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TIDF影展報導大補帖!

2024 / 05 / 08

每屆開展前夕的TIDF大補帖又來啦~~~今年也要用排山倒海的資訊擊破各位的套票(和錢包)! 隨著時代演進,宣傳流通的方式更加變幻多樣,從專題、影評、報導、介紹,到Podcast、圖文、限動、影像,處處都有TIDF神出鬼沒,篇篇都是各家媒體濃縮精華,讓你在影展開始之前,就能補充滿滿滿的紀錄片能量!     網站 放映週報 【2024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請給我一群島吧!重探24年前的12座流離島影

2024 / 04 / 29

在2024年重看「流離島影」,是一件再「著時」不過的事情。 著時,在閩南語常指水果到了當令季節,是最成熟適合入口的滋味。「流離島影」這個在2000年問世、至今看來仍先鋒意味十足的大型影像實驗計畫,如今與現下的「台灣群島」身影重合,讓一切都鮮明、立體並複雜了起來。   紀錄片的本事上,這樣寫著: 1999年夏,「螢火蟲映像體」邀集了12位導演,分頭出海到台灣周屬12個離島上,...

重探・流離島影

2024 / 04 / 29

「流離島影」拍攝計畫,緣起於總策劃周美玲導演想拍攝台灣各離島的想法。她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創作者——有的原本就是公司夥伴,有的則是不同拍攝中共事過的同儕,在某次聚會酒酣耳熱之際,你一言我一句地,帶著一點衝勁決定將想法付諸行動。大夥更在接下來的多次具體來回討論中,逐漸凝聚共識,最後邀集12位導演彼此協助,完成這項繼往開來、意義重大的拍攝計畫。這12位導演日後於影像創作領域、學術研究、影像培力中,...

本土紀錄片文化燃燈者——張照堂

2024 / 04 / 29

依稀記得:從知道至敬仰張照堂老師,大約是1970年代初的事。先是在牯嶺街舊書店,尋到前幾期(1967年)的《劇場》雜誌,看到黃華成及張照堂實驗性攝影及短片訊息。後來多方發現他充滿蒼涼感的照片,其觀念藝術的前驅性,及那些完全反沙龍攝影的風格,印象越顯深刻。   冷戰下的孤獨年代攝影 不少傑出文化人及評論學者(像林懷民、郭力昕等)一致認為張照堂的攝影,反映著六〇年代青年,...

以時間積累,綻放多元、成熟而老練的面貌──第14屆TIDF台灣競賽觀察

2024 / 04 / 28

本屆台灣競賽的參賽作品,整體在內容及形式風格上呈現多元的趨向,持續呼應當代紀錄片不斷拓寬的定義和疆界,而最終脫穎而出的15部作品則在這個多元基底之上,展現出成熟而老練的面貌。 會說「成熟而老練」,「時間」是其中的關鍵詞──無論是生理的時間或物理的時間。生理的時間,指的是年紀和創作資歷;本屆入圍的作者多數在40歲以上(只有一部作品的作者年紀在此之下),且幾乎都具備了豐富的創作資歷。...

憂鬱與希望的十年──談本屆烏克蘭紀錄片

2024 / 04 / 27

以2014年的《廣場紀事:粗剪版》為始,本單元共精選六部攝製於俄烏衝突期間的作品,展現烏克蘭歷經複雜艱辛的十年,人民的反抗意志及影像創作能量依然強韌耀眼。 2014年,俄軍以占領克里米亞作為開端,一路將戰火延燒至烏克蘭東部,並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俄烏衝突的十年歲月難以言說,而影像作為一種獨特語彙,帶領觀眾密切而深入地認識烏克蘭。 極其動盪的時代雖伴隨著恐懼與不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