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映後座談
時間:05.10 (FRI) 20:20
地點:京站威秀九廳
主持人:徐硯怡
出席影人:《我們到底做了什麼?》導演 藤野知明
口譯:吳奕倫
攝影:王泰鈞
主持人
這場是亞洲視野競賽《我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國際首映,導演也有來到現場,我們先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藤野知明導演。(鼓掌聲)看完這部用時間累積而成,非常令人震撼的生活紀事,我相信大家都還在震撼當中,我們先用這個機會先請導演跟現場觀眾打個招呼。
導演
大家好,我來自日本,也是這部片的拍攝者,我叫藤野知明,謝謝今天各位這麼晚還來看這部電影。
主持人
這部片去年在山形影展世界首映後,台灣是這部片國際首映的第一站。我先問第一個問題,剛剛在影片裡我們有看到導演提到他是怎麼開始拍攝紀錄片,片中其實講蠻多的,但我想問從一開始1983年的錄音檔,到最後我們看到經歷40年、拍攝時間20年的素材,導演是怎樣去轉換記錄拍攝的觀點跟動機?
導演
其實我一開始不是因為要拍紀錄片而拍,而是我姊姊的狀況已經持續那麼久,我希望能夠把它記錄下來,拍下來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位精神科醫師,讓他看我姊姊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情況。所以最開始不是為了拍紀錄片而拍。
我開始去彙整我的拍攝素材關鍵契機在於,我姊姊進了醫院,出院後情況好轉,久違20年我們總算可以進行一些正常談話。我那時候就想說,這樣或許可以拍一些有意義的東西,能成為一個作品也說不定。
主持人
所以是在比較後面的階段才開始彙整素材嗎?
導演
對大致上是這樣的。因為這部片是在去年2023年完成,但2年前在山形道場,一個紀錄片駐村工作坊,是大家可以帶著未完成的片子去討論的工作坊。那時我把未完成的素材帶去,和那邊的專業人士討論。也是在那時候才開始覺得這些素材可能可以做成一部大家可接受,或可以拿給大家看的作品,真正開始製作這部片。雖然我拍了很長的時間,但其實我的素材沒有那麼多,大約100個小時,現在有很多紀錄片都拍攝幾百小時以上,所以我的素材不算太多。
主持人
導演還有要補充的嗎?
導演
其實這部片我想放的焦點並不是姊姊,而是包含我在內的,還有我的父母親。我第一個想要聚焦的是我父母親究竟在思考什麼、為什麼會做出這些行動,所以真正的焦點並不是我姊姊的疾病。第二個我想講的是,我父母親除了這樣的行動外,例如他們在門上不是放置了掛鎖嗎?這部分我覺得也是很大的問題。但所謂思覺失調症的責任,我並沒有覺得責任一定在誰身上,因為思覺失調症這樣子的疾病,它發生的原因目前都還是未知。所以我真正想要討論的其實是上述那兩個點。
主持人
其實導演有說過,拍這部片是為了要讓大家知道有這件事情,而不是要討論思覺失調的原因。這部片可以算是一個社會意識的影片,但同時也是非常私人的私電影。想要問導演,最後決定讓自己呈現在這個攝影機的兩端,同時是拍攝者,也是在電影裡的被攝者,這樣子的決定是怎麼形成的,讓自己也成為影片裡的一部分?像是後面出現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導演
其實我姊姊罹患思覺失調症是1983年,我真正拿起攝影機去拍我的家人是在2001年,這中間已經過了18年。這中間我一直沒有拍攝我的家人,一直無法拿起攝影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會干擾他們的行動。也就是說,我拿起攝影機去拍攝他們的時候,雖然我只是在拍,但對他們來說,我就是進行一種加害的行動,所以這期間我一直沒辦法拿起攝影機拍攝。我大學時期一直面對這樣的問題,後來進入專門學校學習紀錄片拍攝之後,我了解到面對拍攝對象,無論對方是什麼反應,一定要讓他知道有攝影機的存在,才是可以順利拍紀錄片的方式。我因為這樣才開始拍攝。
影片一開始的那段錄音,是在我姊姊不知情的情況下錄音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讓她知道我在錄音的話,她就會意識到錄音機的存在,而做出有錄音機存在的行動,就不是她最自然呈現出來的行為。但在此之後,我意識到其實不該讓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錄音或錄影,因為這樣的信念,後來不管是面對我姊姊或是父母,都是讓他們知道攝影機的存在才進行拍攝。那至於拍攝我自己的部分,其實我自己是不想被拍攝的,但如果要讓大家知道當下發生的情況,我也必須把我自己拍進去。
Q1
今天看了這部片覺得相當震撼,張力很強。我想問,在看片的過程中,我們知道導演在片中現身的篇幅其實不小。如果方便的話,我想問導演看著自己家人的狀況,拍攝這些的過程中,這麼長的一段時間,面對姊姊這樣的生命狀態,或是家人的狀態,心裡或許也會有某些掙扎嗎?我有點好奇導演內心是什麼樣的狀態?以及怎麼去看待姊姊的生命的變化?因為片中爸爸有提到,他不認為這是一個失敗,所以我也會蠻好奇導演作為弟弟,對於姊姊的生命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狀態是怎麼樣?
導演
正如同我剛才所講,我自己也會覺得拍攝我的家人,好像是對他們進行一種加害的行動。但我另外又會想其實在日本,可能會有很多人家裡的狀況跟我們家是類似的,有時候把自己家門上鎖啦,不讓這樣的人出去啦等等。我自己會想,有這麼多人有這樣的困擾,遇到跟我家類似的情形,而我沒有做些什麼的話好像也不應該。所以我應該要拍下來,希望能夠讓一些類似經驗的人看到。
我自己也知道,把家人這樣的情況拍攝下來,可能會為他們招來一些不光彩的看法。但我所抱持的想法依舊是,如果有人看了影片,意識到這樣的情況是不對的,甚至有些人跟我家有點類似,若能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讓類似事件稍微減少的話,那我就應該拍下來。我後來是帶著這樣的心情進行拍攝的。
我姊姊是很優秀的人,每次被拿去跟她比較,我總是比不過她。我本來也一直相信她會進入醫學院,像我父母親一樣成為一個研究者。她有這麼好的能力和發展性,卻遇到這樣的事情,人生大半的時光都被消耗掉了,很令人惋惜。我父母是醫生,也算是專業人員,但身為專業人士,怎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呢?這也是一直讓我很不明白的地方。影片中最後有看到,我爸爸把一些責任放到我媽身上,但我自己覺得是我爸做出決定,我媽只是順從我爸的想法。
Q2
不好意思,我是做這方面的社工,所以想回應一下導演剛才的疑問。在我的工作生涯裡,也有碰過來求助的人,他爸爸不允許他的手足去看精神科醫師,但爸爸是醫生,所以這件事不只是他們家會發生。我的理解是因為,精神疾病的污名,非常用力地影響到父母親,當自己孩子生病之後會想,我是不是一個不合格的父母,是不是很丟臉。更何況姊姊本來是備受期待的,對孩子的希望只能被埋在墳墓裡。所以這個事件是可以跨越不同國家的,我今天的震撼是因為,平常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敘事,一個很有歷史性的敘事。
我的確也很同意導演說的,我覺得應該要有很多人去看到,從一個知識份子的家庭,看見精神疾病怎麼影響這個社會。因為每次談到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用排除、隔離的方式在思考,或是把很多的罪名給父母親,責怪父母親有把孩子教養好,才導致這樣子的狀況。但我覺得,父母親需要幫忙,姊姊或生病的人需要幫忙,真的會很希望這個社會去思考,不只是一個人病了,還有一個人怎麼被看待,還有好好的活著。所以謝謝導演把這部電影,這個家裡的這麼隱私的故事讓大家看見。謝謝導演。
Q3
我有兩個問題想問。當導演開始拍攝,因為影片都呈現爸媽跟姊姊一起生活的型態。想問導演開始拍攝後,是跟這個關係更緊密,還是你會覺得你從這個關係更獨立出來了?第二個問題是想問當姊姊過世的時候,在病床上用馬賽克處理,後面在棺木的時候,卻是清楚呈見,想問導演在這方面的思考?
導演
我一開始拍攝的時候是一個人住在東京,離老家北海道很遠,大約半年休假一次回家,但每次回家拍攝並沒有讓我們的關係變好,反而更糟。每次我回家我媽都說:「這是我家,你趕快回去。」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持續拍攝,所以當時的關係其實是變得更差。我跟我媽的關係,在我跟她能夠好好坐下來談話時,她已經有失智症的徵兆。影片字幕也有提到,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跟她說,最後卻都沒能好好講。也因為如此,我覺得我有些問題不好好跟我爸問清楚是不行的。如同各位在影片中看到的,我媽媽也是有比較輕鬆的一面,我們也有開心相處的時候,只是在影片中沒有太多呈現。我是喜歡她的,但是家裡的問題發生後,我們就漸漸變得比較無法溝通。
關於打馬賽克的部分,其實我拍整部片都是抱持著不要打馬賽克的原則。因為在日本有很多報導,他們報導身心障礙者,尤其是罹患精神疾病的人士時,往往會打上馬賽克。當你打上馬賽克,其實很多人反而更不了解情況。所以我當初抱持著一個信念就是,我不要像那些報導一樣。但是有一點,可能影片裡沒有呈現出來,就是我姊姊其實一直都不想死,她求生慾望非常地強。當時主治醫生曾經問她:「如果妳的心臟停下來,要急救嗎?」她的回覆是說:「如果我的心臟停下來了,那就想辦法讓它動起來。」由此可知,我姊姊求生意志很強,所以當時做放射線治療,她是從頭做到最後一刻,做到一直無法再做下去才停止。最後那個鏡頭是她已經撐不下去的鏡頭。根據她的想法,我認為或許我不該呈現她這個樣子,就在那裡加上馬賽克。
Q4
我看到前面問姊姊會不會恨,這件事情讓我印象很深刻。也想知道導演做完這部紀錄片後,那個恨的感覺有沒有產生變化?還有在最後面問爸爸,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有什麼改變?我也好奇導演心裡有沒有自己的答案?
導演
我其實在那段會問姊姊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媽跟我講的一件事,讓我想要去確認。我媽一直跟我說,姊姊其實並不是思覺失調症,是因為想報復,對她有恨,才會裝出思覺失調症。我媽跟我說,醫生就是這樣跟她講的。當時我當然會覺得,怎麼可能呢?但心裡又會想搞不好真的是這樣子。所以我想去跟姊姊確認這件事是不是真的,而問了這個問題。
至於我自己呢,我在問這問題的時候,對父母是有恨的,但現在我盡量讓自己不要有恨意。我拍攝這樣的作品,也不是帶著恨意去拍的。我到現在都沒有結婚,已經58歲,也沒有小孩,所以我自始自終都是由一個孩子的觀點去看父母親。雖然我自己沒有成為父親,但我好像也漸漸地有點了解我父母的想法。當然我沒辦法同意父親說的一些話,但片中我也沒有呈現我對他的頂撞反駁。
這部片的日文片名原意是「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也是對自己的提問。對我來說,我覺得當然要帶我姊姊去醫院。只是如同片中看到,我們花了20幾年才去,花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能夠更早去就好了。有觀眾曾經問我,他看到我一直在說服我的父母親帶姊姊去醫院,為什麼不由我自己帶姊姊去醫院呢?但是我覺得如果這樣強行帶她去醫院,事情能如此順利嗎?搞不好會在我姊姊心中留下傷痕。另外,我帶她去,搞不好我父母就會去帶她回家。所以我覺得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說服我父母帶她去就醫,只是真的花了太長的時間了。
Q5
這部片拍的都是家庭內的成員。想知道導演有想傳達社會對你們家庭的哪些影響,讓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
導演
其實我當初為了讓這部片呈現客觀角度,有去和我姊姊的主治醫生討論,希望他接受訪問,但被拒絕了。他對我要做的事其實是很擔心的,他覺得我這樣做可能會給我姊一些反效果,所以這部片沒有醫院角度的素材。另外片中有出現我媽的妹妹,就是那個最後受訪的阿姨。她提到我父母這樣的決定,作為外人她其實不能多說什麼。這個阿姨的反應在日本不是獨特的現象,很多日本人就算知道這個家庭發生什麼事,作為外人,會覺得自己沒有權利說三道四,這可能和日本社會有一點連結。另外補充,那個阿姨是從我20幾歲就很能跟我聊這些事的對象,所以她願意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