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颼颼咚隆喀嗞》映後座談
時間: 05.14 TUE 20:40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10廳
主持人:陳婉伶
出席影人:《颼颼咚隆喀嗞》導演 歐斯卡.阿雷格利亞 Oskar ALEGRIA
譯者:鄒德平
攝影:林玟伶
導演
非常榮幸今天可以來到這裡。感謝主辦單位,將我這麼小的製作搬上檯面,也讓我可以從家鄉來到台灣。
主持人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影片。影片的開始是從家裡那台已經無法錄音的攝影機。除此之外整個影片的企劃的起源,也想請導演說明。
導演
是的,雖然是小製作,但的確是重要的。那我覺得人生中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東西都是一些小東西。這部片的製作並不複雜,說穿了從頭到尾就是一頭驢子、我、跟一台攝影機。其實我覺得這部片是非常不完美的一部片,畢竟我用的是一台老舊的、根本無法紀錄聲音的攝影機。但我個人非常喜歡跟錯誤或不完美一起工作,並從中找到新的語彙。就像我們走路的方式可能也是不完美的,拍攝的方式就跟走路一樣,也跟記憶一樣,充滿了很多的不完美。
主持人
想請導演談談對既存影像,比如家庭影像或錄音錄影的應用。不管是聲音或影像,如何跟新的東西再結合與思考?在導演的影片裡面,這些東西其實被用得很巧妙,比如後來用有點壞掉的攝影機拍的東西和舊影像之間,其實很難看出影像的接合點在哪裡。
導演
對我來說這部片的重點是在於開端。很多時候我喜歡從一個白色的背景開始,電影院裡面的白色螢幕,大家看到這部片一開始有一些煙霧、或是一匹白馬, 我覺得白色作為一個開端是很棒的。就像剛剛講的,有時候很難辨認舊的片段和新的片段,二者有點無縫接軌。我是刻意將它們混在一起,因為我們的記憶也是這樣。我拿著無法錄音的攝影機拍攝,想去捕捉這些沈默的片段。因為活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很少有機會體會沒有聲音的留白。所以我覺得拍這部片就像是在跳一支舞,我把這種有畫面但沒聲音,跟有聲音但沒畫面的片段結合。
Q1
想了解如何在創作這過程中選擇要紀錄的東西?
導演
很好的問題。我選擇要用比較傳統的方式製作本片,過程中要非常謹慎。當代很多影片都是數位拍攝,基本上沒有底片限制。可以拍一大堆再即時或事後決定要選哪些片段。但在這個紀錄片的製作過程可以說是完全是相反,我沒辦法讓我將所見全部錄下來再篩選,這樣做製作經費會不夠。所以我常開玩笑說本片的製作人是Paolo,就是那隻驢子,他也是我的混音師。因為我當初其實在選角的時候,就是注意到他對聲音特別敏感,聲音從哪裡來他耳朵就會往哪邊擺。而且他在移動的時候,就算山上有雲霧,看不到前面的路,他光是聽聲音也可以持續地往前走。那驢子跟馬比起來,他們吃的東西其實非常少,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太會生病。驢子吃得很少但非常有效率而且聰明。那我拍攝的時候就是把自己變得跟一頭驢子一樣,要非常節制的選擇我要消化跟攝取的東西,拍攝之前得先思考這個畫面對我的影片有沒有營養。我想如果Paolo可以吃這麼少還表現得這麼好,那也我可以小心地選擇,並且把選擇的東西拍好就夠了。這樣的製作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Q2
可否請導演解釋片中「Compagnia」(中文字幕翻成情意)的概念?
導演
「compagnia」(情意)這個詞,其實在西班牙語中,是由同一個字根衍伸出很多不同的詞。這些詞的意思都相去不遠,在電影中有解釋到,這個詞來自『分享麵包』。因為在古老的時代,這些牧羊人經常需要到山上放牧,他們會與世隔絕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水、沒有電、沒有食物。而我的祖父扮演的角色是,當其他人上山放牧時,他會在山腳下,也許準備一些食物或一些資源,帶上山給這些牧羊人們。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非常溫暖的概念,也許在我們當前的文化中,這是一個越來越喪失的元素,所以我只想用相機去捕捉它。我也說過,我使用的相機可能不是非常完美,但覺得它卻是把這個文化傳統記錄下最好的載具。
Q3
請問拍攝的器材完全只有使用那台沒有聲音的攝影機嗎?以及本片除了畫面與聲音外,文字的闡述也很美,想了解這些文字如何在拍攝過程被產出?
導演
第一個問題,拍片時使用的就是那一台父親留下的攝影機。這台是當時柯達推出的super 8的影片,使用chrome 40底片。但這種規格的底片後來就不再出產,所以就無法繼續使用。但我爸將攝影機保存得非常好,因為攝影機沒有被移動,而且也有把電池從機器裡面拿出來,所以還能拍攝。留下來的兩個膠卷總共加起來大概是6分半鐘的這個內容,一開始也不能確定可以看得到裡面的內容,顏色基本上一定會失真,聲音的部分也只能祈禱有保存下來。當時我們把這個膠卷送到加拿大修復。他們當時就是光是接收處理這個膠卷就要花50塊歐元,處理完之後,如果真的有保存到一些內容的話,還要再收50歐元的費用。因為裡面真的是有很多很珍貴的內容,包含了我爸最後的一些片段還有牧羊人的媽媽,所以我是覺得這些支出還好。
那講到我的攝影團隊,其實真的就只有我跟那一頭驢子,所以有時候真的還蠻困難。因為我需要一隻拉著牽繩,一隻手拿著鏡頭,有時候當然還是得換手,所以整個過程就變得非常不容易。但我覺得這也是讓整個歷險更有趣的部分之一。我自己的慣用手是右手,所以習慣用右手拍攝跟寫作,可當必須要換手的時候,用左手拍攝出來的片段,反而是我覺得最棒的一些片段,這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那各位在台灣可能比我還要更了解日本的金繼文化,日本人會將破掉的陶瓷用金,把碎片重新修補在一起。我覺得這個技術很特別,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並不設法隱藏那些不完美或裂痕,反而用金更加凸顯裂痕,透過這樣子的不完美賜予陶器或瓷器新的生命。我想把這個概念帶到電影裡,我的影片一樣非常不完美、非常破碎,而我像是用古老金繼的技藝一樣,把聲音當作是黃金膠水,將那些本來沒有聲音的破碎的地方重新拼湊在一起。
Q4
導演好,我有兩個問題。首先在製作上,我很好奇拍攝的時候只有你跟驢子, 感覺你需要同時做非常多事情,但我觀察影片裡除了聲音跟畫面,文字的部分也寫得很好。所以想知道在這趟旅程中,你還有額外做文字紀錄嗎?還是在後製台上處理文字的佈局分配?第二題是關於片名,這個片名很有趣,它在原文裡面是狀聲詞。我蠻好奇在不同的語言翻譯之下,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
主持人
導演之前有說,希望可以聽到台灣觀眾讀片名,你要不要幫我們唸一下?
Q4
可以,台灣的片名叫:「颼颼咚隆喀滋」。
導演
因為我本身是來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區,這個地區除了西班牙文之外,還保有自己的語言。這個算是全歐洲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剛剛觀眾用中文「颼颼」表達風聲,是比較「o(歐)」的音,可是在我們的語言裡面,我們表達風聲是「嘶嘶」比較細的微風的聲音。那名字的第二個部分,原文是「durun」,中文翻成咚隆也很類似,其實就是在講說,當遇到一個垂直往下的洞,古時候的牧羊人沒有辦法量深度,他們就會拿石頭往下丟,然後聽那個石頭發出的聲音。如果是一個咚隆大概就是10公尺,兩聲咚隆咚隆就是20公尺。山上起大霧的時候,牧羊人可能會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如果剛好前面有一個洞,拿丟石頭下去聽有幾個咚隆聲,他就知道這個洞有多深,也就可以對應到現在應該在哪一個位置。我覺得這些地方的地名真的很有趣,因為它不是根據你在這個地方看到什麼,而是你在這個地方聽到的東西來命名。那如果我問,對你來說打雷的聲音是什麼?
主持人+觀眾
轟隆轟隆!
導演
好的,片名的第三個狀聲詞就是雷劈的聲音。剛剛中文會用轟隆轟隆,可是在西班牙文裡,他們會用很多的「karratz(喀拉茲)」。因為西班牙文有打舌音,所以r就會有那種破裂、雷聲劈啪的感覺。另外補充,我有一個朋友很會跟動物溝通,當初我要跟這個驢子共事時,他提醒跟動物講話盡量不要用i的音,因為是比較尖的聲音。相較之下要用比較多o的音,所以影片裡面有一段有一個人在跟馬講話,他一直說:「tototo(透透透)」就是比較圓滑和緩的聲音,而不是用「i(噫噫)」很尖的聲音,會嚇到那些動物。
那另外片裡的旁白或字卡,確實我在拍攝的過程當中也會寫下很多不同的東西,然後也會讀我寫了一些什麼。那一樣就是回到驢子,我覺得驢子真的非常聰明,他不是一股腦往前走,他走一走就會停下來,停下來的時候就讓我有時間可以寫東西。也呼應到前面觀眾問的問題,我沒有辦法隨時打開鏡頭,把看到的都錄下來。有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錄東西或走路,也有很多停下來休息、好好的享受大自然的時間。這些其實也又呼應到一開始想要做這件事的原因。我不是只是想要去重新探索或發現這一條古徑而已,我是要去發現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樣走這條路的,他們很多時候是不疾不徐的在這條路上,一面走一面去可能會遇到其他的人、觀賞周遭的環境等,所以我也一樣用這一個慢慢的過程來反思與書寫不同的內容,像是寫日記一樣,那這些後來就被應用在影片的字卡上。
Q5
我想問關於沒有被放到鏡頭裡面的東西。你們在路途中都吃些什麼、路上有車嗎?會避開車子嗎?
導演
這趟旅程確實花了蠻多時間。一路上我都有帶著食物,針對驢子Paolo,他最喜歡吃的是玉米。所以辛苦一天之後,只要給他吃玉米,他就非常滿足。我覺得跟驢子一起出去旅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走在路上,附近的農家看到你跟一頭驢子,他們都會打開房門歡迎,願意煮東西給你吃。所以真的我必須要再強調一次,Paolo是最棒的製片。
我帶驢子離開牠的村莊的經驗,就像是自己出國一樣,所以我後來出國參加不同的影展,都會從不同的國家帶一些胡蘿蔔回去給Paolo吃。每次帶給他胡蘿蔔,他都會先聞一聞,好像是分析裡面的成份然後才吃。有一次我從日本帶胡蘿蔔給他,他聞了露出一副「這是什麼東西啊」的表情,聞了很久之後才總算吃下去,這也是一個蠻有趣的經驗。所以同樣的概念一樣又可以再放進拍片裡,我們作為電影人,拍片不要覺得什麼東西都可以隨便加進電影,要先聞一下這個東西放到電影裡是不是健康。這部片的重點甚至不是在聲音或者是影像,很多時候不是用眼睛去看或耳朵去聽,而是是用手去觸摸、去感覺,然後用鼻子去聞。
Q6
我們看到這些的工匠,這些跟你父親一樣年紀的人,他們願意再次做這些器具,也應你的要求擺出當時生活的某些動作、發出聲音,這樣的感覺很永恆。感覺起來好像是在與父親對話,也像是一個傳承,謝謝。
導演
講到工藝,我也常常希望我的電影像是手工藝作品。我把自己視為是一個工匠 而不是一個藝術家。為什麼呢?因為工匠他們製造的就算是同一種物件,每個物件彼此之間還是會有所不同。也就是每一個物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各自可能都有稍微的缺陷,但都可以看到工匠的手作痕跡。我覺得我拍片的時候也是用這樣的工匠精神。另外您提到我是否用這部片在與我的父母輩溝通,我覺得確實沒有錯。在這些工匠與牧羊人離世之後,確實就沒有人用這種方式生活了。像講到那個牧羊人,他也是最後一位還在用這種方式製作乳酪的人。他最後用這些物件做出來的獨特風味,會剛用木頭的或是用金屬的這個物件做出來的味道不一樣。另外像在過濾奶的時候,他也用了特殊的方式,讓奶添加了獨特的風味。我覺得我拍這部片就是要向他們致敬、向我的爸爸媽媽、向驢子、 向這個攝影機、向牧羊人的媽媽,還有對於上一輩的人他們的工作的方式,透過這個電影來向他們致敬。
主持人
好,那我們今天就到這邊,大家今天提問都問得非常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