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從全球影展中精挑細選,也加入南韓釜山影展發起的亞洲紀錄片連線(AND)推薦影片,一觀來自不同地域與背景的優秀作品;無論在製作水準、議題開發、形式挑戰上,皆拓展著紀錄片的範疇,觀電影,也觀世界。
這或許可說是另種觀點的「基因決定我愛你」。莫妮卡與大衛要結婚了,幫他們牽線的,正是他們多了一條的第21對染色體:唐氏症。莫妮卡的表妹用攝影機記錄下了這對不一樣的新人,從結婚到婚後一年間生活的瑣碎細節,以平實親近的角度,展現他們的幸福、歡笑、困惑與衝突,以及他們的家人們以平常心對待,提供人們「轉念思考」的生命態度。
知名紀錄片工作者彼得.溫托尼克與他20歲的女兒蜜拉,展開了一趟電影朝聖之旅。他們來到費里尼的故鄉,盧米埃兄弟的電影誕生之地,探問卓別林之墓。父女間開啟了跨世代詼諧怪誕的對白,進而理解各自的喜愛興趣與世代差異。本片帶領觀眾穿越經典電影歷史,走向數位日誌、部落格、多媒體等D(digital)世代的驚異未來。
柬埔寨紅色屠殺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了揭露這個令人沉痛的事件,孤獨長大的記者狄森巴不惜以10年的時間,換取父母和哥哥遇害的真相。他隱瞞自己的不幸,深入「殺人場」進行拍攝,不斷走訪當年劊子手,終於博取信任。然而,對方對屠殺的認知卻是:「他們是人民的敵人!」。影片娓娓道來的筆觸,鮮血淋漓,震撼人心。
上訪是中國大陸特有的政治表達形式。這部片描述到北京的請願者,抱著希望來到北京,最終的命運卻常是流落到破舊的棚區,做無止境的等待,並且逐漸和故鄉裡的家人及朋友失去聯絡,陷入奇異又令人恐懼的境地。這部紀錄片前後拍攝時間跨度長達12 年,累積拍攝素材大約400個小時,花了兩年時間剪輯。導演趙亮因此片獲得中國獨立紀錄片電影節的獨立精神,也拿下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人道紀錄片競賽最佳紀錄片。
費里西安諾成長於秘魯南方山區的一個小農村。農閒期間,村子裡的男人為了賺取薪資,不少人轉而擔任挑夫,往返於崎嶇而窄狹的印加古道,為成千上百名遊客背負重物。他賣力工作的原因,是期望能將孩子送往城市,脫離貧瘠的鄉野生活。然而,事情卻不如預期,人們總擺盪在鄉村和城市之間,於蠻荒和文明間產生掙扎和衝突。
「中國有一億人離鄉為了工作,只在過年時返鄉。這成了世上最大的人口移動潮。」這是《歸途列車》的引子,廣大的人群擁擠在車站裡,歸鄉路迢迢。本片追蹤著由四川到廣州打工的一對夫婦,呈現中國民工離鄉背景掙錢的處境與心情,並點出子女隔代教養的問題。第一次擔任導演的范立欣完成了這部難度極高、張力極強的中國底層人物紀錄片。
在義大利,無人可以稱霸影像界超過30年之久。但身為電視界龍頭老大,更身為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就是有辦法開創獨特的電視娛樂系統制度,他打著以美女、美腿、裸體、八卦新聞為號召的電視節目,企圖從媒體控制一切。片名「Videocracy」字尾借喻「Democracy(民主)」,探討媒體如何從娛樂功能延伸到政治運作,帶出駭人的義大利政經現況。
垂死英雄的最後遺言,化做24小段迷離深情的影像詩。導演米提克以他蒐羅多年的「格言警語」,巧妙地搭配精心攝製的優美影像,兩相對比又唱和,鋪陳出一種看似抽象恍惚卻又幽默犀利的觀察與批判,從政治、經濟、戰爭、國族、信仰、正義到愛情,從過去到現在,從塞爾維亞到全世界,宛如散文般的筆觸,充滿意象又陰沉諷刺,淡淡哀傷。
「軍伙」對戰爭的重要性恐怕不下於軍火,讓導演克瑞克斯帶著你,從二次大戰的歐洲東戰線,一直到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中,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的衝突,看看各式軍隊料理,究竟在戰爭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別開生面地以微觀的角度回顧歷史,並用幽默生動偶爾有些尖銳扎人的態度來解析殺戮,巨觀地構築出「人─戰爭─食物─天」的龐大面貌。
在艱苦的農村生活中,生存是首要問題。自從丈夫失業後,諾西媽媽必須更加努力工作,充滿粉塵的工地勞動讓她的健康每況愈下,但她仍須一肩扛起家中重擔,以及那些豬仔的豢養。幸而,峇里島人始終相信,在冥冥中,神必定會庇佑家族,信仰與情感將大家緊緊相連,在看似日常的生活情節中,滿是生活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