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場次表
02/15
02/16
02/16
02/17
02/23
02/23
系列活動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00 | 開幕活動:現場電影&電音派對 | 柳川藍帶水岸 / 開幕活動:現場電影&電音派對 | 我要報名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2/24
02/26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地厚天高
10:30am - 12:10am
護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銀河系 / 全線 / 太極拳 / 疏離
12:30am - 2:50pm
護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3:20pm - 4:45pm
護鬪犬
5:10pm - 6:15pm
護日常對話
6:40pm - 8:10pm
普
地厚天高
Lost in the Fumes
2016年旺角事件後,20歲初的梁天琦成為意見領袖,之後投入立法會選舉,卻被認為沒有放棄支持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導演的鏡頭始終貼身跟著他,在自我與理想、純然與世道之間,描繪那迷惘的青春,也影射出年輕世代的矛盾掙扎。時代革命,世代之爭,回歸人生是否可能?影片於香港放映時一票難求!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銀河系
The Milky Way
時任《劇場》雜誌第九期編輯的知名作家西西,因哥哥在新聞台工作,而得到許多廢棄的新聞片膠卷,她重新剪輯這些影像與聲音,明星、教皇等人被拼在一起,成為一部剪貼電影,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另類紀錄。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推車的人
Yours Trolley
人力推車並非鐵軌火車,它非法但低廉便捷,是貧窮人們的生活之道。隨著影片記錄這些推車司機與乘客們,在忙碌往返的鐵路班次夾縫中,窺見一個菲律賓社會中的底層生活。
02/26
02/27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獨自存在
10:30am - 11:50am
普鐵道撿風景
12:10am - 1:55pm
普借問阿嬤
2:20pm - 3:55pm
護白狗
4:30pm - 5:55pm
護不即不離
6:30pm - 8:00pm
普
獨自存在
Lone Existance
多年來,他閉門不出,終日不語。交流的願望與行動的能量消失殆盡,轉機也日漸渺茫。在長久的沉寂中,記憶不期而至。那些陌生的面容,藉著舊時的影像再次來到眼前。他人庸常的形態交織成鏡,映照出以往他所不願正視的、隱蔽的自我。尋找困境源頭的渴望終被喚醒。這一次,會有奇蹟出現嗎?

鐵道撿風景
Railway Sleepers
一條由北向南的鐵路,搭載著來來往往的旅客。陌生的人們在火車上偶遇、休憩、飲食、唱歌,或坐或臥的過客們,交會出迷人的泰國常民風景,而窗外日夜地貌的變異,彷如時間被凝結在不斷轉換場景的夢境中。這段由攝影機與火車交互轉運的旅程,從當下駛往百年之前,那段火車仍作為現代化象徵的時代。

借問阿嬤
Granny Project
對沉重歷史的率性與輕挑,引領三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向他們的阿嬤請教二戰回憶:她們分別曾是英國特務、納粹德國舞蹈員、集中營的匈牙利共產黨生還者。國族對立成為她們長久的心結,但阿嬤們敵不過兒孫的邀約共聚一堂,歷史回到人與人直接的對話上,也成為阿嬤和兒孫一起重寫的家庭故事。
02/27
02/28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空洞的時間
10:30am - 12:15am
輔15前進
12:40am - 2:30pm
普怒祭戰友魂
3:20pm - 5:25pm
護柬埔寨之春
6:40pm - 8:50pm
護
空洞的時間
Homogeneous, Empty Time
本片透過觀察不同族群,從視覺上探索泰國國族主義之興起。導演以拍攝同性情慾實驗電影著稱(本片亦有蛛絲馬跡),此作品是他最成熟且平易近人的一部,也是本單元最具原創性、最真實與最具勇氣的影片!當然,軍人、學生和其他男性在片中也沒有缺席。

前進
The Age of Awakening
環境紀錄片大師柯師傅最新力作,爬梳自1980年代戒嚴時期起,直到2018年的現在,台灣重要環境運動與事件,包括新竹李長榮、鹿港反杜邦、反石化擴張、反核、空汙等議題,也訪問了曾參與抗爭,如今已漸老的居民與紀錄者。「時間」儼然成為另一主角,透過三十幾年的影像紀錄,照出這塊土地的命運。 TIDF 傑出貢獻獎
02/28
03/01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哈囉!馬 / 瘋雪 / 盧比克斯之路 / 夢之地
10:00am - 12:05am
金曲達令
1:10pm - 3:05pm
輔12極私愛慾.戀曲1974
3:20pm - 5:00pm
輔12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6:10pm - 7:15pm
輔12不敢跟你講
7:30pm - 8:50pm
護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盧比克斯之路
On Rubiks' Road
盧比克斯路是拉脫維亞的一條僻靜小道,單車騎士卻與遛狗民眾共享路權。這條路沒有路牌,路名只供民眾私下稱呼,透過道路著眼人生百態的同時,卻隱含著對拉國政治歷史的隱喻。

夢之地
Dream Land
廢棄物如樹林丘壑,鳥獸蟲蛇藏身其間,拓出一方棲地樂土。掩埋場是孕育生命與詩意的溫床,也是狂歡的蜃景,曙光的末日。交疊在迷霧的夢之地中,是新生與腐朽,恩寵與殘酷,真實與幻夢。

金曲達令
Tarling Is Darling
印尼爪哇流行一種通俗而露骨的音樂「塔玲噹嘟」,是庶民伴唱與紅包場的最愛,卻被穆斯林所禁止。懷有明星夢的女孩總來尋求王牌作曲家協助,曖昧調情隨之而來,某日神職人員邀作曲家譜寫一曲,卻成為他最愁苦的煩惱。俗擱有力的音樂與戲劇性,帶出風俗和信仰的真實衝突。管他如何,先唱一首「金曲達令」!

極私愛慾.戀曲1974
Extreme Private Eros: Love Song 1974
為了釐清前一段戀情,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前女友武田,這位脫衣舞孃毫不遮掩,展現她在1970年代社會中,身為一位雙性戀、女性主義者、單親媽媽的生活,還要求導演邊做愛邊拍攝,以記錄下自己的性愛高潮,原一男藉機逼問分手理由, 並仍吃醋大怒,但現任女友也是製片,一段極私密的三角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03/01
03/02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未來的列車 / 回程列車
10:00am - 11:30am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11:50am - 3:25pm
護荒漠沙海
4:40pm - 6:15pm
護跑道終點
7:20pm - 8:55pm
護
未來的列車
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
世界的狀態,運轉在一條高加索地區的鐵道上。故事的一端是興建鐵路的工人,指日可待的榮景隨著軌道緩步前進,世界如一格格的窗景不斷前移;故事的另一端,站員在長久廢棄的車站中,等待著那不知何時會再回來的火車,希望,被停滯的時間所封存。過去、現在、未來相連一繫,被時間列車所牽引著。

回程列車
Return
橫跨歐亞大陸的歸途上,沿著鐵路撿拾支離破碎的青春歲月,那是一些泛黃照片的局部放大,也是一個時代的小小縮影。兩段旅程,一趟隨著鐵道橫跨歐亞大陸;另一趟則是從家族照片去回溯戰時生活。隨著火車行進搖晃的節奏,過去和現在的分界逐漸模糊,塵封的回憶於焉浮現……。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Sennan Asbestos Disaster
在明治時代末期,大阪泉南地區的石綿工業興盛,工人與居民卻因為長期的公害汙染罹癌而不自知,在潛伏期後紛紛病發或致死。被死亡與病痛圍繞的受害者們自力組織,對政府提起訴訟賠償,突破一關又一關的官僚程序。原一男以超過十年的拍攝,記錄下這段鼓舞人心又令人心碎的抗爭史詩。 評審作品
桃園光影電影館
Goodnight & Goodbye / 在高速公路上游泳
7:00pm - 8:55pm
護
Goodnight & Goodbye
Goodnight & Goodbye
為了「自我追尋」,導演啟程尋找他1997年作品《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的主角。路途迢迢開了20年,盤踞內心的幽靈始終揮之不去,而突發的事件,令刻意遺忘與逃避的種種瞬間浮現眼前。無法收拾的矛盾,從虛實迭替的假象中不斷迸出,不知為何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人稱作者已死,報應遲早到來。
03/02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0:00 | 未來的列車 回程列車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
11:50 |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 QA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16:40 | 荒漠沙海 | QA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19:20 | 跑道終點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桃園光影電影館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00 | Goodnight & Goodbye 在高速公路上游泳 | QA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03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再見 CP
10:00am - 11:25am
普Goodnight & Goodbye / 在高速公路上游泳
12:30am - 2:25pm
普全身小說家
3:30pm - 6:10pm
護很多水
7:20pm - 8:50pm
護
再見 CP
Goodbye CP
透過對腦性麻痺患者們的日常描寫,原一男帶著攝影機進入「另類人群」的生活,呈現直率且近乎質問的拍攝,甚至要求主角赤裸在地上爬行,強迫觀眾思考自己與片中人物的關係。他說:「當這些人站出來面對被隱藏在黑暗中的自己,你可能會漸漸地想到這些人的生存狀態是因為我們的羞恥而遭忽略。」

Goodnight & Goodbye
Goodnight & Goodbye
為了「自我追尋」,導演啟程尋找他1997年作品《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的主角。路途迢迢開了20年,盤踞內心的幽靈始終揮之不去,而突發的事件,令刻意遺忘與逃避的種種瞬間浮現眼前。無法收拾的矛盾,從虛實迭替的假象中不斷迸出,不知為何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人稱作者已死,報應遲早到來。

在高速公路上游泳
Swimming on the Highway
紀錄片是被詛咒的。白色漿液溢出,「你會死掉吧!」我問,凔稂紅斑在腳背,「我死不了!」他看著我回答。Tom是吳耀東的學弟,也是片中主角,一年的拍攝中,充斥著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角力、朋友間的鬥爭,以及Tom自身生與死的掙扎。2018年,導演為自我追尋,啟程尋找Tom,完成《Goodnight & Goodbye》。

全身小說家
A Dedicated Life
井上光晴來自日本九州,曾是共產黨黨員,其文學作品曾獲日本最高文學獎提名,並創辦文學講堂,晚年則與癌症抗戰。原ㄧ男拍下他最後五年的生命,也以攝影機的介入,在層層真相與虛構間抽絲剝繭,以犀利觀點和重演手法,逐步描繪這位擅以「虛構」回應現實,以「杜撰」編織身世的小說家傳奇人生。

瀑布
Waterfall
拉脫維亞境內沒有高山,卻擁有歐洲最寬的瀑布。形形色色的遊客來到著名的「聞遝瀑布」前沖涼、拍照、嬉戲、運動。觀察式鏡頭富饒趣味,一如直瀉而下的瀑布,捕捉細膩自然的人性。

煙囪
The Chimney
紅磚煙囪旁孩童終日無憂地玩耍,她們騎著腳踏車、爬上爬下、在草地上打滾、分享著零食;艷陽高照的早晨,雨過天晴的下午,大雨磅礡的傍晚,童年盡是探索與玩樂。

關於人生的短片
Short Film About Life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屏息以待那一刻。
03/03
03/04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03/04
03/05
03/05
03/06
03/06
03/07
03/07
桃園光影電影館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9:00 |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 QA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08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瀑布 / 煙囪 / 關於人生的短片 / 帕帕基娜
7:00pm - 8:30pm

瀑布
Waterfall
拉脫維亞境內沒有高山,卻擁有歐洲最寬的瀑布。形形色色的遊客來到著名的「聞遝瀑布」前沖涼、拍照、嬉戲、運動。觀察式鏡頭富饒趣味,一如直瀉而下的瀑布,捕捉細膩自然的人性。

煙囪
The Chimney
紅磚煙囪旁孩童終日無憂地玩耍,她們騎著腳踏車、爬上爬下、在草地上打滾、分享著零食;艷陽高照的早晨,雨過天晴的下午,大雨磅礡的傍晚,童年盡是探索與玩樂。

關於人生的短片
Short Film About Life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屏息以待那一刻。
03/08
03/12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30 | 極私愛慾.戀曲1974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13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7:00pm - 8:05pm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現代詩展/1966 / 疏離 / 過節 / 赤子 / 延 / 今日開幕 / 跑 / 台北之晨
7:30pm - 8:45pm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赤子
My New Born Baby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今日開幕
Today
野柳海邊的沙灘上,一具無首人形擱淺,遭潮水反覆沖刷拍打,在沙灘上滾動著,無首軀體擺現各式姿態,在海天齊一的空間中伸展著,不斷生成出如雕塑般造型,而潮起潮落的間隙間,亦物亦人的女體來回閃現,直到雙手伸出,人形脫離了虛空,受到了洗滌。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03/13
桃園光影電影館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00 |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上山(數位修復版) 后羿(數位修復版)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15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未來的列車 / 回程列車
7:00pm - 8:30pm

未來的列車
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
世界的狀態,運轉在一條高加索地區的鐵道上。故事的一端是興建鐵路的工人,指日可待的榮景隨著軌道緩步前進,世界如一格格的窗景不斷前移;故事的另一端,站員在長久廢棄的車站中,等待著那不知何時會再回來的火車,希望,被停滯的時間所封存。過去、現在、未來相連一繫,被時間列車所牽引著。
03/16
03/16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8:00 |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17
03/19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7:30pm - 8:35pm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03/19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30 |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上山(數位修復版)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后羿(數位修復版)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3/20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台北之晨 / 過節 / 赤子 / 延 / 疏離 / 現代詩展/1966 / 跑 / 今日開幕
7:00pm - 8:15pm

台北之晨
A Morning in Taipei
當時甫從義大利學成歸國的導演初試啼聲之作。黑夜中霓虹光漸漸被晨光點點吞下,吐出城市黎明,日光打開鏡頭視野,行跡穿過1960年代台北的公園、教堂、市集、紡織廠、電信局等地,順著鐵馬送報生拋擲出的日報,進入白領小家庭的早晨時光。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赤子
My New Born Baby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7:30pm - 9:45pm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03/20
03/21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7:00pm - 8:25pm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03/22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空洞的時間
7:00pm - 8:45pm
輔15彰化縣立圖書館演講廳
哈囉!馬 / 瘋雪 / 盧比克斯之路 / 夢之地
4:00pm - 6:05pm
輔15Goodnight & Goodbye
6:40pm - 7:45pm
護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盧比克斯之路
On Rubiks' Road
盧比克斯路是拉脫維亞的一條僻靜小道,單車騎士卻與遛狗民眾共享路權。這條路沒有路牌,路名只供民眾私下稱呼,透過道路著眼人生百態的同時,卻隱含著對拉國政治歷史的隱喻。
03/22
03/23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鬪犬
7:00pm - 8:05pm
護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不敢跟你講
7:30pm - 8:50pm
護彰化縣立圖書館演講廳
不即不離
10:00am - 11:30am
普日常對話
12:00am - 1:30pm
普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2:00pm - 5:35pm
護再見 CP
6:30pm - 8:00pm
普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35年前,這裡曾是我出生、成長的老木屋;不只是家族三代人的記憶,同時也是我對祖父母最後的記憶。直到長大才明白,長掛在老家大廳上的畫像是我從未見過的阿公。60年來,這張畫像成為家人禁忌,沒人能提及這個男人的名字,或是任何他的過去。這部紀錄片即是關於我們對於他的追尋,以及愛與恨。

日常對話
Small Talk
幾十年來,我和母親就像是同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唯一交集是她為我準備的吃食。我們之間沒有噓寒問暖、沒有母女的心裡話、沒有「我愛你」。在震耳欲聾的沈默之下,藏著母親難以面對及言說的秘密;緊閉的雙唇背後,是令她窒息且擺脫不去的恥辱。我終於鼓起勇氣與她開啟對話,但我真的準備好面對答案了嗎?
03/23
03/24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柬埔寨之春
2:00pm - 4:10pm
護彰化縣立圖書館演講廳
鐵道撿風景
10:00am - 11:45am
普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12:30am - 1:35pm
普怒祭戰友魂
2:00pm - 4:05pm
護
鐵道撿風景
Railway Sleepers
一條由北向南的鐵路,搭載著來來往往的旅客。陌生的人們在火車上偶遇、休憩、飲食、唱歌,或坐或臥的過客們,交會出迷人的泰國常民風景,而窗外日夜地貌的變異,彷如時間被凝結在不斷轉換場景的夢境中。這段由攝影機與火車交互轉運的旅程,從當下駛往百年之前,那段火車仍作為現代化象徵的時代。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03/24
03/26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哈囉!馬 / 瘋雪 / 盧比克斯之路 / 夢之地
7:30pm - 9:35pm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盧比克斯之路
On Rubiks' Road
盧比克斯路是拉脫維亞的一條僻靜小道,單車騎士卻與遛狗民眾共享路權。這條路沒有路牌,路名只供民眾私下稱呼,透過道路著眼人生百態的同時,卻隱含著對拉國政治歷史的隱喻。
03/27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7:00pm - 9:15pm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
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7:30pm - 8:55pm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03/27
03/28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借問阿嬤
7:00pm - 8:35pm
護舊金山實驗電影院
過節 / 延 / 現代詩展/1966 / 跑 / 台北之晨 / 上山(數位修復版)
7:30pm - 8:45pm
護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台北之晨
A Morning in Taipei
當時甫從義大利學成歸國的導演初試啼聲之作。黑夜中霓虹光漸漸被晨光點點吞下,吐出城市黎明,日光打開鏡頭視野,行跡穿過1960年代台北的公園、教堂、市集、紡織廠、電信局等地,順著鐵馬送報生拋擲出的日報,進入白領小家庭的早晨時光。
03/28
03/29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不敢跟你講
7:00pm - 8:20pm
護彰化縣立圖書館演講廳
借問阿嬤
2:20pm - 4:00pm
護未來的列車 / 回程列車
4:20pm - 5:50pm
護荒漠沙海
6:20pm - 7:55pm
護
借問阿嬤
Granny Project
對沉重歷史的率性與輕挑,引領三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向他們的阿嬤請教二戰回憶:她們分別曾是英國特務、納粹德國舞蹈員、集中營的匈牙利共產黨生還者。國族對立成為她們長久的心結,但阿嬤們敵不過兒孫的邀約共聚一堂,歷史回到人與人直接的對話上,也成為阿嬤和兒孫一起重寫的家庭故事。

未來的列車
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
世界的狀態,運轉在一條高加索地區的鐵道上。故事的一端是興建鐵路的工人,指日可待的榮景隨著軌道緩步前進,世界如一格格的窗景不斷前移;故事的另一端,站員在長久廢棄的車站中,等待著那不知何時會再回來的火車,希望,被停滯的時間所封存。過去、現在、未來相連一繫,被時間列車所牽引著。
03/29
03/30
03/30
03/31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桃園光影電影館
獨自存在
2:00pm - 3:20pm
普彰化縣立圖書館演講廳
全身小說家
10:00am - 12:40am
護跑道終點
1:00pm - 2:35pm
護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3:20pm - 4:45pm
護
全身小說家
A Dedicated Life
井上光晴來自日本九州,曾是共產黨黨員,其文學作品曾獲日本最高文學獎提名,並創辦文學講堂,晚年則與癌症抗戰。原ㄧ男拍下他最後五年的生命,也以攝影機的介入,在層層真相與虛構間抽絲剝繭,以犀利觀點和重演手法,逐步描繪這位擅以「虛構」回應現實,以「杜撰」編織身世的小說家傳奇人生。

跑道終點
The End of the Track
小彤與永勝兩人鎮日玩鬧在一起,形影不離,而永勝在練跑時意外猝死,讓在場的小彤悲痛自責,雙方家人的不諒解及失去摯友的孤寂,迫使他走入黑暗。當年因同志情誼、意識形態遭傳為禁片,部分情節令人聯想到陳映真的小說《麵攤》。導演在拍完此片後則轉往香港發展。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03/31
04/08
04/13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CVA104
跑道終點
1:30pm - 3:01pm
護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4:30pm - 5:56pm
護
跑道終點
The End of the Track
小彤與永勝兩人鎮日玩鬧在一起,形影不離,而永勝在練跑時意外猝死,讓在場的小彤悲痛自責,雙方家人的不諒解及失去摯友的孤寂,迫使他走入黑暗。當年因同志情誼、意識形態遭傳為禁片,部分情節令人聯想到陳映真的小說《麵攤》。導演在拍完此片後則轉往香港發展。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04/13
04/23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新北市府中15
白狗
2:00pm - 3:25pm
護獨自存在
4:30pm - 5:47pm
普Goodnight & Goodbye
7:00pm - 8:05pm
護
白狗
Baek-gu
你是否曾在意過路邊的流浪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搬過13次家的導演,從關注住處附近一隻白狗開始,逐步將鏡頭轉向週遭街坊、人物風景乃至社會環境,討論人們為何常常忽略生活中的可見之物,以及遺忘竟如此容易。這段從狗出發的影像日記,融合著從身邊撿拾起的真實風景,以及自身的記憶碎片。
04/23
04/25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新北市府中15
未來的列車
2:00pm - 3:10pm
普借問阿嬤
4:30pm - 6:04pm
護荒漠沙海
7:00pm - 8:35pm
護
未來的列車
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
世界的狀態,運轉在一條高加索地區的鐵道上。故事的一端是興建鐵路的工人,指日可待的榮景隨著軌道緩步前進,世界如一格格的窗景不斷前移;故事的另一端,站員在長久廢棄的車站中,等待著那不知何時會再回來的火車,希望,被停滯的時間所封存。過去、現在、未來相連一繫,被時間列車所牽引著。
04/25
04/26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中影屏東影城
不即不離
6:30pm - 8:00pm
普上山(數位修復版) / 不敢跟你講
8:30pm - 10:07pm
普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35年前,這裡曾是我出生、成長的老木屋;不只是家族三代人的記憶,同時也是我對祖父母最後的記憶。直到長大才明白,長掛在老家大廳上的畫像是我從未見過的阿公。60年來,這張畫像成為家人禁忌,沒人能提及這個男人的名字,或是任何他的過去。這部紀錄片即是關於我們對於他的追尋,以及愛與恨。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04/26
04/27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新北市府中15
柬埔寨之春
10:30am - 12:36am
護中影屏東影城
柬埔寨之春
12:30am - 2:36pm
護借問阿嬤
3:10pm - 4:44pm
護怒祭戰友魂
5:40pm - 7:42pm
護跑道終點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跑道終點
8:20pm - 10:10pm
護
柬埔寨之春
A Cambodian Spring
金邊萬谷湖邊的居民,雖不富有,但生活簡單幸福。直到開發勢力像魔獸一樣踏水而來,財團填平人們賴以為生的湖區,拆毀他們辛苦掙來的家產與居所,婦女們開始起身抗爭,並組織一波波社會運動,能量足以改變這個國家......。導演蹲點六年,以鏡頭見證這段充滿血淚的抗爭,也殘酷地指出政治的真貌。

借問阿嬤
Granny Project
對沉重歷史的率性與輕挑,引領三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向他們的阿嬤請教二戰回憶:她們分別曾是英國特務、納粹德國舞蹈員、集中營的匈牙利共產黨生還者。國族對立成為她們長久的心結,但阿嬤們敵不過兒孫的邀約共聚一堂,歷史回到人與人直接的對話上,也成為阿嬤和兒孫一起重寫的家庭故事。

怒祭戰友魂
Emperor's Naked Army Marches On
皇軍奧崎謙三,1941年被派往新幾內亞戰場,歷經了孤獨、飢餓、生病存活下來,回到日本後他進行一連串激進行動,欺騙毆打年邁軍官,暗殺天皇,要求對戰爭創傷負責。當贖罪舉動演變成殺人計畫時,他強逼導演進行拍攝,撼人真相在這場瘋狂的混亂中逐漸清晰,也體現了原一男所謂的「紀錄片搏鬥」說。 評審作品

跑道終點
The End of the Track
小彤與永勝兩人鎮日玩鬧在一起,形影不離,而永勝在練跑時意外猝死,讓在場的小彤悲痛自責,雙方家人的不諒解及失去摯友的孤寂,迫使他走入黑暗。當年因同志情誼、意識形態遭傳為禁片,部分情節令人聯想到陳映真的小說《麵攤》。導演在拍完此片後則轉往香港發展。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04/27
04/28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中影屏東影城
白狗
12:30am - 1:53pm
護日常對話
2:20pm - 3:49pm
普極私愛慾.戀曲1974
4:50pm - 6:23pm
輔12全身小說家
7:10pm - 9:47pm
護
白狗
Baek-gu
你是否曾在意過路邊的流浪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搬過13次家的導演,從關注住處附近一隻白狗開始,逐步將鏡頭轉向週遭街坊、人物風景乃至社會環境,討論人們為何常常忽略生活中的可見之物,以及遺忘竟如此容易。這段從狗出發的影像日記,融合著從身邊撿拾起的真實風景,以及自身的記憶碎片。

日常對話
Small Talk
幾十年來,我和母親就像是同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唯一交集是她為我準備的吃食。我們之間沒有噓寒問暖、沒有母女的心裡話、沒有「我愛你」。在震耳欲聾的沈默之下,藏著母親難以面對及言說的秘密;緊閉的雙唇背後,是令她窒息且擺脫不去的恥辱。我終於鼓起勇氣與她開啟對話,但我真的準備好面對答案了嗎?
04/28
05/02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7:00pm - 9:13pm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05/03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05/03
05/04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國立臺灣文學館2樓文學體驗室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2:00pm - 3:02pm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05/04
國立臺灣文學館2樓文學體驗室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4:00 |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上山(數位修復版)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后羿(數位修復版)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5/05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澎湖風向空間
日常對話
7:00pm - 8:29pm
普05/05
05/06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05/06
05/07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8FAL808視聽室
回程列車 / 不即不離
10:00am - 11:49am
哈囉!馬 / 瘋雪 / 夢之地
2:00pm - 3:34pm

回程列車
Return
橫跨歐亞大陸的歸途上,沿著鐵路撿拾支離破碎的青春歲月,那是一些泛黃照片的局部放大,也是一個時代的小小縮影。兩段旅程,一趟隨著鐵道橫跨歐亞大陸;另一趟則是從家族照片去回溯戰時生活。隨著火車行進搖晃的節奏,過去和現在的分界逐漸模糊,塵封的回憶於焉浮現……。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35年前,這裡曾是我出生、成長的老木屋;不只是家族三代人的記憶,同時也是我對祖父母最後的記憶。直到長大才明白,長掛在老家大廳上的畫像是我從未見過的阿公。60年來,這張畫像成為家人禁忌,沒人能提及這個男人的名字,或是任何他的過去。這部紀錄片即是關於我們對於他的追尋,以及愛與恨。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05/07
05/08
- 8:00am
- 8:30am
- 9:00am
- 9:30am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8FAL808視聽室
空洞的時間
8:00am - 9:43am
輔15Goodnight & Goodbye
10:00am - 11:05am
護未來的列車
1:00pm - 2:10pm
普
空洞的時間
Homogeneous, Empty Time
本片透過觀察不同族群,從視覺上探索泰國國族主義之興起。導演以拍攝同性情慾實驗電影著稱(本片亦有蛛絲馬跡),此作品是他最成熟且平易近人的一部,也是本單元最具原創性、最真實與最具勇氣的影片!當然,軍人、學生和其他男性在片中也沒有缺席。
05/08
05/09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7:00pm - 8:02pm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05/09
高雄市電影館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9:00 |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上山(數位修復版)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后羿(數位修復版)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5/10
- 10:00am
- 10:30am
- 11:00am
- 11:30am
- 12:00am
- 12:30am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未來的列車
2:00pm - 3:10pm
普柬埔寨之春
4:30pm - 6:36pm
護雲林科技大學圖書館8FAL808視聽室
瀑布 / 煙囪 / 關於人生的短片 / 帕帕基娜
10:00am - 11:26am
護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1:00pm - 4:35pm
護
瀑布
Waterfall
拉脫維亞境內沒有高山,卻擁有歐洲最寬的瀑布。形形色色的遊客來到著名的「聞遝瀑布」前沖涼、拍照、嬉戲、運動。觀察式鏡頭富饒趣味,一如直瀉而下的瀑布,捕捉細膩自然的人性。

煙囪
The Chimney
紅磚煙囪旁孩童終日無憂地玩耍,她們騎著腳踏車、爬上爬下、在草地上打滾、分享著零食;艷陽高照的早晨,雨過天晴的下午,大雨磅礡的傍晚,童年盡是探索與玩樂。

關於人生的短片
Short Film About Life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屏息以待那一刻。
05/10
05/11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國立臺灣文學館2樓文學體驗室
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2:00pm - 4:13pm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05/12
高雄市電影館
時間 | 名稱 | 位置/備註 | 加到我的電影行事曆 |
---|---|---|---|
18:40 | 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 | 加入我的影展行事曆 + (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 |
05/16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不敢跟你講
5:00pm - 6:18pm
護過節 / 赤子 / 延 / 疏離 / 現代詩展/1966 / 跑 / 今日開幕 / 台北之晨
7:00pm - 8:15pm
護
不敢跟你講
I Didn't Dare to Tell You
某位學生因父親欠了賭債,晚上瞞著父親偷偷打工賺錢,因故在課堂上頻打瞌睡,國小老師(歸亞蕾飾)介入調查,引發一連串的家庭風暴。當年上映時遭受議論,片尾詭異的升學鏡頭透露政宣痕跡。此為導演自藝專畢業後首部作品,現存之唯一膠卷拷貝其中一本已佚失。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赤子
My New Born Baby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今日開幕
Today
野柳海邊的沙灘上,一具無首人形擱淺,遭潮水反覆沖刷拍打,在沙灘上滾動著,無首軀體擺現各式姿態,在海天齊一的空間中伸展著,不斷生成出如雕塑般造型,而潮起潮落的間隙間,亦物亦人的女體來回閃現,直到雙手伸出,人形脫離了虛空,受到了洗滌。
05/16
05/17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跑道終點
4:30pm - 6:01pm
護獨自存在
7:00pm - 8:17pm
普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影城
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7:00pm - 8:25pm
普極私愛慾.戀曲1974
8:50pm - 10:23pm
輔12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05/17
05/18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國立臺灣文學館2樓文學體驗室
過節 / 赤子 / 延 / 疏離 / 現代詩展/1966 / 跑 / 今日開幕 / 台北之晨
2:00pm - 3:15pm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赤子
My New Born Baby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今日開幕
Today
野柳海邊的沙灘上,一具無首人形擱淺,遭潮水反覆沖刷拍打,在沙灘上滾動著,無首軀體擺現各式姿態,在海天齊一的空間中伸展著,不斷生成出如雕塑般造型,而潮起潮落的間隙間,亦物亦人的女體來回閃現,直到雙手伸出,人形脫離了虛空,受到了洗滌。
嘉義25 X 40藝文空間
白狗
2:00pm - 3:23pm
護獨自存在
7:00pm - 8:17pm
普嘉義越在嘉文化棧
重返 / 所在 / 無人非法 / 遺孤 / 推車的人
7:00pm - 8:25pm
普
重返
The Return
這部也許並非紀錄片的作品,是為了緬懷遭法外處決的拉胡族激進青年Chaiyapoom Pasae而拍的。導演透過主持多年的工作坊結識這位拉胡族青年,本片即是獻給這位有志電影的青年工作者以及拉胡族的語言與文化。

所在
No'I
年輕的比利時電影學生以攝影機探索越南河內潛藏的奇蹟。透過仔細敏銳的觀察與視聽語言的運用,這首影像詩揭露生命在鐵軌即巷弄內的生存之道,以及生活本身的殘破之美。

無人非法
No One is Illegal
印尼人民民主堡壘(Bendera)是打著民族主義大旗的激進團體,主張對馬來西亞開戰,顛覆長期受迫處境。導演訪問視馬人為敵的Bendera領袖,本該冷汗直流的對談卻意外有趣。明快的剪接節奏及幽默的素材運用,重新解讀鄰國情仇。

遺孤
Orphan
這部女導演製作的的獨立電影,由洋娃娃與玩具人偶主演。雖看似玩偶電影但卻一點也不可愛甜美;它是一部「兒童」電影無誤,但講述的卻是死亡與暴力。
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影城
白狗
2:10pm - 3:33pm
護怒祭戰友魂
4:00pm - 6:02pm
護荒漠沙海
6:30pm - 8:05pm
護鐵道撿風景
8:40pm - 10:22pm
普
白狗
Baek-gu
你是否曾在意過路邊的流浪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搬過13次家的導演,從關注住處附近一隻白狗開始,逐步將鏡頭轉向週遭街坊、人物風景乃至社會環境,討論人們為何常常忽略生活中的可見之物,以及遺忘竟如此容易。這段從狗出發的影像日記,融合著從身邊撿拾起的真實風景,以及自身的記憶碎片。

怒祭戰友魂
Emperor's Naked Army Marches On
皇軍奧崎謙三,1941年被派往新幾內亞戰場,歷經了孤獨、飢餓、生病存活下來,回到日本後他進行一連串激進行動,欺騙毆打年邁軍官,暗殺天皇,要求對戰爭創傷負責。當贖罪舉動演變成殺人計畫時,他強逼導演進行拍攝,撼人真相在這場瘋狂的混亂中逐漸清晰,也體現了原一男所謂的「紀錄片搏鬥」說。 評審作品
05/18
05/19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嘉義25 X 40藝文空間
前進
2:00pm - 3:49pm
普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影城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2:10pm - 3:12pm
普煙囪 / 瀑布 / 關於人生的短片 / 帕帕基娜
3:40pm - 5:06pm
普未來的列車
5:30pm - 6:40pm
普不敢跟你講
7:10pm - 8:28pm
護空洞的時間
9:00pm - 10:43pm
輔15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后羿(數位修復版)
The Archer (Digital Restoration)
導演於美國UCLA攻讀電影碩士時的習作,從故事、劇本到人物設計皆獨力完成。西方小孩用英語旁白講述「后羿射日」傳說,童言童語配上古典東方畫風,產生意外指涉。1967年在《文學季刊》主辨的發表會與《上山》、《劉必稼》在台問世。

煙囪
The Chimney
紅磚煙囪旁孩童終日無憂地玩耍,她們騎著腳踏車、爬上爬下、在草地上打滾、分享著零食;艷陽高照的早晨,雨過天晴的下午,大雨磅礡的傍晚,童年盡是探索與玩樂。

瀑布
Waterfall
拉脫維亞境內沒有高山,卻擁有歐洲最寬的瀑布。形形色色的遊客來到著名的「聞遝瀑布」前沖涼、拍照、嬉戲、運動。觀察式鏡頭富饒趣味,一如直瀉而下的瀑布,捕捉細膩自然的人性。

關於人生的短片
Short Film About Life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屏息以待那一刻。

帕帕基娜
Papa Gena
一個理由,讓男女老少在城市的一隅短暫停駐;一副耳機,創造出內外兩個世界。聽者脫離外在環境,觀者由外進入片中人的耳,聆聽他們耳中的聲音。本片是為威尼斯雙年展創作之作品。

未來的列車
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
世界的狀態,運轉在一條高加索地區的鐵道上。故事的一端是興建鐵路的工人,指日可待的榮景隨著軌道緩步前進,世界如一格格的窗景不斷前移;故事的另一端,站員在長久廢棄的車站中,等待著那不知何時會再回來的火車,希望,被停滯的時間所封存。過去、現在、未來相連一繫,被時間列車所牽引著。
05/19
05/20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05/20
05/21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中正大學藝文中心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瀑布 / 煙囪 / 關於人生的短片 / 帕帕基娜
1:00pm - 2:56pm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瀑布
Waterfall
拉脫維亞境內沒有高山,卻擁有歐洲最寬的瀑布。形形色色的遊客來到著名的「聞遝瀑布」前沖涼、拍照、嬉戲、運動。觀察式鏡頭富饒趣味,一如直瀉而下的瀑布,捕捉細膩自然的人性。

煙囪
The Chimney
紅磚煙囪旁孩童終日無憂地玩耍,她們騎著腳踏車、爬上爬下、在草地上打滾、分享著零食;艷陽高照的早晨,雨過天晴的下午,大雨磅礡的傍晚,童年盡是探索與玩樂。

關於人生的短片
Short Film About Life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屏息以待那一刻。
05/23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哈囉!馬 / 瘋雪 / 盧比克斯之路 / 夢之地
7:00pm - 9:04pm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盧比克斯之路
On Rubiks' Road
盧比克斯路是拉脫維亞的一條僻靜小道,單車騎士卻與遛狗民眾共享路權。這條路沒有路牌,路名只供民眾私下稱呼,透過道路著眼人生百態的同時,卻隱含著對拉國政治歷史的隱喻。
05/23
05/24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再見 CP
2:00pm - 3:22pm
普極私愛慾.戀曲1974
4:30pm - 6:03pm
輔12怒祭戰友魂
7:00pm - 9:02pm
護
再見 CP
Goodbye CP
透過對腦性麻痺患者們的日常描寫,原一男帶著攝影機進入「另類人群」的生活,呈現直率且近乎質問的拍攝,甚至要求主角赤裸在地上爬行,強迫觀眾思考自己與片中人物的關係。他說:「當這些人站出來面對被隱藏在黑暗中的自己,你可能會漸漸地想到這些人的生存狀態是因為我們的羞恥而遭忽略。」
05/24
05/25
05/25
05/26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高雄市電影館
全身小說家
7:00pm - 9:37pm
護澎湖風向空間
前進
7:00pm - 8:49pm
普05/26
05/31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東秀泰影城
鐵道撿風景
6:30pm - 8:12pm
普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全線 / 太極拳 / 銀河系
8:40pm - 10:53pm
普
鐵道撿風景
Railway Sleepers
一條由北向南的鐵路,搭載著來來往往的旅客。陌生的人們在火車上偶遇、休憩、飲食、唱歌,或坐或臥的過客們,交會出迷人的泰國常民風景,而窗外日夜地貌的變異,彷如時間被凝結在不斷轉換場景的夢境中。這段由攝影機與火車交互轉運的旅程,從當下駛往百年之前,那段火車仍作為現代化象徵的時代。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05/31
06/01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東秀泰影城
全身小說家
1:30pm - 4:07pm
護Goodnight & Goodbye
4:30pm - 5:35pm
護借問阿嬤
6:40pm - 8:14pm
護跑道終點
8:40pm - 10:11pm
護
全身小說家
A Dedicated Life
井上光晴來自日本九州,曾是共產黨黨員,其文學作品曾獲日本最高文學獎提名,並創辦文學講堂,晚年則與癌症抗戰。原ㄧ男拍下他最後五年的生命,也以攝影機的介入,在層層真相與虛構間抽絲剝繭,以犀利觀點和重演手法,逐步描繪這位擅以「虛構」回應現實,以「杜撰」編織身世的小說家傳奇人生。

Goodnight & Goodbye
Goodnight & Goodbye
為了「自我追尋」,導演啟程尋找他1997年作品《在高速公路上游泳》的主角。路途迢迢開了20年,盤踞內心的幽靈始終揮之不去,而突發的事件,令刻意遺忘與逃避的種種瞬間浮現眼前。無法收拾的矛盾,從虛實迭替的假象中不斷迸出,不知為何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人稱作者已死,報應遲早到來。
06/01
06/02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台東秀泰影城
再見 CP
1:30pm - 2:52pm
普柬埔寨之春
3:20pm - 5:26pm
護金曲達令
6:30pm - 8:24pm
輔12哈囉!馬 / 瘋雪 / 盧比克斯之路 / 夢之地
8:50pm - 10:54pm
輔12
再見 CP
Goodbye CP
透過對腦性麻痺患者們的日常描寫,原一男帶著攝影機進入「另類人群」的生活,呈現直率且近乎質問的拍攝,甚至要求主角赤裸在地上爬行,強迫觀眾思考自己與片中人物的關係。他說:「當這些人站出來面對被隱藏在黑暗中的自己,你可能會漸漸地想到這些人的生存狀態是因為我們的羞恥而遭忽略。」

柬埔寨之春
A Cambodian Spring
金邊萬谷湖邊的居民,雖不富有,但生活簡單幸福。直到開發勢力像魔獸一樣踏水而來,財團填平人們賴以為生的湖區,拆毀他們辛苦掙來的家產與居所,婦女們開始起身抗爭,並組織一波波社會運動,能量足以改變這個國家......。導演蹲點六年,以鏡頭見證這段充滿血淚的抗爭,也殘酷地指出政治的真貌。

金曲達令
Tarling Is Darling
印尼爪哇流行一種通俗而露骨的音樂「塔玲噹嘟」,是庶民伴唱與紅包場的最愛,卻被穆斯林所禁止。懷有明星夢的女孩總來尋求王牌作曲家協助,曖昧調情隨之而來,某日神職人員邀作曲家譜寫一曲,卻成為他最愁苦的煩惱。俗擱有力的音樂與戲劇性,帶出風俗和信仰的真實衝突。管他如何,先唱一首「金曲達令」!

哈囉!馬
Hello Horse!
這是條從拉脫維亞往返白俄羅斯的小鎮道路。路上不時有汽車呼嘯而過,沿途還有維修中的電線桿、孤立的大樹、木造的小屋及等待公車的乘客等等;佇足的鏡頭,記錄下小路在日夜與季節轉變中,釀造出的不同風景。

瘋雪
Snow Crazy
境內無山、地勢低平,滑雪卻猶如全民運動。雪場外大排長龍,在屋頂上小試身手已是冬季的日常景象,轟隆作響的造雪巨砲,在家勤練滑雪姿勢都是對付雪融的妙策良方,這是拉脫維亞的滑雪狂熱。

盧比克斯之路
On Rubiks' Road
盧比克斯路是拉脫維亞的一條僻靜小道,單車騎士卻與遛狗民眾共享路權。這條路沒有路牌,路名只供民眾私下稱呼,透過道路著眼人生百態的同時,卻隱含著對拉國政治歷史的隱喻。
06/02
06/15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空總-CREATORS空間1樓共享吧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 上山(數位修復版) /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 后羿(數位修復版)
1:00pm - 2:00pm
疏離 / 過節 / 赤子 / 延 / 現代詩展/1966 / 跑 / 今日開幕 / 台北之晨
7:30pm - 8:50pm

劉必稼(數位修復版)
Liu Pi-Chia (Digital Restoration)
老兵劉必稼在湖南老家接受徵召,隨國民政府來台;當天色在山巒間微亮,他和同袍已挑著扁擔,在冰冷溪水裡築起花蓮豐田大壩。藉由調查式問答闡述其生活與心情,1960年代於台灣播映,在藝文界引起震撼,被譽為台灣影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

上山(數位修復版)
The Mountain (Digital Restoration)
就讀藝專的黃永松、牟敦芾、黃貴蓉上山遊玩,三人表達出各自藝術抱負、黨員才能領獎學金、對越戰看法云云,以〈California Dreamin'〉一曲貫穿全片,吐露出時代苦悶。本片膠卷封存在UCLA教授車庫數十年,50年後由國影中心數位修復。

年去年來(數位修復版)
Through the Years (Digital Restoration)
融合虛構與紀實,在美國西部拓荒史流傳著:「每造一哩鐵路,就死一個華人移工。」且沿途城鎮還有軍隊駐守,將印地安人隔離在外。在紀實鏡頭下,觀眾可見奔馳的火車、頹圮的堡壘、死寂的荒漠,配上華爾茲舞曲,與刻意呈現的遊客笑顏形成強烈對比。

后羿(數位修復版)
The Archer (Digital Restoration)
導演於美國UCLA攻讀電影碩士時的習作,從故事、劇本到人物設計皆獨力完成。西方小孩用英語旁白講述「后羿射日」傳說,童言童語配上古典東方畫風,產生意外指涉。1967年在《文學季刊》主辨的發表會與《上山》、《劉必稼》在台問世。

疏離
Alienation
匍行牆上的毛蟲,裸男的隱晦自慰,離奇的車禍,穿插著詩句字卡,佐以11張人做釘十字架動作的靜照做結。傳聞耕莘文教院神父認為涉及自瀆,故取消其參加1966年《劇場》第一次電影發表會,但其劇照、劇本與註解刊載於《劇場》雜誌第五期,成為傳說。失蹤52年後首度問世。

過節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stival
鮮果待沽/磨刀霍霍/理髮修甲/後頸微汗/風扇與蠅。斑駁而斷裂的庶民影像中,淡淡節慶興味隨戲台鑼鼓聲起,孩子或攀或坐,一窺花旦身段。藝術家龍思良於2012年逝世,本片8mm膠卷在策劃過程中尋獲,51年後重新出土!

赤子
My New Born Baby
本片以家庭生活為材,風格安靜沉逸,搭配多張靜照,記錄了導演長女從出生到週歲半的成長,嬌小的她於路上踽踽行著,以身為度,丈量著變動中的世界,也為家人與新成員的生活留下珍貴記憶。

延
Life Continued
懷有身孕的她轉醒,這是一天的開端。攝影機以一種沉靜的視野、輕淡的影像風格,邀請觀者同她踏上一天的旅途,隨著她的目光,閒散的行人、三輪車、傳統市場、尚無高樓的素樸城景連綿不斷,一一映入眼簾。

現代詩展/1966
Modern Poetry Exhibition/1966
1966年的「現代詩展」,參展藝術家黃華成、龍思良、黃永松、張照堂等人,將自選喜愛的現代詩以意象化展出。原定西門町展出,被迫移至台大校園傅鐘,之後又移至活動中心草地。本片記錄部分展品及藝術家神采,52年後首度問世,彌足珍貴。

跑
Run
1966年某日清晨,藝術家席德進應導演要求,逕自繞著空盪的仁愛圓環不停奔跑,8mm攝影機時前時後、時左時右地緊隨,慢速影格一再複疊。條紋身影朝著不知終點的前方持續邁開腳步,雙眼不時望向四周,轉眼間,成群的摩托車湧現,將他捲入其中。

今日開幕
Today
野柳海邊的沙灘上,一具無首人形擱淺,遭潮水反覆沖刷拍打,在沙灘上滾動著,無首軀體擺現各式姿態,在海天齊一的空間中伸展著,不斷生成出如雕塑般造型,而潮起潮落的間隙間,亦物亦人的女體來回閃現,直到雙手伸出,人形脫離了虛空,受到了洗滌。
06/15
06/16
- 1:00pm
- 1:30pm
- 2:00pm
- 2:30pm
- 3:00pm
- 3:30pm
- 4:00pm
- 4:30pm
- 5:00pm
- 5:30pm
- 6:00pm
- 6:30pm
- 7:00pm
- 7:30pm
- 8:00pm
- 8:30pm
- 9:00pm
- 9:30pm
- 10:00pm
- 10:30pm
- 11:00pm
- 11:30pm
- 0:00am
- 0:30am
空總-CREATORS空間1樓共享吧
石膏鑼 / 先知 /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 太極拳 / 全線 / 銀河系
1:00pm - 3:30pm
不敢跟你講 / 上山(數位修復版)
4:00pm - 5:30pm
跑道終點
7:00pm - 8:30pm
護
石膏鑼
Plaster Gong
1965年,《劇場》雜誌以敲碎一面不堪一擊的石膏鑼為開場,於耕莘文教院演出兩部荒謬劇─《先知》與《等待果陀》。本片透過採訪演出的參與者,重製石膏鑼並穿插檔案影像,試圖還原「開鑼」的發想與製作過程,亦描繪當時《劇場》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與關係。

先知
The Prophet
劇本原為藝術家黃華成編寫,內容以一對坐在觀眾席觀賞舞台劇的夫妻對話為主軸,劇中舞台僅以光影與布幕運動為輔。1965年首演時,導演陳耀圻以不開啟布幕的方式改編呈現。時隔51年,演員莊靈、劉引商應邀回到現場,重新演繹當時企圖打破傳統劇場形式的原始劇作。

實驗002(座談會側拍)
Experiment 002 (Extracted from Video Documentation of the Symposium of "Theatre Quarterly")
1994年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舉辦「《劇場》與我」座談會,黃華成帶著《實驗002》8mm膠卷,模仿1967年首次發表時,以六塊銀幕,搖晃投影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的方式進行放映。此片為當時座談會側拍節錄。1996年黃華成病逝台北,其早期電影作品皆佚失。

太極拳
T'ai Chi Ch'uan
1960年代戴文博受《國家地理雜誌》之託來台拍攝,廣泛接觸台灣文化圈人士,因此記錄下哲學家南懷謹於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此為其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的首作,以16mm攝影機攝製,由作曲家湯姆強森以白噪音模仿海浪聲,並以響板與風鈴聲分段為聲軌。

全線
Routine
短短十分鐘內的人生旅程,呈現的是由計程車窗外看到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

銀河系
The Milky Way
時任《劇場》雜誌第九期編輯的知名作家西西,因哥哥在新聞台工作,而得到許多廢棄的新聞片膠卷,她重新剪輯這些影像與聲音,明星、教皇等人被拼在一起,成為一部剪貼電影,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另類紀錄。

不敢跟你講
I Didn't Dare to Tell You
某位學生因父親欠了賭債,晚上瞞著父親偷偷打工賺錢,因故在課堂上頻打瞌睡,國小老師(歸亞蕾飾)介入調查,引發一連串的家庭風暴。當年上映時遭受議論,片尾詭異的升學鏡頭透露政宣痕跡。此為導演自藝專畢業後首部作品,現存之唯一膠卷拷貝其中一本已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