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噹噹

2017 / 09 / 18
影片

獅子山共和國首都自由城的市中心,內戰時擔任革命陣線聯盟指揮官的以薩塞薩伊在等候審判。特別法庭以戰犯罪名起訴他,為他辯護的律師則辯稱他是保衛人民的戰士。獅子山共和國終於享有和平,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戰爭雖然結束了,戰爭造成的創傷卻久久不能平復。這場深受矚目的審判,果真能夠辨明傷痛過往的真相?

晚安!我不睡

2017 / 09 / 18
影片

跟隨4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失眠症患者,體驗他們的夜晚,進入他們的意識,領略那種擺盪於真實的夢境與夢境般真實的狀態。有黑暗而孤獨的夜,有恐懼與痛苦的夜,也有充滿美好、奇幻與希望的夜,每一夜都是生命故事的斷簡殘篇。破曉時分的第一道曙色對他們來說,是如釋重負的拯救,但是他們也知道,永遠有另一個無眠之夜在不遠處等待。

記憶露樂拜

2017 / 09 / 18
影片

兩位導演在柏林街頭問路過的人:「你記得小時候母親哄你睡覺時唱的歌嗎?」面對這個簡單的問題,有人立刻唱了起來,有人微笑,也有人情不自禁哭了。簡單幾個音符,或是一小段不成調的曲子,也可能是喃喃的輕柔耳語,同樣牽動著每個人對母親或這個世界的初次記憶。搖籃曲開啟了各自不同的記憶,牽引著許多互異的生命故事。

漫步音樂園

2017 / 09 / 18
影片

視盲音樂家沃夫岡法瑟在逐漸喪失視力的時候,意外發現了聲音的獨特世界,他走訪鄉間與山林收集各種「聲音」,這些錄音像是明信片,透過聲音他記得所走訪的每個地方。現在,他希望藉此和身心障礙的孩子建立起溝通管道,幫助他們增進自己的表達能力。本片以詩意的風格和嶄新的視角,探索著心靈、聲音、記憶與身體之間的奧妙關係。

一個女人與五本大象

2017 / 09 / 18
影片

80幾歲的斯維特拉娜被譽為:最偉大的俄國文學作品德譯者。她最新完成的杜斯妥也夫斯基5部小說,被稱為「五頭大象」,成為她一生工作及文學成就的里程碑。她的生命歷程和其文學作品相互交織,影片追溯著這位充滿無窮力量的翻譯家,講述著她所遭遇的苦難命運、沉默的恩人、出乎意料的運氣,以及足以支撐她走過這一切的─對語言的熱愛。

聖與罪-陳映真文學與人生救贖

2017 / 09 / 18
影片

陳映真是台灣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說從社會主義觀點反映了台灣60年來社會發展,以及政治、經濟的變化。本片以史料圖像、戲劇、動畫來介紹作家的一生,再現他重要作品中的片段,並且訪問多位不同世代的台灣當代知名文化人物,探討陳映真的人生理念如何落實在文字與行動中,同時強調他在台灣當代文學中不可忽略的文化旗手位置。

匈牙利藍調

2017 / 09 / 18
影片

在1890年到1921年之間,大批匈牙利人夢想著要移民美國。他們剛抵達時,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正因為這些艱辛刻苦的歲月,終讓他們為自己,也為後代子孫,開墾出幸福快樂的莊園。這是一個實現美國夢的記錄,全片利用資料庫檔案影像,透過並置、延展,重新串連的方式,賦予老舊資料影片全新的生命,編織出一曲優美且哀傷的遷徙藍調。

等待返家日

2017 / 09 / 18
影片

穆塔沙,7歲的阿富汗男孩,為阿富汗無數未清除地雷的受害兒童之一;雅各,15歲的蘇丹男孩,戰爭難民,一年前因為心臟問題被迫輟學。他們兩人被送至中途醫院治療,等待傷勢痊癒。然而,院裡還有更多的傷殘病童,每個人都苦苦盼望著返家的日子。影片以細膩的攝影,捕捉了孩童們的傷痛、無辜、好玩與天真,間接反映了戰爭的殘酷。

圖博路迢迢

2017 / 09 / 18
影片

圖博獨立的路究竟有多艱難?除了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呢?本片以獨特的視角和強猛的力道,嘗試檢視圖博獨立運動中的內在衝突,挖掘出有別於一般看法的內部觀點。這些被挖掘出的真相或許令人不悅,但事實上卻可能是嚴重削弱運動的一股力量。在這條漫長的抗爭路上,究竟該如何面對這份日趨艱困的難題?

沉默之聲-印尼悲歌

2017 / 09 / 18
影片

拖載著傷痕累累的記憶至今...,本片首次揭露印尼1965年大屠殺歷歷在目的傷痛,透過四個目睹親人遭逢厄難的家庭,慢慢打開至今仍難以撫平的猙獰傷口。多達50萬人以上的受害者在這場殺戮中失去生命,其家人背負著刻骨之痛,長達半世紀。這些悲痛之聲能否在打破沉默之後,一點一滴逐漸平復,稍稍減去那無可言喻的沉重負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