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仳加費塔是16世紀時隨著葡萄牙船隊來到菲律賓的義大利學者,本片敘述他帶回一個菲律賓工匠,敘述他跟著仳加費塔回到義大利的故事。故事反轉了魯賓遜和星期五的關係,是塔西米克關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關係的後現代想像。
1977年,從來沒有任何正式拍片經驗的奇拉.塔西米克以這部接近「家庭手工」質感的業餘電影震驚影壇,在柏林影展拿下費比西獎,開創出他個人至今仍繼續創造奇蹟的神奇旅程。影片描述著小人物離開村落往大城市尋夢,奇拉.塔西米克以極端個人、自由的方式,讓電影遊走在紀錄、自傳、神話和喜劇之間,以電影來思考個人與歷史、殖民與被殖民、傳統與現代等世界性的議題。
「每個人頭上都需要有個好屋頂!」是本片的主題。奇拉.塔西米克走遍世界各地,最吸引他目光的是各地人民如何建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屋頂。不同於任何學術研究,塔西米克根據根植於他自己土地和文化所成形的對「第三世界」的定義是:對人為能源的依賴性越低,你就越「第三世界」!人對屋頂的需求和想像絕對不是抽象的理論問題。
這一次,塔西米克來到著名的菲律賓吉馬拉斯小島,他彷彿遵循著某種儀式般剪去自己的長髮,隨海漂流;這天下午,他在沙灘上悠閒地睡覺,一趟半夢半醒、如夢幻境的朝聖旅程即將展開......
你知道菲律賓人和日本人在300年前是一家人嗎?證據就是許多菲律賓部族到現在還穿著日本相撲選手穿的丁字褲(Fundoshi)。以上的說法當然是博君一燦,不過在這部影片中導演的確從文化的生活層面觀察出發,帶領我們進行一場後殖民美感論述的驚險之旅。
吃過菲律賓著名冰品「Halo Halo」的朋友,絕不會懷疑這部以粉色、紅、白、藍、灰、棕、黑、綠與黃等繽紛色彩,來貫穿導演個人、家庭、與菲律賓當代史的作品,會是塔西米克迄今最具野心的精彩嘗試!導演從1981年起,不間斷地以超八攝影機自由地拍攝他珍愛的家人與家園,持續了13年。如此輕薄短小的私電影,竟意外搭上了1980年代亞洲最重要的人民民主運動!
每一部塔西米克的電影基本上都是一封信,一封信的意思是,有作者、有信物與有信件的終點,這是他的電影之所以如此自由、如此獨樹一格的秘密。在這部給他3 個兒子的深情書寫中,他對自然、對己身文化和對家人的愛已融為一體。
每年春夏之際,菲律賓帕奇爾村落最重要的事就是參加已流傳了兩百年,融合天主教與當地習俗的塔西米克慶典。卡篤的父親負責慶典中的音樂,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然而這一切在德國遊客向父親訂了幾百隻木雕狗後起了變化。大量的訂單讓他們擁有了別人沒有的電力和電扇,但此後全家卻生活在「生產線」的時間壓力下,「現代化」真的是福氣嗎?奇拉.塔西米克回歸傳統敘事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