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四非

2017 / 09 / 14
影片

四位不同影像專業領域的創作者(動畫、裝置暨表演藝術、紀錄片及實驗電影),以台北為拍攝議題,試圖以數位工具為創作媒體,針對數位影像的美學內涵進行形式上的探索。分別以「進出台北」、「穿透台北」、「附著台北」、「遠離台北」共同呈現出台北與台北人的當代樣貌。

鑿空

2017 / 09 / 14
影片

攝影機沿著幾條捷運工地路線,紀錄台北這個城市的景觀,施工圍籬不斷的變形移動,建設又拆毀、拆毀又建設…在迅速更替的過程中,街道中的人、物、事件、衝突種種活動很快地輪廓模糊,一切都將成為佈景。

藝術逐影

2017 / 09 / 14
影片

法蘭西斯.艾利斯是著名的畫家、攝影家、錄像藝術家、行動藝術家,來自比利時,過去十多年來都住在墨西哥,擅長以行動藝術凸顯人的尷尬處境,例如推著一大塊冰在街上走10小時,名之為「努力卻無所獲」(Sometimes Making Something Leads to Nothing)。本片透過多件他的作品,一窺其獨數一幟的創作世界。

袁廣鳴

2017 / 09 / 14
影片

袁廣鳴為台灣早期錄影藝術創作的拓荒者之一,也是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知名的台灣藝術家,作品簡單而具世界性,直率的深層感受時常產生強烈的震撼能量。本片揭露這位當代台灣重要藝術家的內心祕密,許多往事連其妻都驚訝不已。

二個世界

2017 / 09 / 14
影片

本片是法國導演法蘭斯瓦.弗朗堤為說明他所主持的講座「拍紀錄片從寫劇本開始」而放映的影片。這是他的工作坊學員的作品,影片導演替法國朋友探訪在印度西藏難民營所資助的女孩,全然不同的世界與文化背景,溝通始終是困難的,也讓人進而深思起這構築在金錢關係上的特殊友情是否僅是一種交換?

義大利製造

2017 / 09 / 14
影片

導演發現一百多年前盧米埃兄弟有一部未發表過的電影,是在一個義大利小城鎮拍的,於是便興致沖沖的來到這個城鎮,追尋電影之父的足跡,探尋電影拍攝的場景。同時發現小鎮上的老人們,對於電影源起歷史個個頭頭是道,熱情十足,但卻眾說又紛紜…。

兩隻手

2017 / 09 / 14
影片

巴勒斯坦的人口有三百五十萬人,卻只有四個心臟外科醫生,穆罕默德是其中一個,他幾乎整日無休的工作著,用他的兩隻手,儘可能的幫助他的同胞,挽回生命。本片以詩意的影像,透露穆罕默德的夢想,也反應出以巴衝突對該國的影響。

筆歌墨舞

2017 / 09 / 16
影片

年屆80,獨居在台中的畫家井松嶺,畢生投身於國畫的創作藝術中。其子拿起攝影機,記錄並思考父親作畫的精神和生活處境,並藉以修補自己與父親多年的疏離關係。本片除展現井松嶺獨創的潑墨山水畫境外,也試圖描繪一段父子之情。

城市靈光

2017 / 09 / 16
影片

殘缺的生命如同拼圖中誨澀黯淡的色塊,遺漏任何一塊,就不是完滿的拼圖。40年來,台中的郭瑞琳醫師創辦靈光醫院和莊宏達醫師開闢瑪利亞身障者的園地,接力呵護著受傷的孩童。因為他們,城市的灰暗映襯出炫麗,殘缺啟發了慈愛。

日光烤鬥魚

2017 / 09 / 16
影片

香蘭的先生喜歡推著坐輪椅的香蘭去電影院、棒球場、咖啡店。兩人的寵物是一隻鬥魚,怕牠寂寞,還特地放一隻假魚跟牠作伴。921地震後,香蘭與先生的身影也消失了。多年後,台中市的街頭多了許多塗鴉,紅色鬥魚的故事還在繼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