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間積累,綻放多元、成熟而老練的面貌──第14屆TIDF台灣競賽觀察

作者
 吳文睿(台灣競賽初選委員)

本屆台灣競賽的參賽作品,整體在內容及形式風格上呈現多元的趨向,持續呼應當代紀錄片不斷拓寬的定義和疆界,而最終脫穎而出的15部作品則在這個多元基底之上,展現出成熟而老練的面貌。

會說「成熟而老練」,「時間」是其中的關鍵詞──無論是生理的時間或物理的時間。生理的時間,指的是年紀和創作資歷;本屆入圍的作者多數在40歲以上(只有一部作品的作者年紀在此之下),且幾乎都具備了豐富的創作資歷。年紀和資歷並不是評選的考量,然而這批台灣紀錄片界的「中堅」創作者們,確實端出了亮眼、甚至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績。本屆台灣競賽,應是台灣紀錄片創作的中堅世代成果頗為豐碩的一屆。

物理的時間有二;其一,是紀錄片中的重要元素──時間的積澱。此次入圍作品的拍攝時間多數達數年,有些甚至長達十年、十多年。就成果論,這些作品的觀點明晰,敘事有條不紊的穿梭在整理得當的素材裡,顯見創作者在與被攝者互動,以及拍攝和剪輯上都具備了高度的掌控能力。

而出人意料的,此次也有將十多年前拍攝、剪輯完成的成品進行「再剪輯」的作品,且不是局部微調式的修改,而是改頭換面似的重剪成「另一部作品」,其成果猶如隔著一條時光之河靜靜凝視後迸發出極為動人的力量。放眼整個紀錄片史,這樣的例子恐怕也是少見的。

其二,是作品的時長。本次15部入圍作品僅有兩部在60分鐘以下,其餘則在60分鐘以上,其中更有十部作品接近或超過90分鐘,最長的甚至接近五個小時。在這樣的長度下,入圍者們仍如細火慢燉般的展現其對結構和節奏的穩定把控,老練而成熟的面貌,有部分亦來自於此。

相較於紀錄長片,紀錄短片在本屆參賽的數量雖仍不少,但不是形式和風格表現出色、觀點卻較陳舊薄弱,就是雖有神采但猶如將一部長片的片段裝進短片的篇幅裡,或是概念不差可惜呈現生澀,較缺乏過去數屆那般有多部內容和形式俱足的秀異作品。最終出線的短片僅有一部──也是本屆年紀最輕的作者,然其對作品的把握亦是精準而老練,令人期待他們後續的發展。

在內容上,本屆參賽作品涉及的議題廣泛,最終入圍的作品從歷史、社會、政治、文化、藝術、性別、家庭、移工、罕病到原住民等皆有涉及,相信觀者可從這批台灣紀錄片創作者的視點窺見當下世界的某些模樣,甚至改變你原先認知的某些模樣。而其中,有作者以過往熟練/悉的形式和風格繼續鑽探新的議題;也有作者在過往探索的議題領域繼續開拓新的風格和形式。

如同議題的廣泛,本次參賽作品在風格和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實拍、檔案、重演、動畫、環境劇場等。其中在實拍上,使用「舊媒材」如膠卷或DV帶拍攝的作品比例有所提高,猜想是這幾年的相關風潮帶動所致,然而其中較為成熟與(使用該媒介之)「必要」的作品仍然不多。而在類型上,參賽作品亦是各顯鋒芒,紀錄、劇情、動畫、實驗、錄像,乃至多種類型跨度/融合的作品皆有,呼應了當代紀錄片不斷拓寬的定義和疆界。

入圍名單中,有幾部在風格和形式表現上特別新穎、突出的作品,無論它們是虛構的真實、真實的虛構,或二者的交融互滲,都一再的對TIDF的核心精神「再見.真實」進行叩問和辯證,也進一步拓展了台灣紀錄片的聲/視域。

此外,從報名作品的製作方式上,可見近年時興的「跨國合製」與「團隊合作」的數量呈現上升的趨勢,當中的優秀作品也進入了此次入圍名單,其成果或能作為未來有意依循此道的創作者們踏尋的基石。

然而,無論哪一種製作方式,隨著近十多年紀錄片製作環境的越趨成熟,台灣的專業紀錄片製作已多趨向於「規劃式」拍攝,十多年前學者李泳泉曾謂台灣紀錄片傳統上慣習的「蹲點式」拍攝(註),如今反而變得少見了。此次入圍作品中,少數幾部優秀的「蹲點式」紀錄片在這個時代於是顯得彌足珍貴。這些創作者們非但選擇蹲點,還是更為苦熬的異國蹲點,在時與地的跨度下,於鏡頭前逐一開展紀錄片工作者與被攝者/地之間複雜的關係與層次,尤其令人感佩。

綜而觀之,本屆TIDF台灣競賽最終選出的作品,除了希望能反映當下的議題、探尋與拓展新的形式和風格,也期望能回應過去的台灣紀錄片傳統,照見當下時興的製作潮流,同時為台灣紀錄片擇出一條可供來人探索的前路。

 

※註:2007年「台灣地方志影展」手冊所刊之影展決選討論上,李泳泉發言:「台灣所製作的紀錄片裡面,太多的只是習慣長期的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