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15 部台灣紀錄片從189 件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從藝術到運動、從身體到環境、從記錄到調查、從個人到社會,豐沛的創作能量展現了台灣近年來的社會脈動與個人故事;台灣競賽單元的設立也意味著,貫徹TIDF 的使命——成為一個最重要的台灣紀錄片平台。
2011年七月,一部被主流媒體忽視的禽流感調查紀錄片,獲網路百萬人次點閱,禽流感一夕引發討論。官方從否認到承認,人們從相信到懷疑,這是一場獨立媒體人對抗歪斜官僚體制的戰役。多年的禽流感調查,持續的拍攝記錄,能否化「危雞」為轉機?
依法律規定,收容所的動物只有12天等待被主人找回或領養,否則就會安樂死。極端殘酷的環境讓牠們多半無法撐過這12天。影片以動物的視角,真實記錄流浪狗在收容所的悲傷,整個拍攝到最後卻開始了救援行動,工作人員邊拍邊找資源幫動物找新家,希望把「領養,不棄養」的概念,傳遞到社會各個角落。
林錦賢小學時因為國語講不好而被欺負,長大後自學成為閩南語教師,並研究起地方文史。然而,身為兼課教師的宿命是不斷地漂泊寄宿,他所擅長的地方文史採集也逐漸無用武之地,那些和老人們歡唱相褒歌的日子都走遠了。驀然回首,林錦賢才發現自己就像流浪狗一樣,不知道未來在那裡。
80年後,「霧社事件」的遺族回到賽德克族起源之處,巨巖Pusu Qhuni仍矗立。80年足以讓嬰孩成為鬢髮霜白的老者,而原諒仇恨,可能只需一瞬間,也可能比80年還長。這些被迫遷徒的抗日餘生,失去摰親,遠離家園,壓抑悲苦,當故事的面紗終於被揭開,人們終於得以前往幽遠高山之中,親臨Pusu Qhuni。
本片從新移民女性的親身經驗出發,記錄四位異國姐妹在台灣所經歷的破碎婚姻。四位主角玉蘭、金玲、阿詩、美麗,都曾懷抱著夢想來到台灣,卻走上自願或非自願失婚的道路。失婚之後,她們該如何選擇人生的下一步?她們的子女在父母的跨國婚姻決裂之後,又將面臨哪些生活及教育問題?
在嘉義山中長大的裝置藝術家王文志,將山林記憶帶進作品,利用竹、藤、原木等自然材質,藉由純手工與集體工作的勞動方式,編織構築巨大的空間,深沉靜謐的力量,使進入的人們大為驚喜與震撼。本片跟隨他的腳步進入深山採集、遠赴日本創作、在山上家中生活⋯⋯其人其作,如同山裡走出的靈魂。
在金門,有一群人,他們的祖先因戰爭落腳於此,三百年來烽火連天的歲月,他們仰賴家門前的海洋維持了生計。在金門,海裡有一種活化石,當大部分棲地在人為開發下消失殆盡,牠們卻在充滿軍事陷阱的沙灘上生生不息。和平來了,但他們和牠們的生存危機,才正要開始⋯⋯
《邊界移動兩百年》是一部關於印度華人移民的紀錄片。18世紀末,華人開始移入印度,歷經兩百年不同政權輪替,直到近年第一位華人明星躍入寶萊塢,華人的地位、階級開始在種姓制度的社會邊界移動⋯⋯本片採集移民者對當地政治、經濟、種族等面向的態度,溯源印度華人的遷徙史。
摔角是最高明的絢麗表演,也是最扎實的肉身體驗。一群對摔角運動瘋狂著迷的男孩成立了「TWT台灣摔角聯盟」,他們在練習場培養了肌肉、默契與友誼,偶爾也存在理念不相容的爭執。他們將格鬥技巧轉換成擂台上的華麗重擊、驕傲地聽著觀眾熱血吶喊。對他們而言,擁有這一刻,人生或許已經足夠。
2008年11月,中國特使來台,中華民國國旗消失、異議被消音、抗爭者被架走⋯⋯隨著時間流逝,這場「紅色戒嚴」逐漸被大眾遺忘,然而仍有群人不懈地抵抗民主倒退,爭取公民不服從的權利。本片記錄國家對公民權力的進逼,並思考「服從」教育的問題。公民在還不夠好的社會,被迫不服從,因而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