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影片由男性陰莖擴大術的手術為開場。男性的雄性特徵與生俱來,並且自古以來,男性便扮演著獵人的角色,往往擔負狩獵的任務,女性充其量只是被獵物,反觀現今,當許多年輕女性拒絕使用「F」字眼形容自己時,你便知道誰不好惹了,於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即將上演!下一次有人說:「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那就邀請他們觀看這部影片。
「中國有一億人離鄉為了工作,只在過年時返鄉。這成了世上最大的人口移動潮。」這是《歸途列車》的引子,廣大的人群擁擠在車站裡,歸鄉路迢迢。本片追蹤著由四川到廣州打工的一對夫婦,呈現中國民工離鄉背景掙錢的處境與心情,並點出子女隔代教養的問題。第一次擔任導演的范立欣完成了這部難度極高、張力極強的中國底層人物紀錄片。
《山村猶有讀書聲》導演最新作品! 1969在婆羅洲叢林出生的紅毛猩猩奈奈剛滿40歲,可算是猩猩界的人瑞。早從1972年起,奈奈便定居在巴黎最老的植物園,每天有上百名遊客列隊等著觀賞她,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每個人總是隔著玻璃對她評頭論足。當然,沒有人會知道牠到底在想些什麼,從奈奈的眼神中,反映了人類最深沈且複雜的情感投射。
故事從在瓦嘎的3個孩童開始,他們想要去看邊界即將舉辦的慶典。在1947年分裂之前,印度與巴勒斯坦原本是同一個國家。分裂後,瓦嘎是兩國間隔著3,000公里的邊界上,唯一的檢查哨。兩國國民禁止跨越,即使,他們多麼地想和對面的族群成為朋友。本片是柏林影展為紀念圍牆倒塌20週年籌劃的《My Wall》系列短片之一。簡潔的小品中帶著省思,餘音繚繞。
垂死英雄的最後遺言,化做24小段迷離深情的影像詩。導演米提克以他蒐羅多年的「格言警語」,巧妙地搭配精心攝製的優美影像,兩相對比又唱和,鋪陳出一種看似抽象恍惚卻又幽默犀利的觀察與批判,從政治、經濟、戰爭、國族、信仰、正義到愛情,從過去到現在,從塞爾維亞到全世界,宛如散文般的筆觸,充滿意象又陰沉諷刺,淡淡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