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一群島吧!重探24年前的12座流離島影

作者
 何欣潔

在2024年重看「流離島影」,是一件再「著時」不過的事情。

著時,在閩南語常指水果到了當令季節,是最成熟適合入口的滋味。「流離島影」這個在2000年問世、至今看來仍先鋒意味十足的大型影像實驗計畫,如今與現下的「台灣群島」身影重合,讓一切都鮮明、立體並複雜了起來。

 

紀錄片的本事上,這樣寫著:

1999年夏,「螢火蟲映像體」邀集了12位導演,分頭出海到台灣周屬12個離島上,推動一項台灣史上規模最龐大的實驗紀錄片拍攝計畫——「流離島影」。

 

最後成形的計畫,原則上仍以台灣政府的行政轄區為經緯,「挑選」了12個離島,分別是:西嶼坪(澎湖)、小琉球(屏東)、東沙群島(高雄)、北方三島(基隆)、釣魚台(宜蘭)、蘭嶼(台東)、綠島(台東)、馬祖(連江)、金門(金門)、基隆嶼(基隆)、龜山島(宜蘭)、烏坵(金門)。

若在地圖上將這些離島連結起來,恰好合臂環抱台灣本島,形成一座奇異的海上之城。

 

然而,我這樣「合臂環抱」的群島想像,恐怕也是屬於2024年的,而非2000年的氣味。畢竟,在計畫的開端,郵件群組裡的吶喊可是:

「請給我一個島吧!」

「島嶼的生命特性是什麼

我們的又是什麼

上回在地下社會與小沈談到生命的出口問題

到台灣東西南北四極點

站在海陸交接的臨界點

處在那再也無路可走的絕境上……絕對的出口只能存在這種尖端上」

 

這些郵件內容,公開收錄在《流離島影》影像書中,成為珍貴而有趣的文本,與最後的影像本身相互對照,看見一代人的島嶼摸索,到今日仍然不過時。(註一)

 

如果我們稍離當下的台灣,回到2000年的政治與社會時空,就更能體會這郵件中,敏銳的影像工作者們,寫出「到台灣東西南北四極點/站在海陸交接的臨界點/處在那再也無路可走的絕境上……絕對的出口只能存在這種尖端上」,是如何地與當下的島嶼氛圍相互共振。

一言以蔽之,自九〇年代開始,以群島為單位、新生的「台灣共同體」,便慢慢浮現在海平線上。政治上,1987年台灣與澎湖解嚴、1992年金門馬祖解除戰地政務,盤旋在群島上空的「全民備戰/軍事管制」的幽靈,終於在各種條件下慢慢鬆開了手,讓島民們開始摸索自由的可能。

當時,與自由化同時發生的,正是本土化。畢竟,自1949年開始長達38年的戒嚴中,不但禁錮了人們思考與行動的可能性,也讓群島的邊界認知長時間錯位:我們戒嚴,是為了備戰;之所以備戰,是為了「光復大陸國土」。

在漫長的戒嚴時間裡,眾人此身所在的島嶼,只是暫時的「反攻基地」,不是真正的「國境」,一塊基地的形狀,有什麼重要呢?生活於其上的人們,有什麼必要去認真探索、撫摸、凝視這基地的「東西南北四極點」呢?我們的東西南北四極點,應該是蒙古、青藏高原這些地方呀!

然而,長時間的「反攻不成」,讓這個「國家」的邊界感開始起了變化。甚至,連國家的正當性本身,都開始隨著海浪晃動,成為不確定的答案。九〇年代的台灣,是眾人懵懵懂懂、一起在各種偶然與必然中尋找新答案的旅程。這趟旅程的第一站,正是從離島開始:1990年的金門協議。

1990年之前,兩岸政權都各自宣稱擁有對彼此領土的主權,並誓言以軍事力量奪回原應屬於自己的領土。(當然,今日中共仍然如此主張,且不排除以武力實踐;台灣雖在制度上仍未刪除「全國(由中華民國)統一」的字樣,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已極罕有政治人物再提。)

這在當時的時空,造成了一個效果: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兩個政權,在面對兩岸重大罪犯遣返議題時,需要仰賴國際刑警組織等第三方介入,進行個案合作,才有辦法引渡罪犯。國界的不確定性、戰爭始終未曾落幕,造成犯罪的真空地帶。但1990年,正是兩岸慢慢試圖開始恢復交流的時刻,雙方就在當年發生多次慘烈大戰的金門,簽下近半世紀以來,第一個正式由「兩岸政府默契委託民間團體進行直接合作」的協議。協議簽訂之後,兩岸政府分別委由各自的紅十字會,進行逃犯遣返的工作。

然而,恢復交流,並不代表和平的鐘聲從此響徹雲霄。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前夕,由中共試射飛彈所造成的台海危機,是九〇年代台灣民眾最接近戰爭的一次回憶。當時,前線的金門、馬祖離島再度回到高度警戒狀態,軍民緊張程度,遠遠超過台灣本島。在兩岸時暖時冷的「談—打—談—不談」循環中,離島所感受的溫度變化,永遠都比「本島」更劇烈。

1996年的飛彈危機,並沒有讓中華民國在台灣群島上「本土化」的腳步停下。那一屆,群島上的人一起以「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名義,決定讓國民黨的李登輝繼續擔任總統;到了2000年,更重大的變化發生了:在許多人事先未曾料想到的情況下,來自當時在野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當選了新任的總統,成為新一任的國家代表。

這樣的變化,無疑又將「台澎金馬」群島共同體的邊界再度夯實。無論統派(此處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派)有多麼不甘,新生的台灣共同體開始成形、新的國境邊界正在顯影,已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所謂的「中華民國」,必須在制度上直接面對自己早就丟失大陸、也無可能再反攻成功的事實。

而在《流離島影》影像書中,記錄下這計畫的前身,名為「離島顯影」,隱隱約約呼應了這樣的時代空氣。離島與《流離島影》當中記錄的事件(從保釣運動、核廢料到前線島嶼撤軍議題等),若全兜起來看,無疑是記錄了「新邊界」生成過程,留下來的重要的切片。

 

不過,若因此想在這系列作品中,尋找清晰的國族與認同符合的觀眾,恐怕要失望了。這12部紀錄片雖然隱約可見尋找/探問邊界的企圖,但最終仍然忠於故事、忠於島嶼的形狀、忠於「人」,甚至忠於作者自己本身的探索與困惑。當然,這絕對比直接高舉國族大義更為可愛、誠實,也更符合台灣一路以來建構自我認同的風格:緩慢、困惑、常常看似迷失了方向,卻以相對溫柔而幽默的方式,盡可能地保全了體制轉型期間,每一個「人」的尊嚴。

舉例來說,在《南之島之男之島》中,一開頭的仿莒光日教學影片風格黑白影像,逼真到讓人以為「真的」播映了軍方影片。直到影中人的眼中,偶爾閃過的一絲笑意;又或者旁白與鏡頭的語言,開始帶著一些輕微嘲弄的意味,才讓人恍然大悟,這是一段「仿」軍方美學的作品。隨著這段「偽」莒光日影片結束,鏡頭開始正視島嶼,畫面由黑白變為彩色,一切的島嶼風景,才還原了本來顏色,與片頭、片尾的東沙群島地圖沙畫相映成趣,是系列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

又或者《噤聲三角》中的北方三島,右下角的詞條解釋,同樣也是「仿」自科學教育博物館的解說美學。一開始正經八百地解說植物的特性、功效與生長季節;但慢慢地,詞條開始出現「軍人」(解釋:隸屬於軍籍之人)、「斗笠」、「氣象觀測員」等讓人發笑的「歪詞」,最後甚至出現了「照片」的詞條解說。以紀錄片調戲照片的定義,銀鹽之間,相互揶揄,可謂是讓人不得不微笑的一幕了。這詞條解釋造成的觀影樂趣,有點類似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形成的解構樂趣(註2),又像是《百年孤寂》中的「這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為多數人直至今日都十分陌生的北方三島,留下鮮活的身影。

是的,為曾經存在的世界與人們留下鮮活的身影,原是紀錄片打動許多人的關鍵因素。拋開以上那些兩岸政治變遷、台灣認同追尋的宏大敘事,《流離島影》穿越重重困難與限制,留下這些離島與人的畫面,本身便足夠動人。

如《清文不在家》中,清文父親雙手拿著漁網,緩緩地蹲下,讓漁網入水中作業的一幕,那穩健與沉著,是老一輩蘭嶼男人的腰腿與海洋的關係。新一輩的蘭嶼人,當然仍擅長漁事,但身體已經不是過去的身體,而有了另一種姿態。鏡頭記錄下老漁人身姿,讓以後的蘭嶼人/台灣人/世界所有人還能看見上一代的人是如何走路、放網,以及抽著兒子做給他的竹煙斗,靈光閃現的瞬間,已是價值連城。

而《鄉愁對話錄》當中,鏡頭戀戀不捨的故鄉龜山島,卻成為觀光客遊覽賞玩的天堂;《馬祖舞影》中馬祖青年盡力在沙灘上跳躍、舒展不再被軍事管制的肢體,卻同時為了撤軍後島嶼經濟何去何從而煩憂;《誰來釣魚®?》中身影忽隱忽現,最後被日本海巡阻擋而無法觸及的島嶼,都在深情中自有犀利,與後來24年的歷史發展相對照,別有樂趣與深意。

當中頗值一提的,還有以小琉球為拍攝對象的《浮球》,鏡頭主要記錄的場景,都在小琉球外海的大陸漁工「海上旅館」(即提供他們住宿的船隻),留下了第一批合法來台打工的大陸沿海青年身影。那樸拙的眼神與瘦削卻有力的青春身影,讓人想起後來中國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註3)。殺馬特的學長們,曾經在海外如是漂流。如今在中國的劇變中,不知他們是否安好?

自2020年以降,因為全球疫情、中美脫鉤/對峙等因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與中國及其支持陣營的關係日趨緊張,「新冷戰」之說甚囂塵上,也讓台灣多年來原本就曖昧不清的國際地位,發生了眾多變動;台灣人對自我主體/邊界的認知,也再度進入風高浪急的海域,變得大不相同。

 

在這個時刻,重新去看看,2000年的導演們如何以離島為方法、摸索世界的形狀,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參照點。而當中充滿野性的氣味、時常閃現的導演自我思考與絮絮旁白,當真落實了開頭另一封信件所言:

「想拍一系列島嶼的紀錄短片

12個島 12個創作者 把每個人放逐到陌生之島上

進行生命與土地的對話 傾聽海與陸的交談

一年後每個人交出15至20分鐘短片

謝絕客觀新聞報導 有別主流美學形式

要你思考 要你感情 要你參與 要你投入 要你拿生命純真 與島嶼海洋搏命....

12段別緻的抽象的個人的又真實無比的紀錄短片」

 

謝謝「流離島影」團隊,實實在在地以純真與島嶼相搏。是我們練習「成為(群島)島民」的暗夜海上,一座重要而清晰的燈塔。

 

編按:

  1. 李志薔等著,《流離島影》,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2. 《馬橋詞典》是中國作家韓少功於1996年出版的小說,按照詞典的形式,收錄了其在當知青下放湖南汨羅縣的115個詞條,描寫傳統中國農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部分詞彙則為作者虛構或臆想(如暈街)。
  3. 《殺馬特,我愛你》(2021)為中國紀錄片導演李一凡作品,講述「殺馬特」泛指1990年代左右出生的中國底層農民工,其成長、生活及精神世界。

 

作者介紹

何欣潔
1985年生,澎湖人。離島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人/總編輯。《斷裂的海》共同作者、離島紀錄片《Frontline Residents : An Island Story》策劃與製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