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般的真實與記憶——記錄小歷史、大日常的小規格電影

作者
 史惟筑(「無題之卷」單元協同策展人,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

銀幕前方的電影史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帶著以35mm標準規格來建置商業映演體系的視角談論「電影」。銀幕後方從產業、導演、明星到主創,總需要美學目光來鞏固電影自二十世紀初拚搏而來的藝術地位。這樣的視野,幾乎宰制我們對於「電影」一詞的想像,更主導了超過半世紀的電影研究。35mm以降至當今數位化的電影(映演)發展,可說是從銀幕後方建立的歷史。然而,銀幕前方與觀眾相關的歷史難道不存在?

早在電影發明之初,製造商們便紛紛發展各種降低技術門檻、小於35mm膠卷規格的「小規格電影」,如1922年發展的9.5mm、1932年問世的8mm,都是為了使電影進入私領域,讓「拍」與「看」成為大眾休閒文化的產品。而小規格電影傳入台灣後,有消費餘裕的社會階層投入這項新興活動,無論隨意拍攝或同好交流,都希望記錄下美好時光,讓家庭影像成為與親友的共同記憶。

這些家庭影像儘管不被載入電影史,卻純粹記錄了生命與時代的相遇,也映照出大歷史中的殖民、流離、現代化與台灣社會發展軌跡。

 

小規格電影技術發展

「百代—寶貝」(Pathé-Baby)9.5mm放映機於1922年問世半年後,1923年也推出了攝影機,正式邀請大眾在家看電影也拍電影,把觀眾從電影院公共空間的集體性,帶向個人私領域的情感經驗。這台比成人手掌大一些的家用攝影機,讓人們可以隨手記錄日常點滴、旅遊經驗、家庭重要事件。它帶著親切、可愛的名字,打敗同年柯達公司生產的16mm攝影機「Ciné-Kodak」,成為當時家用電影首選。

台灣也沒置外於這股全球「家用電影」(le cinéma chez soi / cinema at home)風潮。日本代理商伴野商店於1925年將「百代—寶貝」引入島內,並在1928年前後逐步建立在家看電影、拍電影的觀念。當時更有一群業餘者將電影的DIY活動提升到技術鑽研的層次,成立電影同好會舉辦放映分享、出團外拍、分享技術知識及美學品味。

與「百代—寶貝」相比,柯達推出的16mm攝影、放映機在輕便度上略嫌遜色,然而其畫質與畫面比例的表現,讓它在教育、政宣場域佔有一席之地,也成為殖民體制下,台灣教育、宣導影片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1932年,柯達公司發展出8mm膠卷規格,撼動了「百代—寶貝」引領十多年的業餘者電影地位,而台灣這次同步跟上,在1932年的《臺灣日日新報》便可以看到其廣告足跡。島上的人們於是從9.5到8mm,持續與全球愛好者共感「休閒—電影」的樂趣。

事實上,小規格電影讓自映、自拍以或家用、或業餘的名義,開創電影使用經驗的多樣性;從家庭自用、同好切磋、影像教育到政策宣導,在電影院外的場域中開枝散葉。這也是在日治時期劇情片皆以佚失的情況下,能夠引領我們重探台灣電影歷史尚待挖掘的新面貌。

 

稜鏡般的真實與記憶

筆者與TIDF團隊歷經兩年多的研究、採集與(重新)挖掘,挑選以1920年代日治時期到1970年代台灣小規格電影,從技術、歷史、記憶、研究等面向開展,將視線從銀幕後方挪到前方,延伸紀實電影的另種視野,拓展台灣電影歷史更寬廣、更真實的樣貌。

不過銀幕前方的歷史深邃複雜,因此「台灣切片|無題之卷:小規格業餘電影,還有其他」單元將有別於傳統影片放映型態,每場次將以放映搭配講述、演說、音樂演奏、檔案再創等不同形式,介紹台灣珍貴的歷史影像。放映與影展現場也將展示小規格電影器材,讓觀眾看得到也摸得到。

家用電影的世界首映-9.5mm影片小史」作為單元引言,以文獻、檔案、影片介紹台灣日治時期如何建立家用電影的觀念、發展業餘者電影文化,而當代眼光又如何以研究、再創作的方式,認識一世紀前風靡世界的「百代—寶貝」;「丁瑞魚家庭電影(1935-1943)」是極少數留存的日治時期8mm家庭電影,丁瑞魚醫師悉心地記錄自己與家人的跨國移動,令人感受台灣人在多重身份的交織下,面對戰爭乃日常的艱難,而家庭影像便作為抵抗記憶消逝的重要載具;「日治時期小規格電影研究會」將從日本人拍攝的旅遊記事,窺見台灣島上的現代設施與休閒活動,並藉由高爾夫與電影的引入切入殖民與現代性的影響,同時,也能看見殖民政府如何利用小規格電影作為社會教育、正規教育與政策宣導的傳播工具,建立電影教育的製作、發行、傳播網絡;「許蒼澤家庭電影(1960-1970)」則有幸讓我們一窺知名攝影家許蒼澤的家庭生活,他為家人留下彌足珍貴的童年與旅行記憶,也讓二次戰後的台灣自然與人文景緻重現觀眾眼前;「再研究:鄧南光的小規格電影」與《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以講述表演及電影形式,引領觀眾「翻轉」被歸類為鄧南光家庭影像的檔案詮釋。

此外,小規格電影發展出的業餘者文化,如果沒有業餘者的現身說法,會讓小規格電影創造出來的文化地景中欠缺重要角色。因此,我們邀請到電影收藏家張凌文先生現場展示、放映自身收藏的台灣早期珍貴影片與放映機,並與觀眾分享業餘者養成計畫。最後,TIDF也與電影蒐藏家博物館合作,開設「業餘電影院:一個8毫米的週日午後」,邀請觀眾浸淫在私人影像的情感記憶之中。

 

今年,「台灣切片」要擦亮的歷史是:重溫個人情感記憶的影像紀錄,也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