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情慾與裸露才是人的本質,殺戮並不是: 專訪《記憶抹煞》導演敦斯卡.彭西迪佛拉高 Thunska PANSITTIVORAKUL

日期:2024 年 5 月 16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梁振瑋

本片以拉丁文片語Damnatio memoriae命名,靈感從何而來?

這個片語是個專有名詞,特別指新的國王繼位或奪取政權時,為了消除人民心中對先前統治者的形象,所進行的一系列毀壞原統治者雕像或畫像等的作為。

另外,本片也透過「月亮」的意象傳遞一個觀念:月亮有正反兩面,我們卻永遠只看得見月亮的同一面,另一面其實就代表那些被遺忘、或是從來沒有被人們在意的歷史。我想透過這部紀錄片,呈現出那些沒有被記錄、或被傳頌下來的故事。

導演一開始怎麼認識鄧麗君?

其實我來自泰國的華裔家族,長輩是客家人,從小就知道鄧麗君是誰,也聽過她唱的歌。我在2017年的時候,到清萊山上的一個聚落,拍攝以泰北孤軍──也就是中國國民黨在越南孤軍的後裔──為主題的紀錄片時,在那裡聽到鄧麗君的歌,於是開始研究這位歌手的故事。

過程中,我突然得到一個深刻的感受:人活在大時代下,只求能生存下去;身而為人,無非希望自己能快樂地活著,但是你做出的任何選擇,不僅會深深影響你自己,甚至也可能會影響其他人,鄧麗君的人生故事正好體現了這個道理。

如何利用檔案影像進行歷史敘事?

雖然我的電影透過大量文字敘事,但是紀錄片並不單單仰賴文字,它還包含聲音、畫面、一些停頓的手法,以及音樂剪接,或是不同畫面之間的對比等等,才能完成整個歷史事件的敘事,因此我相信紀錄片可以使用很多元的手法進行歷史敘事。

為何導演曾說,片中出現的許多男性裸露畫面,是用來諷刺泰國政府的偽善所採取的一種「以暴制暴」的手段呢?

這些裸露的畫面當然流露出愉悅跟美妙的感受,對我來說是快樂而美麗的,但對那些我想諷刺的人而言,這些畫面卻代表著暴力、不堪入目的意象。我想傳達的訊息是:性愛、情慾跟裸露才是人的本質,殺戮並不是。

本片聚焦對抗獨裁政權,並突顯個人追尋自由的可貴,這種創作理念是否受到個人經驗或其他事件的啟發?

泰國社會長年受政治影響,許多人因為不明原因死亡。前天才傳出一個新聞:有一位年約26、27歲的年輕女孩,先前因為批評王室被捕入獄,她為了抗議法院的不公正判決採取絕食抗爭,然而健康在一個月內惡化,前天傳出她過世的消息。

由於泰國奉行君主體制,法院的判決是否公正,也意味著國王的決策是否合理;當這位女孩跟司法對抗,也代表她正與王權對抗。輿論不禁提出疑問,這個女孩子的死,全因營養不良所致?還是其實有人想置她於死地?這只是最近的一個例子,但這樣的事情在泰國層出不窮。

您曾說,作為導演,宛如一位獨裁者。因為導演對影片創作握有很大的掌控權。當你透過創作詮釋歷史的時候,有沒有最看重的價值或標準?

既然是獨裁者,一切都是我說的算;我喜歡什麼,就選什麼作為題材。在製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選擇自己喜歡或關心的議題,沒有依循特定的標準,全憑自己對特定歷史事件的感覺。我很重視歷史事件對我自身的影響、以及對泰國人的影響,即便我選擇在片中放入另一個國家的事件,也是認為這個事件足以對泰國產生很大的影響。

導演曾說,要把握剩餘的生命投入創作,因此毫不在意外界對他作品的批評。即便如此,您在創作時,仍否會預設觀眾的樣貌?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我的觀眾,但我最希望的,還是讓泰國人看見我的作品。不過我的影片目前沒辦法在泰國播映,因為政治風險太高,不知道會給我帶來什麼影響。但我心中仍保有一絲希望,如同當代人可以回顧一百年前的電影,說不定未來泰國真正落實民主之後,泰國人也可以回過頭來欣賞我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