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之家》映後座談
時間:05.11 SAT 16:50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二廳
主持人:楊子暄
出席影人:《神人之家》導演 盧盈良
攝影:李僑諦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第十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剛剛看到的《神人之家》是入圍台灣競賽的作品。那今天很高興導演盧盈良來到現場,我們先掌聲歡迎他出場。
導演
(台語)逐家好,我是阿良,感謝恁來看電影,謝謝。
主持人
剛剛跟導演在外面聊天的時候其實就覺得非常感動,因為這部片完成其實已經一、兩年的時間了,然後在台灣也有非常非常多放映的經驗跟機會,但是我們今天是完售。然後也非常非常多人還是願意來戲院看這影片,先謝謝大家,很開心看到大家。大家等一下可以把握機會,然後想要問問題的話都可以舉手。
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映後座談。剛剛在後面的時候就聽到很多人在哭泣、啜泣的聲音,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確是非常感動人心,但是相信大家也從中得到很多溫暖的力量。等一下大家有什麼想法、問題的話都可以隨時舉手。我先問問題,導演今天有特別帶海報來,所以有問問題的觀眾我們會送海報給你,如果想要珍藏的朋友請記得要多多舉手!
導演
(台語)因為今仔日我生日啦!
主持人
對耶!生日快樂!我本來怕你害羞不敢講,結果你自己……(笑)
導演
(台語)無啦、我驚無人舉手。
主持人
好,我想要先問,還是請導演先聊一下離開家這麼久,然後帶著攝影機回去,一開始拍攝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或者說這個攝影機對你們家人有沒有是抗拒的,或是他們就讓攝影機很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生活?
導演
一開始會回家其實也是我想要回去幫我母親完成拍遺照的心願。但我們家,因為太久沒回去,然後我們家很容易吵架啦,就是不講話都好,但一講話就很容易吵架,所以我很怕我回去沒事做。我又想說我是一個影像工作者,我們家居然連一張照片、合照都沒有,所以我也想要為自己留一些家庭錄像,我回去也可以裝忙,攝影機很大台、我一個人站在後面,你們就不要理我。
然後比較奇妙的是因為我們家裡的人……當我把攝影機架起來的時候,他們其實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為他們也很怕問了我,然後我們又吵架,我可能又走掉、又不見了,所以他們那時候就想說「你有回來就好」。後來拍了一陣子之後呢,比較大的一個轉折是在我姪子酉鑫身上,他就覺得「為什麼每次叔叔回來大家感覺氣氛比較好?」他們(其他家人)說「對阿,為什麼?」,「因為有攝影機阿!」還有「阿嬤很偏心,只要叔叔每次回來都會煮很多好料的!」然後他又很愛吃,所以他就養成一個習慣就是說「欸叔叔,我那個畢業典禮你要不要回來拍?」三天兩頭就「你要回來拍嗎?」所以慢慢本來應該是一個我在防著我跟家人溝通的一個界線,很奇妙地變成一種他們思念我、想要我回家的橋樑。我覺得這是我意想不到的。
主持人
所以這攝影機可能一開始是一個藉口,或是說讓你躲在後面,但沒想到最後會變成,反正大家都透過這個攝影機,再有更廣泛的互動。
導演
對、對、對。
主持人
那大概拍了多久之後,他們有開始問說「你到底在拍什麼嗎」還是?
導演
拍了一年多吧。
主持人
很晚才問,真的很不敢問你。
導演
對,有一點。然後有時候(會問)「啊你要拍到什麼時候?」我覺得我媽在問,她不是煩,她是很怕那個過程太快就過了,然後我可能就會消失或是怎麼樣之類的,中間啦、中間。
主持人
那既然講到這個拍到什麼時候,其實家庭電影很多時候因為拍攝的就是日常生活嘛,有時候並不一定有發生什麼大事件,所以你大概是怎麼安排?大概拍到什麼時候,你有覺得說也許可以再把它剪輯成一個作品?
導演
本來其實沒有想要做成作品,那是後來因為我家裡的人希望我可以幫我哥。那說實在話,我也沒什麼錢,我那時候只有一些素材,想說不然我就試著找一些補助,當然我也很好運有找到一些,然後我就試著去幫他。
那我自己也慢慢有些作者意識出現,我也想理解我幫了他之後他就會變更好嗎?我爸媽會怎麼看這個小兒子?酉鑫會怎麼看這個叔叔?我也想去記錄這個過程的變化。那也一直到後期,當這個家庭關係開始變化的時候,我就發現我的家庭錄像裡面我看不到我自己,所以後來才有一些比較重大的事件(自己也入鏡),因為我想十年後、五年後,我想從這個素材也看到我和家人相處的當下,所以才有我入鏡的這些畫面。
主持人
所以才選擇從攝影機的其中一端,再走進去讓自己也加入這個家庭電影。
導演
對,那所謂的家庭電影其實是,說實在話是因為補助,因為拿了補助要結案。
主持人
那就是所謂的獎金獵人耶!
導演
不不不、不是、我不是,因為其實我們在台灣補助找得很不順利。
主持人
很辛苦!
導演
對、對,很辛苦。因為……這是另一個故事。其實因為要結案嘛,所以就必須要交給補助單位,然後公司也需要一些成績,那他們說,因為紀錄片你們也知道它唯一開始比較快的方式就是去投一些影展。對,那一開始當台灣有機會要放映的時候,我媽其實是很反對的,因為她覺得我們家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事,為什麼要給別人看這個?
主持人
就是家醜不可外揚?
導演
對啊,我們又不是什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麼都不是,她還跟我說,叫我跟台北電影節說(台語)莫放好無?我心裡想說天哪,那陣子很兩難,後來我就去說服她,我說「沒關係啊,我以前的片,你看在台北放了也不會怎樣,反正看的人也不多。」
我說以前啦、以前,她那時候心裡想說「對齁,那應該沒怎樣。」所以就不知道是發生什麼事,我也不知道,在台北電影節之後就……對,那就還是要跟大家分享,其實這個作品,應該是你們療癒了我,對,是這樣,謝謝。
主持人
好,那我們先開放觀眾提問。馬上就有人舉手了,對,我們先這邊。
Q1
我想首先謝謝導演拍出這個片,我想先講一下我對這部片的看法,我覺得它其實就像你說的沒這麼糟,我覺得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因為我看不到有太多的、很多很多的爭執,或是……可能像你說的,還有你的攝影機在,所以隔著那些情緒,其實我整個看完下來,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至少對我而言,我覺得是一個很棒很棒的家庭。
因為小孩子,就是酉鑫嘛,他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他會跟爸爸溝通。然後就是,我其實覺得你的哥哥也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他一直都在努力,雖然他說他好像失敗了或者什麼事都做不成,可是他一直都在這個家裡面。然後我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他看起來非常地,情緒很穩定,然後也很關心自己的小孩,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至少我現在看到的是這個樣子,他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父親。然後我很喜歡,因為畢竟你是家人,這個鏡頭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沒有防備而且非常親密,它是一個非常強烈、拍出情感的一部片,我很喜歡,因為一直到、可能到最後的15分鐘才開始有音樂,或者就是很少很少的配樂。
這是我對這部作品的看法。然後第二個是我很喜歡的兩個片段:第一個是香灰在天空上面像鳥那樣子飛的片段;第二個是你哥哥在菜園裡對你說「你原本就不是一個人。」我也想知道你最喜歡或者是說比較滿意一點的是哪一些片段?
導演
謝謝。
Q1
我還有問題,我覺得其實你哥哥也在賭博。
導演
是啊!
Q1
對!
導演
務農就是跟老天賭啊。
Q1
對,他也在賭博,你們家就是賭徒基因!
主持人
拍片也是啊!拍片也是。
Q1
第一個問題是:你最喜歡的片段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有神真的重要嗎?因為對我來說,在我看到它只是一個例行公事,有點像是我們要吃飯、睡覺、洗澡那樣子。最後最後,因為我問了兩個問題嘛,最後我想講我也做為一個創作者,我知道創作非常困難,還有感謝你做出了努力。
導演
謝謝,還是要謝謝。好,我最喜歡的片段其實……沒有耶,因為我沒有辦法說自己喜不喜歡,而且這個已經過了兩年,我覺得這個比較像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切片,今天有幸在這裡跟你們分享,對我來講每一個片刻其實都是很珍貴的。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我拿掉的那一些,因為我們在剪接的時候我父親就走了,所以他的離開改變了這個作品很大的風格,因為我把很多他跟家人或是我跟他的衝突拿掉了。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他走了以後……因為這部作品我是想留給家人,因為當初是電影帶我離家,也是電影帶我回家,最後我是想透過電影的方式把這個禮物獻給我的家人。他走了以後我發現我並不想用那個方式去記憶他,因為我知道他不是個好父親,但我覺得我好像也不是個好兒子,那這個就是我們自己的緣分。
主持人
有神真的重要嗎?
導演
有神……我覺得很重要,但我還是必須分享,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才有這一趟旅程,不管是身為人子或是身為一個作者,我覺得那個神對我來講比較像是一個價值,心裡的一個價值。那我覺得如果說讓我信仰的話,我相信有電影之神。
主持人
沒錯,我相信有電影之神!因為要問問題的人非常地多,所以我們盡量把問題簡短一點,希望都可以回答到大家,謝謝。
Q2
首先想要謝謝阿良導演的作品。我今天在華山待了一整天,然後這一部是我今天的第四部片,今天也帶了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看。想針對開頭的那一通電話,就是媽媽打來要交代身後事這件事情,對於一個可能離家20多年的導演、兒子來說,當時會不會有一些內心的糾結?
導演
我覺得可能是我也意識到自己在變老這件事情,因為我今年已經48歲了,對。你們要有反應啊!「蛤看不出來」(笑)好啦,太多了,謝謝。
因為我媽在我心目中是一個,怎麼講,很親密又想疏離,但又很親密的一個情感的對象。我那時候其實,如果她那通電話早10年或5年,我覺得我不會有感覺。但我不知道,可能我自己年紀也大了,我一直在拍片的時候,我一直在看別人的家庭,我一直會想到自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可能那個緣分到了。所以我母親在跟我講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好像才意識到說,我好像還沒準備好要失去她,所以我也想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我也想……我也想回家去看看,只是很單純的這個緣分。然後那時候其實因為我在準備我另外的下一個作品,那個作品在屏東,所以我就常常去屏東拍的之前或是之後,我有空就回去,能拍什麼就拍,也順便幫她安排去拍照這件事情。對,這是一個……可能真的有時候有些感覺需要一些人生歷練去累積,就是老人會講的話,歹勢喔。
主持人
沒有!怎麼才……(48歲)看不出來!哇,真的好踴躍!等一下,這邊這位先,然後你問完之後,我們這個前面戴眼鏡的男生,我們問題一起蒐集完,一起回答。
Q3
阿良導演好,我覺得影像跟聲音都很美好。這邊問一個比較不同角度,就是我想關注的是技術的部份,我覺得你在影像跟聲音上的處理跟美感都相當好,我很好奇技術上來說,你是怎麼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然後在你親密的家人面前去捕捉到這樣的自然真實的畫面。因為我看到好幾個場面、感覺上甚至有互相切換三、四個鏡位,這些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我很好奇,謝謝。
Q4
想問導演兩個問題,一個是想問因為你是攝影者也是被攝者,在事後剪輯的素材選擇中,你是怎麼做取捨?以及拍完到現在,對你來說你有什麼心境上的變化,直到現在、對你來說這個家庭這樣,感謝。
導演
我其實因為我們在家裡拍的時候,從一開始其實家人就不太、不會想去管我要去做什麼,然後我那時候有一點當作在練習,練習我要怎麼拍、我怎麼用最好的方式去從我的鏡頭看這些東西。
其實我心裡有在想,你可能有些場景看到很多的鏡頭,我跟你講那有可能是兩年、就是第一年或是第二年,或是一個月前跟一個月後的那個,比如說像第一場我媽走樓梯上去那個就是三個不一樣的天數剪出來的。為什麼?因為我媽怎麼穿、穿來穿去就是那幾套衣服,上樓怎麼做?她每天都是那些動作。但我也沒想那麼多,所以很多的東西我也就是當作自己的練習,因為我也是想說,我也想這樣拍看看、那樣拍看看,這是在拍攝的階段。
然後很好的就是串連到後面、就是剪接。我必須很老實坦白地說,這部片的拍攝跟剪接其實完全是兩回事,因為我沒有想那麼多,所以其實我很謝謝我們的剪接師(黃懿齡),她願意就是用……我們剪了一年多,剪了很久,而且我是在她的旁邊跟她一起剪接、一起工作這樣子。很多的素材的選擇,其實我在剪接階段還是回到自己比較在兒子的身分上,我要怎麼留下這個作品,那他們是從……像我的剪接師是從第三者的角度,然後去幫我去結構這個故事,也從她的角度去看她自己的感受這樣子。
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我拍很久都忘了,然後很多都是我的剪接師挑出來的,她說欸你有拍什麼,我說沒有,我沒有拍,她就說明明就有,然後她就找出來。
另外,其實我們還有兩個監製,一個是義大利出生,也有台灣籍,有一個是法國人,他們會給我一些回饋跟他們的建議,而且他們也都蠻認真的,比較多時候是,他們的回饋跟建議來的時候,我跟我的剪接師就兩個會開始在那邊「(台語)嘖!伊係識啥啦,寫遮濟!」(他知道什麼啦,寫這麼多!)就會兩個在那邊……結果隔天就全部改過來了「欸好像也不錯欸!」
其實這個作品後期在接近成片的時候,我們是用比較減法的思考方式去做,我覺得我自己也學習蠻多的,因為我想那個減法,在他們的看法是留給觀眾的位置,但我覺得那個減法是留給我未來我自己的一個位置,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
主持人
非常厲害,一段話就直接回答完三個問題。那還有沒有觀眾要問問題?
Q5
謝謝導演,我好奇在拍攝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有些場合或情境讓你覺得沒辦法繼續拍下去,或者是說可能選擇要先暫停,就是覺得這個場合可能不適合拍攝?當然如果有的話,想知道是什麼樣的選擇、跟原因是什麼?謝謝。
導演
我覺得現在想起來比較多其實也是應該在我父親身上,因為他後期有一些生老病死,那個畫面太過於殘酷,而且在那個當下……可能因為知道他日子不多了吧,所以對他簽賭這件事情,我們心裡就啊好啦,不然你簽少一點,就不會叫他不要再簽了。
然後在醫院我哥在看他、最後送他的那些時候,我……就是那些意識上來,但是還是就覺得,這個時候我還是好好地陪他走,所以就沒有拍。有些時候會拍,但是我會先走開,我就把攝影機放著,那我就走到別的場域去,但現在想想那些素材都沒有用,就是我有留下來,但我沒有用在這個片子裡面。
Q6
謝謝導演,然後我不是台灣人,我是香港人。它給我一個很好的紀錄去看家庭跟信仰的一些關係。那我問的問題可能比較私人,因為我很好奇姊姊的片段比較少,可能有比較特別的原因或是剪掉?
導演
好,我姊前期沒有拍是因為她太胖(笑),「你不要拍我、我很胖!你不要拍我!」
主持人
這真的是很私人的原因耶!
導演
對,很私人,真的很私人。那後來有時候拍她就沒有那個(閃躲)的時候,我有發現「(台語)你有較瘦欸!」,她說「(台語)對阿,我有較瘦!」。所以那時候她沒有講什麼,我就把她拍下來,真的就是這樣子。
主持人
好,還有沒有觀眾有問題?我們大概再兩個問題。好,後面的,然後後面還有一個,我們一起問等下一起回答。
Q7
謝謝導演,導演生日快樂。我有兩個片段很喜歡,第一個是在番茄園你的哥哥跟你說「你一直都不是一個人」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是你在捷運上接到姐姐的電話,然後你說你有想到爸爸的時候,我甚至覺得結束在這裡都很好。那我想要問兩個問題,一個是因為我覺得導演的爸爸跟媽媽跟我的爺爺奶奶重疊性很高,所以我有那種既視感。然後就是會很好奇,導演在拍到父親時有提到說會給導演母親錢去買蛋,我覺得是釋出善意的開始,可是後來好像就沒有了。我很好奇說,剛剛有提到說導演想要把它當作是為這個家庭留一個紀錄,那為什麼會這樣呈現?以及第二個部分是,在結尾的時候,應該是在區間車上是導演跟導演的母親兩個人,可是在結尾的時候是導演的母親自己一個人在海邊走。對我來講會覺得很像是在呈現最終導演的母親仍然是一個人,或者另外一個層面是導演在母親的背後慢慢支持她。我只是好奇這樣的剪輯背後是有什麼樣的含意,謝謝。
導演
好,我先回答這一個,其實我父親那個時候,後期我有點想要留下他讓我比較安慰的地方、一些事件或畫面,但後來找來找去也沒有,雖然我把他那些不好的拿掉,但我想多留一些好的,好像也沒有,所以我後面就其實比較多還是放在他跟家人的關係上面。片尾的呈現其實……我還是得回到兒子的身上,我只是說如果我媽有天看到這個片的話,我想透過用電影的語言跟她講說……就是……這個我會有點情緒,等一下喔……
主持人
我上次主持你也哭欸,你是不是看到我就很想哭?
導演
不是,我只是……
主持人
沒關係,慢慢講、慢慢講。
導演
不行,要講很快,講慢就會有情緒。我只是想跟她講說,以後你慢慢走,我會在後面看著你。好!謝謝!
主持人
好,最後一個問題,要快快地問。
Q8
好,導演您好,我非常喜歡這個片子。我想問的話就是,我可能脫離技術來講,這部片子在家庭放完之後,家人之間有產生更深的連結嗎,就在父親死亡之後。
導演
啊對,剛剛很像有漏掉一個、這部分。其實我說實話,這個作品完成之後,我覺得我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有改變,可是我們沒辦法去說出或體現這個東西,而最大的改變就是我現在每天都要打電話給我媽媽,對,每一天喔,就是大概五、六點,你如果沒打,她就開始打電話一直催、一直催「(台語)你今仔日是按怎、你今仔日是按怎」,我剛進來之前有打。
然後其實讓我最感動的一點,那個東西很小、很小,但是我真的很感動,就是我們在放映完大概兩三個月後,然後我都不知道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群組,比如說LINE啊、或是什麼群組,每個家都會有一個,我不知道,酉鑫、我姪子就幫我們家建了一個群組,也叫「神人之家」。齁我那時候真的是,就這麼小的事情我很像覺得……就是有一個東西它真的有被……
主持人
牽連著你們。
導演
對,所以我就覺得好像,自己有被很小的一個這個事情去感動到。所以我覺得那個緣分可能……我覺得還在我身上,或許也在你們身上,它就會一直走下去。
主持人
好,那因為時間的關係,30分鐘很快就過了,導演您還會在外面留一下嗎?
導演
可以可以,那最後,因為這個作品其實很久了,我有意識到可能……我很怕今天其實沒有人會來,也不光是這件事,我還是最後要非常感謝你們來參加我的旅程,謝謝你們,謝謝!
主持人
然後我最後長話短說一下,TIDF還有第二場放映在下禮拜一中午,還有一些些票,所以如果今天看完很想要推薦給親朋好友的話,要把握機會,因為票也不多。最後還是祝導演生日快樂, 謝謝大家來,謝謝!
導演
謝謝,感謝!(現場觀眾席傳來生日快樂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