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堂:羅克斯李 Roxlee

作者
蔡豐謙

時間:05.07(SAT) 15:30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主持人:TIDF策展人 林木材
講者:導演 羅克斯李(Roxlee)
   焦點專題協同策展人 墨夫.艾斯皮納(Merv ESPINA)

 

主持人
因為下週一就是菲律賓總統大選,羅克斯今天去參加了一個遊行集會,他說他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和我們視訊。現在墨夫已經來了,我們可以先談談。

墨夫.艾斯皮納(簡稱墨夫)
大家好。菲律賓過去的地下創作充滿了實驗性,也和歌德學院還有Mowelfund有所關聯,但我想他們那一代的人會說羅克斯李是「龐克前的龐克(punk before punk)」。

 

主持人
在一個90年代的報導裡面、節目手冊上是這麼稱呼他:「羅克斯李是地下電影的英雄,並有著憤世疾俗的幽默,他的作品非常生猛,會讓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我想請墨夫幫我們介紹一下這些作品的脈絡,像是剛剛提到跟歌德學院有關、和Mowelfund電影工作者福利基金會有關。其實羅克斯在創作這些影片的時候,大部分是使用Super 8,或者是8厘米膠卷,這些媒材跟工作坊是否也影響了他的創作?

墨夫
羅克斯的出身並不富裕、並非來自中產家庭,他也不是來自馬尼拉,而是來自呂宋島南邊叫做Naga的地方。當時他接觸到歌德學院舉辦的工作坊,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工作坊提供大家便宜的創作媒材跟工具。在80年代晚期前,很多人都會選用Super 8、8厘米膠卷來創作,因為這是最便宜的工具,甚至他們用的很多是別人不要的、已經過期的底片,所以你們剛剛看到很多都是透過這樣的媒材拍攝的。啊⋯⋯羅克斯來了!

主持人
歡迎他歡迎他!你在做什麼?

羅克斯李
我來參加一個抗爭!哈囉!

墨夫
羅克斯,我想你應該要講講這個脈絡⋯⋯尤其是這幾天,對於菲律賓是很重要的,你參加的是什麼抗爭?

羅克斯李
我參與的是關於總統大選的遊行,我來的是馬可仕兒子的對手羅貝多(Leni Robredo)的陣營。

墨夫
對,我們週一就要總統大選了。

 

主持人
對,那我們先回來談你的影片可以嗎,羅克斯?(羅克斯李:好。)我們剛剛談的是80年代你在歌德學院還有一些工作坊受影響、開始創作,你可以幫我們補充這段時間的背景嗎?

羅克斯李
是非常短期的工作坊,當時跟很多大使館有關,像是德國、日本等等合作舉辦、免費參與的工作坊,但是非常短。

主持人
墨夫也可以幫我們補充,這些工作坊裡面,有沒有哪些電影的概念對於你的創作影響是非常深的、受到啟蒙?

羅克斯李
當時工作坊是以短片為主,是一個很實驗短片為主的工作坊,我們那時要看很多作品,最後有一個任務是要拍攝、做出短片作品。

主持人
墨夫有什麼想補充的嗎?

墨夫
在80、90年代,從一開始的8厘米、16厘米,到後來比較多人用的35厘米⋯⋯羅克斯的第一部長片其實是在90年代末期,後來也拍攝偏向真人(Live action)電影,我們這次也有選入。

主持人
墨夫跟羅克斯差距應該有二十歲吧?

墨夫
超過!年齡不重要,羅克斯李永遠年輕!

羅克斯李
我現在17歲啦!

墨夫
我比羅克斯還老。

 

主持人
我的問題是,羅克斯的創作很早,墨夫是在什麼情況下看到他的影片?

墨夫
我們是2000年初認識的,覺得羅克斯是個有趣的大叔,總是有很多笑話。(羅克斯李:冷笑話!)那時還沒有DVD,都是錄影帶,都是以非正式、藝術家間互通有無、流通的方式,菲律賓沒有正式的、適合實驗電影、專門的放映場合,我們都會互相問說你有沒有適合的作品,大家就會私底下傳來傳去,量也非常有限。所以我看到的也是經過別人轉錄、翻拍的版本,也不是8厘米或16厘米。

主持人
所以原來的拷貝在哪裡?可以談談嗎?

羅克斯李
可能在菲律賓的某處。

主持人
不知道在哪,可能每個時間長度也不一樣⋯⋯我的意思是說,今天可以在台灣看到羅克斯李的作品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墨夫或他的朋友透過很大的努力,在菲律賓也好、世界各地也好,去找到可能是最好的拷貝,再把他們數位化之後,變成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影片。我想請墨夫談一下這個過程,怎麼去搜尋他的片,然後轉化成數位檔案?

墨夫
這算是我2014年和另一位策展人/創作者發起的計畫,當時我們一起尋找我們喜愛的作品,他們原來的膠卷可能找不到,很多都是8、90年代的作品,我們發現其實很多當時拍攝的作品⋯⋯大家剛剛可能有聽到很多投影機、膠卷轉動的聲音,因為有些就是在現場側拍的,就是投影在Mowelfund的牆上,有些甚至會聽到後面有人在喝酒、作樂的聲音,所以剛剛大家會聽到那個膠卷播放聲。有些我們也去問了跟羅克斯同年代的人、問了Mowelfund的機構等等。
後來我們在世界各地有合作的機會,許多藝術家、機構對我們的計畫有興趣,也因為這樣,2017年循線找到了德國Arsenal這個機構,他們找到了許多羅克斯的作品,羅克斯自己都以為這些作品不見了,所以這些作品算是失蹤了二十幾年吧,後來在德國找到。也因為歌德學院的聯繫,我們才知道有些作品是因為以前到了其他影展放映,例如柏林影展、奧伯豪森影展等等,後來就留在那邊。

 

主持人
我們回來談談羅克斯的創作,原則上都是動畫片,但其實我們看到很多雜誌、或是隨手可得的照片,都融合到電影裡,還有時事,是否可以請羅克斯談談當年創作的狀態,是希望製作出什麼樣的電影?

羅克斯李
我運用了很多靜態的影像,來自雜誌等等平面的素材,結合黑白影像,例如大家剛剛看到《好大好大的煙》,裡面就有試著把動態跟靜態作結合。

主持人
我們可以說他是當年很另類、很實驗的電影嗎?

羅克斯李
可能可以說是實驗吧,當時想要運用手邊的這些素材,但我現在已經不用這方式創作了,現在比較多自己原創的東西。

 

主持人
我再問一個問題,我們就開放觀眾提問,兩位都可以回答。相信剛剛大家看了羅克斯的早期作品,應該可以發現作品裡有很多幽默、對現實的批評和諷刺,幽默感一直都在。為什麼不管在你的漫畫或是創作,幽默感都這麼重要,你是否可以談談你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

羅克斯李
對我來說幽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人生很大的一部份,讓你有活著的感覺、讓人覺得快樂,所以在我的作品裡面,我都會覺得一定要有幽默,甚至很多作品我會覺得可以當成喜劇來看待,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元素。像是你追女生,需要有幽默感,人生很多事情都需要幽默感,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
墨夫你覺得呢?

墨夫
我覺得幽默是評論和探討時事很重要的工具,否則可能會傷人。

主持人
那我們看看觀眾有什麼問題,我這邊也廣告一下,我手上這個是我們幫菲律賓單元做的別冊,裡面有墨夫的訪問,裡面有他剛剛提到的背景,其中也有一篇文章是跟羅克斯聊電影,這是90年代翻譯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在別冊裡有羅克斯的手繪漫畫,非常非常多,提問就可以得到一本,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

 

Q1
目前在台灣看到菲律賓的狀況,會很好奇紀錄片導演、藝術創作者在這個環境創作的狀態,是否有遭遇到控制或挑戰,是否有一些反擊?

羅克斯李
以現在政府的狀態來說,有許多限制,可以說是很壓抑的狀態,如果發表的意見、言論不是政府認同的方向,他們會把你打成是共產黨、給你一些壓迫,尤其是對於藥物、大麻的討論也是會受到很多限制,我認為這是很不好的狀態。同時也有很多貪腐的狀況,甚至是公然的行賄,這都是我們想要對抗、抵擋的現狀,希望這次的選舉可以選出好的人選,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

墨夫
我想要補充一下,大概2016年開始有一些藝術創作的計畫,算是作為一種反抗,例如面對現在政府對於藥品很嚴格的管控,就有一個「RESBAK」的計畫,是由奇里・黛蓮娜Kiri Dalena在2000年初,很活躍的用計畫的方式,把藝術當作工具,將意識提升、作為反抗的方式,「RESBAK」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Q2
請問導演有沒有在其他國家、菲律賓以外的作品是他特別喜歡的?

羅克斯李
有的有的,我喜歡張藝謀、荷索(Werner Herzog)的作品,還有美國比較商業、娛樂性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

 

Q3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剛剛看到羅克斯的短片有很多是在評論、表達對於日本核爆的看法,想請問為什麼導演會這麼關注日本核爆?跟做為菲律賓人、菲律賓曾被轟炸的經驗有關嗎?還是因為早期參與的工作方式跟大使館有關?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羅克斯也是漫畫家,他是如何看待實驗電影跟動畫的關係,想請你多說一點。

羅克斯李
我想要傳遞反戰的訊息,我一直對反戰是很有想法的人,透過短片或是動畫呈現是我想做的事情,也蒐集到了許多人的戰爭影像紀錄,我覺得這是我想要運用、呈現的媒材,其實這算是一種抗爭,透過我的作品表達反戰、抗議的訊息。
8、90年代的工作坊的確有給我們一些影響,讓我們看到許多實驗作品,來自德國等其他地方,看了之後自己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我有自己的創作方式,我們的東西也有影響到他們,我比較是把實驗跟動畫作結合,因為我認為動畫是很可以操控的一種媒介,可以透過影像操作來呈現我想呈現的作品樣態。

 

Q4
作品裡面的聲音呈現也很特別,想請問在思考音像跟影像的結合有什麼考量?

羅克斯李
有時候我想做一些實驗,聲音也可以做一些實驗、不一樣的嘗試,有時是用生活當中的聲音來擷取,整體就是實驗的想法。

墨夫
80年代有很多秘密的歷史,不一定有文獻跟書面資料留存下來,當時除了實驗電影也有實驗音樂,很多實驗音樂創作者跟實驗電影創作者都是重疊的,都有創作,比如說羅克斯自己也是實驗音樂家,都有身份的重疊。

主持人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ABCD》的作品是在日本,他其實是邊吹口琴邊跟觀眾看電影,這好像也可以回應觀眾的問題。

 

Q5
因為拍攝科技越來越先進,手機也可以隨手拍攝,想請問羅克斯李對於科技進步、有更多資源可以創作的看法。另外也想請問對於實驗影像的創作者是否有什麼鼓勵?

羅克斯李
我手機快要沒電了,我來充電⋯⋯有照麼多裝置其實很方便,我覺得很好,我也可以做簡單的動畫、簡潔、後製,有自由化的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以前用16厘米或8厘米拍攝比較麻煩,也比較貴,我覺得年輕一輩很幸運,有這樣的資源,我鼓勵大家可以把握,多多做實驗的創作,可以用靜態影像來改變影像的元素,或做一些調整,這就是一種創作的型態。

 

Q6
剛剛的作品裡,不管是動畫或是單純的人體元素變化,甚至是實拍、裸體的男孩等等,想請問人體這個東西對於創作者而言,是如何看待?

羅克斯李
人體可以作為一個工具來呈現我們的想望,爬行的人可以看做是掙扎的狀態。其實我覺得到現在我們都還在掙扎,菲律賓有很多掙扎跟困頓,現在有很多人還是很貧窮、很努力的在討生活,我覺得這都是爬行的意思。這是1986年拍攝的,但我覺得到現在還是適用這個精神。

 

主持人
我想羅克斯李的作品除了剛剛提到的幽默感,在漫畫和作品裡都在強調一種自由,所以他的創作好像沒有這種形式或類型上的侷限,一直在強調自由電影、自由創作。我其實很喜歡這一系列的創作,墨夫也用自由這個字來拓展這個單元,所以在這個單元可以看到菲律賓很多樣性的真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羅克斯做為這個單元主要核心的原因。

墨夫
羅克斯李不見了,我想他手機沒電了⋯⋯其實這整個策展可以說是從羅克斯李開始的,過程可以說是永恆的、長期的溝通跟協商,現在五月剛好是菲律賓的大選月,是個恰當的時機讓大家看到許多作品都是在重要的轉捩點、80到90年代初期所拍攝的,也反應到了跟現在的連結性。

主持人
這場大師講堂有點二二六六,但我衷心希望羅克斯參加的遊行順利,總統大選有好的結果,雖然不知道會怎樣,也很謝謝墨夫今天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