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的歌者: 專訪《吟唱靈魂之歌》導演賽諾康 Sai Naw Kham
日期:2024 年 5 月 14 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陳以庭
請您簡單說明拍攝前的田調過程。您在撣邦待了多久?如何跟當地居民建立關係?
我是撣邦人,現在住在仰光。我小時候就聽過這些歌曲,看見歌者們出口成詩,用韻講究,覺得很神奇,所以一直想拍這個主題。我先在網路上做了幾個月的研究,才帶著攝影團隊一起上山。因為我是撣邦人,當地民眾比較信任我,只有武裝團體對我們有疑心,懷疑我們一行人從仰光不請自來拍攝有何企圖。
一開始,我們找了二十個演唱者,想找其中一位當主角,但沒有一位的特質足夠強烈。這時我們發現在政變之後,很多事情都開始改變。雖然說大家都閉口不談,我們還是從居民的眼中看見這些變化。於是,拍攝的角度就開始討論到政治與社會局勢。緬甸的情況比較特殊,關於政治跟社會的議題不能直接講。人們便只能用這種比較詩意、間接的方式去陳述。
片中出現軍人參與慶典的片段、手槍與步槍的特寫,但直到片尾才提及緬甸的戰爭問題。請您進一步談談您對處理戰爭議題的低調手法。
我是用抽象的方式去呈現這個議題。但抽象還是要去映照出真實,所以我的重點並不是放在軍方或是軍人,而是兩軍衝突之間,這些被夾在中間受苦的人民以及他們的感受。我希望著重在這一群人,而不是軍隊,或者是衝突本身。有時候一張畫面勝過千言萬語,看到就知道了,不用特別去描述、解釋。
您運用了許多建立鏡頭呈現撣邦的自然風貌,也很常看見被攝者置身自然景致之中。大自然之於本片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之於撣邦群體是否也有文化上的重要性?
撣邦其實山明水秀,當地居民跟大自然同住在一起,訪問時自然也有會很多大自然的畫面出現。雖然這邊景緻幽美,卻有很多黑暗、醜陋的衝突存在。我希望把這個自然的美好跟人性的醜陋並置在一起,形成對比與張力。
本片是您繼仰光電影學校時的《32 Souls》後對同一題材的關注延續後拍成的紀錄長片,請談談長片製作的困難,以及仰光電影學校予您創作最大的啟發、影響。
學校是學習電影拍攝基礎的地方,至於個人風格就跟這些基本知識沒有直接關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風格,就像這次影展中,其他來自緬甸的作品也都大異其趣。
這次的作品是要描繪撣邦地區的鄉村生活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緩慢步調。我想要透過作品去呈現這樣的韻律。前一部短片對白比較少,很多比較沉默的時刻;這次的長片就很不一樣,到最後一格都能一直聽見聲音,有很多文字、詩句等等。
您提到學校教授基礎,風格各自發展。請您談談自己的風格,或是希望觀眾認為您是一位擁有什麼風格或是任務的電影工作者?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風格是什麼。主題不同的話,風格可能也會有一些變化。但相對而言,我比較喜歡這種散文式的,或是比較詩意的呈現方式。有的導演可能喜歡一個主角、一種情緒,然後把故事往前推進。我比較希望呈現的是不同的觀點在作品當中出現,也許會有一些並置、或其他效果,所以比較不是走單一軸線的風格。
很多時候,不同的主題和議題會迎面而來,不期而遇,也逃不掉。當然,如果平常關心、注意政治議題,這些事情難免就會出現在作品裡面。
您期許本片希望帶給非緬甸籍的觀眾什麼樣的迴響?
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看這部片,不需要有特定的背景或特定的先備知識,所以也沒有特別去想國際觀眾。我目前的作品都跟戰火或其所產生的衝擊與影響有關係,未來或許會改變。
我正在開發的新作品,是一部劇情片,描述一男一女,女主角被迫要到泰緬邊界,卻帶著病回到村莊,男主角則是被困在夢境之中,在裡面不斷在回想童年時光與戰爭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