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代表圖
影展資料代表圖

尋找鹽巴

1999年,校內的「原聲帶」學生社團舉辦了年祭活動,年輕學子雖然想向原住民傳統儀式致敬,但活動時才面臨自己不擅族語與文化的矛盾,不成熟的他們也因此和校方發生衝突。在一場族語演講比賽中,一位評審說道:「雖然講的是族語,可是沒有『鹽巴』。」

回來就好

導演的妹妹未婚生子,將小孩丟在家中後便無故離家,家人遍尋不著。幾年來,她的戀情分分合合,孩子就在外公外婆的扶養下長大。某天,妹妹突然返家,家人們的態度由原來的不諒解轉為接納,影片忠實記錄了這個家庭的轉變。

褪色的獵舞

太魯閣族部落要舉辦社區運動會,國小全校動員籌備表演節目,其中難度最高的是一、二年級學生所要重現的「打獵舞」。國小老師楊明輝執掌攝影機,記錄傳承自部落老奶奶的舞步與音樂,以及族群傳統文化流失的無奈。

土地到哪裡去了

導演帶著攝影機回到家鄉麻必浩部落。1895年日本佔台後,部落大半土地被劃為國有,國民黨而後沿用此分界,且規管漸嚴,族人連自己祖先種的竹筍都採不得。向政府陳情,獲得的回覆竟是「原住民祖先,究指何人,已不可考」。不死心的長老們回到祖耕地,翻開雜草、竹林,一一指出祖先生活於此的證明。

彩虹的故事

泰雅族神話相傳,人死後會經由彩虹通往天堂,彩虹橋上有祖靈看守,唯有紋面者才能通過,平安抵達彼岸。有感於紋面傳統衰落,導演踏遍泰雅部落訪問紋面耆老,訪問他們對己故的親人、對原鄉的思念,及對即將回到彩虹的心情故事。

面對惡靈

在達悟族傳統觀念裡,患病是惡靈纏身的結果,久病老人被視為不祥,為社會隔離缺乏完善照護。在衛生所服務的導演有感於此,決定招募志工,推動居家護理,即便面對各方不解及質疑,她仍學著拿起攝影機,記錄下這個頗受爭議的現況,而這份真摯動機也成就了對自身部落最動人的近身觀察。

大甲媽祖回娘家(數位修復版)

電視紀錄片「芬芳寶島」系列首作。當年大甲媽祖遶境為八天七夜,信眾不畏艱苦追隨媽祖,一路從台中步行到雲林北港,最後再護駕媽祖回大甲,完整記錄了信眾遶境與宗教儀式,為鄉土民俗之經典作品。而後因語言政策禁止方言,故須以國語旁白配音播出,本次數位修復版為 「台語」 原版,更顯語言與民俗之美。

淡水暮色(數位修復版)

火車隆隆駛往淡水河畔,在這匯聚漳泉汀移民、曾被西荷割據的小鎮中,中西交融的街景建築,民族共融的港口文化俯拾即是。傳教士、漁船和觀光客,在新舊時代交替之際,眾人交織出感動又感傷的淡水暮色。1970年代的淡水,在黃春明與張照堂的鏡頭下,呈現出豐富的歷史肌理和多元的人文特色。

咚咚響的龍船鼓

為了爭睹龍舟比賽,河岸兩旁站了滿滿的人,有的撐著陽傘,有的站在高處,有的是循著人潮來做生意的小販。全片鏗鏘有力的台語旁白,描述端午節前後的籌備,各地的慶典及習俗,以精準的攝影與劇本,生動地呈現當時濃重的節慶氛圍與庶民風景。

中央市場的一天 (數位修復版)

當清晨天色未亮、眾人睡夢正酣時,供應台北人一日所需的中央市場早已人聲鼎沸。中央市場湧入來自全台各地的貨車,貨物包羅萬象,蔬菜水果、雞鴨魚肉一樣不少,中盤商為了趕赴民眾早市採買批貨準備,拍賣聲此起彼落。本片在當年疑因暴露太多市場髒亂面,而未獲播出。

訂閱 RSS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