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耀東《戲台滾人生》── 藝文團體與補助部門的纏鬥與矛

作者
 楊賀閔、張文馨、陳廷宜
業餘傳統歌仔戲班「壯三新涼樂團」於20年前在宜蘭成立;老藝師過世後,由兒子陳茂益接手團長,扛下傳承「本地歌仔」的使命;20年後,苦撐的戲班被國家登錄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團體」,獲得經費補助,但附帶的行政核銷、評量規定卻令戲班內耗崩解。《戲台滾人生》為《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導演吳耀東睽違多年的最新力作,近距離拍攝「壯三新涼樂團」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也恰似台灣藝文界的縮影。以下為與吳耀東導演的訪談紀要: 
 
Q:導演這部片有拿到文化部的高畫質的補助金,但影片中呈現出劇團拿到文化部補助後的內部矛盾,可以看到,同樣也獲得文化部補助的劇團,在發展上其實並非有全然的幫助。這部份是導演一開始就想呈現的嗎?
 
一開始我們只知道陳茂益大哥一心一意想把這個團推到國家等級,想把這樣的文化藝術傳承下去,因為這是他父親留下來的,他努力是為了他爸爸。後來知道了有補助方案,也有專家學者如林茂賢等人一直在旁邊支持、教他要怎麼做,所以終於拿到了補助。
 
拿到補助最大的好處是「經費」,有經費才能繼續運作,不然他都要自掏腰包,或是必須去酬神廟會做野台表演,才會有一些收入,而且,拿到補助也代表一種身份認定,所以我們那時候很替他高興。
 
可是接下來,就開始慢慢操心了。因為團員全部都是業餘的,都是因為興趣而來,被認證後,就會有各種規定,比如要交作業、要固定的演出等等,對他們來說很累,因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平常又有事、要顧小孩,「我們為什麼要這麼累?」團員開始分歧。
 
我把這些過程剪成片花回文化部做報告,因為評審也不是官僚,都是外面的作家、學者、導演,他們就告訴我 「這個東西要好好追蹤。」、 「不要刻意避免掉,不用怕文化部怎麼樣...」 ,很鼓勵我,要我把這些戲團和文化部補助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放進去。
 
Q:影片裡有的時候討論事情,或者甚至吵架、爭執,都蠻真情流露的,導演拍的時候怎麼樣去捕捉那種很真實的畫面?或者要怎麼樣讓他們不要太在意你的鏡頭?
 
第一個,我2009年就認識他們,很熟;第二個,他們的個性吧!很純樸,都是父執輩,鄉下都很熱情的,他不會在乎你做什麼事;再來,混熟以後,大哥特別 「罩」 我,也很支持我,所以團長都這樣了,大家也都很開放。當然慢慢相處以後,我也跟他們各別熟了。
 
多吵幾次以後,還可以換位子拍,他們就吵他們的,也不會理我,我覺得就跟隱形人一樣。其實那個時候,你就已經知道:你已經成為他們的team了,那種感覺很好。他們也不會隔天跑來跟你講說: 「那個不要給我放進去喔!」 反而會跑來跟我講說,「那天那個誰這樣講我,真的是不是很沒道理?」,有時候我還要幫他們傳話,很好玩,完全沒有人會care我片子到底是怎樣。當然我也知道,這是鄉下人的一種nice的、熱情的、淳樸的態度,他不會去管你那個東西。
 
Q:導演在拍攝過程中,有什麼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嗎?
 
陳大哥跟我講:「我們又可以『逗陣』」,是我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其實,拍久了、拍多了,就不會特別什麼事情讓我悸動或放在心裡。比如說,在更年輕時的話,知道陳大哥得癌症,看著他一天比一天不好,我們那種比較年輕氣盛,可能會很用力要去拍那個東西,但現在變成這麼好的朋友,知道他生病以後,是放在心裡頭難過,不會特別想說 「一定要記錄這個團的紛爭、跟文化部怎樣、跟公部門怎麼樣」,或是「哇!太好了,現在又有這個東西,我又可以把它特別追陳大哥」。所以,陳大哥去做化療、去醫院,我根本都沒有去拍、去跟,我知道我不可能、也不要去走那一塊路。
 
當然他的精神,還是穿梭在影片裡。不去拍他去看病、去化療,反而拍了他知道他快要掛了,趕快去處理他的幾個心願,然後我們看他打起精神繼續去奮鬥。我很喜歡那樣,而不是躺在醫院裡面,很慘、完蛋了、要死了。所以你說印象最深刻,我真的只有一開始他說 「可以『逗陣』」 是最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