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城

2017 / 09 / 16
影片

「由小城漁村到紙醉金迷的澳門,百廢俱興、歌舞昇平,面對轉變我們百感交集。」澳門因博彩業的開放興盛,帶動觀光產業,熱錢湧入經濟翻升,確非雨露均霑;導演透過不同階層的澳門人對於轉變的看法,凸顯金光下的社會問題。文化素質沈淪,人民有錢卻不富有,反映出這個光鮮城市背後最真實的一面。

eBay瘋

2017 / 09 / 16
影片

網拍世界猶如一座全球巨無霸購物中心,這個虛擬經濟體為各個角落帶來致富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規模更勝佈道大會,甚至有人為eBay開節目寫教戰手冊,當然中國人也嗅到這塊大餅的甜味。透過德國、蘇格蘭、墨西哥三地5個賣家的網拍經歷,看到小攤販搖身為全球供應商的成功,也看到無人聞問的幻滅。

傘…

2017 / 09 / 16
影片

廣東中山的年輕人離鄉選擇了工廠,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沿海地區有人賣掉土地開始和世界做生意;大學城裡,求學已不是首要目的,參軍也可能改變命運;洛陽村落裡,老農固守著了無生機的土地。70年代以來,城市遽增的財富不斷切割人對土地的固守,年輕人將離開土地視為改變命運的第一步,甚至終極目標。

另一道圍牆

2017 / 09 / 16
影片

圍牆倒塌前便來到柏林的巴基斯坦小販、在比利時已兒孫滿堂的薩丁尼亞礦工、受政治庇護的難民、舉家西移的吉普賽人、尋求社福的殘障移民、困在貧民窟的移民、橫越沙漠渡海而來的非洲難民…。從柏林、比利時、法國到西班牙,這些移民安分的努力融入歐洲社會,造就了多樣化的歐洲。此時,西、非邊界卻築起了歐洲另一道圍牆。

持攝影機的男人—人間卷

2017 / 09 / 16
影片

1933年,劉吶鷗的電影事業剛起步,發展並不順遂,風塵僕僕從上海回到台南新營老家,留下這段珍貴的家庭電影:寬闊的庭院裡,在攝影機凝視下,眾多家族成員,對鏡頭流露出親疏遠近各自不同的情感;而這家人的服裝,也是旗袍、和服、洋裝混雜,祖孫三代各異。短短的家族影像切片,不經意透露出豐富的大家族人類學訊息。

家族照 + 居家公園內

2017 / 09 / 16
影片

與作者的靜照攝影相較,他的8釐米影片,是一組更自由的私人日記──影片裡有大量釣魚、划船、海灘漫遊…等水濱遊歷活動,記錄著與家人、朋友分享的時光。《家族照》是在「南光寫真店」後院拍攝;《家居公園內》則在新北投公園內,由鄧南光賢伉儷互拍。頑皮嬉戲的小孩是鏡頭前的主角,而內斂的女主人,大多在照顧小孩的途中,匆匆的掃過鏡頭。與鄧南光作品中典型新潮自若、個人風格強烈的女性十分不同。

台北家居生活

2017 / 09 / 16
影片

鄧南光的長子鄧世光,繼承了父親對攝影的喜好,在這部攝於1960年的影片中,流暢的筆觸,速記了一個小家庭的午後居家時光。鏡頭像個禮貌訪客,並未暴露太多私密居家場景,但卻是當時政策宣導影片當道的肅殺環境中,少數未經扭曲造作的常民生活寫真。

2017 / 09 / 16
影片

《延》透過安靜而持續的長拍鏡頭,紀錄妻子懷孕時,一天的家居與工作情景,簡單動人,如一部纏綿情書。本片曾由陳耀圻導演配樂,但因年代久遠,拷貝聲部損壞,今僅存畫面。

赤子

2017 / 09 / 16
影片

《赤子》這部女兒成長紀錄裡,年輕媽媽與稚兒,燦爛無憂如擁有一個完整的宇宙。然而呼應導演心中的預感:孩子困惑的仰著頭,張望建築中的現代高樓,拔地而起的巨大體積,與鏡頭中母子的小小身影,形成強烈對比——迫切的現代化進程,正是這一代即將面對的重要課題。本片曾由陳耀圻導演配樂,但因年代久遠,拷貝聲部損壞,今僅存畫面。

陳才根的鄰居們

2017 / 09 / 16
影片

從輾轉幾千里路的征戰,到蝸居台北市中心的大型違章建築聚落,在這個奇妙的大家庭裡,有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誼、有被海峽隔絕的思念,也有遊戲人生的豁達。老榮民們悠悠的生命故事,十四、十五號公園的前世今生。是導演首部嚴肅處理歷史題材的長篇作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