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朋友之名

2016 / 03 / 26
影片

「你知道嗎?月亮是屬於白人的。」導演搭乘自製的小飛機,宛如現代版奧德賽,一路從法國航向非洲大陸的中心─蘇丹,以他慣常的個人方式漫遊這塊大陸,鳥瞰被列強分割而方整有序的非洲國界,直視謊言編織與赤裸剝削,帶領觀眾進入難以觸及的黑暗核心,展開非洲三部曲的最終部。在這個被殖民與帝國主義一分為二的國家中,充滿著諷刺而混亂的景象,中國石油公司、聯合國維安部隊、蘇丹軍閥與美國傳教士,以朋友之名覬覦當地資源,...

紐約街區浮世繪

2016 / 03 / 26
影片

明亮早晨,迴盪在無人空間中的畫外音—孩童哭鬧、嘻哈音樂、鋼琴樂音、鄰居日常。鏡頭以紐約布魯克林社會住宅為主體,它以低廉房租抵禦仕紳化的都市房價,在跨越時間的影像中,人們在此重建家庭、規劃夢想,構築當代社會烏托邦。

謂語與罌粟花

2016 / 03 / 26
影片

巴黎郊區一所小學,五位年輕人曾滿腔熱忱投身教育;五年後,資源匱乏、校園暴力、家庭困境卻令理想逐漸褪色,老師們的心聲交織出一幅幅難以卒睹的教育現場,影片透過塗抹、裁剪、拼貼出奇特又熟悉的校園世界,現實因天真仍充滿色彩。

祂是我媽媽

2016 / 03 / 26
影片

導演與母親透過網路電話閒聊,經由對話,建構出一種奇異的敘事。母親未曾現身,我們卻跟隨她的腳步,遇見叨絮的花兒、魔鬼化身的鳥兒、也得知她與風的情事。影片捕捉流動的情感,彷彿數種焦距同時存在般,呈現出真實的不同樣貌,時而悚慄、時而溫柔、時而瘋狂。

革命繪影

2016 / 03 / 26
影片

「過去是我們唯一能用以解釋現在的東西。」從1974年里斯本軍事政變的街照出發,激昂的口號震耳欲聾,導演化身革命獵人,用畫筆潛入歷史,在今昔40年的時間裡穿梭,尋找當年被禁錮的身體,撫慰如浪潮襲來的內戰傷痕,也串起彼此的革命覺醒之路。

關於人生的短片

2016 / 03 / 26
影片

足球場上,哨聲劃破凝結於空氣的寧靜,球員八人一字排開站立搭肩等待,時而抽身蹲坐或踱步在旁,每球都參雜許多悲喜、友誼、願景,人們穿越球場,人聲、音樂聲環繞球場,但球員們的世界卻離奇的安靜,他們只屏息以待那一刻。

最好是這樣

2016 / 03 / 26
影片

這是一部沒有畫面,只有紅白綠電腦字體,沒有人物主角,只有冰冷人工智慧語音的電影。導演收集了視盲者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以黑色幽默轉化這些惱人經歷,帶我們體驗看與被看、看見與看不見的感官經驗。

戰爭製造戰爭

2016 / 03 / 26
影片

「美國戰爭情報局」的二戰愛國政宣片,傘兵部隊登陸普羅旺斯,黑白影像配上磅礡樂曲正在上演。突然之間,畫面倒轉,旁白切換,色彩變調,時間亂列,影像在不斷重複中被肢解重構,鮮活歷史也一次一次重新再現,過去、現在、未來究竟代表著什麼?

熊爺爺

2016 / 03 / 26
影片

有些事爺爺只做不說,他的豐富過去其實從未過去,導演透過一張張幻燈滑過的老照片,細數記憶中的爺爺與他的生命史,但如果爺爺是一隻熊呢? 

素人剪影

2016 / 03 / 26
影片

瑞特開始拍攝身旁的環境、動物和家人,隨著技巧熟練,他開始找尋未曾拍攝過的題材,卻以失敗告終,他再也不曾拿起攝影機。直到姊姊罹患肺癌,瑞特指導拍攝,家人配合演出。導演重返拍攝現場,現在與過往的錄像交疊,這一切究竟是人生或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