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想像成為電影,重探1960年代台灣前衛影像 香港作家西西短片《銀河系》將於TIDF放映 林強、澎葉生為五十年前珍貴影像現場配樂

上週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公佈開幕片——韓湘寧《今日開幕》、張照堂《現代詩展╱1966》與陳耀圻《上山》,這三部影片皆收錄於本屆影展「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單元。今日(3/26)TIDF再度釋出該單元更多佳片,包括台灣真實電影先驅陳耀圻的四部短片集、在香港發展頗具爭議的牟敦芾早期兩部劇情長片《不敢跟你講》(1969)及《跑道終點》(1970)、重要美術及電影海報設計師龍思良的《過節》(1967),以及香港知名作家西西年輕時拍攝的實驗短片《銀河系》(1969)!而音樂家林強、澎葉生屆時也將舉辦現場電影(Live Cinema)活動,於放映時為這些珍貴作品進行聲音表演!

 

「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為本屆TIDF的重磅單元,由策展團隊耗時一年半,考察多方史料與拷貝下落,探查1960年代的影像軌跡,精選19部《劇場》雜誌參與者黃華成、莊靈,以及知名藝術家韓湘寧、真實電影先驅陳耀圻、電影巨擘白景瑞、攝影家張照堂、香港作家西西等人,於五十年前正值青春之際所嘗試的「電影實驗」。

 

策展人林木材認為,這些作品的重新問世,除了是1960年代文藝圈的「現代/前衛/實驗」文藝精神的補充外,也期待能填補電影史的空白。他表示:「這些作品與世界上其他電影運動類似,都具備高度的原創精神及先鋒性格,勇於叛逆,在1960年代的特殊時空下,可看作是當時現實的某種折射。而集體的呈現,說明了當時這股『電影浪潮』確實存在,是屬於青年的電影運動,也是屬於電影的實驗運動,作品們展現的多樣性,敲打著電影定義的邊界,也臨摹出屬於台灣的『現代電影』的草圖。」

 

 

陳耀圻短片集,數位修復經典再現

牟敦芾早期被禁長片《不敢跟你講》、《跑道終點》轟動武林

除了開幕片《上山》之外,本單元也將選映陳耀圻留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期間所拍攝的短片,包括動畫片《后羿》(1963)、講述美國西部拓荒史的《年去年來》(1964),以及被譽為台灣影史第一部真實電影的《劉必稼》(1967)。

 

chen_yao_qi_hou_yi_1963.png chen_yao_qi_nian_qu_nian_lai_1966.png

《后羿》(1963)、《年去年來》(1964)

 

《上山》另一主角牟敦芾也是知名導演,他曾在提到自己「若不拍電影寧可死去」,藝專畢業後果真如願,分別於1969與1970年完成《不敢跟你講》、《跑道終點》二部劇情長片,初試啼聲便展現撼人的場面調度才能。前者講述善良進取的男同學壓抑在心中的秘密,並由知名女星歸亞蕾飾演拘謹的國小老師;後者則聚焦兩位小男生的誠摯友誼和突如其來的悲劇,當年曾因意識形態傳為禁片,其後牟敦芾拍也轉往香港發展,拍攝大量血腥剝削電影。

mou_dun_fei_bu_gan_gen_ni_jiang_1969.png mou_dun_fei_pao_dao_zhong_dian_1970.png

《不敢跟你講》、《跑道終點》

 

龍思良《過節》8mm膠卷,51年後重新出土

黃華成《實驗002》僅存側拍展狂人風采

循著《劇場》雜誌軌跡,本單元也將放映知名攝影家、《劇場》雜誌創辦人之一莊靈的《延》(1966)、《赤子》(1967),兩部皆以其家庭生活為主題,曾於《劇場》雜誌僅有的兩次電影發表會上放映。而另一部也曾在發表會上放映的《過節》,則是著名美術設計家龍思良1967年的作品,TIDF在策劃過程中尋獲8mm膠卷,將於51年後重新出土,與觀眾見面。

 

zhuang_ling_yan_1966.png 29511300_1940154159336111_6250705076354837184_n.png

《延》(1966)、《赤子》(1967)

 

藝術家、書封設計名家黃華成,曾任《劇場》美編,驚世駭俗的美術風格,顛覆傳統成為經典。他在參與《劇場》期間除了演出《等待果陀》、並自創劇本《先知》外,更拍攝《實驗002》(1967)、《實驗003》(1967)等電影作品。《實驗002》由攝影師張照堂拍攝香港資深影評人金炳興狂奔,放映時更將放映機架在安全帽上搖晃投影至六塊銀幕,並在現場加入喘息聲,大膽而前衛。黃華成的所有作品隨著他的逝世皆已佚失,本次影展將放映1994年《實驗002》於電資館(現國家電影中心)座談會上放映的側拍,一窺狂人風采。

huang_hua_cheng_shi_yan_002._1967.jpg

《實驗002》(1967)

 

香港作家西西《銀河系》重磅登場

蘇育賢的《先知》、《石膏鑼》跨世代對話

除上述影片之外,本單元也特別收錄兩部來自香港的作品——時任《劇場》雜誌第九期編輯的知名作家西西,將廢棄新聞片膠卷剪輯而成的《銀河系》(1969),以及香港影評人羅卡呈現1968年的香港街景、反應六七暴亂心境的《全線》。

 

xi_xi_yin_he_xi_1968.png luo_qia_quan_xian_1969.png

《銀河系》、《全線》

 

而《國家地理雜誌》的美國攝影師戴文博(Tom DVENPORT)在1960年代來到台灣,廣泛接觸文化圈人士,首部紀錄片《太極拳》(1969)記錄哲學家南懷謹在台灣東北角海岸打太極拳的身影,也在放映之列。

dai_wen_bo_tai_ji_quan_1969.png

 

年輕的錄像藝術家蘇育賢,近年研究1960年的文藝風潮與現代主義,並帶來《先知》(2016)、《石膏鑼》(2017)二作。《先知》劇本原為黃華成編寫、於1965年首演,51年後蘇育賢找來演員莊靈、劉引商重新演繹;《石膏鑼》則採訪當年參與《先知》及《等待果陀》的參與者,試圖描繪《劇場》雜誌成員間對於現代主義的立場。

su_yu_xian_xian_zhi_2016.png su_yu_xian_shi_gao_luo_2017.jpg

《先知》(2016)、《石膏鑼》(2017)

 

澎葉生、林強為作品現場配樂

「台灣六○年代文藝書誌展」4/27起於舊香居展出

配合本單元,TIDF也策劃了相關活動。包含張照堂、韓湘寧、莊靈、黃永松等創作者出席的「半世紀的回憶:1960s的電影實驗」論壇,以及TIDF與舊香居策劃合辦的「前衛的浪漫—台灣六○年代文藝書誌展」。而因多數影片為默片或音軌受損,TIDF特別舉辦現場電影(Live Cinema)活動,邀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音樂家林強於放映時進行聲音表演。

 

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4日至13日在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盛大舉行!TIDF套票一套500元,可兌換10張電影票券,於本週六(3/31)下午1點整 ibon售票系統開賣!更多節目、活動與售票相關資訊,請鎖定TIDF官方網站或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