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台灣切片單元挖掘「小規格業餘電影」 以講談、表演,與展覽重現庶民記憶與時代精神

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年常設單元「台灣切片」以「無題之卷:小規格業餘電影,還有其他」為題,展映1920至1970年代人們以小於35mm——如1922年發明的9.5mm、1932年問世的8mm——小規格膠卷拍攝的「業餘電影」,強調電影進入私領域,大眾攝錄日常的紀錄樣貌,以及對拍攝投入程度不亞於「專業」,使之成為一種認真的休閒之業餘精神。

單元指南將於4/28於影視聽中心登場,由單元協同策展人中央大學助理教授史惟筑主講。TIDF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該單元籌備兩年,從影視聽中心片庫與民間徵集,找到這些數十年前、且大多是未命名的『無題』家庭電影,反映著不同年代的台灣常民史軌跡。TIDF特別規劃講演、放映、現場電影、檔案再創與實體展覽等多元展映方式,從技術、歷史、記憶、研究的不同面向開展追尋,拓展紀實電影的視野。」

 

家庭影像、旅遊紀事:從自身記錄起,映照集體社會

小規格攝影機的普及讓生活成為「電影」,「紀錄」進入日常。本單元策劃兩場不同時期的家庭影像專場:日治時代鹿港大家族丁家「丁瑞魚家庭電影」影像記錄1935至1943年間家人在馬來西亞、鹿港的生活片段,是罕見的二戰前,日籍台灣人因戰事返台,又被徵召從軍的移動軌跡。此專場邀請《鹿港丁家大宅》作者李昭容與史惟筑對談,討論時代造就的集體遷徙;「許蒼澤家庭電影」則是紀實攝影師許蒼澤1960至1970年代留下的動人紀錄影像,本場次邀請片中主角——許蒼澤兒子許正園醫師與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對談,分享鹿港老宅長源醫院修復工程,以及其父靜照與動態影像間的連結;「日治時期業餘電影研究會」由電影學者李道明主講,將透過官方影像外的日人旅遊紀事,窺見日治時期台灣的現代設施與休閒活動。

 

「丁瑞魚家庭電影」、「許蒼澤家庭電影」

「日治時期業餘電影研究會」

 

掀起家用電影風潮的那些小規格器材們

小規格攝影機初問世時以家用娛樂、教育推廣為訴求進入市場,先是「產品」,而後為「創作工具」。「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由史惟筑主講,從9.5mm技術史談起,介紹經典器材百代—寶貝(Pathé-Baby),以及其如何掀起當代家用電影之風潮。同場將播映劉吶鷗1933年的《持攝影機的男人》與神戶資料館典藏的日治時代台灣風俗等影片;「業餘狂熱:張凌文與他的小規格電影收藏」專場講座,則由藏家張凌文與觀眾分享他珍藏的小規格膠卷與放映機;「業餘電影院:一個8毫米的週日午後」由影視聽中心與電影蒐藏家博物合辦,透過8mm家庭影像藏品與8mm工作坊創作成果放映,邀請觀眾一同浸淫在私人影像的情感記憶之中。

「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 影片小史」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

黃邦銓與林君昵的新作《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2023)以技術史為方法重新拼貼檔案影像,推論已被命名為鄧南光電影的拍攝者應另有其人。TIDF邀請三位旅居台灣的音樂家貓阿諾(Arnaud LECHAT)、柯德・林可 (Coordt LINKE)、戴典瑞(Daniel DITLEVSON)以現場演出搭配默片影像共構「現場電影」。「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則是林君昵、黃邦銓、王榆鈞共同演出的講述表演,重新研究鄧南光於1930年代拍攝的8mm電影。

 

《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

 

延伸展示:「摸得到、讀得到、看得到的小影窗電影們」

摸得到、讀得到、看得到的小影窗電影們」互動體驗展,將於國家影視聽中心展出典藏的8mm與9.5mm小規格電影周邊器材,從攝影機、接片機、看片機到放映機與書籍,引領觀眾一窺小電影業餘產製的每個環節。展覽從4月24日率先開展。觀眾亦可於影展週末參與互動體驗,捕捉更多正規電影史外的浮光掠影。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盛大舉行。影展套票將於4月10日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搶先啟售,單場票則於4月17日開賣。而影迷最期盼的選片指南,則會在4月13日下午兩點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102共享吧舉行。更多最新消息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