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界之白》映後座談
時間:05.16 (THU) 20:20
地點:京站威秀十廳
主持人:鍾佩樺
出席影人:導演 維拉.恰卡紐娃
口譯:林若瑄
攝影:黃箏
導演
謝謝大家來看《無界之白》,很開心有看到一些熟面孔,看來有一些觀眾也有看前一場的《末日觀測》。
主持人
其實我正想要現場民調一下,剛剛有看《末日觀測》的觀眾可以舉個手嗎?(現場有許多觀眾舉手)所以其實有很多觀眾都是連續兩部片一起看的。在開放觀眾提問之前,我非常好奇的是,就我所知這部片一開始其實並沒有打算要拍攝,反而比較像是導演剛剛在片中所說,是有點沒事找事做的結果,因而記錄了她在南極拍片時的一些生活細節,想問為什麼最後會有這部片的誕生?
導演
有些觀眾看過上一場的《末日觀測》的話,應該會知道為什麼我要拍這部片。那如果沒有看過的觀眾呢,前一部是比較概念性的電影,關於一個非人的存在、一個AI的載體在探索自然地景的一部片。我們那時候在南極其實遇到非常多的困難,我在拍攝時也經常覺得滿荒謬的。在一個這麼極端的狀況之下,還要拍一部這麼瘋狂的片,還要想像自己潛進一個AI的腦中去看這世界。那時候我其實經歷了滿多實體和生理上的困難,所以還要轉換心境去想像自己在AI的腦海裡,其實也是挺困難的。總之我覺得這經驗非常的荒謬,當下也覺得說既然要經歷這體驗,不如開始做影像日記,做這影像日記對我來說是維持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於是我就開始拿著攝影機,跟攝影機說話,基本上就是宣洩、分享我那一天的感受和心情。我後來也才覺得說這些影像好像可以拿來做什麼,可以剪成一部片。
也再補充一下,第一部片《末日觀測》我其實原先是有想要加入「人」的觀點,那時候這部片有兩種觀點,一個是非人,一個是人。那個人其實也有出現在《末日觀測》裡面,就是一個男人這樣。原本是有一條故事線,他是平行於AI這條故事線的另外一條線,但我後來在剪輯過程中,決定把這條故事線刪掉,但我還是覺得似乎少了一點人的觀點,所以我在《無界之白》中再增加了人的觀點。
主持人
既然有那麼多觀眾是連看兩部片,我相信大家對這兩種觀點的並陳一定有很多好奇的地方,我們就開放現場的觀眾提問。
Q1
非常謝謝導演這部精彩的片子。然後我這問題速戰速決。對導演您來說,你跟AI講話,就是你之於AI、你之於攝影機以及你之於自然,這三件事情在這部片中的意義是類似的嗎?因為對我來說,滿有趣的是敘事都倚靠著片頭提到的「觀測者」,都是藉由觀測者來限制另一件事物的可能性。比如說當我跟AI講話的時候,藉由我這個發話者來決定接下來AI的動作,然後再透過AI跟我回話的同時,限制他跟我回話的可能性,可是AI有時候也會超出我們的預期。就如同我跟攝影機一樣,攝影機得倚靠我把它拿出來拍攝,然後它才會拍攝。可是同時攝影機也會因為周遭環境的限制,而讓我不知道我到底在拍什麼(主持人:會有技術的限制)。那同時自然這方面也是,因為你有提到說當你在自然裡面是活不下去的,可是同時你也得藉由你觀看自然,然後自然可能之於我產生了一些意義。我很好奇對導演來說這三件事是怎麼安排在一起的?或對你來說這三者的意義是不是類似的?
主持人
在片中有觀察到這三種關係,那這三種關係對導演有什麼意義?你怎麼去思考這三種關係?
導演
這問題滿複雜的,也很多層次,不知道這位觀眾有沒有看過第一部片《末日觀測》?那部片中的AI是擬人化的,是比較獨立自主,也具有自主性,它會自己去探索自然地景。在第一部片中,我也嘗試著降低人類的影響,但那部片像剛才提到的,其實是滿概念性的,對拍攝的想像是比較偏唯美的畫面,要完成那樣的畫面,拍攝上其實頗具挑戰性。最初我其實沒有想要想拍《無界之白》,這部片相較於前部片,記錄了很真實的現場,所以拍攝時我其實是比較放鬆的,因為不需要太在意這部片要如何完美呈現,有時候甚至可以看到畫面上有些髒點,那種時候我基本上看不到我在拍什麼,因為雪地反射的陽光非常強烈,我也沒有護目鏡,所以一切都非常的粗糙。我其實滿喜歡這種粗糙感的,因為跟第一部片有了強烈對比。前部片感覺是非常乾淨、非常專注的攝影,這部則是比較粗糙。但也反映了我這個脆弱的人類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存狀態,是從在地的經驗出發,而我大多也採用手持攝影。
其實我個人沒有很喜歡出現在鏡頭前,對我來說這是滿困難的事情。拍攝這部片時,我也沒想過之後會在戲院放映,而我自己也不太想看這部片,因為覺得很尷尬。我現在站在這裡,好像要講一些充滿智慧的話,但我其實傾向對拍攝這件事保持距離,沒想到我現在成了這部片的一部分。同樣的主題我拍了三部曲,還有第三部片《人類世,孤寂世》,那部片其實更荒謬。這三部片分享了一樣的主題,關於AI、關於末日。那我個人身為一個角色,就把這三部片串在一起,我覺得我應該不會再做一次這樣的事了。
可能要再說清楚一點,就是剛才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AI好像有點擬人化,因為我最初沒有想拍這部片,拍攝方式就是用日記的形式,拍完後才覺得需要創造一個跟AI的對話,用來解釋我為什麼要拍這部片,還有我跑來南極的原因。我們在拍片的時候還沒有ChatGPT,那時只有一些非常簡單、非常基本的那種機器人對話。當時我覺得好像可以創造一個跟人工智慧的對話,我也想要把它放進這部片,就像當作是一個引言吧,就覺得這好像滿重要的。
Q2
導演好,謝謝帶來這部片,能感受到比較多人的溫度,我也了解導演因為現身在這部片而感到尷尬。我其實想要分享的是,我個人看了三部曲的預告之後,只選擇看了這部。我覺得它讓我最感覺到人類的視角,而這部片的地位跟其他兩部是一樣重要的。想問導演,若直觀地想,這部片是不是他三部裡面最接近自己的一部作品?或者說,是不是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
主持人
竟然有這樣一個要逼導演做選擇的問題!
導演
很難選哪一個是我的最愛,但這部片應該是最真誠的一部。因為原先沒有想拍出來,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也沒有去自我審查自己的話語與行為。但當然在剪輯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篩選過程,不過依舊是最真誠的一部。在第三部《人類世,孤寂世》中,我也同樣是片中一個角色,但那角色不一樣,比較像是一個虛擬化身。在那部片中,我試圖重建一些物質,然後藉由超八或是十六毫米的影像素材去重構影像。那部片的背景設在未來,所以觀眾在畫面上看到的「他」也並非真正的「他」。
主持人
很推薦你可以再去看另外兩部片,這次TIDF都有放。在另外兩部片的AI與人的辯證中,還是能看到許多導演本人的想法。順著剛剛的提問,我也很好奇,這部片跟前部片《末日觀測》相比,更大量地倚賴了書寫的敘事,我很好奇有多少內容是在南極留下的筆記,又有多少是決定要完成這部片後,才另外書寫的、類似劇本的文字?
導演
關於這部片中對話的部分,是在拍攝完成之後寫的。我個人有研究AI那些對話窗,試想機器人大概會怎麼回應我,因為有研究的關係,可預期它們大概會怎麼回應。關於畫外音,大部分都是在拍攝現場時,我自己錄製的,有一些有重新錄製,因為在現場錄製的音質不太好。有一些畫外音則是我合併現場錄音,再加上之後重錄的聲音、音軌,不過幾乎所有的畫外音內容都是在現場錄製的。
Q3
導演拍了三部跟AI有關的片,想問為什麼會特別想用AI視角去講述故事?這部片是比較貼近個人經驗的,為什麼仍選擇跟AI來對話,而不是跟另一個人對話呢?
導演
一開始我的想法是,好像必須要用另一個觀點來看人類在做什麼,這作法好像滿健康的,因為人類的觀點一直相當人類本位或人類中心,若能用有距離的觀點來看我們的行為,我覺得會滿好的。我拍攝時是2017年,全世界對於AI的討論也沒有那麼熱絡,那時也沒有太多影片用「非人觀點」敘事。現在當然有非常多這樣的作品,甚至算是個風潮,譬如說從動物的觀點來敘事,或是一顆石頭、外星人等等的,這些現在都還滿常見的,但那時並沒有,在當時對我來說就是探索一個新疆域,而我非常喜歡探索新事物。因為我覺得人類觀點通常滿自我中心的,反而用一個非人的觀點來看我們的行為,甚至是評斷我們,評斷我們在對地球、對這環境做的事情可能會比較健康。也許用這觀點來看,會發現人類其實沒那麼重要,也許我們只是在時間長流之中,存在這麼一段短暫的時間,也許我們以為我們正在創造一切,但我們只是一段非常短暫的存在,就像是恐龍一樣,即將會消失,所以我覺得用非人觀點重新審視我們的行為是滿好的。
我一開始會加入AI,也是覺得說需要一個引介吧,介紹這部片為什麼會存在,那時候就發明了這AI角色來跟我對話。這AI的聲音就一直存在我的腦中,我也希望能夠視覺化AI,就創造了這樣的角色,也述說了我為什麼會在這裡,也讓一段「人跟非人」的對話得以產生。另外滿有趣的是,在這邊也產生一個很大的對比,因為我在極地時感受到非常多的情緒、感受,但跟我對話的對象卻是一個冰冷的、毫無情感的存在,我喜歡這對比,我認為這讓本片更強烈。另外一點滿有趣的是,在片中有一段是我與AI的聊天被中止了,是因為衛星被風吹掉了,所以就沒有網路訊號了,也因如此,我後來才把重心放在我自己身上。那如果一開始並沒有講到AI的話,我好像也就不會有這個強烈的轉換,變成從頭到尾都關注在自身。
Q4
導演好,我只有一個小問題,為什麼導演會放兩段在中國的片段?
導演
在片中有解釋一點點。我們那時候其實有去中國勘景,原先覺得在中國的敘事線會融入在這部片中,但後來沒有。原本中國的故事線是想拍跟基因工程相關的事情,想要了解一個實驗好像改變了人類的基因,人類可能變成一種非人類、超人的存在。一開始是想去中國拍攝一間實驗室,他們就是在做基因的實驗,在掃描基因、改良基因這樣。我們當時非常天真,以為去中國就可以拍攝到這內容,但我們沒有獲得許可。後來片中看到的是中國一間養老院的畫面,當時的思考是,改變基因、改良基因是不是就有可能達到長生不老?所以才拍攝、放入長者的畫面,不過其實這樣的內容在世界各國也有可能拍到。去中國是在去南極的幾個月前,我在南極時是十月,推算回去,在中國是差不多暑假的時候,當時一直在想中國有沒有一些可以拍攝的畫面,而到了南極的大自然環境後,腦中卻一直浮現很多文明的場景,街上很吵鬧的聲音等等,這些影音一直在我腦海環繞。我那時經常失眠,就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影像一直浮現。我覺得中國的這些片段內容,跟我這部片的主題滿相關的,因為我想要探討一個消逝的物種、末日或是氣候變遷,一種對於事物消失的悲哀或是哀傷情緒。
Q5
導演好,因為實在太好奇,畢竟這不是人人都有的經驗,想問導演在南極冰川裡面裸泳的感覺(全場大笑),而且還挖洞在裡面過夜,非常好奇,因為那相當於在南極跟企鵝一起露營的概念。或是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些時刻,可能不一定有呈現在片中,但回國或回頭看的時候,是會感到欣慰,或是還好有記錄下來的?因為當時人在那邊可能是身心耗竭的,但我比較好奇的是有沒有一些回過頭來感到有趣、溫馨、溫暖的片刻可以跟我們分享?謝謝。
導演
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企鵝變成了我最喜歡的動物,那邊的企鵝比我印象中小滿多的,在大部分紀錄片看到都滿大隻的,那可能是不同種類的企鵝,我遇到的企鵝大概只有到我膝蓋這麼高。那時我的各種行為都還滿極端的,住在波蘭營地的木屋時,生活還算是正常,後來有大半的時間,都住在一間貨櫃屋。當時要在一個海灣拍攝完全無人的畫面,所以到了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在那邊真的什麼都沒有,貨櫃屋裡面沒有暖氣,也沒有廁所,而我之所以會去海邊游泳,其實是要去洗澡的。可以分享的趣事是,我從南極回來後,就習慣了在冷水裡游泳,我之前完全不會做這種事,但在我的國家有滿多人習慣在冷水裡游泳,我離開南極後就有了這習慣。當時我在這自然地景中探索,覺得環境非常的美,也很有異國風情,很難選出最印象深刻的時刻。但我非常喜歡當風沒那麼強的時候,因為在那裡時,每天風都非常非常強,有幾天比較風平浪靜,我就去冰山上行走,能感受一種完全的寂靜,很像是在一個無聲的房間裡面,什麼聲音都聽不到,我很喜歡這種寂靜的感覺。
主持人
謝謝大家的提問,因為時間的關係,座談差不多到這邊要結束了。不知道最後導演有什麼想跟大家分享的嗎?
導演
我總是說了太多(全場大笑)。
主持人
導演一直說自己沒有很喜歡解釋或談論她的作品,但我們這次還是安排了一場延伸座談。是在5/18,也就是剛剛提到的三部曲最後一部《人類世,孤寂世》映後,會有一場90分鐘的座談,所以她會要講很多的話。也歡迎大家在那一場一起來跟導演對話。最後掌聲謝謝導演,也謝謝很棒的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