 5:00pm

「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專題指南:小規格電影?業餘電影?——電影史不告訴你的事

時間:1:30pm - 2:30pm
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多功能室
講者:單元協同策展人 史惟筑
主持人:TIDF策展人 林木材
 

「台灣切片|無題之卷」業餘狂熱:張凌文與他的小規格電影收藏

時間:3:00pm - 5:00pm
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多功能室
講者:電影收藏家 張凌文
主持人:單元協同策展人 史惟筑
 
 

04/28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30「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專題指南:小規格電影?業餘電影?——電影史不告訴你的事國家影視聽中心多功能室 /
15:00「台灣切片|無題之卷」業餘狂熱:張凌文與他的小規格電影收藏國家影視聽中心多功能室 / ★ 本場有8mm、9.5mm、16mm特別放映

05/10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陌生成家

4:20pm - 5:28pm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 緬甸日記

6:30pm - 7:54pm

紀念.陳達 / 王船祭典

8:30pm - 9:26pm

陌生成家

Three Strangers

緬甸西南邊的貧窮山村裡住著一對酷兒戀人,跨性別男桂多與不願步入異性婚姻的瑪索,兩個陌生人帶著各自人生歷練築起一個家。隨著桂多不顧反對領養男嬰,第三個「陌生人」的加入擾動了兩人關係,也讓他們對自己的身分有了新體悟。由祖母撫養長大的導演,試圖以這三個陌生人的關係,探問緬甸社會中愛與家的邊界。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February 1st

一位是從美國學成返鄉的緬甸人,一位是恰好一年前2月1號來緬甸觀光的法國人,兩位女導演背景迥異,卻結為莫逆之交。她們以影片為書信來回對話,用各自母語抒發對於自由與創作的渴求,以及2021年2月1號緬甸軍事政變發生前後的變化。不只有歷史事件的珍貴見證,還以私日記分享情感、激勵團結,並透過雙重視角辯證自由的意義。  

 

緬甸日記

Myanmar Diaries

軍事政變後,緬甸人民起身反抗,然而和平遊行遭到鎮壓,有些人加入叢林中的武裝行列⋯⋯。由十位年輕緬甸導演合力完成,混合虛實,以風格殊異的多段第一人稱段落拼組而成,既是軍政府暴行的見證,亦是高壓統治下的奮力喘息。參與者全數匿名、不露臉孔,是安全考量,更成了創意限制,卻也從中體現一股莫之能禦的集體創作意志。    

 
紀念.陳達

紀念.陳達

Homage to Chen Da

民俗採集與素人藝術家是張照堂紀錄片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1970年代,張照堂陸續拍攝月琴音樂家陳達。本片拼貼了陳達於1972年屏東恆春、1977年台北稻草人西餐廳,以及同年在台北關渡河岸的彈唱表演。陳達的即興吟唱總有幾分勸世意味,攝影鏡頭也關注著他的生命狀態,片尾將多張陳達的照片進行交叉並置,向已逝的藝術家致敬。

 
王船祭典

王船祭典

The Boat-Burning Festival

1970年代,張照堂於中視的「六十分鐘」紀實報導節目中擔任編導、攝影等工作。影片側拍台南蘇厝村燒王船祭典的過程,但沒有收錄任何現場聲響,僅搭配音樂家麥克・歐菲爾德的前衛搖滾民謠〈Ommadawn〉作為配樂,迸發出儀式的神聖性與神秘性,以及信眾的狂喜,不僅在電視上前所未見,也被認為開展了台灣實驗和詩意紀錄片的未來性。  

 
 

華山光點二廳

戰火邊緣的青春

5:00pm - 6:40pm

鑽石水族世界

7:10pm - 9:45pm

戰火邊緣的青春

We Will Not Fade Away

2019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態勢加劇,五名頓巴斯戰區的孩子前途未明。儘管生逢絕處,他們和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並無二致,渴望逃離小鎮看世界,對夢想懷抱熱情,志在繪畫、攝影、演員或成為下一個馬斯克。就在他們思考未來之際,意想不到的邀約來到眼前:烏克蘭大冒險家邀請他們探訪喜馬拉雅山。本片不呈現戰事衝突,而是聚焦青少年成長群像。  

 

鑽石水族世界

Diamond Marine World

蝦農小杜哥憑著近20年的養殖經驗,從台灣隻身到緬甸打拼,沒想到迎來眼前的是白粉、槍枝和語言文化的隔閡。懷著養蝦夢的緬華混血女孩小蘇,與緬籍先生結婚後,想在當地復興家傳沒落的蝦場。當小杜哥與小蘇相遇,兩人決定攜手挖池養蝦,建造「鑽石水族世界」。歷時五年拍攝製作,記錄蝦場裡的人性轉折與事件衝突,恰如緬甸雨季,一波波降下。

 
 

京站威秀九廳

自畫像:47公里2020

2:10pm - 5:20pm

吟唱靈魂之歌

6:30pm - 7:41pm

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8:20pm - 10:02pm

自畫像:47公里2020

Self-Portrait: 47 KM 2020

2020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讓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同時感受到恐慌、孤獨、禁閉……。導演再度回到故鄉47公里之村,此次停留更長時間,以近乎蹲點的方式,看見人們憑藉著他們古老的預言與生存經驗,度過季節更迭與節氣細數,延續著另一種存在。本片創作於「民間記憶計畫」之中,亦是章夢奇「47公里」系列的第十部作品。

 

吟唱靈魂之歌

Song of Souls

緬甸東部的撣邦雖擁有古老豐富的民謠傳統,但此地60多年來也飽受內戰之苦,產生不少流離失所的悲劇。影片以近似民族誌的目光,展現撣邦獨特的生活與信仰風貌,又以歌聲為絲線,遙遙串起情感與生死的紋理。集體記憶揮之不去的傷口,在一代又一代的傳唱下,傳達無聲大地的感傷,與人民身處苦難中的昇華。  

 

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What Should We Have Done?

國際首映

1983年,24歲的姊姊出現思覺失調症狀,身為醫生的父親不願面對診斷結果與療程,選擇與母親居家照護無法外出求學、工作的姊姊,長達數十年。導演透過將近半輩子的時間跨度,記錄三位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與衝突關係,寫下親情與病情相互糾葛中的生命日誌。

 
 

京站威秀十廳

硝煙下的助產士

2:50pm - 4:26pm

我最可憎的敵人

5:00pm - 6:22pm

阿根廷正義審判

7:00pm - 9:57pm

硝煙下的助產士

Midwives

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少數穆斯林,2016年以降,他們與當地佛教徒的衝突大幅升溫。懷著對仇恨對立的不解追問,導演踏上返鄉之途,歷時五年,以溫柔視角望向飄搖在動盪歲月的兩名堅毅女性,也對緬甸政治現實拋出敏銳洞見。戰地硝煙不止,一名佛教徒助產士和一名穆斯林學徒並肩撐起一間小診所,接生下一代,也傳承希望之光。  

 

我最可憎的敵人

My Worst Enemy

因政治迫害而流亡海外的導演,找來幾名有著類似背景、流亡至法國的伊朗人來進行一場實驗:讓這些流亡者重新搬演伊朗政權的審訊人員,拷問身為政治犯的導演。一方面透過此一行動來重新理解被審訊的經驗,同時也希冀藉此完成一部「能與當局開啟對話」的影片;究竟這場靈魂拷問僅成就了導演一廂情願的浪漫,抑或是導演與表演者能從中得到任何救贖?  

 

阿根廷正義審判

The Trial

亞洲首映

1985年春天,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紀審判浩蕩展開。民選政府追訴九名軍政府獨裁時期最位高權重的軍官,包含惡名昭彰的前獨裁者魏德拉,試圖為「骯髒戰爭」期間的受難者伸張遲來的正義。本片重新梳理長達530小時的法庭影像,不僅記錄下拉丁美洲史上最為關鍵的轉型正義時刻,也讓「永不再犯」(Never Again)的意義在現下時刻更顯擲地有聲。  

 
 

05/10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6:20陌生成家映後座談購票去
18:30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緬甸日記
購票去
20:30紀念.陳達
王船祭典
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7:00戰火邊緣的青春購票去
19:10鑽石水族世界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10自畫像:47公里2020映後座談購票去
18:30吟唱靈魂之歌購票去
20:20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50硝煙下的助產士購票去
17:00我最可憎的敵人購票去
19:00阿根廷正義審判映後座談購票去

05/11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診所

10:10am - 11:37am

由島至島

12:30am - 5:20pm

公園

6:20pm - 8:01pm

老查某

9:00pm - 10:09pm

診所

The Clinic

緬甸仰光小診所,精神病人往來於此。醫生夫妻身兼藝術家,既用藥物讓病人鎮定,亦用藝術讓患者抒發臆想。這個國家也是一間巨大的精神診所,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男醫生想拍反映現狀的電影,但遲遲不敢下手;女醫師治療他人的同時,也需要被治癒。這是一部劇情與紀錄交錯的影片,電影中有電影,紀錄中有紀錄,戲劇來自真實,真實充滿戲劇。  

 

由島至島

From Island to Island

世界首映

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本片以此為主題,努力挖掘和重新整理台灣在二戰期間的隱藏記憶,探索在日本帝國內的台灣士兵、醫生與生活在東南亞的海外台灣人之經歷。全片從兒子對父親的提問開場,透過跨世代的對話、家書、日記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影片,探討台灣歷史記憶的複雜性,以及這一時期存在的各種身分。

 

公園

Taman-taman (Park)

世界首映

《公園》-兩位印尼詩人相約在夜裡的台南公園會面,各自將白天在這座公園裡,與印尼同胞們的相遇、相處等所見所聞所感,譜成詩歌,發想成計畫,於夜裡吟唱、想像、行動⋯⋯。白日採集,夜裡釋放,像一則古老的影像寓言,但我們始終見不到他們所說的白日種種,只能任夜裡的話語,投射出面貌不一的形象。漫漫長夜有訴不盡的故事,說故事的人也變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老查某

Lauchabo

1997年台北市政府閃電廢娼,128名公娼被迫走上街頭,爭取合法⼯作權。她們的勇敢現⾝ 讓社會開始認識這群「趁食查某」。⽩蘭是抗爭時少數不遮臉的小姐之⼀。2005年,她突然倒下。廢娼後⽣活的跌宕艱辛,從娼的污名與痛苦,在眾⼈陪伴⽩蘭復原的過程中,漸漸被拼湊出來。透過細膩鏡頭和資料影像,本片呈現政治對人的無情碾壓,也照⾒⼈與⼈、⼈與貓的溫柔相待。

 
 

華山光點二廳

十方之地

10:30am - 11:41am

鑄鐵蝴蝶

12:20am - 1:45pm

檔案短片輯#2 適當虛構

2:20pm - 3:47pm

神人之家

4:50pm - 6:17pm

十年緬甸

7:30pm - 9:14pm
十方之地

十方之地

Obedience

香港紅磡地區,富裕的中產階級高樓聳立如林,林下遍布的卻是破舊矮小、等待拆除重建的小樓住宅,以及匯聚於此的殯葬館,矛盾地載著生者的轎車與亡者的靈車並行。每年,市民會前往附近觀音廟祈求財富;當地拾荒者則從路上蒐集「廢物」,以期回收轉化為幾塊錢。歷時五年拍攝,記錄紅磡日常,重思建設發展與「廢物」的意涵。  

 

鑄鐵蝴蝶

Iron Butterflies

2014年盛夏,馬航的MH17客機在烏東墜毀,283名乘客全數罹難,線索指向俄軍生產的防空導彈,俄媒卻宣稱此乃烏克蘭軍方行動,聯合調查小組試圖抽絲剝繭、還原時序,真相卻愈顯撲朔迷離。新銳烏克蘭導演拼貼新聞資料和實驗影像,不僅解構影像虛實、穿透資訊戰迷霧,更以裂解的事件碎片映照現下戰火,哀悼國家機器掩蓋的生靈塗炭。

 

以下放映內容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影片開始,「請注意,以下放映內容皆由真實的電影歷史素材製作而成,即為影片開始前之免責聲明與警語。然而,任何藝術與工業之間的共謀、創作自由與法律之間的利益衝突,或影像中出現的道德暗示,皆純屬非蓄意之偶然」。

 

致末日後的霧都

The Veiled City

亞洲首映

神祕女子從未來回到1952年的倫敦,試圖尋找世界走向末日的起點:一場霧霾之害。在她寫給妹妹的信中,描繪了末日初臨景況,人們視線不清、迷失方向,空氣令人窒息,更導致數千人致病死傷,然而無人敢說出這場霾害的真正原因⋯⋯。

 

九龍東往事

An Asian Ghost Story

戰後東亞經濟起飛,假髮製造業為要角,香港則是供給與市場間的樞紐。但1965年美國為阻絕中國而制裁「亞細亞頭髮」,隨後更要求證明「非共產主義人髮」。本片重構檔案影像,藉隨波逐流的人、鬼、髮,講述亞洲現代化中的幽靈故事。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24 Cinematic Points of View of a Factory Gate in China

2014年前後,幾間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在其工廠門口裝監視器,所錄影像卻不見預期繁忙。一名導演受託以「電影視角」檢視這些影像,他回訪《工人下班》以降電影片段,透過並列影像,帶出工廠、工人與資本主義間的百年演變。

 

神人之家

A Holy Family

離家20年,導演阿良回到農村家鄉,與家人重新面對彼此,卻發現當年迫使他逃跑的人事物,始終不曾改變。國小就通靈的哥哥與12尊神明,讓信仰成為一家人的救贖,也成了詛咒。從沉默不語到打開心房,阿良日復一日記錄著這一次的重逢,並逐漸意識到他的缺席,也是這個家難以癒合的傷口。

 

十年緬甸

Ten Years Myanmar

神祕消失的青年生命,不復存在的第五區,政治犯出獄後的人事已非,壓迫的暴力,國家監視的眼睛。本片集結五位跨世代緬甸導演,延續2015年從香港、日本、台灣、泰國一路開展的「十年系列」,以近未來科幻類型、社會寫實家庭劇、後設的電影拍攝等多樣題材與風格,想像與回應自2021年政變後分裂的緬甸。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離散與恆留

12:00am - 2:59pm

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

7:20pm - 9:20pm

離散與恆留

Leaving and Staying

亞洲首映

東德作家烏韋.約翰遜(1934-1984)的文學曾在1960年代引起轟動與批評,後來移民的他,再也沒有回到故土,但牆上始終掛著一幅故鄉梅克倫堡的地圖。2021年TIDF焦點影人弗柯・克普,以「地景電影」聞名於世,此次以人物和地方為題,展開多重再訪,藉訪談探尋記憶,從文學追尋歷史。當微風吹拂,河流也會緩緩改向,回到最初源流。

 
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

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

Lecture Performance: Re-discovery of Deng Nan-guang’s 8mm Films

表演者: 林君昵、黃邦銓、王榆鈞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

3:40pm - 5:10pm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6:00pm - 6:40pm
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

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

Brief History of 9.5mm Films in Taiwan

講者:史惟筑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This Is Not a Film by Deng Nan-guang

亞洲首映

我是一卷底片,一卷被遺忘在台灣的底片。我曾記錄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也去過許多地方,在美麗的河岸散步,參加熱鬧的博覽會。當戰爭來了,大家都走了,只有我被丟下,靜靜躺在片盒中度過了九十年的時光。今日我醒了過來,只想大聲地告訴大家:我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知名攝影師鄧南光(1907-1971)逝世後,一批被認為由其所攝的小規格膠卷於1996年被捐入影視聽中心典藏。

 
 

京站威秀九廳

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

10:50am - 12:07am

目中的流動 / 蜻蜓飛過的歲月

12:40am - 2:20pm

巡冬沒有假期

3:30pm - 4:49pm

民主待更新 / 絲絨恐怖份子

6:00pm - 7:44pm

南韓民主家政課

8:50pm - 10:21pm

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

Far From Michigan

亞洲首映

位於三大帝國邊界的南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持續30多年衝突。2020年,戰爭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再次爆發,男人們上前線,女人們躲在防空洞,組織生活秩序,透過廣播和手機關注戰事。導演持攝影機深入防空洞,尋找避難者的蹤跡,並以日誌形式講述這場長達44天的戰爭,記錄平民們遭受的苦難。

 

目中的流動

I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Repeat to Myself

華人家庭裡的千禧世代五姊妹,要經過哪些生命顛簸,才能掙脫親情羈絆與期待,尋回自我?導演從鏡頭前的自述開始,以五段畫外姊妹絮語,道出她們各自的成長傷痛,搭配16mm膠卷拍攝她們如今成熟獨立的生活即景,粗糙的畫面顆粒,彷彿反映她們回望往日生活,時而灑脫、時而陷入回憶漩渦的心境。

 
蜻蜓飛過的歲月

蜻蜓飛過的歲月

Saving a Dragonfly

一心想拍紀錄片的女高中生,拿起攝影機開始記錄自己與身邊的好朋友們,歷經大學聯考、放榜、入學與重考、進入社會。蛻變的歲月裡,導演手中攝影機成為少女們的樹洞,捕捉升學主義下青澀靈魂,在夢想自由與功績現實之間的掙扎、迷惘,進一步殘酷地自我揭露,關於如何活著的勇氣。 

 

巡冬沒有假期

No Winter Holidays

十月底間,尼泊爾喜馬拉雅山間一片白雪皚皚。村民早已往南遷徙避冬,負責看守村落的重擔便落在兩名老寡婦身上。大半人生嫁給同一位丈夫的她們,既是對手,也是互吐心聲、相依扶持的夥伴。影片鏡頭平實迷人,隨季節的呼吸節奏,緩緩勾勒出山間歲月的推移輪轉、捱守冬日的嚴峻日常,並透過細膩且富有層次的剪接,呈現出樸質動人的山居詩篇。

 

民主待更新

Second Chance

1968年,捷共高層邀請蘇聯入侵,終結布拉格之春,挽救共產體制。2013年,斯洛伐克獨立建國、施行民主20週年,導演感嘆政界貪腐,決定依樣畫葫蘆,寫信邀請芬蘭侵佔國土,自己做不好主,就另請高明來教教民主!《斯洛伐克 2.0》短片集之一,概念始於導演的玩笑,卻又正經執行,是認真、反串還是預言?請君自斷。  

 

絲絨恐怖份子

Velvet Terrorists

企圖推翻極權的炸彈客,是恐怖份子還是英雄?是出於政治理念、憤怒還是愛?由三名導演合導,邀請三名八〇年代因未造成傷亡的「恐怖行動」而入獄過的斯洛伐克男子,模擬重演當年行動、傳授教戰守則。調性詼諧,虛實混搭,當鐵幕倒下,國家是否變好?卸下身分標籤,大叔心有何求?在後共產時代,馳騁一曲小人物狂想三重奏。  

 

南韓民主家政課

K-Family Affairs

雅琅的父母是見證南韓民主化的386世代,愛國且充滿理想。民主化後,父親於政府從事公職,母親投入婦女運動,雅琅與雙胞胎妹妹則誕生於前總統盧泰愚首次出庭審判之日,爾後,每五年一次的南韓總統大選都在她生日這天舉行。雅琅的成長史及其家庭,與南韓民主發展高度連結,隨著國家幾度發生重大事件,她該如何面對內心衝擊,並與父母對話?

 
 

京站威秀十廳

天使墜落之城

11:00am - 12:15am

到不了的遠方

12:50am - 2:27pm

喧嘩的眾聲

3:30pm - 5:33pm

小鬼當街

6:40pm - 8:12pm

小鎮里奇蘭

9:20pm - 10:53pm

天使墜落之城

Anhell69

靈車駛入黑夜,導演旁白呢喃,關於這座宛如同志墳場的絕望城市、這群沒有未來的酷兒朋友、他想拍來影射現實的B級鬼片,以及身在其中的鬱結⋯⋯。不只關於跨性別,更跨越生死、虛實、類型邊界,以創新形式表現性少數困境,為我群發聲。這是一場告別式,也是一場超渡儀式、心靈療程,為折翼天使抹上妖豔,在慾望的地獄縱舞相擁。  

 

到不了的遠方

Nowhere Near

當年為了獲得夢想,失去了家鄉。從菲律賓到美國,作為在此成長的無證移民,他與母親長年東躲西逃,但沒有公民權的美國看起來仍抽象又夢幻,直至終有一天感到幻滅,起身返鄉。然而家鄉是否就是移民者尋夢的解答?繼《離線列車》摸索身為離散者的心境後,導演持續數年記錄、剪輯與反思身分問題,拼貼出一幅移民幻滅和難以捉摸的家鄉肖像。  

 

喧嘩的眾聲

Crossing Voices

1970年代風起雲湧,法國的非洲移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勞動與居住條件,並自發組成各種培力組織。當中某些人重新學習農業,於1977年回到馬利創立農業合作社,嘗試復甦青壯人口外流衰敝的社群。本片爬梳少見的影像跟聲音檔案,突顯彼時迄今兩地抵抗殖民剝削的軌跡,在歷史的交錯中迴響非洲人民追求自主的意志。

 

小鬼當街

KIX

手持攝影機的大男孩在布達佩斯街頭遇上八歲頑童,面對變幻莫測的大世界,遂決定以攝影機陪伴、感受小男孩成長路上的種種樂趣與不安,亦捕捉住街頭為教室與遊樂場的恣意活潑風景。超越十年的拍攝期,透過攝影機運動與精準剪接,不僅呈現了小男孩與家人間的相處,也記錄下他邁向青年時的心境轉變,更彰顯出時間淬鍊下,現實生活的愛與難。  

 

小鎮里奇蘭

Richland

亞洲首映

里奇蘭,一座位於華盛頓州的小鎮,因緊鄰美國曼哈頓計畫時用來處理核廢料的漢福德區,而成為核能產業相關人員的家園,居民對當地標誌「核爆蕈狀雲」引以為傲;另一面向,當地原住民族卻因此遭國安名義驅離,地球彼端有人因核爆而痛苦至今。不知自己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質風險裡的小鎮居民,如今會如何看待核能的種種爭議及其歷史性問題?  

 
 

05/11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10診所映後座談購票去
12:30由島至島映後座談購票去
18:20公園映後座談購票去
21:00老查某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30十方之地購票去
12:20鑄鐵蝴蝶購票去
14:20檔案短片輯#2 適當虛構
以下放映內容
致末日後的霧都
九龍東往事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映後座談購票去
16:50神人之家映後座談購票去
19:30十年緬甸映後座談購票去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00離散與恆留購票去
19:20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自由入場,非英語發音且無英字幕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5:40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自由入場,非英語發音且無英字幕
18:00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默片放映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50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購票去
12:40目中的流動
蜻蜓飛過的歲月
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巡冬沒有假期映後座談購票去
18:00民主待更新
絲絨恐怖份子
映後座談購票去
20:50南韓民主家政課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00天使墜落之城購票去
12:50到不了的遠方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喧嘩的眾聲映後座談購票去
18:40小鬼當街映後座談購票去
21:20小鎮里奇蘭購票去

05/12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風摧肉身

10:50am - 12:00am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1:10pm - 2:28pm

尋找.另一個故事

3:30pm - 5:05pm

當飛機飛過 / 自由的人

6:10pm - 7:15pm

緬甸短片輯#4

8:30pm - 9:35pm

風摧肉身

Worn Away

跨國金融資本集團、軍工複合體、數位與生物科技巨頭等公司所共構的帝國,通過掌控全球網路系統建構全域式操控技術,左右著多數人的感知路徑、感覺構造、欲望方向與思維模式。在這新黑暗時代裡,一位失業且無法申辦信貸者,在申辦由帝國規劃的「貸款專案」後抵達「候轉區」,於等待中逐漸體悟到看似「無用」的其他被拋棄者,在無路可出中,如何開啟重建主體的另一種認識論。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A Performance in the Church

世界首映

2018年至2020年,考古團隊在北台灣和平島上找到諸聖教堂的遺址,見證大航海時代殖民者的足跡。導演在此策劃一場跨域的音樂演出,為沉睡數百年的空間再造聲音。本片側拍考古學家工作過程,也記錄導演逐步形塑的創作路徑,從考古現場追溯到17世紀的柬荷大戰、馬來半島的總督府,將沿途採集的影像與歷史文本,與考古的物質碎片,匯聚於片中。

 

尋找.另一個故事

All and Nothing

世界首映

如果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無人見證,那它存在過嗎?已故觀念藝術家李元佳於二戰後展開從中國、台灣至歐洲的旅程,並於1970年代在英國鄉村創立LYC美術館,進行跨越種族、國界與階級的藝術實踐。李元佳以異鄉薛西弗斯之姿,反抗資本主義藝術市場,堅守不被理解的勞動生活。本片藉其日記、錄像、作品與友人,追尋其精神遺產,更見證一時代消逝。

 

當飛機飛過

When Airplanes Fly Across

從紅衛兵到韓戰反共義士,陳鴻生成為台灣國軍一分子,在桃園空軍基地旁繁衍了三代人。桃園空軍基地曾為日軍飛行場、黑貓中隊駐處,經歷二戰到冷戰至今跨越近80年,如今因桃園航空城開發,將消失殆盡走入歷史。就在搬遷前夕,老兵走了,眷村成了生存遊戲的戰場,在貼滿土地買賣的廣告下,家人守著機場旁的家園,在所有景物消失前,度過最後的日子。

 

自由的人

I Must Keep Singing

27歲的獨立樂團主唱朱宸,趕場於練團、表演,同時創辦燈光音響公司,努力工作、接案賺錢,行程永遠滿檔。他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開車快、講話急、猛眨眼,一秒都靜不下來。因為在他躁動不安的軀體裡,潛伏著家族血液的不幸,他在舞台上用盡生命吶喊,下了舞台,他只想做一個自由的人。面對生命的不可預測,他能做什麼?

 
重複的啟示

重複的啟示

Again and Again

廢棄的玻璃罐在林地中堆積成山,靜止地等待重塑後的新生命到來;滿臉通紅的打磨時光,無人能訴說玻璃的前世記憶,生命的循環不盡是一場無聲的呢喃。本片靈感取自導演詩作。   帖莫奈:「生命是一個循環。當我們死去時,我們將重獲新的生命。這是一部關於『緩慢走向原點』的電影。」

 
仰光之手

仰光之手

Hands Around in Yangon

在佛教傳統裡,手勢或印相是神明身分的表徵。仰光大城包容各式手工作業,本片特寫強調人們以「手」參與勞動和事件的各種畫面,包括算錢、修剪指甲、吃飯等。在儀式性的重複中,描寫這城市的脈動,各種平凡都可以是生命的奇蹟。  

 
我城仰光

我城仰光

Yangon the City Where We Live

以詩人林韋克(Lin Way Khat)的作品為軸,藉兩戶仰光小家庭的一日生活,展現外來居民在此求存的矛盾感受。混亂中自成秩序的大眾交通,雨季時習以為常的積水與屋漏,生命起落皆有宗教祭儀相依。在仰光,無奈與喜悅和諧共存,掙扎與希望互為表裡,一如這國家的縮影。  

 

環城列車

Train

連結仰光與其衛星市鎮的環城列車,週而復始地穿梭於田野鄉間。它既是移動的市集、資訊集散的窗口,更是介入生活的重要見證。當私人運具逐漸興起,火車承載的記憶是否存續,成了一記真實的叩問。賽岡康有意識地捕捉列車內外人、金錢與情感的有機流動;將庶民的日常自然地縫合進影像,融議題於無形之中。

 
 

華山光點二廳

基輔穹頂下的玫瑰

10:10am - 11:28am

平行世界

12:00am - 2:57pm

九槍

4:00pm - 5:30pm

島上

6:30pm - 7:50pm

維拉.恰卡紐娃短片輯

8:50pm - 9:51pm

基輔穹頂下的玫瑰

Roses. Film-Cabaret

在烏克蘭動盪時局中,女子樂團「穹頂下的女兒」(Dakh Daughters)誕生。她們把臉塗白,戴上假睫毛,從唱奏到喜劇,綻放成七朵帶刺的野玫瑰。始於首演《玫瑰》的五年影像日記,盈滿的背景旋律,節奏明快的剪輯,帶領觀眾穿梭於表演者的台上演出與台下生活間,從劇院舞台到基輔街頭廣場革命,看見她們透過音樂劇寫下鏗鏘的民族宣言。

 

平行世界

Parallel World

繼2007年《雲的那端》問世後,身兼母親的導演繼續長達12年的拍攝,以影像日記、視訊影像,記錄患有亞斯伯格症台法混血女兒Elodie的成長歷程,也透過Elodie的畫作和黏土作品,一窺她的奇想世界。影片分為數條軸線,在台、法兩地時空交錯跳躍,凝視這段母女的情感糾結,母親陪伴女兒追尋自我與尋覓出路的過程,宛如一封母親寫給女兒的情書。  

 

九槍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輔15

年輕警察在追捕過程中朝一名失聯移工連開九槍,輿論一面倒支持警方,一連串的謎團卻在事後逐一浮現。2017年,越南移工阮國非被舉報意圖竊車,其後在與台灣警察發生衝突時,不幸致死,但殺死他的,真的只是子彈嗎?透過前所未見的密錄器片段和事件幕後訪談,揭露在台東南亞移工必須面臨的複雜現實。

 

島上

Pongso no Tao〜 Island of People

日本學者北里闌於1920年代錄下最早的一段達悟族人聲音,這段古老的吟唱成為導演踏上蘭嶼的起因。蘭嶼早期的達悟語名稱為「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它位於台灣東南方外海上,航程將近三個小時。這段拍攝旅程,也是我們在島上經歷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各種衝擊之心路歷程。

 
祕密地下社會

祕密地下社會

Under Underground

曾經,當美蘇核武競賽一觸即發,東歐國家紛紛大興土木,建造躲避輻射落塵的地下掩體。在斯洛伐克,這些龐大的地下空間卻從未啟用,反而成為體制外藝術家和反抗者的潛伏據點。導演學生時代的首部短片,以實地採訪拍攝,混合虛構情節和宣導風格的動畫片段,探討「地下」不同層面的意涵,從過去到今日的轉變。  

 
殞落時分的飛行

殞落時分的飛行

The Flying Horse

根據檔案資料,一位捷克通俗文學作家,在二戰後驟然背離民主派立場,轉而投入美化共產政權事務。然而,他卻在筆下的故事及其女兒的記憶深處,留下暴力與罪疚的身影。改編自非虛構文學作品《Gottland》的同名短片集,運用手繪動畫與轉描技術,結合紀錄劇場形式,重新詮釋身處劇烈變動的社會現實裡,作家複雜多變的生存姿態。  

 
他鄉之羚

他鄉之羚

Rupicapra

不願跟「邪惡美帝」再有牽扯,麥克毅然放棄美國國籍,移居斯洛伐克。然而,他鄉異國,加上語言不通,連他心目中的小國寡民,都顯得冷漠又排外。最後,只剩書上讀到的雪中山羚,能令他嚮往。本片收於《斯洛伐克 2.0》短片集,從一無所知的外來者觀點,警示斯洛伐克建國20年來,瀰漫於社會內部的不安情緒與日常危機。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丁瑞魚家庭電影(1935-1943)

2:00pm - 3:30pm
丁瑞魚家庭電影(1935-1943)

丁瑞魚家庭電影(1935-1943)

Ting Ray-yü’s Home Movie (1935-1943)

DB_DataObject Error: DB Error: connect failed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永遠

11:40am - 1:17pm

無神之地

2:10pm - 4:03pm

一部電影的筆記

4:50pm - 6:33pm

重構破碎凝視

7:20pm - 8:35pm
永遠

永遠

Forever

巴黎公墓裡,不同背景、民族、身分的人在此追悼,對象從遙遠的普魯斯特、蕭邦、王爾德到逝去的至親。導演持攝影機偶爾遠觀,偶爾上前探問祭悼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對鏡頭侃侃而談自己和亡者的連結,生與死在此地相會。形體消亡後,精神與情感能如何綿延至「永遠」?這趟追憶之旅,梭織不同時空的記憶與愛。

 

無神之地

Where God Is Not

在天堂般的巴黎,導演協同三名伊朗前政治犯,尋覓、測量並重新構建他們記憶中的地獄場景——那些身陷牢獄與刑求的空間。藉由口述證言和換位重演,本作品深入探討關押與審訊刑求,何以成為當局控制社會的重要手段。然而,當難以預想的受苦與求生細節在鏡頭前一一呈現,導演冀望以影像喚醒施虐者良知的動機,也成為亟需反思的焦點。

 

一部電影的筆記

Notes for a Film

1889 年,年輕的比利時土木工程師遠赴南美,受僱建造一條穿越馬普切人家園的鐵路⋯⋯。紀錄片大師阿奎洛重返被智利政府掠奪的原住民土地,以工程師的日記為基底,找來白人演員與原民後裔同框演出,透過後設式的表演指導、紀實訪談,以凝鍊的黑白攝影和檔案影像,揉雜出虛實參半的殖民史情境,叩問國族深處的矛盾。

 

重構破碎凝視

Broken View

魔術幻燈是一種早期光學裝置,將人工著色的玻璃底片置於透鏡與光源前,投放成魅惑人心的美麗幻影。此技術在殖民年代為宣傳服務,既隨殖民者與教會深入非洲殖民地,成為教化蠻夷的利器,亦形塑起歐洲人觀看與理解遠方他者的視角。影片層疊拼貼多種影像,演繹百餘年來看與被看的歷史,顯影上下其手的權力痕跡。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流離島影#3

12:30am - 1:58pm

流離島影#2

3:30pm - 5:14pm

陌生風景#2

7:10pm - 8:30pm
馬祖舞影

馬祖舞影

Shadow Dancing at Ma Tsu

影片以一位女性舞者的四個舞蹈段落呈現感受,並交叉剪接馬祖人的心聲、軍人到此當兵的心情,以及台灣拍攝者初訪此地的見聞。面對駐軍不斷減少,兩岸情勢渾沌不明,馬祖人對於己身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而馬祖的問題,其實也是台灣的縮影。


 
誰來釣魚®?

誰來釣魚®?

Who Is Fishing®?

古人為釣魚台取了有趣又悠閒的名字。但如今,島嶼象徵的意義已不再那麼單純,更不能用「證明是誰擁有的」就可以解決。本片希望能跳脫愛國思想的盲點,從人的觀點出發,去探求屬於這座小島的個人、自然與國家間的衝突和出口。  

 
輻射將至

輻射將至

Before the Radiation

1998年初,鄰近金門島的烏坵被宣布為「核廢料最終儲置場」優先預定地。核廢將至,居民惶恐地抗爭,卻無人聽得懂他們口中的莆田話,核廢陰影侵襲著島嶼。與此同時,台電傳出提供探勘費,腳下的土地與眼前的金錢,搖擺著島民茫然的心。  

 
浮球

浮球

The Floating Ball

小琉球孤懸台灣外海,狀若一漂流之球,古名之曰「琉球」。其島外圍另有一群漂流的浮球,它們是大陸漁工的船屋,俗稱「海上旅館」,終年在此浮浮沉沉。影片以三章節鋪陳,藉海上浮球飄流的命運,訴說人性,也暗喻小琉球島的命運。   李志薔:「⋯⋯原本快樂得像海外渡假旅行,結果一進入拍攝期間,一行人除了攝影師寶島之外,其他人全吐了。

 
鄉愁對話錄

鄉愁對話錄

Turtle Island: Nostalgic Voices

遷村到宜蘭20幾年的陳啓耀說:「每一次到外海捕魚,都想靠近一點看看龜山島,即使多看一眼也好。」所有兒時的記憶、美好的人情味都跟著遷村埋藏在龜山島上。在遷村的島民心中,看著當初被迫離去的家鄉,如今變成遊客「自強活動」的遊樂場,不免透露幾許不忍和不安……。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Trouble

對摸不著、看不到它的大多數人來說,基隆嶼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信仰,並試著踏上這塊土地。基於對於事實的不確定,造成了對生命的不確定,但往往也因為如此,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這是一部記錄意識的紀錄片,也是一部記錄紀錄過程的紀錄片。讓我們對「紀錄」這樣一個名詞加以深刻的思考。  

 
清文不在家

清文不在家

Libangbang: Ching-Wen's Not Home

造屋,是清文長久以來最想為父母做的一件事。為了蓋屋,他們用完最後一點現金,清文只好留下未完成的新家,再度離開蘭嶼到台灣工作賺錢。達悟族一年一度的飛魚季即將開始,清文的母親仍不知道孩子會否回家⋯⋯。  

 
西嶼坪

西嶼坪

West Island

西嶼坪是澎湖南方四島之一,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島上,從全盛時期200多人定居,到1999年僅剩四戶人家與四名駐島警察。孤立與遺忘是這座島嶼的特質,攝影機凝視被邊緣化的他們,見證生命在此被遺忘,卻也快樂又卑微地生活著。  

 
路上拾影

路上拾影

Silhouette

亞洲首映

日本東北小鎮的早晨,導演總是帶著狗出門散步與蒐集影子。夏日,當陽光越加耀眼,影子便越加深沉。因醉心於小徑上的屋舍投影,將其轉描成為連續卷軸影像,而剪影的無數稜角,確確實實地為城市留下實像的記憶痕跡。

 

夜行

Night Walk

沉靜之間,詩的聲律翻動月光,水筆勾起絲絲涼風,視線從靛藍的夜色穿行而過。本片為無聲電影,導演將拍攝於首爾石劍亭村的影像,與朝鮮文人詩作、寫意插畫編織疊加,聯動觀者感知。隨場景蛻變的影像色階,如同山水畫串連畫幅的留白手法,將燈火暈染的巷弄、窗格和城郊水色,接合成夢一般的風景。

 
花火聲影

花火聲影

Light, Noise, Smoke, and Light, Noise, Smoke

亞洲首映

這是一部結構電影,以未留有光學聲軌的超16mm膠卷記錄夏日花火。影像在聲軌上轉化為音訊潛行。投放時,聲音必然先行於影像26格,於是導演以每26格為單位,交錯剪黏兩卷素材。音畫規律地真實錯位;感官連續地暫留巧合,你即將聽到的是——光束、噪音、花火,還有其他。

 
 

京站威秀九廳

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

10:30am - 12:00am

自畫像:47公里2020

12:30am - 3:40pm

失去的部分 / In Your Shoes / Let's Talk

4:40pm - 5:53pm

烹煮歷史

7:00pm - 8:28pm

草原上的阿蒂庫

9:40pm - 10:45pm

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

Flickering Lights

印緬邊界的那加族,為了追求獨立自治,長期與印度政府軍爭鬥談判。地處邊陲、基礎建設不足的小村莊,在印度獨立70多年後,終於傳來此地即將供電的好消息。居民們半信半疑間,各有盼望,渴望有電照亮夜晚,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村裡那位打過獨立戰爭、吃過苦的老人,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自畫像:47公里2020

Self-Portrait: 47 KM 2020

2020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讓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同時感受到恐慌、孤獨、禁閉……。導演再度回到故鄉47公里之村,此次停留更長時間,以近乎蹲點的方式,看見人們憑藉著他們古老的預言與生存經驗,度過季節更迭與節氣細數,延續著另一種存在。本片創作於「民間記憶計畫」之中,亦是章夢奇「47公里」系列的第十部作品。

 

失去的部分

Lost a Part Of

參與社會運動的創傷,成為身體內外永恆的印記。三位抗爭者各自敘述身體無以名狀的變化,試圖從回憶中尋找幽微軌跡,但肉體滯緩,跟不上大腦意識,亦趕不上現實生活的變化。當屬於手的記憶被反覆召喚,口腔的空缺終被人工物料填補,若身體也有記憶,該如何回應這幾年間置身此地的經驗? 陳巧真:「消失的記憶,身體會記住。」

 
In Your Shoes

In Your Shoes

In Your Shoes

世界首映

行為藝術者Florence與紀錄片導演梓桓是一對情侶,他們相約交換相識前的傷痛記憶,並嘗試以自己的創作,重演對方經歷的身體磨難與社會經驗。性別與身體,似是雙方難以跨越的鴻溝:身為男性的導演,該如何去體會女性身體的創造與毀滅?作為未參與該社運的藝術家,又如何理解人在政治動盪下的複雜情感?創作能否成為一種方法,走進對方的內心?  

 
Let's Talk

Let's Talk

Let's Talk

亞洲首映

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碩大的廣告標語與公共壁畫勾勒著「新時代」攜手向前的藍圖,彷彿承諾眼前與未來的安定與繁榮。然而,日常隙縫間瀉出不安的陰影、舊日的感覺,混凝土建物震動光影、召喚久遠聲音,皆似有還無地傾訴著,等待釐清。

 

烹煮歷史

Cooking History

六場戰爭、6000萬條人命,背後有何鮮為人知的關鍵因素?不談軍火談軍伙,士兵吃不飽怎打仗!以別出心裁的角度,擺上十道食譜,從二戰到九〇年代車臣戰爭,從法國、巴爾幹半島到俄羅斯,尋訪多名軍廚、伙房兵,甚至獨裁者御用名廚,幽默而犀利地叩問歷史。國族大旗當前,美味能否超越政治?片名雙關,從廚事一窺天下事。  

 

草原上的阿蒂庫

Atirkül in the Land of Real Men

亞洲首映

吉爾吉斯廣袤草原上,幾世紀以來盛行著「馬背叼羊」的競技運動。這項馳騁激戰的活動向來屬於男性,然而導演卻將鏡頭望向當地一名女性。她是待人親切的阿姨、幹練的馬商,更是不為現實低頭、坐等丈夫回來的人。期盼重拾家族傳統榮光,她積極鼓勵在地青年組隊參加競技,指導與資助他們,宛若教練。但一己之力的影響能有多遠?傳統與變革能否平衡?

 
 

京站威秀十廳

卡努托之傳說演繹

10:10am - 12:23am

告別提比里亞

1:30pm - 2:53pm

登入無盡島

4:00pm - 5:38pm

殖民哞法度

6:40pm - 8:24pm

我最可憎的敵人

9:30pm - 10:52pm

卡努托之傳說演繹

Canuto's Transformation

亞洲首映

巴西與阿根廷邊境的部落社群裡,流傳著卡努托的名字,傳說他幻化成美洲豹並悲慘死去。這則家鄉故事在導演心中迴盪近20年,如今在該地村民的共襄盛舉下,終於有機會化為創作實踐。本片由創作團隊與當地居民協作,揉雜口述歷史、吟唱等民族誌紀錄與後設的重演方式,遊走於真實與虛構間,邀請觀眾一同犀利詰問電影工業產製過程。  

 

告別提比里亞

Bye Bye Tiberias

母親當年為了演員夢,離開眾姊妹與家鄉巴勒斯坦,移民法國。30年後,身為女兒的導演與母親共同回頭尋鄉。影像透過導演質問母親當初的選擇、尋訪家族、翻閱家族相簿,回望與拼湊出其過去,並從中反思穆斯林文化;在影像紀錄與家庭錄影交錯間,導演重新認識與構築個人自我認同,以及思索家族文化中的女性位置。  

 

登入無盡島

Knit’s Island

登入這款線上遊戲,一座新大陸任玩家探索,畫面由遊戲引擎生成,栩栩如生又陌生。末日鄉村生存設定下,有人享受殺戮,有人建立社群,在疫情時另類群聚,有人無視遊戲初衷,悠哉欣賞現實不存在的獨特美景。拍攝團隊以此世界為田野,沉浸963小時,接觸與觀察不同「居民」,探問何為真,在虛擬現實中看見真實。  

 

殖民哞法度

Where Zebus Speak French

亞洲首映

即便遠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也躲不過跨國資本介入與都市仕紳化。位處首都安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村莊,從2016年開始,國家以各種法律漏洞徵收農民耕種了50多年的土地,並轉賣給跨國企業。導演一路跟隨記錄村民們的組織抗爭,儘管轉機微乎其微,但他們並不絕望。他們以歌唱、舞蹈以及自製的土偶、停格動畫,來講述關於這片土地與對抗不義的故事。  

 

我最可憎的敵人

My Worst Enemy

因政治迫害而流亡海外的導演,找來幾名有著類似背景、流亡至法國的伊朗人來進行一場實驗:讓這些流亡者重新搬演伊朗政權的審訊人員,拷問身為政治犯的導演。一方面透過此一行動來重新理解被審訊的經驗,同時也希冀藉此完成一部「能與當局開啟對話」的影片;究竟這場靈魂拷問僅成就了導演一廂情願的浪漫,抑或是導演與表演者能從中得到任何救贖?  

 
 

系列活動

檔案影像創作計畫:再編碼

6:00pm - 9:00pm

檔案影像創作計畫:再編碼

時間:6:00pm - 9:00pm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展演空間一樓
講者:丁啟祐, 林育德 × THRIVE13, 劉東昱 × 莊勝凱, 鄭先喻, YouNuts(張晏慈 × 蔡寧)
主持人:
 
 

05/12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50風摧肉身映後座談購票去
13:10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尋找.另一個故事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當飛機飛過
自由的人
映後座談購票去
20:30緬甸短片輯#4
重複的啟示
仰光之手
我城仰光
環城列車
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10基輔穹頂下的玫瑰購票去
12:00平行世界映後座談購票去
16:00九槍映後座談購票去
18:30島上映後座談購票去
20:50維拉.恰卡紐娃短片輯
祕密地下社會
殞落時分的飛行
他鄉之羚
映後座談購票去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00丁瑞魚家庭電影(1935-1943)自由入場,非英語發音且無英字幕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40永遠購票去
14:10無神之地購票去
16:50一部電影的筆記購票去
19:20重構破碎凝視映後座談購票去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30流離島影#3
馬祖舞影
誰來釣魚®?
輻射將至
浮球
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流離島影#2
鄉愁對話錄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清文不在家
西嶼坪
映後座談購票去
19:10陌生風景#2
路上拾影
夜行
花火聲影
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30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購票去
12:30自畫像:47公里2020映後座談購票去
16:40失去的部分
In Your Shoes
Let's Talk
映後座談購票去
19:00烹煮歷史映後座談購票去
21:40草原上的阿蒂庫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10卡努托之傳說演繹映後座談購票去
13:30告別提比里亞映後座談購票去
16:00登入無盡島映後座談購票去
18:40殖民哞法度映後座談購票去
21:30我最可憎的敵人購票去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8:00檔案影像創作計畫:再編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聯合餐廳展演空間一樓 / ※部分演出含閃光與巨大聲響效果,請斟酌入場

05/13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老查某

1:10pm - 2:19pm

公園

3:20pm - 5:01pm

愛子歸來

6:10pm - 7:42pm

流離島影#1

8:40pm - 10:03pm

老查某

Lauchabo

1997年台北市政府閃電廢娼,128名公娼被迫走上街頭,爭取合法⼯作權。她們的勇敢現⾝ 讓社會開始認識這群「趁食查某」。⽩蘭是抗爭時少數不遮臉的小姐之⼀。2005年,她突然倒下。廢娼後⽣活的跌宕艱辛,從娼的污名與痛苦,在眾⼈陪伴⽩蘭復原的過程中,漸漸被拼湊出來。透過細膩鏡頭和資料影像,本片呈現政治對人的無情碾壓,也照⾒⼈與⼈、⼈與貓的溫柔相待。

 

公園

Taman-taman (Park)

世界首映

《公園》-兩位印尼詩人相約在夜裡的台南公園會面,各自將白天在這座公園裡,與印尼同胞們的相遇、相處等所見所聞所感,譜成詩歌,發想成計畫,於夜裡吟唱、想像、行動⋯⋯。白日採集,夜裡釋放,像一則古老的影像寓言,但我們始終見不到他們所說的白日種種,只能任夜裡的話語,投射出面貌不一的形象。漫漫長夜有訴不盡的故事,說故事的人也變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愛子歸來

Come Home, My Child

亞洲首映

楊媽媽遭逢重大家庭變故,在生命絕境時,從台灣移民到美國,意外開啟人生新階段。一群懷抱美國夢的青年,卻在美深陷牢獄,判刑百年。20多年來,是什麼力量驅動楊媽媽持續寄信,聆聽重刑犯心聲?她的孫女又為何只願以紙條溝通?一部長達十年、橫跨台美的紀錄片,記錄獄中青年與楊媽媽由陌生到情同親人的故事,以及屋簷下祖孫從疏離到敞開心扉的轉變。

 
南之島之男之島

南之島之男之島

<The Pratas Islands>...Tong-Sha, an Isle Like a Crab

東沙島位於南海的數百座島礁之中,島上只有阿兵哥駐守,是南之島,也是一座屬於男人的男之島。一群大男人被禁錮在這個人人欲逃離的島上,影片音畫分離,透過國防部宣傳語彙、收音機廣播其他語言,種種外在聲音賦予觀看的多重視角。  

 
噤聲三角

噤聲三角

Silent Delta

人的遷徙史決定了台灣北邊這三座島礁的命運,於是,噤聲許久的「非人」們藉著影片說出另一個真實。實驗性的音樂與影像辯證,呈現對島上面貌的不同詮釋,是試探、適應,是百科全書式說明,也是粗暴的命名——關於這靜默的三角。  

 
03:04

03:04

03:04

沒有變動的時間,沒有目標的等待,沒有期待的期待⋯⋯。金門島上,一桌撞球的碰響、一串電視節目的跳接、一碗泡麵的輕煙、一件迷彩服的陽光、一刻鐘的假寐夢緒。老人等待棺材、小孩等待脫離島嶼、阿兵哥數著饅頭等待退伍。樹等待風、風等待石、石等待歸人、而我等待電影的結束。  

 
我的綠島

我的綠島

My Own Private Green Island

綠島,顧名思義翠綠之島,但它又叫做「火燒島」。今日綠島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矛盾——沉重的政治犯肅殺印記與觀光遊樂勝地並存。本片透過政治犯之女小雲、有憂鬱症狀的藝術工作者阿才,以及當地青年阿德,三個人在綠島的活動與交會,來呈現這個具有多重面貌的迷離之島。  

 
 

華山光點二廳

神人之家

12:40am - 2:07pm

鑽石水族世界

3:10pm - 5:45pm

復活

6:40pm - 8:33pm

失憶日記

9:30pm - 10:21pm

神人之家

A Holy Family

離家20年,導演阿良回到農村家鄉,與家人重新面對彼此,卻發現當年迫使他逃跑的人事物,始終不曾改變。國小就通靈的哥哥與12尊神明,讓信仰成為一家人的救贖,也成了詛咒。從沉默不語到打開心房,阿良日復一日記錄著這一次的重逢,並逐漸意識到他的缺席,也是這個家難以癒合的傷口。

 

鑽石水族世界

Diamond Marine World

蝦農小杜哥憑著近20年的養殖經驗,從台灣隻身到緬甸打拼,沒想到迎來眼前的是白粉、槍枝和語言文化的隔閡。懷著養蝦夢的緬華混血女孩小蘇,與緬籍先生結婚後,想在當地復興家傳沒落的蝦場。當小杜哥與小蘇相遇,兩人決定攜手挖池養蝦,建造「鑽石水族世界」。歷時五年拍攝製作,記錄蝦場裡的人性轉折與事件衝突,恰如緬甸雨季,一波波降下。

 

復活

Resurrection

世界首映

2022年,一座象徵著現代化的高速公路即將在我的家鄉橫穿而過,長眠在地下的逝者面臨遷移,我遂記錄下墳墓被挖開的過程,也採訪村民關於逝者的記憶。藉由村民的講述,我想像著並描繪出逝者的肖像,當我凝視著他們的時候,彷彿在詰問:我們將何去何從?  

 
失憶日記

失憶日記

Alda

在徹底遺忘之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歐莉拿起攝影機,將病症暱稱為「阿達」,並記下她日後賴以維生的重要事項。從病況到看電視的方法,更不忘以行動來提防「老共」鄰居。本片將真實的影像日記轉化為戲劇情節,並運用本人音檔,重新搬演歐莉為記憶損失所苦,卻能自嘲自娛的日常。而隨著病情加劇,混亂扭曲的記憶,讓共產時代的陰影彷彿也籠罩不去。  

 
 

京站威秀九廳

南韓民主家政課

10:20am - 11:51am

巡冬沒有假期

1:00pm - 2:19pm

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3:20pm - 5:02pm

服刑母親

6:10pm - 7:43pm

沒有她們的星球

8:50pm - 10:13pm

南韓民主家政課

K-Family Affairs

雅琅的父母是見證南韓民主化的386世代,愛國且充滿理想。民主化後,父親於政府從事公職,母親投入婦女運動,雅琅與雙胞胎妹妹則誕生於前總統盧泰愚首次出庭審判之日,爾後,每五年一次的南韓總統大選都在她生日這天舉行。雅琅的成長史及其家庭,與南韓民主發展高度連結,隨著國家幾度發生重大事件,她該如何面對內心衝擊,並與父母對話?

 

巡冬沒有假期

No Winter Holidays

十月底間,尼泊爾喜馬拉雅山間一片白雪皚皚。村民早已往南遷徙避冬,負責看守村落的重擔便落在兩名老寡婦身上。大半人生嫁給同一位丈夫的她們,既是對手,也是互吐心聲、相依扶持的夥伴。影片鏡頭平實迷人,隨季節的呼吸節奏,緩緩勾勒出山間歲月的推移輪轉、捱守冬日的嚴峻日常,並透過細膩且富有層次的剪接,呈現出樸質動人的山居詩篇。

 

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What Should We Have Done?

國際首映

1983年,24歲的姊姊出現思覺失調症狀,身為醫生的父親不願面對診斷結果與療程,選擇與母親居家照護無法外出求學、工作的姊姊,長達數十年。導演透過將近半輩子的時間跨度,記錄三位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與衝突關係,寫下親情與病情相互糾葛中的生命日誌。

 

服刑母親

107 Mothers

烏克蘭這座女子監獄,允許懷孕的受刑母親生子育嬰,在監管下享天倫之樂。此規定亦有限制,當嬰孩滿三歲,若母親未出獄,孩子無人領養,將移送孤兒院。列莎因殺人判刑七年,如無減刑,母子分離就在眼前。導演以107位服刑母親訪談為底,混合專業演員與真實獄囚、獄警,著重聆聽與觀察,再現獨特封閉環境。  

 

沒有她們的星球

My Stolen Planet

亞洲首映

1979年,伊朗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但革命未必帶來全好的局面:伊朗女性自此被迫戴上頭巾。同年3月8日,導演出生,伊朗女性亦發動一場女性運動。然而運動失敗,導演從此過著兩個平行世界的生活,奔放與拘束,直到40多年後女性運動再起⋯⋯。導演在購藏的檔案影像中看見自由的過去,交織個人影像日記,揭露頭巾之下的女性生活與權利。

 
 

京站威秀十廳

喧嘩的眾聲

10:40am - 12:43am

阿根廷正義審判

1:50pm - 4:47pm

在光落下的地方

6:00pm - 7:25pm

植癒傷痕

8:40pm - 9:51pm

喧嘩的眾聲

Crossing Voices

1970年代風起雲湧,法國的非洲移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勞動與居住條件,並自發組成各種培力組織。當中某些人重新學習農業,於1977年回到馬利創立農業合作社,嘗試復甦青壯人口外流衰敝的社群。本片爬梳少見的影像跟聲音檔案,突顯彼時迄今兩地抵抗殖民剝削的軌跡,在歷史的交錯中迴響非洲人民追求自主的意志。

 

阿根廷正義審判

The Trial

亞洲首映

1985年春天,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紀審判浩蕩展開。民選政府追訴九名軍政府獨裁時期最位高權重的軍官,包含惡名昭彰的前獨裁者魏德拉,試圖為「骯髒戰爭」期間的受難者伸張遲來的正義。本片重新梳理長達530小時的法庭影像,不僅記錄下拉丁美洲史上最為關鍵的轉型正義時刻,也讓「永不再犯」(Never Again)的意義在現下時刻更顯擲地有聲。  

 

在光落下的地方

Light Falls Vertical

亞洲首映

陌生男子邀請導演以他為題材拍攝,因他會對愛人施暴,並為此深深懊悔。導演好奇靠近,一切似曾相識,使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以及多年前逃離的故鄉島嶼⋯⋯。家暴為何不斷發生?加害者是否就是壞人?受害者如何與傷口對話?電影在被攝者生活與導演自述成長之間擺盪,以海濱影像渲染感性,直視幽暗的男性暴力漩渦,也將理解化為普照陽光。  

 

植癒傷痕

Guapo'y

60多歲的她熟練地採集草藥並在身體揉拭,緩解45年來從未消失的酷刑傷痛。肉身記得的,在腦海中同樣清晰。在南美歷時最長的獨裁政權下,她懷著身孕落為政治階下囚,與同樣蒙冤的母親獄中重逢,也在牢籠中產子育兒。在現今巴拉圭總統頌揚獨裁者貢獻之時,片中訪談喚起一段跨越三代的白色恐怖記憶。  

 
 

05/13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10老查某映後座談購票去
15:20公園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愛子歸來映後座談購票去
20:40流離島影#1
南之島之男之島
噤聲三角
03:04
我的綠島
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40神人之家映後座談購票去
15:10鑽石水族世界映後座談購票去
18:40復活映後座談購票去
21:30失憶日記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20南韓民主家政課映後座談購票去
13:00巡冬沒有假期映後座談購票去
15:20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服刑母親映後座談購票去
20:50沒有她們的星球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40喧嘩的眾聲映後座談購票去
13:50阿根廷正義審判映後座談購票去
18:00在光落下的地方映後座談購票去
20:40植癒傷痕映後座談購票去

05/14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

12:50am - 2:20pm

診所

3:30pm - 4:57pm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6:10pm - 7:28pm

尋找.另一個故事

8:30pm - 10:05pm

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

Nargis - When Time Stopped Breathing

2008年,納吉斯氣旋重創緬甸,孕育稻米的三角洲被海水淹沒,舉目所及皆是爛泥瓦礫,慘重的災情讓緬甸成為世界焦點。緬甸人民流離失所,日夜為了飲用水與糧食所苦,然而人道救援卻因政治而受阻,災後現場的影像也因政府資訊管制而缺失。此為首部由緬甸創作者自製而成的紀錄長片,以攝影機見證並聆聽受災戶的故事,於患難中彰顯信仰與團結的力量。

 

診所

The Clinic

緬甸仰光小診所,精神病人往來於此。醫生夫妻身兼藝術家,既用藥物讓病人鎮定,亦用藝術讓患者抒發臆想。這個國家也是一間巨大的精神診所,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男醫生想拍反映現狀的電影,但遲遲不敢下手;女醫師治療他人的同時,也需要被治癒。這是一部劇情與紀錄交錯的影片,電影中有電影,紀錄中有紀錄,戲劇來自真實,真實充滿戲劇。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A Performance in the Church

世界首映

2018年至2020年,考古團隊在北台灣和平島上找到諸聖教堂的遺址,見證大航海時代殖民者的足跡。導演在此策劃一場跨域的音樂演出,為沉睡數百年的空間再造聲音。本片側拍考古學家工作過程,也記錄導演逐步形塑的創作路徑,從考古現場追溯到17世紀的柬荷大戰、馬來半島的總督府,將沿途採集的影像與歷史文本,與考古的物質碎片,匯聚於片中。

 

尋找.另一個故事

All and Nothing

世界首映

如果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無人見證,那它存在過嗎?已故觀念藝術家李元佳於二戰後展開從中國、台灣至歐洲的旅程,並於1970年代在英國鄉村創立LYC美術館,進行跨越種族、國界與階級的藝術實踐。李元佳以異鄉薛西弗斯之姿,反抗資本主義藝術市場,堅守不被理解的勞動生活。本片藉其日記、錄像、作品與友人,追尋其精神遺產,更見證一時代消逝。

 
 

華山光點二廳

島上

12:40am - 2:00pm

失憶實錄

3:10pm - 4:25pm

戰火邊緣的青春

5:00pm - 6:40pm

備忘錄 / 一座桃花洞

7:20pm - 9:34pm

島上

Pongso no Tao〜 Island of People

日本學者北里闌於1920年代錄下最早的一段達悟族人聲音,這段古老的吟唱成為導演踏上蘭嶼的起因。蘭嶼早期的達悟語名稱為「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它位於台灣東南方外海上,航程將近三個小時。這段拍攝旅程,也是我們在島上經歷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各種衝擊之心路歷程。

 

失憶實錄

Olda

同樣的嘆息與對命運的嘲弄口吻,在鏡頭前現身的不再是演員,而是歐莉本人,在漏水的公寓裡擺弄攝影機,拍下自己從早到晚,受貧窮和病痛折磨,毫無浪漫可言的困難生活。《失憶日記》發表一年後,導演重新編纂歐莉本人拍攝的片段,並將用於前作的音檔,放回原生語境,反向凸顯紀錄片的歧義性,以及虛構與真實的潛力。  

 

戰火邊緣的青春

We Will Not Fade Away

2019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態勢加劇,五名頓巴斯戰區的孩子前途未明。儘管生逢絕處,他們和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並無二致,渴望逃離小鎮看世界,對夢想懷抱熱情,志在繪畫、攝影、演員或成為下一個馬斯克。就在他們思考未來之際,意想不到的邀約來到眼前:烏克蘭大冒險家邀請他們探訪喜馬拉雅山。本片不呈現戰事衝突,而是聚焦青少年成長群像。  

 

備忘錄

The Memo

2022年春天,新冠病毒在上海大流行,而在官方堅持清零政策下,全市2400萬人遭強制禁足。受困貧窮社區的電影人,以手機、電視、網路等手邊素材為底,捕捉了封城下的荒謬封控、官⺠衝突,與一場注定失敗的人⺠抵抗。當歷史被美化、網路被和諧,記憶會淡忘,我們需要電影來備忘。  

 
一座桃花洞

一座桃花洞

Bitter Rice

世界首映

一座與世隔絕的桃花洞學校,是問題少年們的管訓之地,也是歷練人性的實驗室。當攝影機推開大門,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望見威權老師與弱勢學生間的權力關係,若不聽命,挨罰將成永恆宿命。親情、愛情與友情都在名為改造的大熔爐裡煎熬著,彷彿童話故事所述:「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桃花洞的地方,那裡住著很多不聽話的孩子,和一個老巫婆⋯⋯。」  

 
 

京站威秀九廳

草原上的阿蒂庫

10:20am - 11:25am

目中的流動 / 蜻蜓飛過的歲月

12:30am - 2:10pm

66個季節

3:20pm - 4:46pm

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

6:00pm - 7:17pm
輔12

記憶抹煞

8:30pm - 10:19pm

草原上的阿蒂庫

Atirkül in the Land of Real Men

亞洲首映

吉爾吉斯廣袤草原上,幾世紀以來盛行著「馬背叼羊」的競技運動。這項馳騁激戰的活動向來屬於男性,然而導演卻將鏡頭望向當地一名女性。她是待人親切的阿姨、幹練的馬商,更是不為現實低頭、坐等丈夫回來的人。期盼重拾家族傳統榮光,她積極鼓勵在地青年組隊參加競技,指導與資助他們,宛若教練。但一己之力的影響能有多遠?傳統與變革能否平衡?

 

目中的流動

I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Repeat to Myself

華人家庭裡的千禧世代五姊妹,要經過哪些生命顛簸,才能掙脫親情羈絆與期待,尋回自我?導演從鏡頭前的自述開始,以五段畫外姊妹絮語,道出她們各自的成長傷痛,搭配16mm膠卷拍攝她們如今成熟獨立的生活即景,粗糙的畫面顆粒,彷彿反映她們回望往日生活,時而灑脫、時而陷入回憶漩渦的心境。

 
蜻蜓飛過的歲月

蜻蜓飛過的歲月

Saving a Dragonfly

一心想拍紀錄片的女高中生,拿起攝影機開始記錄自己與身邊的好朋友們,歷經大學聯考、放榜、入學與重考、進入社會。蛻變的歲月裡,導演手中攝影機成為少女們的樹洞,捕捉升學主義下青澀靈魂,在夢想自由與功績現實之間的掙扎、迷惘,進一步殘酷地自我揭露,關於如何活著的勇氣。 

 
66個季節

66個季節

66 Seasons

故鄉這座露天公共泳池,自1936年問世,走過66個季節,在導演眼中「歷史曾在此游過」。以玩心為舵,池畔訪問長者戰爭記憶,卻也不止於講古內容,一起隨機物色演員,重演、打撈、重塑與複訪回憶。當泳池化為生機蓬勃的片場,成為世代共創搬演的交流場域,個人記憶也得以穿越時空。虛實、今昔、個人與國族、象徵與現實,織若出一張波光粼粼的記憶之池。  

 

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

Far From Michigan

亞洲首映

位於三大帝國邊界的南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持續30多年衝突。2020年,戰爭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再次爆發,男人們上前線,女人們躲在防空洞,組織生活秩序,透過廣播和手機關注戰事。導演持攝影機深入防空洞,尋找避難者的蹤跡,並以日誌形式講述這場長達44天的戰爭,記錄平民們遭受的苦難。

 

記憶抹煞

Damnatio Memoriae

輔12

抹煞記憶是比死刑更殘酷的懲罰,它否定存在、取消經驗。被篡改的歷史,如何成為獨裁者的治理工具,或反之作為人民抵抗霸權的武器?本片從網路蒐集眾多檔案影像,如廣島核爆、屠殺惡行、太空競賽、奧運比拚、鄧麗君明星魅力等,從政宣片、流行文化到成人情色影像,將因著建國大業、科技發展而被合理化的暴行並置提請,對不義的冷戰歷史提出犀利批判。

 
 

京站威秀十廳

到不了的遠方

10:10am - 11:47am

登入無盡島

12:50am - 2:28pm

小鎮里奇蘭

3:30pm - 5:03pm

告別提比里亞

6:10pm - 7:33pm

颼颼咚隆喀嗞

8:40pm - 10:10pm

到不了的遠方

Nowhere Near

當年為了獲得夢想,失去了家鄉。從菲律賓到美國,作為在此成長的無證移民,他與母親長年東躲西逃,但沒有公民權的美國看起來仍抽象又夢幻,直至終有一天感到幻滅,起身返鄉。然而家鄉是否就是移民者尋夢的解答?繼《離線列車》摸索身為離散者的心境後,導演持續數年記錄、剪輯與反思身分問題,拼貼出一幅移民幻滅和難以捉摸的家鄉肖像。  

 

登入無盡島

Knit’s Island

登入這款線上遊戲,一座新大陸任玩家探索,畫面由遊戲引擎生成,栩栩如生又陌生。末日鄉村生存設定下,有人享受殺戮,有人建立社群,在疫情時另類群聚,有人無視遊戲初衷,悠哉欣賞現實不存在的獨特美景。拍攝團隊以此世界為田野,沉浸963小時,接觸與觀察不同「居民」,探問何為真,在虛擬現實中看見真實。  

 

小鎮里奇蘭

Richland

亞洲首映

里奇蘭,一座位於華盛頓州的小鎮,因緊鄰美國曼哈頓計畫時用來處理核廢料的漢福德區,而成為核能產業相關人員的家園,居民對當地標誌「核爆蕈狀雲」引以為傲;另一面向,當地原住民族卻因此遭國安名義驅離,地球彼端有人因核爆而痛苦至今。不知自己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質風險裡的小鎮居民,如今會如何看待核能的種種爭議及其歷史性問題?  

 

告別提比里亞

Bye Bye Tiberias

母親當年為了演員夢,離開眾姊妹與家鄉巴勒斯坦,移民法國。30年後,身為女兒的導演與母親共同回頭尋鄉。影像透過導演質問母親當初的選擇、尋訪家族、翻閱家族相簿,回望與拼湊出其過去,並從中反思穆斯林文化;在影像紀錄與家庭錄影交錯間,導演重新認識與構築個人自我認同,以及思索家族文化中的女性位置。  

 

颼颼咚隆喀嗞

Zinzindurrunkarratz

曾經巴斯克牧人趕羊群翻山越嶺,以耳朵聽到的聲音為世界命名。但當牧人小徑消失、家族影像音軌殘缺,該如何記憶?導演帶著小驢保羅,以及無法再收音的家庭攝影機上路,記錄這趟尋徑之旅。旅途間記憶浮現,各種無聲影像穿梭片中,經攝影機僅存的聲音接合彼此,佐以風吹石滾與雷電之聲,將個人、家族、牧者的聲響與姿態,和地貌的想像巧妙地接在一起。  

 
 

系列活動

焦點影人:彼得.克雷克斯導演座談

7:00pm - 8:30pm

焦點影人:彼得.克雷克斯導演座談

時間:7:00pm - 8:30pm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講者:焦點影人 彼得.克雷克斯
主持人:
 
 

05/14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50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診所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映後座談購票去
20:30尋找.另一個故事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40島上映後座談購票去
15:10失憶實錄購票去
17:00戰火邊緣的青春購票去
19:20備忘錄
一座桃花洞
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20草原上的阿蒂庫映後座談購票去
12:30目中的流動
蜻蜓飛過的歲月
映後座談購票去
15:2066個季節映後座談購票去
18:00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映後座談購票去
20:30記憶抹煞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10到不了的遠方映後座談購票去
12:50登入無盡島映後座談購票去
15:30小鎮里奇蘭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告別提比里亞映後座談購票去
20:40颼颼咚隆喀嗞映後座談購票去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9:00焦點影人:彼得.克雷克斯導演座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

05/15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風摧肉身

12:00am - 1:10pm

由島至島

1:40pm - 6:30pm

當飛機飛過 / 自由的人

7:30pm - 8:35pm

紀念.陳達 / 王船祭典

9:40pm - 10:36pm

風摧肉身

Worn Away

跨國金融資本集團、軍工複合體、數位與生物科技巨頭等公司所共構的帝國,通過掌控全球網路系統建構全域式操控技術,左右著多數人的感知路徑、感覺構造、欲望方向與思維模式。在這新黑暗時代裡,一位失業且無法申辦信貸者,在申辦由帝國規劃的「貸款專案」後抵達「候轉區」,於等待中逐漸體悟到看似「無用」的其他被拋棄者,在無路可出中,如何開啟重建主體的另一種認識論。

 

由島至島

From Island to Island

世界首映

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本片以此為主題,努力挖掘和重新整理台灣在二戰期間的隱藏記憶,探索在日本帝國內的台灣士兵、醫生與生活在東南亞的海外台灣人之經歷。全片從兒子對父親的提問開場,透過跨世代的對話、家書、日記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影片,探討台灣歷史記憶的複雜性,以及這一時期存在的各種身分。

 

當飛機飛過

When Airplanes Fly Across

從紅衛兵到韓戰反共義士,陳鴻生成為台灣國軍一分子,在桃園空軍基地旁繁衍了三代人。桃園空軍基地曾為日軍飛行場、黑貓中隊駐處,經歷二戰到冷戰至今跨越近80年,如今因桃園航空城開發,將消失殆盡走入歷史。就在搬遷前夕,老兵走了,眷村成了生存遊戲的戰場,在貼滿土地買賣的廣告下,家人守著機場旁的家園,在所有景物消失前,度過最後的日子。

 

自由的人

I Must Keep Singing

27歲的獨立樂團主唱朱宸,趕場於練團、表演,同時創辦燈光音響公司,努力工作、接案賺錢,行程永遠滿檔。他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開車快、講話急、猛眨眼,一秒都靜不下來。因為在他躁動不安的軀體裡,潛伏著家族血液的不幸,他在舞台上用盡生命吶喊,下了舞台,他只想做一個自由的人。面對生命的不可預測,他能做什麼?

 
紀念.陳達

紀念.陳達

Homage to Chen Da

民俗採集與素人藝術家是張照堂紀錄片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1970年代,張照堂陸續拍攝月琴音樂家陳達。本片拼貼了陳達於1972年屏東恆春、1977年台北稻草人西餐廳,以及同年在台北關渡河岸的彈唱表演。陳達的即興吟唱總有幾分勸世意味,攝影鏡頭也關注著他的生命狀態,片尾將多張陳達的照片進行交叉並置,向已逝的藝術家致敬。

 
王船祭典

王船祭典

The Boat-Burning Festival

1970年代,張照堂於中視的「六十分鐘」紀實報導節目中擔任編導、攝影等工作。影片側拍台南蘇厝村燒王船祭典的過程,但沒有收錄任何現場聲響,僅搭配音樂家麥克・歐菲爾德的前衛搖滾民謠〈Ommadawn〉作為配樂,迸發出儀式的神聖性與神秘性,以及信眾的狂喜,不僅在電視上前所未見,也被認為開展了台灣實驗和詩意紀錄片的未來性。  

 
 

華山光點二廳

緬甸短片輯#3

12:20am - 1:59pm

平行世界

2:30pm - 5:27pm

維拉.恰卡紐娃短片輯

6:30pm - 7:31pm
輔12

廣場記事:粗剪版

8:40pm - 9:36pm
少年政變初長成

少年政變初長成

Journey of a Bird

少年少女舉杯迎接跨年,渾然不知政變近在眼前。一覺醒來仰光風雲變色,生活和夢想瞬間褪色,他們決定舉起攝影機記錄抗議。但隨著示威暴力升級,日常處處潛伏著危機,大家被迫各分東西,未來更加渺茫艱辛,這部片會走向什麼樣的結局?  

 

失落之壤

Losing Ground

2021年,緬甸軍政府奪權,舉國陷入黑暗。夢想陷落,自由僅存一小片天。生長於仰光的導演,與一輩青年為理想站上街頭,卻被捕入獄。訴說的渴望驅使創作,旁白喃喃表露憂思愁緒,撿拾影像拼貼成篇,講述失去立足之壤的沉痛之情。  

 
噗噗從軍記

噗噗從軍記

Comrade Poopy

亞洲首映

原在鍵盤間遷徙的旅遊生活部落客,在緬甸軍事政變爆發後遁為山林反抗軍;生命旅程中巧遇的貓咪毛孩,也成了軍營生活的夥伴與寄託。二人一貓,從網路按讚士,轉而展現戰鬥即生活、生活即戰鬥的各種姿態。

 
戰地同袍(粗剪版)

戰地同袍(粗剪版)

Comradeship (rough cut)

政變後,反抗軍政府的烽火連天。緬甸東南邊克倫尼邦內,對講機傳來戰友陣亡消息,人民防衛部隊為了送回同袍遺體,同志們展開一場註定徒勞的行動連線。影片雖為粗剪版本,卻完整呈現戰地的前線日常。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Green Is Liberated Color

亞洲首映

閉上眼睛,深不見日的叢林營地,是戰火中難能的寧靜;驟雨不停,沖刷了道路泥濘,革命才得以前行;車縫交替,一件件高掛的軍衣,依然在等待解放降臨。雙頻同框照見抗爭日常,黑白困頓對望彩色映像,綠色承載的是反抗,亦是自由的模樣。

 

平行世界

Parallel World

繼2007年《雲的那端》問世後,身兼母親的導演繼續長達12年的拍攝,以影像日記、視訊影像,記錄患有亞斯伯格症台法混血女兒Elodie的成長歷程,也透過Elodie的畫作和黏土作品,一窺她的奇想世界。影片分為數條軸線,在台、法兩地時空交錯跳躍,凝視這段母女的情感糾結,母親陪伴女兒追尋自我與尋覓出路的過程,宛如一封母親寫給女兒的情書。  

 
祕密地下社會

祕密地下社會

Under Underground

曾經,當美蘇核武競賽一觸即發,東歐國家紛紛大興土木,建造躲避輻射落塵的地下掩體。在斯洛伐克,這些龐大的地下空間卻從未啟用,反而成為體制外藝術家和反抗者的潛伏據點。導演學生時代的首部短片,以實地採訪拍攝,混合虛構情節和宣導風格的動畫片段,探討「地下」不同層面的意涵,從過去到今日的轉變。  

 
殞落時分的飛行

殞落時分的飛行

The Flying Horse

根據檔案資料,一位捷克通俗文學作家,在二戰後驟然背離民主派立場,轉而投入美化共產政權事務。然而,他卻在筆下的故事及其女兒的記憶深處,留下暴力與罪疚的身影。改編自非虛構文學作品《Gottland》的同名短片集,運用手繪動畫與轉描技術,結合紀錄劇場形式,重新詮釋身處劇烈變動的社會現實裡,作家複雜多變的生存姿態。  

 
他鄉之羚

他鄉之羚

Rupicapra

不願跟「邪惡美帝」再有牽扯,麥克毅然放棄美國國籍,移居斯洛伐克。然而,他鄉異國,加上語言不通,連他心目中的小國寡民,都顯得冷漠又排外。最後,只剩書上讀到的雪中山羚,能令他嚮往。本片收於《斯洛伐克 2.0》短片集,從一無所知的外來者觀點,警示斯洛伐克建國20年來,瀰漫於社會內部的不安情緒與日常危機。  

 

廣場記事:粗剪版

Euromaidan. Rough Cut

亞洲首映輔12

2013年底,基輔爆發為期三個月的廣場革命,廣場成為戰場,百萬人民上街抗爭,推翻親俄總統。由Docudays UA IHRDFF烏克蘭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製作,邀請多名導演,從各自角度出發,按時序接力交代整起事件。有別於常見革命敘事的明確激昂,電影以「粗剪」為隱喻,指涉國家狀態的混沌未明,捕捉歷史節點的當下複雜性。

 
 

京站威秀九廳

吟唱靈魂之歌

11:30am - 12:41am

沒有她們的星球

2:00pm - 3:23pm

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

4:50pm - 6:20pm

織廠交響曲

7:50pm - 9:16pm

吟唱靈魂之歌

Song of Souls

緬甸東部的撣邦雖擁有古老豐富的民謠傳統,但此地60多年來也飽受內戰之苦,產生不少流離失所的悲劇。影片以近似民族誌的目光,展現撣邦獨特的生活與信仰風貌,又以歌聲為絲線,遙遙串起情感與生死的紋理。集體記憶揮之不去的傷口,在一代又一代的傳唱下,傳達無聲大地的感傷,與人民身處苦難中的昇華。  

 

沒有她們的星球

My Stolen Planet

亞洲首映

1979年,伊朗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國。但革命未必帶來全好的局面:伊朗女性自此被迫戴上頭巾。同年3月8日,導演出生,伊朗女性亦發動一場女性運動。然而運動失敗,導演從此過著兩個平行世界的生活,奔放與拘束,直到40多年後女性運動再起⋯⋯。導演在購藏的檔案影像中看見自由的過去,交織個人影像日記,揭露頭巾之下的女性生活與權利。

 

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

Flickering Lights

印緬邊界的那加族,為了追求獨立自治,長期與印度政府軍爭鬥談判。地處邊陲、基礎建設不足的小村莊,在印度獨立70多年後,終於傳來此地即將供電的好消息。居民們半信半疑間,各有盼望,渴望有電照亮夜晚,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村裡那位打過獨立戰爭、吃過苦的老人,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織廠交響曲

The Golden Thread

加爾各答近郊座落著數座百年歷史的黃麻工廠,這些工廠生產「金色纖維」,曾在鼎盛時期供養數以萬計家庭的生計。但隨著塑膠製品大量取代天然材質,工廠規模逐漸縮減,世代承襲的工人們在勞動與爭取間度日,懷著各種夢想與失落。他們能否在追求環保的全球浪潮中,再次覓得一線生機?鏡頭溫柔凝視勞動者日常,流瀉的配樂為全片添上一層暖金色光暈。  

 
 

京站威秀十廳

小鬼當街

10:00am - 11:32am

卡努托之傳說演繹

12:40am - 2:53pm

殖民哞法度

3:50pm - 5:34pm

在光落下的地方

6:40pm - 8:05pm

天使墜落之城

9:10pm - 10:25pm

小鬼當街

KIX

手持攝影機的大男孩在布達佩斯街頭遇上八歲頑童,面對變幻莫測的大世界,遂決定以攝影機陪伴、感受小男孩成長路上的種種樂趣與不安,亦捕捉住街頭為教室與遊樂場的恣意活潑風景。超越十年的拍攝期,透過攝影機運動與精準剪接,不僅呈現了小男孩與家人間的相處,也記錄下他邁向青年時的心境轉變,更彰顯出時間淬鍊下,現實生活的愛與難。  

 

卡努托之傳說演繹

Canuto's Transformation

亞洲首映

巴西與阿根廷邊境的部落社群裡,流傳著卡努托的名字,傳說他幻化成美洲豹並悲慘死去。這則家鄉故事在導演心中迴盪近20年,如今在該地村民的共襄盛舉下,終於有機會化為創作實踐。本片由創作團隊與當地居民協作,揉雜口述歷史、吟唱等民族誌紀錄與後設的重演方式,遊走於真實與虛構間,邀請觀眾一同犀利詰問電影工業產製過程。  

 

殖民哞法度

Where Zebus Speak French

亞洲首映

即便遠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也躲不過跨國資本介入與都市仕紳化。位處首都安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村莊,從2016年開始,國家以各種法律漏洞徵收農民耕種了50多年的土地,並轉賣給跨國企業。導演一路跟隨記錄村民們的組織抗爭,儘管轉機微乎其微,但他們並不絕望。他們以歌唱、舞蹈以及自製的土偶、停格動畫,來講述關於這片土地與對抗不義的故事。  

 

在光落下的地方

Light Falls Vertical

亞洲首映

陌生男子邀請導演以他為題材拍攝,因他會對愛人施暴,並為此深深懊悔。導演好奇靠近,一切似曾相識,使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以及多年前逃離的故鄉島嶼⋯⋯。家暴為何不斷發生?加害者是否就是壞人?受害者如何與傷口對話?電影在被攝者生活與導演自述成長之間擺盪,以海濱影像渲染感性,直視幽暗的男性暴力漩渦,也將理解化為普照陽光。  

 

天使墜落之城

Anhell69

靈車駛入黑夜,導演旁白呢喃,關於這座宛如同志墳場的絕望城市、這群沒有未來的酷兒朋友、他想拍來影射現實的B級鬼片,以及身在其中的鬱結⋯⋯。不只關於跨性別,更跨越生死、虛實、類型邊界,以創新形式表現性少數困境,為我群發聲。這是一場告別式,也是一場超渡儀式、心靈療程,為折翼天使抹上妖豔,在慾望的地獄縱舞相擁。  

 
 

系列活動

當時間開始呼吸:紀錄片在緬甸

7:30pm - 9:30pm

當時間開始呼吸:紀錄片在緬甸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講者:瓦旦電影節共同創辦人、《十年緬甸》監製 杜篤嫻, 瓦旦電影節共同創辦人、《十年緬甸》導演/監製 泰狄, TEN MEN創辦人、《十年緬甸》導演 翁明, Tagu Films共同創辦人、《十年緬甸》製片 林孫烏, 《吟唱靈魂之歌》導演 賽諾康, 3-ACT創辦人、《蟻生幻夢》導演 莫妙玫札奇
主持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鍾適芳
 
 

05/15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00風摧肉身購票去
13:40由島至島映後座談購票去
19:30當飛機飛過
自由的人
映後座談購票去
21:40紀念.陳達
王船祭典
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20緬甸短片輯#3
少年政變初長成
失落之壤
噗噗從軍記
戰地同袍(粗剪版)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購票去
14:30平行世界映後座談購票去
18:30維拉.恰卡紐娃短片輯
祕密地下社會
殞落時分的飛行
他鄉之羚
映後座談購票去
20:40廣場記事:粗剪版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30吟唱靈魂之歌映後座談購票去
14:00沒有她們的星球映後座談購票去
16:50電力要來不來的日子映後座談購票去
19:50織廠交響曲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00小鬼當街映後座談購票去
12:40卡努托之傳說演繹映後座談購票去
15:50殖民哞法度映後座談購票去
18:40在光落下的地方映後座談購票去
21:10天使墜落之城映後座談購票去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9:30當時間開始呼吸:紀錄片在緬甸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

05/16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愛子歸來

1:50pm - 3:22pm

星空之下

4:20pm - 6:13pm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 緬甸日記

6:40pm - 8:04pm

緬甸短片輯#1

8:30pm - 10:02pm

愛子歸來

Come Home, My Child

亞洲首映

楊媽媽遭逢重大家庭變故,在生命絕境時,從台灣移民到美國,意外開啟人生新階段。一群懷抱美國夢的青年,卻在美深陷牢獄,判刑百年。20多年來,是什麼力量驅動楊媽媽持續寄信,聆聽重刑犯心聲?她的孫女又為何只願以紙條溝通?一部長達十年、橫跨台美的紀錄片,記錄獄中青年與楊媽媽由陌生到情同親人的故事,以及屋簷下祖孫從疏離到敞開心扉的轉變。

 
星空之下

星空之下

Position Among the Stars

12年前荷蘭導演復訪父母的印尼原鄉,也開啟對一個貧民家庭的漫長紀錄。從《黎明將至》、《月亮的形狀》再到《星空之下》,三部曲走到最終章,導演繼續以詩意直覺的生猛運鏡,凝望在社會劇變下喘息的三代同堂。以微觀小家庭折射世代隔閡、宗教衝突與貧富差距。時而詼諧熱烈,時而沉靜憂傷,散發迷人人文光芒。  

 

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February 1st

一位是從美國學成返鄉的緬甸人,一位是恰好一年前2月1號來緬甸觀光的法國人,兩位女導演背景迥異,卻結為莫逆之交。她們以影片為書信來回對話,用各自母語抒發對於自由與創作的渴求,以及2021年2月1號緬甸軍事政變發生前後的變化。不只有歷史事件的珍貴見證,還以私日記分享情感、激勵團結,並透過雙重視角辯證自由的意義。  

 

緬甸日記

Myanmar Diaries

軍事政變後,緬甸人民起身反抗,然而和平遊行遭到鎮壓,有些人加入叢林中的武裝行列⋯⋯。由十位年輕緬甸導演合力完成,混合虛實,以風格殊異的多段第一人稱段落拼組而成,既是軍政府暴行的見證,亦是高壓統治下的奮力喘息。參與者全數匿名、不露臉孔,是安全考量,更成了創意限制,卻也從中體現一股莫之能禦的集體創作意志。    

 
我的診所

我的診所

The Clinic

小鎮醫生穿梭在診所、家戶間看診,醫療資源有限的他,仍盡其所能地與死神搏鬥、醫治病患。周旋在病患與死亡之間,儘管感到無助,他仍在心中保留了一塊角落,安放他對文學的寄託與視病猶親的垂憐。紀錄長片《診所》被攝者翁明醫生初試啼聲的影像創作,從最熟悉的自身日常出發,紀實也抒懷。兩片前後對照之下,也對比出創作心境與社會狀態的轉變。  

 
古城故事

古城故事

Mrauk Oo Story

緬甸妙烏古城區,四位以撿拾垃圾為業的小孩,邊工作邊嬉鬧,玩耍度日。直到某天,其中一位拾取了觀光客遺落的平板電腦,導致同伴間的摩擦,更引起警察與大人的注意。電子新玩意的吸引與本無竊意的行為,卻引發出更多意料之外的事件。  

 
漁人故事

漁人故事

Fisherman Story

在若開邦的丹兌村海岸邊,漁民們世代為生存奮鬥。老漁夫乘著老漁船,趁著潮起潮落,出海捕魚。他倚海為生,在國家政權多次動盪中,度過冬天、夏天和雨季,在日復一日彷彿封凍時間的生活裡,緩緩道出自己的生命哲學。  

 
塑袋奇想

塑袋奇想

Plastic Bag

在緬甸,佛教徒自殺是嚴重的罪。凡自殺未遂者,在真正死去後,將在五次來生中承受500次同樣的折磨。但生活如此艱難,貧窮而苟活的人,該如何繼續生存下去?影片以許多意象式的場面,佐以奇想的迸發,在生活裡找到新的寄望。  

 
 

華山光點二廳

輔15

九槍

1:10pm - 2:40pm

車諾比22 / 無跡可尋

3:40pm - 5:05pm

緬甸短片輯#3

6:10pm - 7:49pm

十年緬甸

8:20pm - 10:04pm

九槍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輔15

年輕警察在追捕過程中朝一名失聯移工連開九槍,輿論一面倒支持警方,一連串的謎團卻在事後逐一浮現。2017年,越南移工阮國非被舉報意圖竊車,其後在與台灣警察發生衝突時,不幸致死,但殺死他的,真的只是子彈嗎?透過前所未見的密錄器片段和事件幕後訪談,揭露在台東南亞移工必須面臨的複雜現實。

 
車諾比22

車諾比22

Chornobyl 22

1986年車諾比核電事故後,蘇聯政府將核電廠方圓30公里劃為禁區。隨著俄烏戰爭開打,2022年初,俄軍佔領車諾比隔離區,匿名報導者嘗試拍下俄軍在此的軍事行動。本片為「搜集俄軍戰爭罪行」計畫之一,訪談核電廠員工,講述其在俄軍接管核能設施下的艱困處境,當過去的核災記憶和眼下的軍事入侵交疊,不同人禍在這片焦土上輪番上演⋯⋯。  

 
無跡可尋

無跡可尋

No Obvious Signs

亞洲首映

這場戰爭始於2014年,至今仍在烏克蘭的土地上蔓延。從前線歸來的女軍人深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擾,即使外表無恙,內心的負重卻無以名狀,一如在面目全非的陣亡士兵身上,尋不見足以佐證身分的標記。導演以清冷的影像、憂傷但節制的基調,記錄軍人復歸日常生活的艱難之路,看見英雄頌歌背後的真實與殘酷,也追問著戰爭究竟何時終止。  

 
少年政變初長成

少年政變初長成

Journey of a Bird

少年少女舉杯迎接跨年,渾然不知政變近在眼前。一覺醒來仰光風雲變色,生活和夢想瞬間褪色,他們決定舉起攝影機記錄抗議。但隨著示威暴力升級,日常處處潛伏著危機,大家被迫各分東西,未來更加渺茫艱辛,這部片會走向什麼樣的結局?  

 

失落之壤

Losing Ground

2021年,緬甸軍政府奪權,舉國陷入黑暗。夢想陷落,自由僅存一小片天。生長於仰光的導演,與一輩青年為理想站上街頭,卻被捕入獄。訴說的渴望驅使創作,旁白喃喃表露憂思愁緒,撿拾影像拼貼成篇,講述失去立足之壤的沉痛之情。  

 
噗噗從軍記

噗噗從軍記

Comrade Poopy

亞洲首映

原在鍵盤間遷徙的旅遊生活部落客,在緬甸軍事政變爆發後遁為山林反抗軍;生命旅程中巧遇的貓咪毛孩,也成了軍營生活的夥伴與寄託。二人一貓,從網路按讚士,轉而展現戰鬥即生活、生活即戰鬥的各種姿態。

 
戰地同袍(粗剪版)

戰地同袍(粗剪版)

Comradeship (rough cut)

政變後,反抗軍政府的烽火連天。緬甸東南邊克倫尼邦內,對講機傳來戰友陣亡消息,人民防衛部隊為了送回同袍遺體,同志們展開一場註定徒勞的行動連線。影片雖為粗剪版本,卻完整呈現戰地的前線日常。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Green Is Liberated Color

亞洲首映

閉上眼睛,深不見日的叢林營地,是戰火中難能的寧靜;驟雨不停,沖刷了道路泥濘,革命才得以前行;車縫交替,一件件高掛的軍衣,依然在等待解放降臨。雙頻同框照見抗爭日常,黑白困頓對望彩色映像,綠色承載的是反抗,亦是自由的模樣。

 

十年緬甸

Ten Years Myanmar

神祕消失的青年生命,不復存在的第五區,政治犯出獄後的人事已非,壓迫的暴力,國家監視的眼睛。本片集結五位跨世代緬甸導演,延續2015年從香港、日本、台灣、泰國一路開展的「十年系列」,以近未來科幻類型、社會寫實家庭劇、後設的電影拍攝等多樣題材與風格,想像與回應自2021年政變後分裂的緬甸。  

 
 

京站威秀九廳

失去的部分 / In Your Shoes / Let's Talk

11:20am - 12:33am
輔12

記憶抹煞

1:50pm - 3:39pm

私人影像

5:00pm - 6:31pm
輔15

殘酷日記宣言

7:00pm - 8:09pm

烹煮歷史

8:40pm - 10:08pm

失去的部分

Lost a Part Of

參與社會運動的創傷,成為身體內外永恆的印記。三位抗爭者各自敘述身體無以名狀的變化,試圖從回憶中尋找幽微軌跡,但肉體滯緩,跟不上大腦意識,亦趕不上現實生活的變化。當屬於手的記憶被反覆召喚,口腔的空缺終被人工物料填補,若身體也有記憶,該如何回應這幾年間置身此地的經驗? 陳巧真:「消失的記憶,身體會記住。」

 
In Your Shoes

In Your Shoes

In Your Shoes

世界首映

行為藝術者Florence與紀錄片導演梓桓是一對情侶,他們相約交換相識前的傷痛記憶,並嘗試以自己的創作,重演對方經歷的身體磨難與社會經驗。性別與身體,似是雙方難以跨越的鴻溝:身為男性的導演,該如何去體會女性身體的創造與毀滅?作為未參與該社運的藝術家,又如何理解人在政治動盪下的複雜情感?創作能否成為一種方法,走進對方的內心?  

 
Let's Talk

Let's Talk

Let's Talk

亞洲首映

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碩大的廣告標語與公共壁畫勾勒著「新時代」攜手向前的藍圖,彷彿承諾眼前與未來的安定與繁榮。然而,日常隙縫間瀉出不安的陰影、舊日的感覺,混凝土建物震動光影、召喚久遠聲音,皆似有還無地傾訴著,等待釐清。

 

記憶抹煞

Damnatio Memoriae

輔12

抹煞記憶是比死刑更殘酷的懲罰,它否定存在、取消經驗。被篡改的歷史,如何成為獨裁者的治理工具,或反之作為人民抵抗霸權的武器?本片從網路蒐集眾多檔案影像,如廣島核爆、屠殺惡行、太空競賽、奧運比拚、鄧麗君明星魅力等,從政宣片、流行文化到成人情色影像,將因著建國大業、科技發展而被合理化的暴行並置提請,對不義的冷戰歷史提出犀利批判。

 

私人影像

Private Footage

一段1960年代不知名白人家庭出遊非洲的紀錄,躍然於溫暖的16mm上。這是一段不起眼的私人影像,但透過精密編排與拆解,結合數位時代的網路資訊與演算結果,導演仔細檢視影像中的蛛絲馬跡,將這段影像演示為一部「桌面電影」。並從看似無害的野生動物與民俗人文風光中,揭開南非種族隔離與動盪歷史的隱蔽敘事。

 

殘酷日記宣言

Manifesto

輔15

全片由YouTube和TikTok上的青少年自拍影片剪輯而成。他們起床、盥洗、上學,影像裡看似與常人無異的日常,實則處處藏有暴力、師長言語羞辱、恐攻威脅與威權思想控制。在戰爭動亂陰影下,無辜孩子們被迫提前結束青春,諷刺的是,片中蘊含不少血腥駭人的真實畫面,讓導演特地在開頭警示本片不適合未成年人觀賞。

 

烹煮歷史

Cooking History

六場戰爭、6000萬條人命,背後有何鮮為人知的關鍵因素?不談軍火談軍伙,士兵吃不飽怎打仗!以別出心裁的角度,擺上十道食譜,從二戰到九〇年代車臣戰爭,從法國、巴爾幹半島到俄羅斯,尋訪多名軍廚、伙房兵,甚至獨裁者御用名廚,幽默而犀利地叩問歷史。國族大旗當前,美味能否超越政治?片名雙關,從廚事一窺天下事。  

 
 

京站威秀十廳

颼颼咚隆喀嗞

11:30am - 1:00pm

植癒傷痕

2:10pm - 3:21pm

GAMA

4:30pm - 5:23pm

末日觀測

6:00pm - 7:14pm

無界之白

8:20pm - 9:35pm

颼颼咚隆喀嗞

Zinzindurrunkarratz

曾經巴斯克牧人趕羊群翻山越嶺,以耳朵聽到的聲音為世界命名。但當牧人小徑消失、家族影像音軌殘缺,該如何記憶?導演帶著小驢保羅,以及無法再收音的家庭攝影機上路,記錄這趟尋徑之旅。旅途間記憶浮現,各種無聲影像穿梭片中,經攝影機僅存的聲音接合彼此,佐以風吹石滾與雷電之聲,將個人、家族、牧者的聲響與姿態,和地貌的想像巧妙地接在一起。  

 

植癒傷痕

Guapo'y

60多歲的她熟練地採集草藥並在身體揉拭,緩解45年來從未消失的酷刑傷痛。肉身記得的,在腦海中同樣清晰。在南美歷時最長的獨裁政權下,她懷著身孕落為政治階下囚,與同樣蒙冤的母親獄中重逢,也在牢籠中產子育兒。在現今巴拉圭總統頌揚獨裁者貢獻之時,片中訪談喚起一段跨越三代的白色恐怖記憶。  

 
GAMA

GAMA

GAMA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島,慘烈戰爭就此展開,日方有超過十萬人戰死或被俘,部分平民躲藏在洞窟之中,但被錯誤告知若投降會被美軍屠殺或拷打,間接引發集體自殺。影片隨著戰後出生的導遊先生進入洞窟,以獨白之姿講述前人傳承的戰爭記憶,神祕女子在一旁聆聽觀察,召喚著銘刻在地下景觀中的苦難歷史。

 

末日觀測

FREM

冰雪覆蓋的天地間,一道垂直的視線,停駐在血跡斑斑的浮冰之上。若人工智慧終將具備自主性,成為世界的至上觀測者,生命在它眼底會是什麼模樣?受「科技奇點」假設啟發,導演以空拍機偵測攝影,模擬「非人」的機械性視閾。畫面中壓縮失真的噪音和故障效果,更象徵全球氣候危機下,人類感知的極限之境。  

 

無界之白

White on White

2017年,為了拍攝《末日觀測》,劇組來到南極喬治王島的科學考察站。然而,當生活退至生存,拍片或與人工智慧的對話,也難以消磨內心空白。過去在中國取景的片段記憶,卻在此刻進入夢境。此片由導演的影像日記構成,記錄她在冰上和基地往返間,反思自身認知與拍攝行為,和當前氣候變遷、人類世危機的複雜糾纏。  

 
 

05/16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50愛子歸來映後座談購票去
16:20星空之下購票去
18:40記憶中的二月一號
緬甸日記
購票去
20:30緬甸短片輯#1
我的診所
古城故事
漁人故事
塑袋奇想
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10九槍映後座談購票去
15:40車諾比22
無跡可尋
映後座談購票去
18:10緬甸短片輯#3
少年政變初長成
失落之壤
噗噗從軍記
戰地同袍(粗剪版)
綠色是自由的顏色
購票去
20:20十年緬甸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20失去的部分
In Your Shoes
Let's Talk
映後座談購票去
13:50記憶抹煞映後座談購票去
17:00私人影像購票去
19:00殘酷日記宣言購票去
20:40烹煮歷史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30颼颼咚隆喀嗞映後座談購票去
14:10植癒傷痕映後座談購票去
16:30GAMA購票去
18:00末日觀測映後座談購票去
20:20無界之白映後座談購票去

05/17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基輔穹頂下的玫瑰

1:00pm - 2:18pm

緬甸短片輯#4

2:50pm - 3:55pm

流離島影#1

4:20pm - 5:43pm

陌生成家

6:50pm - 7:58pm
輔15

緬甸短片輯#2

9:00pm - 10:12pm

基輔穹頂下的玫瑰

Roses. Film-Cabaret

在烏克蘭動盪時局中,女子樂團「穹頂下的女兒」(Dakh Daughters)誕生。她們把臉塗白,戴上假睫毛,從唱奏到喜劇,綻放成七朵帶刺的野玫瑰。始於首演《玫瑰》的五年影像日記,盈滿的背景旋律,節奏明快的剪輯,帶領觀眾穿梭於表演者的台上演出與台下生活間,從劇院舞台到基輔街頭廣場革命,看見她們透過音樂劇寫下鏗鏘的民族宣言。

 
重複的啟示

重複的啟示

Again and Again

廢棄的玻璃罐在林地中堆積成山,靜止地等待重塑後的新生命到來;滿臉通紅的打磨時光,無人能訴說玻璃的前世記憶,生命的循環不盡是一場無聲的呢喃。本片靈感取自導演詩作。   帖莫奈:「生命是一個循環。當我們死去時,我們將重獲新的生命。這是一部關於『緩慢走向原點』的電影。」

 
仰光之手

仰光之手

Hands Around in Yangon

在佛教傳統裡,手勢或印相是神明身分的表徵。仰光大城包容各式手工作業,本片特寫強調人們以「手」參與勞動和事件的各種畫面,包括算錢、修剪指甲、吃飯等。在儀式性的重複中,描寫這城市的脈動,各種平凡都可以是生命的奇蹟。  

 
我城仰光

我城仰光

Yangon the City Where We Live

以詩人林韋克(Lin Way Khat)的作品為軸,藉兩戶仰光小家庭的一日生活,展現外來居民在此求存的矛盾感受。混亂中自成秩序的大眾交通,雨季時習以為常的積水與屋漏,生命起落皆有宗教祭儀相依。在仰光,無奈與喜悅和諧共存,掙扎與希望互為表裡,一如這國家的縮影。  

 

環城列車

Train

連結仰光與其衛星市鎮的環城列車,週而復始地穿梭於田野鄉間。它既是移動的市集、資訊集散的窗口,更是介入生活的重要見證。當私人運具逐漸興起,火車承載的記憶是否存續,成了一記真實的叩問。賽岡康有意識地捕捉列車內外人、金錢與情感的有機流動;將庶民的日常自然地縫合進影像,融議題於無形之中。

 
南之島之男之島

南之島之男之島

<The Pratas Islands>...Tong-Sha, an Isle Like a Crab

東沙島位於南海的數百座島礁之中,島上只有阿兵哥駐守,是南之島,也是一座屬於男人的男之島。一群大男人被禁錮在這個人人欲逃離的島上,影片音畫分離,透過國防部宣傳語彙、收音機廣播其他語言,種種外在聲音賦予觀看的多重視角。  

 
噤聲三角

噤聲三角

Silent Delta

人的遷徙史決定了台灣北邊這三座島礁的命運,於是,噤聲許久的「非人」們藉著影片說出另一個真實。實驗性的音樂與影像辯證,呈現對島上面貌的不同詮釋,是試探、適應,是百科全書式說明,也是粗暴的命名——關於這靜默的三角。  

 
03:04

03:04

03:04

沒有變動的時間,沒有目標的等待,沒有期待的期待⋯⋯。金門島上,一桌撞球的碰響、一串電視節目的跳接、一碗泡麵的輕煙、一件迷彩服的陽光、一刻鐘的假寐夢緒。老人等待棺材、小孩等待脫離島嶼、阿兵哥數著饅頭等待退伍。樹等待風、風等待石、石等待歸人、而我等待電影的結束。  

 
我的綠島

我的綠島

My Own Private Green Island

綠島,顧名思義翠綠之島,但它又叫做「火燒島」。今日綠島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矛盾——沉重的政治犯肅殺印記與觀光遊樂勝地並存。本片透過政治犯之女小雲、有憂鬱症狀的藝術工作者阿才,以及當地青年阿德,三個人在綠島的活動與交會,來呈現這個具有多重面貌的迷離之島。  

 

陌生成家

Three Strangers

緬甸西南邊的貧窮山村裡住著一對酷兒戀人,跨性別男桂多與不願步入異性婚姻的瑪索,兩個陌生人帶著各自人生歷練築起一個家。隨著桂多不顧反對領養男嬰,第三個「陌生人」的加入擾動了兩人關係,也讓他們對自己的身分有了新體悟。由祖母撫養長大的導演,試圖以這三個陌生人的關係,探問緬甸社會中愛與家的邊界。  

 

蟻生幻夢

The Altar

籠罩腦海的童年記憶,是否可能輪迴轉生?導演試圖重塑幼年誤殺螞蟻的一場意外。寓言式的獨白、禪意實驗的噪音,彷彿生活中再細微的事件都關乎權力與存在。她溫柔地將靜照染灰著金,賦予動態生命,在蟻生小宇宙中緩步追憶。  

 
光中之影

光中之影

Light Matter

開關起落,燈明滅。藉城市跳電現象引發的視覺轉換,搭配詩詞聲響的韻律,藉此隱喻生活面貌的起伏變動。源自緬甸電影團體3-ACT的實驗電影工作坊,以光源從點至線的延伸圖景表現無法言喻的內心風景。幽暗之處,電影亮起。   曼別漂昂(古古):「如果黑暗壓抑了我們,光與亮就帶來了解放自由的可能。」

 
心靈風景

心靈風景

Mental Landscape

歷經政變與宵禁,緬甸創作者們無不陷入社會與自我意志混亂。導演以長曝攝影和停格影像探索記憶、感知與意識,任由內心不敢言說的想法在畫布上揮舞。隨著光影、線條與狂亂跳動的音符交織,新的一年到來,是否標誌著希望的新起點?   賽岡康:「我希望這部片能引起觀眾主動探索內在的心靈風景,並透過創作過程治癒自己,以及找到與生命的連結。」

 

我與我國的色情片

Me and My Country Pornography

尋常家屋桌椅神壇前,睡衣男子穿梭分割畫面間,來回步伐呆板,卻晃出一場異想春宮。黑白字卡區分前戲事後,古典插圖打斷連續動作。沒有裸體的一人秀,在重複間體會歡愉,又在麻木後冷感乏力,層層疊疊的隱喻開展風格獨具的視覺遊戲。  

 

從前從前有個媽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om

輔15

很久很久以前,在母親過世隔天,年邁父親回春變為與兒子同歲的青年。冶宗教象徵與政治隱喻於超現實情節,靈感來自作者兒時的閱讀經驗,佛教經典中須達拏太子含淚奉獻兒女的故事搖身一變,轉化為暗喻緬甸複雜歷史的怪誕寓言。  

 
 

華山光點二廳

鑄鐵蝴蝶

1:30pm - 2:55pm
輔12

廣場記事:粗剪版

3:30pm - 4:26pm

失憶日記

6:30pm - 7:21pm

失憶實錄

8:30pm - 9:45pm

鑄鐵蝴蝶

Iron Butterflies

2014年盛夏,馬航的MH17客機在烏東墜毀,283名乘客全數罹難,線索指向俄軍生產的防空導彈,俄媒卻宣稱此乃烏克蘭軍方行動,聯合調查小組試圖抽絲剝繭、還原時序,真相卻愈顯撲朔迷離。新銳烏克蘭導演拼貼新聞資料和實驗影像,不僅解構影像虛實、穿透資訊戰迷霧,更以裂解的事件碎片映照現下戰火,哀悼國家機器掩蓋的生靈塗炭。

 

廣場記事:粗剪版

Euromaidan. Rough Cut

亞洲首映輔12

2013年底,基輔爆發為期三個月的廣場革命,廣場成為戰場,百萬人民上街抗爭,推翻親俄總統。由Docudays UA IHRDFF烏克蘭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製作,邀請多名導演,從各自角度出發,按時序接力交代整起事件。有別於常見革命敘事的明確激昂,電影以「粗剪」為隱喻,指涉國家狀態的混沌未明,捕捉歷史節點的當下複雜性。

 
失憶日記

失憶日記

Alda

在徹底遺忘之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歐莉拿起攝影機,將病症暱稱為「阿達」,並記下她日後賴以維生的重要事項。從病況到看電視的方法,更不忘以行動來提防「老共」鄰居。本片將真實的影像日記轉化為戲劇情節,並運用本人音檔,重新搬演歐莉為記憶損失所苦,卻能自嘲自娛的日常。而隨著病情加劇,混亂扭曲的記憶,讓共產時代的陰影彷彿也籠罩不去。  

 

失憶實錄

Olda

同樣的嘆息與對命運的嘲弄口吻,在鏡頭前現身的不再是演員,而是歐莉本人,在漏水的公寓裡擺弄攝影機,拍下自己從早到晚,受貧窮和病痛折磨,毫無浪漫可言的困難生活。《失憶日記》發表一年後,導演重新編纂歐莉本人拍攝的片段,並將用於前作的音檔,放回原生語境,反向凸顯紀錄片的歧義性,以及虛構與真實的潛力。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7:30pm - 8:10pm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This Is Not a Film by Deng Nan-guang

亞洲首映

我是一卷底片,一卷被遺忘在台灣的底片。我曾記錄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也去過許多地方,在美麗的河岸散步,參加熱鬧的博覽會。當戰爭來了,大家都走了,只有我被丟下,靜靜躺在片盒中度過了九十年的時光。今日我醒了過來,只想大聲地告訴大家:我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知名攝影師鄧南光(1907-1971)逝世後,一批被認為由其所攝的小規格膠卷於1996年被捐入影視聽中心典藏。

 
 

京站威秀九廳

服刑母親

2:20pm - 3:53pm

民主待更新 / 絲絨恐怖份子

4:20pm - 6:04pm

織廠交響曲

6:30pm - 7:56pm

檔案短片輯#1 家的拼貼

9:00pm - 10:44pm

服刑母親

107 Mothers

烏克蘭這座女子監獄,允許懷孕的受刑母親生子育嬰,在監管下享天倫之樂。此規定亦有限制,當嬰孩滿三歲,若母親未出獄,孩子無人領養,將移送孤兒院。列莎因殺人判刑七年,如無減刑,母子分離就在眼前。導演以107位服刑母親訪談為底,混合專業演員與真實獄囚、獄警,著重聆聽與觀察,再現獨特封閉環境。  

 

民主待更新

Second Chance

1968年,捷共高層邀請蘇聯入侵,終結布拉格之春,挽救共產體制。2013年,斯洛伐克獨立建國、施行民主20週年,導演感嘆政界貪腐,決定依樣畫葫蘆,寫信邀請芬蘭侵佔國土,自己做不好主,就另請高明來教教民主!《斯洛伐克 2.0》短片集之一,概念始於導演的玩笑,卻又正經執行,是認真、反串還是預言?請君自斷。  

 

絲絨恐怖份子

Velvet Terrorists

企圖推翻極權的炸彈客,是恐怖份子還是英雄?是出於政治理念、憤怒還是愛?由三名導演合導,邀請三名八〇年代因未造成傷亡的「恐怖行動」而入獄過的斯洛伐克男子,模擬重演當年行動、傳授教戰守則。調性詼諧,虛實混搭,當鐵幕倒下,國家是否變好?卸下身分標籤,大叔心有何求?在後共產時代,馳騁一曲小人物狂想三重奏。  

 

織廠交響曲

The Golden Thread

加爾各答近郊座落著數座百年歷史的黃麻工廠,這些工廠生產「金色纖維」,曾在鼎盛時期供養數以萬計家庭的生計。但隨著塑膠製品大量取代天然材質,工廠規模逐漸縮減,世代承襲的工人們在勞動與爭取間度日,懷著各種夢想與失落。他們能否在追求環保的全球浪潮中,再次覓得一線生機?鏡頭溫柔凝視勞動者日常,流瀉的配樂為全片添上一層暖金色光暈。  

 

家庭旅行

Family Trips

60多年前,爸爸跟隨父母親從鹽水出發,在高雄火車站下車,從此成為六合夜市長大的囡仔。長大後,爸爸成為導遊,陪伴無數家庭往返台日旅行。自家人間最完整的相處時光,便是跟著爸爸的旅行團出遊——家庭旅行成為維繫親密情感的方式。直到疫情影響,爸爸無法自由飛行,工作停滯。若過往是望向壯麗風景;此刻,則是邀請他安排一趟回望自身的旅程。

 

細膩與狂暴之間

Between Delicate and Violent

家庭相簿裡收藏著值得被留下的一瞬,但相片間隙裡更多的是,那些假裝從不存在的靜默時刻。一張張照片代表模範家庭與現實間的交界,讓飄散在顯影之外的記憶不被看見,而手是中介這些記憶的媒介。本片透過影像、照片、織繡、手繪等物件的拼貼與交疊,探索一雙富創造性、也具毀滅性的手,在時間長流裡,如何創造出一段段未被家庭影像記錄下的無聲記憶。

 
空景中的父親

空景中的父親

Background

亞洲首映

1960年代起,敘利亞因政變、革命與內戰等緊急狀態,長期處於動盪,導致被迫離鄉者不計其數,亦造成許多家庭分離。以難民身分待在德國的導演,在始終無法與分隔兩地的父親相聚下,遂帶著手邊僅存的父親照片,追尋父親當年在德國念書時留下的蹤跡,試圖在一次次無人應答的對話中,奮力抓住父子間的繫念。藉實景與新舊照片,重構記憶,書寫個人歷史。

 
 

京站威秀十廳

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

2:30pm - 3:58pm

她們的革命書簡

5:10pm - 6:19pm

陌生風景#1

6:50pm - 7:47pm

GAMA

8:50pm - 9:43pm

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

National Anarchist: Lino Brocka

菲律賓傳奇導演布洛卡一生拍攝60餘部長片,擅以生猛影像直剖社會底層的黑暗面。他信仰無政府主義,抨擊獨裁政權,1991年卻橫死於神祕車禍,1997年被追封「國家藝術家獎」。導演回溯其生前創作,將大量現成影像解構再解構,音畫噪訊被蝕刻為歷史傷痕,穿插大師生前犀利引言,彷彿召喚他回魂,延續不死的反叛精神。   卡文:「布洛卡已死,布洛卡精神萬歲!」

 

她們的革命書簡

Between Revolutions

1970年代,札赫菈與瑪麗亞在羅馬尼亞成為大學摯友,但隨著1978年伊朗出現示威活動,札赫菈選擇返鄉,為理念而行。往後十多年間,兩人書信往返,字裡行間記下彼此國度的發展、歷程與荊棘,也道出身為女性面臨的種種掙扎,更潛藏了深刻的思念。全片由官方、私人影像與書信素材組成,建構出一場個人與集體在國族、宗教和自由之間拉扯的革命。

 

野花盛放的記憶

Wild Flowers

亞洲首映

離開家鄉,你只能帶走最重要的東西。1992年,導演的父親在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爆發後首次返鄉,並用VHS攝影機記錄戰時荒蕪的村落與摧毀的家屋,拍下他人生唯一的錄影帶。30年後,父親闡述殘存腦中的經歷,記憶終將消逝,但私影像與記憶的交疊關係,彷若錄影帶中的野花,重新綻開。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March 8, 2020: A Memoir

螢幕錄影開始: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伊斯坦堡的即時影像監視器成為記憶憑證,配著男聲女聲交錯描述畫面。2020年3月8日的影像,景框外的婦女運動,聞聲而不見人群,爾後迎來疫情空如鬼城的街景。全片透過即時影像監視器,在攝影機「死角」和不全影像中,探索並記憶封城前最後「群聚」。

 
在戰場上

在戰場上

On the Battlefield

亞洲首映

南伊利諾州開羅市俗稱「小埃及區」的草地一方,曾經是風起雲湧的黑人運動聚集地。一位收音師走進現已樹草蔓生的空地,讓收音桿收進風吹草動、小孩玩耍、民權運動家查理斯・柯恩的演說片段、人們的歌唱。聲音召喚著記憶,也使過去、現在、未來的地方音景交纏不止。

 

無盡的藍

Blue

亞洲首映

「我是母親了嗎?」、「我是『它』的母親嗎?」一場以產後經驗為題的工作坊,將參與者的心情或夢境以藍曬顯影,伴隨臂彎裡生命的哭嚎渲染傳遞。以集體共創方法,關注女性在身體心理、身分關係的重大變化,將既私密又集體的經驗化成不同層次的藍,彷彿低聲輕哄寶寶入睡,又溫柔撫平憂鬱哀傷。

 
GAMA

GAMA

GAMA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沖繩島,慘烈戰爭就此展開,日方有超過十萬人戰死或被俘,部分平民躲藏在洞窟之中,但被錯誤告知若投降會被美軍屠殺或拷打,間接引發集體自殺。影片隨著戰後出生的導遊先生進入洞窟,以獨白之姿講述前人傳承的戰爭記憶,神祕女子在一旁聆聽觀察,召喚著銘刻在地下景觀中的苦難歷史。

 
 

系列活動

《廣場記事:粗剪版》延伸座談

3:30pm - 5:00pm

現場電影《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7:30pm - 9:30pm

《廣場記事:粗剪版》延伸座談

時間:3:30pm - 5:00pm
地點:華山光點二廳
講者:《廣場記事:粗剪版》製片 達莉亞.阿韋爾琴科, 烏克蘭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節目總監 尤莉亞・科瓦倫科
主持人:
 

現場電影《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時間:7:30pm - 9:30pm
地點: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講者:
主持人:
 
 

05/17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00基輔穹頂下的玫瑰購票去
14:50緬甸短片輯#4
重複的啟示
仰光之手
我城仰光
環城列車
購票去
16:20流離島影#1
南之島之男之島
噤聲三角
03:04
我的綠島
映後座談購票去
18:50陌生成家映後座談購票去
21:00緬甸短片輯#2
蟻生幻夢
光中之影
心靈風景
我與我國的色情片
從前從前有個媽
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30鑄鐵蝴蝶購票去
15:30廣場記事:粗剪版延伸座談購票去
18:30失憶日記映後座談購票去
20:30失憶實錄映後座談購票去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9:30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現場電影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20服刑母親購票去
16:20民主待更新
絲絨恐怖份子
購票去
18:30織廠交響曲映後座談購票去
21:00檔案短片輯#1 家的拼貼
家庭旅行
細膩與狂暴之間
空景中的父親
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30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映後座談購票去
17:10她們的革命書簡購票去
18:50陌生風景#1
野花盛放的記憶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在戰場上
無盡的藍
映後座談購票去
20:50GAMA購票去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5:30《廣場記事:粗剪版》延伸座談華山光點二廳 / ★欲觀賞電影者須購票入場,座談將視現場情況安排候補入場,額滿為止。購票去
19:30現場電影《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 購票去

05/18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華山光點一廳

緬甸短片輯#1

1:00pm - 2:32pm

緬甸短片輯#2

3:10pm - 4:22pm

星空之下

5:30pm - 7:23pm

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

7:50pm - 9:20pm
我的診所

我的診所

The Clinic

小鎮醫生穿梭在診所、家戶間看診,醫療資源有限的他,仍盡其所能地與死神搏鬥、醫治病患。周旋在病患與死亡之間,儘管感到無助,他仍在心中保留了一塊角落,安放他對文學的寄託與視病猶親的垂憐。紀錄長片《診所》被攝者翁明醫生初試啼聲的影像創作,從最熟悉的自身日常出發,紀實也抒懷。兩片前後對照之下,也對比出創作心境與社會狀態的轉變。  

 
古城故事

古城故事

Mrauk Oo Story

緬甸妙烏古城區,四位以撿拾垃圾為業的小孩,邊工作邊嬉鬧,玩耍度日。直到某天,其中一位拾取了觀光客遺落的平板電腦,導致同伴間的摩擦,更引起警察與大人的注意。電子新玩意的吸引與本無竊意的行為,卻引發出更多意料之外的事件。  

 
漁人故事

漁人故事

Fisherman Story

在若開邦的丹兌村海岸邊,漁民們世代為生存奮鬥。老漁夫乘著老漁船,趁著潮起潮落,出海捕魚。他倚海為生,在國家政權多次動盪中,度過冬天、夏天和雨季,在日復一日彷彿封凍時間的生活裡,緩緩道出自己的生命哲學。  

 
塑袋奇想

塑袋奇想

Plastic Bag

在緬甸,佛教徒自殺是嚴重的罪。凡自殺未遂者,在真正死去後,將在五次來生中承受500次同樣的折磨。但生活如此艱難,貧窮而苟活的人,該如何繼續生存下去?影片以許多意象式的場面,佐以奇想的迸發,在生活裡找到新的寄望。  

 

蟻生幻夢

The Altar

籠罩腦海的童年記憶,是否可能輪迴轉生?導演試圖重塑幼年誤殺螞蟻的一場意外。寓言式的獨白、禪意實驗的噪音,彷彿生活中再細微的事件都關乎權力與存在。她溫柔地將靜照染灰著金,賦予動態生命,在蟻生小宇宙中緩步追憶。  

 
光中之影

光中之影

Light Matter

開關起落,燈明滅。藉城市跳電現象引發的視覺轉換,搭配詩詞聲響的韻律,藉此隱喻生活面貌的起伏變動。源自緬甸電影團體3-ACT的實驗電影工作坊,以光源從點至線的延伸圖景表現無法言喻的內心風景。幽暗之處,電影亮起。   曼別漂昂(古古):「如果黑暗壓抑了我們,光與亮就帶來了解放自由的可能。」

 
心靈風景

心靈風景

Mental Landscape

歷經政變與宵禁,緬甸創作者們無不陷入社會與自我意志混亂。導演以長曝攝影和停格影像探索記憶、感知與意識,任由內心不敢言說的想法在畫布上揮舞。隨著光影、線條與狂亂跳動的音符交織,新的一年到來,是否標誌著希望的新起點?   賽岡康:「我希望這部片能引起觀眾主動探索內在的心靈風景,並透過創作過程治癒自己,以及找到與生命的連結。」

 

我與我國的色情片

Me and My Country Pornography

尋常家屋桌椅神壇前,睡衣男子穿梭分割畫面間,來回步伐呆板,卻晃出一場異想春宮。黑白字卡區分前戲事後,古典插圖打斷連續動作。沒有裸體的一人秀,在重複間體會歡愉,又在麻木後冷感乏力,層層疊疊的隱喻開展風格獨具的視覺遊戲。  

 

從前從前有個媽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om

輔15

很久很久以前,在母親過世隔天,年邁父親回春變為與兒子同歲的青年。冶宗教象徵與政治隱喻於超現實情節,靈感來自作者兒時的閱讀經驗,佛教經典中須達拏太子含淚奉獻兒女的故事搖身一變,轉化為暗喻緬甸複雜歷史的怪誕寓言。  

 
星空之下

星空之下

Position Among the Stars

12年前荷蘭導演復訪父母的印尼原鄉,也開啟對一個貧民家庭的漫長紀錄。從《黎明將至》、《月亮的形狀》再到《星空之下》,三部曲走到最終章,導演繼續以詩意直覺的生猛運鏡,凝望在社會劇變下喘息的三代同堂。以微觀小家庭折射世代隔閡、宗教衝突與貧富差距。時而詼諧熱烈,時而沉靜憂傷,散發迷人人文光芒。  

 

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

Nargis - When Time Stopped Breathing

2008年,納吉斯氣旋重創緬甸,孕育稻米的三角洲被海水淹沒,舉目所及皆是爛泥瓦礫,慘重的災情讓緬甸成為世界焦點。緬甸人民流離失所,日夜為了飲用水與糧食所苦,然而人道救援卻因政治而受阻,災後現場的影像也因政府資訊管制而缺失。此為首部由緬甸創作者自製而成的紀錄長片,以攝影機見證並聆聽受災戶的故事,於患難中彰顯信仰與團結的力量。

 
 

華山光點二廳

車諾比22 / 無跡可尋

12:00am - 1:25pm

復活

2:30pm - 4:23pm

十方之地

5:20pm - 6:31pm

備忘錄 / 一座桃花洞

7:30pm - 9:44pm
車諾比22

車諾比22

Chornobyl 22

1986年車諾比核電事故後,蘇聯政府將核電廠方圓30公里劃為禁區。隨著俄烏戰爭開打,2022年初,俄軍佔領車諾比隔離區,匿名報導者嘗試拍下俄軍在此的軍事行動。本片為「搜集俄軍戰爭罪行」計畫之一,訪談核電廠員工,講述其在俄軍接管核能設施下的艱困處境,當過去的核災記憶和眼下的軍事入侵交疊,不同人禍在這片焦土上輪番上演⋯⋯。  

 
無跡可尋

無跡可尋

No Obvious Signs

亞洲首映

這場戰爭始於2014年,至今仍在烏克蘭的土地上蔓延。從前線歸來的女軍人深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所擾,即使外表無恙,內心的負重卻無以名狀,一如在面目全非的陣亡士兵身上,尋不見足以佐證身分的標記。導演以清冷的影像、憂傷但節制的基調,記錄軍人復歸日常生活的艱難之路,看見英雄頌歌背後的真實與殘酷,也追問著戰爭究竟何時終止。  

 

復活

Resurrection

世界首映

2022年,一座象徵著現代化的高速公路即將在我的家鄉橫穿而過,長眠在地下的逝者面臨遷移,我遂記錄下墳墓被挖開的過程,也採訪村民關於逝者的記憶。藉由村民的講述,我想像著並描繪出逝者的肖像,當我凝視著他們的時候,彷彿在詰問:我們將何去何從?  

 
十方之地

十方之地

Obedience

香港紅磡地區,富裕的中產階級高樓聳立如林,林下遍布的卻是破舊矮小、等待拆除重建的小樓住宅,以及匯聚於此的殯葬館,矛盾地載著生者的轎車與亡者的靈車並行。每年,市民會前往附近觀音廟祈求財富;當地拾荒者則從路上蒐集「廢物」,以期回收轉化為幾塊錢。歷時五年拍攝,記錄紅磡日常,重思建設發展與「廢物」的意涵。  

 

備忘錄

The Memo

2022年春天,新冠病毒在上海大流行,而在官方堅持清零政策下,全市2400萬人遭強制禁足。受困貧窮社區的電影人,以手機、電視、網路等手邊素材為底,捕捉了封城下的荒謬封控、官⺠衝突,與一場注定失敗的人⺠抵抗。當歷史被美化、網路被和諧,記憶會淡忘,我們需要電影來備忘。  

 
一座桃花洞

一座桃花洞

Bitter Rice

世界首映

一座與世隔絕的桃花洞學校,是問題少年們的管訓之地,也是歷練人性的實驗室。當攝影機推開大門,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望見威權老師與弱勢學生間的權力關係,若不聽命,挨罰將成永恆宿命。親情、愛情與友情都在名為改造的大熔爐裡煎熬著,彷彿童話故事所述:「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桃花洞的地方,那裡住著很多不聽話的孩子,和一個老巫婆⋯⋯。」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日治時期小規格電影研究會

2:00pm - 3:30pm

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

4:00pm - 5:30pm
日治時期小規格電影研究會

日治時期小規格電影研究會

Small-gauge Films in 1930s Taiwan

主持人:史惟筑 與談人:李道明/學者

 
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

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

HSU Tsang-tse’s Home Movie (1960-1970)

主持人:陳佳琦/評論者 與談人:許正園、辛幸珍/家人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重構破碎凝視

11:40am - 12:55am

一部電影的筆記

1:50pm - 3:33pm

無神之地

4:20pm - 6:13pm

永遠

7:30pm - 9:07pm

重構破碎凝視

Broken View

魔術幻燈是一種早期光學裝置,將人工著色的玻璃底片置於透鏡與光源前,投放成魅惑人心的美麗幻影。此技術在殖民年代為宣傳服務,既隨殖民者與教會深入非洲殖民地,成為教化蠻夷的利器,亦形塑起歐洲人觀看與理解遠方他者的視角。影片層疊拼貼多種影像,演繹百餘年來看與被看的歷史,顯影上下其手的權力痕跡。

 

一部電影的筆記

Notes for a Film

1889 年,年輕的比利時土木工程師遠赴南美,受僱建造一條穿越馬普切人家園的鐵路⋯⋯。紀錄片大師阿奎洛重返被智利政府掠奪的原住民土地,以工程師的日記為基底,找來白人演員與原民後裔同框演出,透過後設式的表演指導、紀實訪談,以凝鍊的黑白攝影和檔案影像,揉雜出虛實參半的殖民史情境,叩問國族深處的矛盾。

 

無神之地

Where God Is Not

在天堂般的巴黎,導演協同三名伊朗前政治犯,尋覓、測量並重新構建他們記憶中的地獄場景——那些身陷牢獄與刑求的空間。藉由口述證言和換位重演,本作品深入探討關押與審訊刑求,何以成為當局控制社會的重要手段。然而,當難以預想的受苦與求生細節在鏡頭前一一呈現,導演冀望以影像喚醒施虐者良知的動機,也成為亟需反思的焦點。

 
永遠

永遠

Forever

巴黎公墓裡,不同背景、民族、身分的人在此追悼,對象從遙遠的普魯斯特、蕭邦、王爾德到逝去的至親。導演持攝影機偶爾遠觀,偶爾上前探問祭悼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對鏡頭侃侃而談自己和亡者的連結,生與死在此地相會。形體消亡後,精神與情感能如何綿延至「永遠」?這趟追憶之旅,梭織不同時空的記憶與愛。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陌生風景#2

2:00pm - 3:20pm

流離島影#2

4:10pm - 5:54pm
路上拾影

路上拾影

Silhouette

亞洲首映

日本東北小鎮的早晨,導演總是帶著狗出門散步與蒐集影子。夏日,當陽光越加耀眼,影子便越加深沉。因醉心於小徑上的屋舍投影,將其轉描成為連續卷軸影像,而剪影的無數稜角,確確實實地為城市留下實像的記憶痕跡。

 

夜行

Night Walk

沉靜之間,詩的聲律翻動月光,水筆勾起絲絲涼風,視線從靛藍的夜色穿行而過。本片為無聲電影,導演將拍攝於首爾石劍亭村的影像,與朝鮮文人詩作、寫意插畫編織疊加,聯動觀者感知。隨場景蛻變的影像色階,如同山水畫串連畫幅的留白手法,將燈火暈染的巷弄、窗格和城郊水色,接合成夢一般的風景。

 
花火聲影

花火聲影

Light, Noise, Smoke, and Light, Noise, Smoke

亞洲首映

這是一部結構電影,以未留有光學聲軌的超16mm膠卷記錄夏日花火。影像在聲軌上轉化為音訊潛行。投放時,聲音必然先行於影像26格,於是導演以每26格為單位,交錯剪黏兩卷素材。音畫規律地真實錯位;感官連續地暫留巧合,你即將聽到的是——光束、噪音、花火,還有其他。

 
鄉愁對話錄

鄉愁對話錄

Turtle Island: Nostalgic Voices

遷村到宜蘭20幾年的陳啓耀說:「每一次到外海捕魚,都想靠近一點看看龜山島,即使多看一眼也好。」所有兒時的記憶、美好的人情味都跟著遷村埋藏在龜山島上。在遷村的島民心中,看著當初被迫離去的家鄉,如今變成遊客「自強活動」的遊樂場,不免透露幾許不忍和不安……。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Trouble

對摸不著、看不到它的大多數人來說,基隆嶼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信仰,並試著踏上這塊土地。基於對於事實的不確定,造成了對生命的不確定,但往往也因為如此,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這是一部記錄意識的紀錄片,也是一部記錄紀錄過程的紀錄片。讓我們對「紀錄」這樣一個名詞加以深刻的思考。  

 
清文不在家

清文不在家

Libangbang: Ching-Wen's Not Home

造屋,是清文長久以來最想為父母做的一件事。為了蓋屋,他們用完最後一點現金,清文只好留下未完成的新家,再度離開蘭嶼到台灣工作賺錢。達悟族一年一度的飛魚季即將開始,清文的母親仍不知道孩子會否回家⋯⋯。  

 
西嶼坪

西嶼坪

West Island

西嶼坪是澎湖南方四島之一,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島上,從全盛時期200多人定居,到1999年僅剩四戶人家與四名駐島警察。孤立與遺忘是這座島嶼的特質,攝影機凝視被邊緣化的他們,見證生命在此被遺忘,卻也快樂又卑微地生活著。  

 
 

京站威秀九廳

66個季節

12:40am - 2:06pm

私人影像

2:40pm - 4:11pm

殘酷日記宣言

4:40pm - 5:49pm

檔案短片輯#2 適當虛構

6:20pm - 7:47pm

檔案短片輯#1 家的拼貼

8:20pm - 10:04pm
66個季節

66個季節

66 Seasons

故鄉這座露天公共泳池,自1936年問世,走過66個季節,在導演眼中「歷史曾在此游過」。以玩心為舵,池畔訪問長者戰爭記憶,卻也不止於講古內容,一起隨機物色演員,重演、打撈、重塑與複訪回憶。當泳池化為生機蓬勃的片場,成為世代共創搬演的交流場域,個人記憶也得以穿越時空。虛實、今昔、個人與國族、象徵與現實,織若出一張波光粼粼的記憶之池。  

 

私人影像

Private Footage

一段1960年代不知名白人家庭出遊非洲的紀錄,躍然於溫暖的16mm上。這是一段不起眼的私人影像,但透過精密編排與拆解,結合數位時代的網路資訊與演算結果,導演仔細檢視影像中的蛛絲馬跡,將這段影像演示為一部「桌面電影」。並從看似無害的野生動物與民俗人文風光中,揭開南非種族隔離與動盪歷史的隱蔽敘事。

 

殘酷日記宣言

Manifesto

輔15

全片由YouTube和TikTok上的青少年自拍影片剪輯而成。他們起床、盥洗、上學,影像裡看似與常人無異的日常,實則處處藏有暴力、師長言語羞辱、恐攻威脅與威權思想控制。在戰爭動亂陰影下,無辜孩子們被迫提前結束青春,諷刺的是,片中蘊含不少血腥駭人的真實畫面,讓導演特地在開頭警示本片不適合未成年人觀賞。

 

以下放映內容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影片開始,「請注意,以下放映內容皆由真實的電影歷史素材製作而成,即為影片開始前之免責聲明與警語。然而,任何藝術與工業之間的共謀、創作自由與法律之間的利益衝突,或影像中出現的道德暗示,皆純屬非蓄意之偶然」。

 

致末日後的霧都

The Veiled City

亞洲首映

神祕女子從未來回到1952年的倫敦,試圖尋找世界走向末日的起點:一場霧霾之害。在她寫給妹妹的信中,描繪了末日初臨景況,人們視線不清、迷失方向,空氣令人窒息,更導致數千人致病死傷,然而無人敢說出這場霾害的真正原因⋯⋯。

 

九龍東往事

An Asian Ghost Story

戰後東亞經濟起飛,假髮製造業為要角,香港則是供給與市場間的樞紐。但1965年美國為阻絕中國而制裁「亞細亞頭髮」,隨後更要求證明「非共產主義人髮」。本片重構檔案影像,藉隨波逐流的人、鬼、髮,講述亞洲現代化中的幽靈故事。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24 Cinematic Points of View of a Factory Gate in China

2014年前後,幾間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在其工廠門口裝監視器,所錄影像卻不見預期繁忙。一名導演受託以「電影視角」檢視這些影像,他回訪《工人下班》以降電影片段,透過並列影像,帶出工廠、工人與資本主義間的百年演變。

 

家庭旅行

Family Trips

60多年前,爸爸跟隨父母親從鹽水出發,在高雄火車站下車,從此成為六合夜市長大的囡仔。長大後,爸爸成為導遊,陪伴無數家庭往返台日旅行。自家人間最完整的相處時光,便是跟著爸爸的旅行團出遊——家庭旅行成為維繫親密情感的方式。直到疫情影響,爸爸無法自由飛行,工作停滯。若過往是望向壯麗風景;此刻,則是邀請他安排一趟回望自身的旅程。

 

細膩與狂暴之間

Between Delicate and Violent

家庭相簿裡收藏著值得被留下的一瞬,但相片間隙裡更多的是,那些假裝從不存在的靜默時刻。一張張照片代表模範家庭與現實間的交界,讓飄散在顯影之外的記憶不被看見,而手是中介這些記憶的媒介。本片透過影像、照片、織繡、手繪等物件的拼貼與交疊,探索一雙富創造性、也具毀滅性的手,在時間長流裡,如何創造出一段段未被家庭影像記錄下的無聲記憶。

 
空景中的父親

空景中的父親

Background

亞洲首映

1960年代起,敘利亞因政變、革命與內戰等緊急狀態,長期處於動盪,導致被迫離鄉者不計其數,亦造成許多家庭分離。以難民身分待在德國的導演,在始終無法與分隔兩地的父親相聚下,遂帶著手邊僅存的父親照片,追尋父親當年在德國念書時留下的蹤跡,試圖在一次次無人應答的對話中,奮力抓住父子間的繫念。藉實景與新舊照片,重構記憶,書寫個人歷史。

 
 

京站威秀十廳

她們的革命書簡

12:20am - 1:29pm

硝煙下的助產士

2:10pm - 3:46pm

末日觀測

4:20pm - 5:34pm

無界之白

6:10pm - 7:25pm

人類世,孤寂世

8:00pm - 9:19pm

她們的革命書簡

Between Revolutions

1970年代,札赫菈與瑪麗亞在羅馬尼亞成為大學摯友,但隨著1978年伊朗出現示威活動,札赫菈選擇返鄉,為理念而行。往後十多年間,兩人書信往返,字裡行間記下彼此國度的發展、歷程與荊棘,也道出身為女性面臨的種種掙扎,更潛藏了深刻的思念。全片由官方、私人影像與書信素材組成,建構出一場個人與集體在國族、宗教和自由之間拉扯的革命。

 

硝煙下的助產士

Midwives

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少數穆斯林,2016年以降,他們與當地佛教徒的衝突大幅升溫。懷著對仇恨對立的不解追問,導演踏上返鄉之途,歷時五年,以溫柔視角望向飄搖在動盪歲月的兩名堅毅女性,也對緬甸政治現實拋出敏銳洞見。戰地硝煙不止,一名佛教徒助產士和一名穆斯林學徒並肩撐起一間小診所,接生下一代,也傳承希望之光。  

 

末日觀測

FREM

冰雪覆蓋的天地間,一道垂直的視線,停駐在血跡斑斑的浮冰之上。若人工智慧終將具備自主性,成為世界的至上觀測者,生命在它眼底會是什麼模樣?受「科技奇點」假設啟發,導演以空拍機偵測攝影,模擬「非人」的機械性視閾。畫面中壓縮失真的噪音和故障效果,更象徵全球氣候危機下,人類感知的極限之境。  

 

無界之白

White on White

2017年,為了拍攝《末日觀測》,劇組來到南極喬治王島的科學考察站。然而,當生活退至生存,拍片或與人工智慧的對話,也難以消磨內心空白。過去在中國取景的片段記憶,卻在此刻進入夢境。此片由導演的影像日記構成,記錄她在冰上和基地往返間,反思自身認知與拍攝行為,和當前氣候變遷、人類世危機的複雜糾纏。  

 

人類世,孤寂世

Notes from Eremocene

一則來自過去的影像訊息,在生命消亡的未來,被虛擬分身從數據海中撈起。永生的人工智慧,如何理解作為有限生命的人類導演,和其以膠卷記錄的實體世界?影片混合真實引文與虛構情節,並以數位特效、3D光學雷達技術,類比虛擬感知。質問當代民粹、科技樂觀主義之餘,尋思區塊鏈、加密技術的革新願景與失落。  

 
 

系列活動

焦點影人:維拉.恰卡紐娃導演座談

8:00pm - 10:00pm

焦點影人:維拉.恰卡紐娃導演座談

時間:8:00pm - 10:00pm
地點:京站威秀十廳
講者:焦點影人 維拉.恰卡紐娃
主持人:
 
 

05/18

華山光點一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00緬甸短片輯#1
我的診所
古城故事
漁人故事
塑袋奇想
購票去
15:10緬甸短片輯#2
蟻生幻夢
光中之影
心靈風景
我與我國的色情片
從前從前有個媽
映後座談購票去
17:30星空之下購票去
19:50氣旋納吉斯:當時間停止呼吸映後座談購票去

華山光點二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00車諾比22
無跡可尋
映後座談購票去
14:30復活映後座談購票去
17:20十方之地映後座談購票去
19:30備忘錄
一座桃花洞
映後座談購票去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00日治時期小規格電影研究會
16:00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1:40重構破碎凝視購票去
13:50一部電影的筆記購票去
16:20無神之地購票去
19:30永遠購票去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4:00陌生風景#2
路上拾影
夜行
花火聲影
購票去
16:10流離島影#2
鄉愁對話錄
基隆嶼的青春紀事
清文不在家
西嶼坪
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九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4066個季節購票去
14:40私人影像購票去
16:40殘酷日記宣言購票去
18:20檔案短片輯#2 適當虛構
以下放映內容
致末日後的霧都
九龍東往事
一扇中國工廠大門的二十四種電影視角
購票去
20:20檔案短片輯#1 家的拼貼
家庭旅行
細膩與狂暴之間
空景中的父親
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2:20她們的革命書簡購票去
14:10硝煙下的助產士購票去
16:20末日觀測購票去
18:10無界之白購票去
20:00人類世,孤寂世導演座談購票去

系列活動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20:00焦點影人:維拉.恰卡紐娃導演座談京站威秀十廳 / ★此座談為《人類世,孤寂世》映後活動,欲觀賞電影者須購票入場,座談將視現場情況安排候補入場,額滿為止。購票去

05/19

  • 10:00am
  • 11:00am
  • 12:00am
  • 1:00pm
  • 2:00pm
  • 3:00pm
  • 4:00pm
  • 5:00pm
  • 6:00pm
  • 7:00pm
  • 8:00pm
  • 9:00pm
  • 10:00pm
  • 11:00pm
  • 0:0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矮人祭之歌

1:40pm - 2:40pm

紀念.陳達 / 王船祭典

4:00pm - 4:56pm

離散與恆留

6:20pm - 9:19pm
矮人祭之歌

矮人祭之歌

Songs of Pasta'ay

1986年,台灣賽夏族北祭團於新竹五峰的大隘村,舉行十年一次的「矮人祭」(pasta'ay)大祭。從祭前練唱至祭畢重演,本片記錄大祭期間,環繞祭儀進行的人事與山水氣象,以及隨之浮現的內外生存危機。結構上模仿15首祭歌的虛實反覆形式,以闡發祭典的現代意義,並展現不同世代族人為團結存續所做的反思與努力。  

 
紀念.陳達

紀念.陳達

Homage to Chen Da

民俗採集與素人藝術家是張照堂紀錄片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1970年代,張照堂陸續拍攝月琴音樂家陳達。本片拼貼了陳達於1972年屏東恆春、1977年台北稻草人西餐廳,以及同年在台北關渡河岸的彈唱表演。陳達的即興吟唱總有幾分勸世意味,攝影鏡頭也關注著他的生命狀態,片尾將多張陳達的照片進行交叉並置,向已逝的藝術家致敬。

 
王船祭典

王船祭典

The Boat-Burning Festival

1970年代,張照堂於中視的「六十分鐘」紀實報導節目中擔任編導、攝影等工作。影片側拍台南蘇厝村燒王船祭典的過程,但沒有收錄任何現場聲響,僅搭配音樂家麥克・歐菲爾德的前衛搖滾民謠〈Ommadawn〉作為配樂,迸發出儀式的神聖性與神秘性,以及信眾的狂喜,不僅在電視上前所未見,也被認為開展了台灣實驗和詩意紀錄片的未來性。  

 

離散與恆留

Leaving and Staying

亞洲首映

東德作家烏韋.約翰遜(1934-1984)的文學曾在1960年代引起轟動與批評,後來移民的他,再也沒有回到故土,但牆上始終掛著一幅故鄉梅克倫堡的地圖。2021年TIDF焦點影人弗柯・克普,以「地景電影」聞名於世,此次以人物和地方為題,展開多重再訪,藉訪談探尋記憶,從文學追尋歷史。當微風吹拂,河流也會緩緩改向,回到最初源流。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流離島影#3

3:40pm - 5:08pm
馬祖舞影

馬祖舞影

Shadow Dancing at Ma Tsu

影片以一位女性舞者的四個舞蹈段落呈現感受,並交叉剪接馬祖人的心聲、軍人到此當兵的心情,以及台灣拍攝者初訪此地的見聞。面對駐軍不斷減少,兩岸情勢渾沌不明,馬祖人對於己身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而馬祖的問題,其實也是台灣的縮影。


 
誰來釣魚®?

誰來釣魚®?

Who Is Fishing®?

古人為釣魚台取了有趣又悠閒的名字。但如今,島嶼象徵的意義已不再那麼單純,更不能用「證明是誰擁有的」就可以解決。本片希望能跳脫愛國思想的盲點,從人的觀點出發,去探求屬於這座小島的個人、自然與國家間的衝突和出口。  

 
輻射將至

輻射將至

Before the Radiation

1998年初,鄰近金門島的烏坵被宣布為「核廢料最終儲置場」優先預定地。核廢將至,居民惶恐地抗爭,卻無人聽得懂他們口中的莆田話,核廢陰影侵襲著島嶼。與此同時,台電傳出提供探勘費,腳下的土地與眼前的金錢,搖擺著島民茫然的心。  

 
浮球

浮球

The Floating Ball

小琉球孤懸台灣外海,狀若一漂流之球,古名之曰「琉球」。其島外圍另有一群漂流的浮球,它們是大陸漁工的船屋,俗稱「海上旅館」,終年在此浮浮沉沉。影片以三章節鋪陳,藉海上浮球飄流的命運,訴說人性,也暗喻小琉球島的命運。   李志薔:「⋯⋯原本快樂得像海外渡假旅行,結果一進入拍攝期間,一行人除了攝影師寶島之外,其他人全吐了。

 
 

京站威秀十廳

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

10:10am - 11:38am

人類世,孤寂世

12:40am - 1:59pm

陌生風景#1

2:20pm - 3:17pm

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

National Anarchist: Lino Brocka

菲律賓傳奇導演布洛卡一生拍攝60餘部長片,擅以生猛影像直剖社會底層的黑暗面。他信仰無政府主義,抨擊獨裁政權,1991年卻橫死於神祕車禍,1997年被追封「國家藝術家獎」。導演回溯其生前創作,將大量現成影像解構再解構,音畫噪訊被蝕刻為歷史傷痕,穿插大師生前犀利引言,彷彿召喚他回魂,延續不死的反叛精神。   卡文:「布洛卡已死,布洛卡精神萬歲!」

 

人類世,孤寂世

Notes from Eremocene

一則來自過去的影像訊息,在生命消亡的未來,被虛擬分身從數據海中撈起。永生的人工智慧,如何理解作為有限生命的人類導演,和其以膠卷記錄的實體世界?影片混合真實引文與虛構情節,並以數位特效、3D光學雷達技術,類比虛擬感知。質問當代民粹、科技樂觀主義之餘,尋思區塊鏈、加密技術的革新願景與失落。  

 

野花盛放的記憶

Wild Flowers

亞洲首映

離開家鄉,你只能帶走最重要的東西。1992年,導演的父親在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爆發後首次返鄉,並用VHS攝影機記錄戰時荒蕪的村落與摧毀的家屋,拍下他人生唯一的錄影帶。30年後,父親闡述殘存腦中的經歷,記憶終將消逝,但私影像與記憶的交疊關係,彷若錄影帶中的野花,重新綻開。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March 8, 2020: A Memoir

螢幕錄影開始: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伊斯坦堡的即時影像監視器成為記憶憑證,配著男聲女聲交錯描述畫面。2020年3月8日的影像,景框外的婦女運動,聞聲而不見人群,爾後迎來疫情空如鬼城的街景。全片透過即時影像監視器,在攝影機「死角」和不全影像中,探索並記憶封城前最後「群聚」。

 
在戰場上

在戰場上

On the Battlefield

亞洲首映

南伊利諾州開羅市俗稱「小埃及區」的草地一方,曾經是風起雲湧的黑人運動聚集地。一位收音師走進現已樹草蔓生的空地,讓收音桿收進風吹草動、小孩玩耍、民權運動家查理斯・柯恩的演說片段、人們的歌唱。聲音召喚著記憶,也使過去、現在、未來的地方音景交纏不止。

 

無盡的藍

Blue

亞洲首映

「我是母親了嗎?」、「我是『它』的母親嗎?」一場以產後經驗為題的工作坊,將參與者的心情或夢境以藍曬顯影,伴隨臂彎裡生命的哭嚎渲染傳遞。以集體共創方法,關注女性在身體心理、身分關係的重大變化,將既私密又集體的經驗化成不同層次的藍,彷彿低聲輕哄寶寶入睡,又溫柔撫平憂鬱哀傷。

 
 

05/19

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3:40矮人祭之歌映後座談購票去
16:00紀念.陳達
王船祭典
映後座談購票去
18:20離散與恆留購票去

國家影視聽中心小影格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5:40流離島影#3
馬祖舞影
誰來釣魚®?
輻射將至
浮球
映後座談購票去

京站威秀十廳

時間節目地點 / 備註我的行程
10:10利諾布洛卡:國家級叛逆份子映後座談購票去
12:40人類世,孤寂世購票去
14:20陌生風景#1
野花盛放的記憶
三月八日實錄備忘
在戰場上
無盡的藍
映後座談購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