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島至島》映後座談
時間:2024.05.11 (WED) 12:30 地點:光點華山一廳 主持人:林木材 出席影人:《由島至島》導演 廖克發 攝影:章睿棻 主持人 剛剛大家參與的是《由島至島》的世界首映,是這部片第一次正式跟觀眾見面。我們先掌聲歡迎導演廖克發!大家也很不容易,撐了五個小時,我們先請克發跟觀眾講幾句話。 導演 大家好,我是克發,這部片的導演。很謝謝大家花了五個小時看完這部片,真的很不容易,...
第十四屆TIDF影展報導大補帖!
每屆開展前夕的TIDF大補帖又來啦~~~今年也要用排山倒海的資訊擊破各位的套票(和錢包)! 隨著時代演進,宣傳流通的方式更加變幻多樣,從專題、影評、報導、介紹,到Podcast、圖文、限動、影像,處處都有TIDF神出鬼沒,篇篇都是各家媒體濃縮精華,讓你在影展開始之前,就能補充滿滿滿的紀錄片能量! 網站 放映週報 【2024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請給我一群島吧!重探24年前的12座流離島影
在2024年重看「流離島影」,是一件再「著時」不過的事情。 著時,在閩南語常指水果到了當令季節,是最成熟適合入口的滋味。「流離島影」這個在2000年問世、至今看來仍先鋒意味十足的大型影像實驗計畫,如今與現下的「台灣群島」身影重合,讓一切都鮮明、立體並複雜了起來。 紀錄片的本事上,這樣寫著: 1999年夏,「螢火蟲映像體」邀集了12位導演,分頭出海到台灣周屬12個離島上,...
本土紀錄片文化燃燈者——張照堂
依稀記得:從知道至敬仰張照堂老師,大約是1970年代初的事。先是在牯嶺街舊書店,尋到前幾期(1967年)的《劇場》雜誌,看到黃華成及張照堂實驗性攝影及短片訊息。後來多方發現他充滿蒼涼感的照片,其觀念藝術的前驅性,及那些完全反沙龍攝影的風格,印象越顯深刻。 冷戰下的孤獨年代攝影 不少傑出文化人及評論學者(像林懷民、郭力昕等)一致認為張照堂的攝影,反映著六〇年代青年,...
以時間積累,綻放多元、成熟而老練的面貌──第14屆TIDF台灣競賽觀察
本屆台灣競賽的參賽作品,整體在內容及形式風格上呈現多元的趨向,持續呼應當代紀錄片不斷拓寬的定義和疆界,而最終脫穎而出的15部作品則在這個多元基底之上,展現出成熟而老練的面貌。 會說「成熟而老練」,「時間」是其中的關鍵詞──無論是生理的時間或物理的時間。生理的時間,指的是年紀和創作資歷;本屆入圍的作者多數在40歲以上(只有一部作品的作者年紀在此之下),且幾乎都具備了豐富的創作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