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被喚醒——專訪《鐵道撿風景》導演薩波.齊嘉索潘

作者
 鍾庭宜

ying_mu_kuai_zhao_2018-06-25_xia_wu_3.37.05.png

 

鐵道上的枕木——影片命名與拍攝動機

 

這部影片的拍攝動機其實與導演在美國加州念藝術碩士時的移動經歷有關。在美國,如果沒有汽車的話,移動十分不便,必須仰賴火車,有次導演從加州搭火車到洛杉磯時,他從火車上看到窗外日落的景色很美,於是便把它拍下來,當時車上有一個墨西哥小男孩看風景的同時不斷地向他的爸爸各種問題,這讓導演覺得十分有趣,因為這就像我們小時候搭火車的情景。因此,這部片原本打算是要拍一部小孩在車上提出各種問題、記錄小朋友與爸媽一起搭火車旅行的各種狀況,而原本的片名也預計用小孩子在火車上最常問的「我們到了嗎?Are we there yet ?」作為片名。導演甚至自嘲,因為這部篇花了七八年拍攝,到後來他的朋友常開玩笑地問他說「你要到了嗎?你要拍完了嗎?Are you there yet?」。

 

然而,在泰國實際拍攝後,發現火車上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發生各種事,不只限於小孩,因此便要重想片名。導演想到了railway sleeper這個詞,sleeper原指火車的枕木,但也與鐵道旅程中那些睡著的人相呼應,很有詩意。在泰國,枕木稱為train pillows,意味火車的枕頭,這也是在泰國的片名。鐵道上的枕木支撐著火車的運行,就如同火車支撐著泰國的經濟發展般,對泰國而言,火車就是國家的枕木。另外,泰國鐵路的發展目前也是在沉睡般的狀態,sleeper也隱含著等待被喚醒、等待在未來有一天能成功的意義。

 

去等待、去拼湊、去尋找平衡——拍攝過程與後製

 

拍攝

這部片一共花了八年拍攝(20082016),在泰國火車上拍攝必須提出申請才能拍攝,因此這八年導演都是不斷替提出申請,獲得許可後在火車上拍攝。有趣的是,大家看片中的人們常常是十分自在,並不會看鏡頭,如同未感覺到鏡頭的存在般,令人很好奇導演是不是用很高明的偷拍方式捕捉到如此自然的人事物。出人意料的是,導演為了要在火車上維持拍攝的穩定,因此拍攝都是帶著大的攝影機器、駕著腳架的,根本無法不被發現。常常拍攝時許多乘客會感到好奇,開始問東問西,但導演都會跟他們說明是在拍片,隨著搭乘次數與時間久了,大家開始習慣相機的存在,便能開始拍攝。

 

聲音

在火車上拍攝這樣特殊的經驗也讓影片產生許多的限制與特色,在影像方面,因為車廂本身空間的狹小與擁擠,人與人的距離很近,因此拍攝多近景、特寫,比較無法用全景或遠距離的方式呈現。而聲音方面則是讓導演十分費心的部分,因為每段影片素材常是不同次的搭車,車速會因火車車廂、車速的不同有別,也常影響到聲音,因此,導演最後是在後製將所有音軌混合,去找尋平衡與一致的聲音。導演在聲音的用心,在這接近2小時的火車旅程中成了搭火車最舒服的節奏。

 

剪輯

在剪輯方面,這八年的時間裡,導演一共累積了100多小時的影片,然而這部片並無一個故事主軸,要去組織零碎且眾多的片段是很困難的。因此,在處理眾多素材時,導演也把全部的影像洗出來,約莫四千多張畫面,如集郵般開始不斷的嘗試將其組合拼湊,讓故事間串連,試著產生不同的可能性,但有時不同片段之間的時間、速度並不相合。最後,導演主要根據時間、車廂等級來做剪接,人們搭火車時首先注意到的是時間的流逝,因而導演也安排這部影片像一趟完整的旅程般,時間就是日與夜的輪替、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從沒有冷氣的三等車廂、二等有冷氣窗廉、漸升級到一等的包廂車廂。

 

火車的隱喻——歷史、階級、政治

 

雖然紀錄的是火車上的日常,但導演卻讓觀眾看見那些平凡的日常也隱含著許多關於歷史、關於階級、關於國家的種種。其中一個片段可以看見有眾多持槍的軍人上到了火車,那時火車行駛在泰國南部,靠近穆斯林較多的馬來西亞,當時,因為那裏有一些爆炸案發生,因此街道上與火車上常有警察荷槍巡邏。那時很多人都勸導演不要帶著攝影機前去拍攝,十分危險,但導演認為即便如此也無法中斷影片的拍攝,因為那也是泰國生活的一部分。

 

在泰國,火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而泰國鐵路的建造始於對殖民的憂慮、軍事的需求,那時附近的鄰國如越南、寮國、柬埔寨都受到法國的殖民,泰國為了不被殖民因此需要快速地發展鐵路運送軍隊,然而諷刺的是,火車的建設卻是仰賴外國人士的協助,當時的暹羅人則主要擔任苦力的工作。

 

影片中也出現不少對歷史的回望,影片的開頭就是用拉瑪五世在1893年的宣言,話語中殷切地企盼火車能帶動國家的發展,而片中也出現許多過去鋪設鐵路的黑白照片、歷史介紹,甚至插入了一段國家講述鐵路人員培育與訓練的宣傳片,導演認為這樣的宣傳片與現實生活中發展遲緩的鐵路有著諷刺的落差,因此導演刻意在紀錄片放入宣傳片,去讓觀眾感受這樣的反差。

 

影片的結尾更是導演的精心設計,在七、八次的修改後終於確定下來。片末導演與一位參與泰國鐵路建設的英國工程師對話,談起他對鐵路工作的參與。眼尖的觀眾一眼就發現了這名工程師所說的經歷似乎與他的年紀不符,他應該無法參與到當初的火車建設。其實這段是虛構的,那名英國工程師亦是請人飾演的,導演在爬梳火車相關史料時,發現了一位最初參與火車建造的英國工程師的日記,導演希望這部影片不只是停留在紀錄火車上的日常,也能帶入對歷史與泰國發展的思考,因此便基於這位工程師的日記有了這樣的安排。

 

想像電影院是車廂,一起旅行

 

這部影片最初是在泰國一個關於鐵路的電影節被發現的,導演也提到了在泰國的放映情況,原本他一直以為這對觀眾而言這會是個很實驗的電影,但想不到觀眾的反應出奇地好,他們會在網路上留言討論著自身與火車相關的經驗與回憶,因為搭火車的經驗是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將近兩小時的時間,觀眾影院裡彷彿逃離現實上活,搭上開往泰國的長途列車,隨著放映時間的推移,感受著日夜光影的變化、見證著身邊乘客發生的大小事,女孩看著首相分析著感情狀況、青少年相互打鬧又共聽一台MP3、小孩搖掉了口裡的一顆牙齒,拼湊著火車上的眾生相。漫長的旅途乘客或坐或躺,或睡或醒,伴隨著輕微的畫面晃動、不絕於耳的轟轟行進聲,觀眾彷彿聲歷其境,如果不小心睡著了也別害怕,因為這就是坐火車最真實的體驗,當你睜開眼,那些風景與人仍圍繞在你身邊,搖搖晃晃地若即若離,忽明忽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