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A》映後座談

作者
 彭緯宸

時間:2025.04.20 SUN 14:00
地點:高雄市電影館
主持人:彭緯宸
出席影人:導演 小田香 ODA Kaori
口譯:張克柔
攝影:翁皓怡

3cacafa4-8ed0-4b1a-9b85-2374bd1e1537.jpg

主持人
感謝大家今天來TIDF高雄巡迴觀賞這部,去年也有在主影展放映的《GAMA》,今天也很高興邀請到這部片的導演小田香來到高雄跟大家進行映後座談,我們先歡迎小田香導演。那等一下我會先代大家提問兩個問題,今天提問的觀眾可以獲得小田香導演最新作品《Underground》的酷卡,歡迎踴躍提問。

首先想跟小田香導演聊聊,是怎麼開始這部片的拍攝,以及怎麼樣認識松永先生這一位嚮導。

小田香
很感謝大家今天來看這場放映。

GAMA》是團隊在2021年,花了3年的時間所製作的。當時有一個地下拍攝計畫走訪日本全國各地,《GAMA》是其中的沖繩篇,其他篇還有很多地點如北海道的札幌等等,只是札幌並不是以一個長片的形式來呈現,那沖繩是以中長篇的電影來跟大家介紹。

這個地下計畫呢,因為我是大阪人,當時跟大阪市政府得到許可拍攝一些地下空間。可是看了一圈之後發現,並沒有自己那麼想要紀錄的、比較理想的空間。不過因為我住的地方叫豐中市,剛好跟沖繩縣沖繩市是姐妹市,市政府的職員就介紹我去沖繩看看。

大家看到影片裡面「GAMA」是沖繩的一個天然洞窟,也是二次大戰沖繩當地人民躲藏避難,甚至最後犧牲的一個地方。因為團隊包括我自己在內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沖繩出身的,去沖繩要採訪的時候,很多人都建議我們要進去的話,應該找沖繩當地的和平導覽,於是才認識了松永先生,藉由導覽瞭解當時洞窟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沉澱什麼樣的記憶。

主持人
也想順著剛講到沖繩有很多這樣的洞穴,想延伸提問,一般大家可能不太清楚,這個洞穴深度大概是多少?進入需要花多少時間?裡面聽的到外面海浪的聲音嗎?這個感覺可不可以幫我們回想或描述一下。

小田香
在沖繩有非常多「GAMA」,因為它是天然形成的洞穴,所以空間可能比這個影廳再更大,高度好幾公尺,裡面可以躲進非常多人。小的洞窟的話,可能一個人進去就差不多塞滿了,像小小的防空洞這樣,所以有大大小小非常多不同的種類。

比較大的洞穴進去之後,真的是完全聽不到外面的聲音,很有阻隔的效果。裡面能夠聽到的聲音,除了人自己發出來的聲響以外,可能就是水流動的聲音,或者洞穴上方水脈、水滴滴下來的聲音。有一些比較大的洞穴,因為人要在裡面生活躲藏,甚至還有拉管線,聽得到發電機在抽動幫浦的聲音。

6f9d9a5e-b8c5-48be-896f-89b594a9346f.jpg

主持人
相信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也很好奇,電影裡面有安排了一位藍衣的女子,跟松永先生電影裡不斷穿梭在洞穴之中,想問問導演安排這個角色的用意。

小田香
剛剛也有提到沖繩的《GAMA》是地下計畫裡面的其中一篇,這個計畫會觸及到日本全國非常多的地底空間,所以需要有一個元素把每個作品串在一起。當時設計的時候選擇讓片中的藍衣女子設定叫做影子,影子會存在每一個不同的地底空間,去觸碰、傾聽每一個地方的記憶,把這些空間串聯起來。

主持人
現場觀眾有沒有疑問想要詢問?

Q1
導演你好,影片最後有聽到很多美軍軍機的聲音,以及拍鐵絲網的畫面,像是暗示現在美軍還存在,想問一開始就計畫如此,還是在調查後有聽到當地對美軍一些不同的意見而決定這樣做。

小田香
一開始有聽到三架戰鬥機起飛的聲音,這是當時田調的時候,松永先生帶領我們去拍攝的地點附近,接近海邊時,他就告訴我們那邊的歷史背景,提到眼前這裡就是美軍第一個登陸的地點,旁邊就有美軍基地。

拍攝計畫腳本裡,本來預計影子會在海邊出沒,擺完珊瑚的殘骸,當時在拍攝那個場景時,剛好就有三架軍機飛過,我們覺得在那個空間、時間出現的聲音是非常有象徵性的,讓我們看到沖繩的輪廓,就決定把那個保留下來。後面再聽到其他,不管是戰機、美軍的聲音,都是後製聲音設計時,決定把它加進去的元素。

Q2
導演你好,想問藍衣女子出現的時候,通常是自由發揮要做什麼事情嗎?還是事前導演有給他表演指示?,導演怎麼樣設計她跟這些場景的互動?

小田香
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先決定松永先生要站的位置,要講什麼樣的內容,由他跟空間的關係決定攝影機擺放的地點,之後再去設計影子要在哪裡。我會跟這位擔任影子的表演者吉開小姐討論要從哪裡出來、往哪個方向走,跟松永先生保持什麼樣的距離等。

因為整部片是用16釐米膠捲拍的,除了大家看到黑暗體驗的部分之外,燈光、走位跟鏡頭運動都是整個團隊討論後再開始拍攝。吉開小姐的部分,我只跟她說影子跟空間的關係是什麼,至於往什麼方向移動、速度多快,眼神要看哪,用什麼方式移動或舞動這些細節是百分之百交由她本人發揮。

ce87ecd8-c7df-480d-8cb1-2c7fabca1603.jpg

Q3
導演謝謝你,看了這個影片回憶起在30幾年前,應該是1987年我曾經有去過沖繩看到美軍基地,已經過了那麼多年了,美軍還是駐紮在那邊嗎?

小田香
現在沖繩還是有美軍基地。目前日本的美軍基地有70%是在沖繩,而現今日本政府仍容許新的美軍基地興建計畫,這對沖繩當地居民來說,我認為應該是很沉重的負擔,且沖繩以外的日本國民應該都要面對這個責任。

Q4
開頭的時候計程車司機要把一箱安全帽交給另一個人,我只是好奇那個屋子是遺骨蒐集小組的一個據點嗎?有拍到一隻貓的那間屋子。另外有個想分享的是,我覺得小田香導演對於整個視覺、聲音的動靜轉換掌握得很厲害,包含昨天看了兩部《沉洞》跟《》。

d0bdd8ad-791f-4cea-9fc3-e9f1ac7adcc9.jpg

小田香
那個放安全帽跟手套的小屋是松永先生的同事的家,那位同事現在已經高齡過世了。這裡算是他們和平導覽員的據點,平常會帶日本的國、高中生畢業旅行導覽「GAMA」,介紹曾經因為戰爭發生過什麼事情,宣導和平的重要性。雖然只會帶大家去安全的「GAMA」裡面,可是洞穴還是有一些風險存在,所以他們一定都會提供頭盔或是手套、長靴給學生用,這些東西就會保管在這些導覽員家裡面。

剛剛還有提到遺骨的部分,現在「GAMA」還是會發現人骨,通常會送到沖繩的一個和平紀念公園保管、供俸。

Q5
導演你好,想請問的是,剛剛拍的那個洞穴並不是平的,是非常崎嶇的,請問那些民眾在裡面住多久?還有電影裡面有綠光,第一次看的時候在想是不是螢火蟲,但是我第二次看到的時候,心裡想是不是導演你要的意象是要讓我們看到骨頭殘骸的綠光。想確認綠光的意象是什麼?還有鐘乳石洞現在有開放給外國人參觀嗎?

小田香
第一個問題是當時人民在裡面躲多久,這個的話我並不是真的很清楚,據我的了解是,因為「GAMA」它主要是在沖繩的中部跟南的數量比較多。北部因為地形的關係很少有這種天然洞窟,所以當時南部的人先躲到洞窟裡面去,北部的人在美軍登陸之後為了逃命才知道南部有「GAMA」這樣天然的防空洞,保命的機率比較高,很多人才從北部大量南下。加上移動的時間,北部的人民躲的時間比較短一點,南、北部整體加起來應該至少都躲了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比較少是躲幾天就出來了。但因為長時間躲藏不敢出來,也有聽說在裡面發生餓死的情況。

講到綠光的部分,我是在剪接的時候,覺得很想要展示在這個洞窟裡有很多生命曾經存在,所以留下那些光點,代表那些人的靈魂。可是在拍攝一開始並沒有預想到這樣子的設計,是在拍攝時因為洞窟很暗、濕度又高,吉開小姐在洞窟裡面玩手電筒照來照去,才有那種光點的效果感覺還不錯,大家建議拍起來以後也許可以用,所以剪接時才做了一點這樣子的設計。

第三個問題是外國人是開放參觀的,只要你查到它的位置,報名參觀都是可以有導覽員、租借安全帽的服務。那當然因為「GAMA」的數量很多,有一些有危險性的會直接封鎖起來。

主持人
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今天提問就到這邊先結束,謝謝小田香導演帶來這麼多作品,TIDF高雄場巡迴會一直持續到30號,就請大家踴躍參與,也謝謝今天克柔精彩的翻譯。

6ed591ae-8c7b-45e6-80b1-c79f241782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