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回家

2016 / 03 / 25
影片

深山被荒棄的村莊,為自己掘墳的老人,荒誕歷史中的個人經歷。我的父親,是位反黨反社會主義者。年輕時,他從農村進入城市工廠,前途光明,而後卻被下放農村18年,平反後作為工人安然退休;70歲時,工廠改私有制,他又回到農村;80歲的他為死亡做準備,他出生並收留他的村子,也逐漸被荒棄……。

古精

2016 / 03 / 25
影片

在當地,「談古精」就是「講故事」的意思。年輕導演回到爺爺的村子,關照陝南遙遠山區的一群老人,極度精鍊的影像聚焦老人們的面容、生活狀態、精神世界與村落細節。畫面裡精心打造出的角度、色澤、精緻度,精準撼人,彷彿鏡頭能透析一切,群像式地勾勒出老人們的生死軌跡。

馬克馬巴夫經典重現 香妲艾克曼遺作登台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波大師強片全公開!

2016 / 03 / 25
最新消息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即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盛大舉辦!睽違一年半,本屆TIDF延續「再見.真實」的影展哲學,規劃競賽及觀摩共13個單元,選映134部來自全世界最優秀的紀錄片作品,難得盛會不容錯過!   在精彩的節目內容中,除了蒐羅了大師們的最新作品,如香妲.艾克曼《非家庭電影》(No Home Movie)、吳文光的《調查父親》、趙亮《...

無聲荒原

2016 / 03 / 26
影片

韓國釜山凡田洞這個地區,曾有個名為海浬亞的美軍基地,宛如一個小美國。當這塊土地重新回到韓國人手上,政府承諾在這裡建立一個市民公園,彷彿多年恥辱已可被洗清。在鑽鑿和爆破聲中,這個社區曾發生過的故事,當地人的記憶與情感,都跟著破碎的瓦礫一起被拋棄。

2016 / 03 / 26
影片

先是記錄礦坑外的環境,接著尾隨工人進入波士尼亞的礦坑中。攝影機成為全然的觀察者,被各種物質物件、空間環境、身體勞動所深深吸引,挖掘聲轟答答不絕於耳,進入一趟全然黑暗的地底世界之旅,當再回到地層表面上時,已完成一件關於凝視的思考儀式。 小田香:「他們不被看見,而我們知道一切之所以能運作是因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地底開採煤礦,但我們並未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這一點。我的影片是一個契機,...

夜寐之城

2016 / 03 / 26
影片

在城市裡安睡一晚竟是莫大幸福的真實寓言。一個人分享在夜晚的生存之道,地鐵、公園椅、停車場、中隔島, 還要小心佔地盤的睡眠黑幫;另一個人在橋墩下開設「睡眠電影院」,半夢半醒間意識到自己休憩在一部電影裡多麼令人心安。貧窮到一無所有,苟延殘喘也要堅決詩意,對生命的無言控訴莫過於此。

風之波紋

2016 / 03 / 26
影片

厭倦城市生活的木暮老夫婦,隱居到人煙稀少的上信越深山裡,那裡素有雪國之稱。縱然與凜冬搏鬥是如此嚴苛,他們修復老茅房屋頂、栽種起有機稻米,笑看鄰居以山櫻花染紗線為女兒織出成年式的和服,慢活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然而,某個春天清晨,地震突來,木暮決心重振他們與世無爭的生活⋯⋯

英雄的斗篷

2016 / 03 / 26
影片

中年大叔相信祖先是兩百年前的伊朗英雄,因此他的名字才叫做英雄。三年前祖先托夢,要他找回象徵尊嚴的傳家斗篷,以重振家族名聲。於是他在小鎮流連,甘願當起賣藝的街頭藝人,不慎打跑了老婆的他,兩個稚子也學起雜耍,一則奇趣又殘酷的小人物英雄夢。導演曾以《我的狐狸電影夢》入圍2014 TIDF。

橋下的迴聲細語

2016 / 03 / 26
影片

菲國首都馬尼拉的梅莎車站地區,住有一群不容於世的社會底層者,在橋墩下生活的他們,過著與繁華都市截然不同的暗沉生活。鐵道的發展和邊緣社群形成幽微的隱喻關係,傾聽視角表述著不同的生命情事與情感。貧窮、教育、健康、不公,社會問題多年無解,即便是微弱的存在,尊嚴仍來自於生活本身。

我的義肢

2016 / 03 / 26
影片

東緬甸的卡亞區是個多種族的區域,加上英國的離間政策和殖民,不同族群的武裝部隊,為了其自由與獨立,60年來與緬甸軍隊之間烽火不斷。戰爭造成了許多人的傷殘,一群退役軍人合力開設一間義肢工作室,每年製作超過一百具的義肢,給和他們遭遇同樣命運的士兵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