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工仔人

2017 / 09 / 16
影片

西海岸傳統養殖漁業的沒落,迫使人們離開賴以維生的土地。從世代承襲的漁塭主人,變成奔波各個公共工程間的綁鋼筋工人。人子的眼睛始終記錄父母勞動的身影,以及家人牢牢相聚的情感。淹水的家園、破敗的產業,諷刺對照公部門強顏歡笑的政策。然家的奇妙力量,讓人窮則變、變則通,踩在大地上的厚實腳印,令人油然升起敬意。

種菜日記

2017 / 09 / 16
影片

在荒山中,一群社工人員陪伴著原本被拘禁隔絕在醫院的精神病患,學習開墾菜園,重建自己的新人生。導演和他們一起勞動耕作,心裡卻咀嚼著自己與過世的母親,一段未解的情結。山中歲月平靜悠緩,每個病患的故事歷歷如浮雲,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終於能正視自己糾結的情感,將它整理打包,種到田裡…。

大國民哈維爾

2017 / 09 / 16
影片

捷克斯洛伐克於1992年解體,同兼多重身分的哈維爾(政治異議份子、絲絨革命領導人、劇作家、詩人)成了捷克共和國這個新國家的第一任總統。這樣的事情並不常發生,於是從第一天開始,他讓他的好友,本片導演柯特基紀錄他的每一天…

復出之路

2017 / 09 / 16
影片

35歲的德國前中量級拳擊手尤根,除了在酒吧當保鑣賺取微薄的薪水外,其他時間全用來訓練。他不碰酒也不沉迷女色,因為他要復出,洗清6年前慘敗的恥辱。每個禮拜他都打電話到美國央求參賽,因為只有打敗美國拳擊手,他才能重返拳擊圈…

生命之旅

2017 / 09 / 16
影片

不論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不論貧富貴賤,哪怕是一個美國大兵和一個非洲的老人,生而為人,我們都有共同的愛憎感受。影片有極多元的採樣,也有典型丹麥電影的俐落結構。不難從這部紀錄片中解讀出歐洲人對族群共存的深切期望。

遺愛在人間

2017 / 09 / 16
影片

「為什麼要把遺體捐出來做科學研究之用?因為要成名。」84歲的波蘭演員諾瓦開玩笑地說。本片帶觀眾走進停屍間和解剖室,影像驚人。更驚人的是諾瓦與他的家人和朋友的言論,他們以相當開放的方式笑談死亡這個禁忌話題。

母親

2017 / 09 / 16
影片

「露波」這名字在俄文裡是「愛」的意思。她是一個9個孩子的母親,一生的故事彷彿是一連串厄運的漩渦,無休止的逃離。當我們進入她帶著孩子們與世隔絕的集體農場生活,卻彷彿看到一幅堅毅樂天的女人當家及生氣勃勃的家庭肖像。私電影中才能捕捉到的真摯親密情感,極優美的攝影將粗糙寫實的質地發揮出淋漓盡致的詩意。

戰場召喚

2017 / 09 / 16
影片

所有人都在說:「我們反對戰爭!」但為何世界各地仍舊烽火不斷?有些人就住在戰場上;還有些人,戰爭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如住在伊拉克與巴勒斯坦的人們一樣,這部片的主人翁是一群住家不斷成為戰場的一群人。

大女孩小女孩和夾在中間的我

2017 / 09 / 16
影片

這是一部家庭劇實錄。導演因工作之故,訪問一位大他 10 歲、獨自扶養蒙古症女兒的單親媽媽,結果他愛上了她,獨排眾議與她結了婚。導演把他們的婚姻生活拍成一部紀錄片。後來他們有了新生兒,女兒也進入既叛逆又對外界眼光敏感的青春期。導演繼續把這個不被看好的婚姻攤在攝影機前,開誠佈公地與所有祝福或不祝福他們的人分享。

秉愛

2017 / 09 / 16
影片

長江三峽大壩的興建造成上百萬中國家庭的遷徙,其中不乏世代務農,離不開土地的樸實農家。秉愛是諸多平凡農婦中的一個,曾以《長江之夢》在紀錄片雙年展得過獎的中國導演馮豔,再度長年跟拍,紀錄秉愛一家人的生活點滴和社區面對的巨變。攝影極佳,小人物的生命力令人動容,一家人在大水淹沒前最後一次摘橘子的影像更讓人鼻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