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導演柯金源專訪

作者
 柯伶穎

黑~導演柯金源專訪

2014/08/31

1525100_10152194829009276_137131462_n

文 / 實習記者柯伶穎

黃澄澄的稻穗,隨風搖曳,割稻機開入田中,準備收成,這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一直以來,人們相信只要辛勤灌溉耕作,土地就會給予甜美的回報。但是當灌溉的水不再清澈,土地給予的不再是養分,生長出來的稻子,開始吸收著污染的毒素,於是鎘米、鉻米等紛紛出現。

有些稻米帶著毒素,被人們一口一口吃進肚子裡;更多即將豐收的稻穀被銷毀,農民的心血成為廢棄。農民哀訴,收成前毀壞稻榖,這是逆天啊。

「你們難道不能幫我們出一口氣嗎?」片尾老農民向導演求情,淡淡的口氣有著道不盡無奈與心酸,只是,一陣沉默過後依舊沒有答案。老農民種一輩子的稻,要收成了卻必須銷毀,他們覺得「心疼」,將可以吃的稻米浪費掉,違背他們的古訓、信仰甚至對土地的情感,並不是補償金足以彌補。導演柯金源說:「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或者媒體工作者,面對老人這個問題,眞的是無法回答,感到很心痛。」

老農的眼淚,讓人不禁想起,近幾年臺灣的食品安全頻出問題,毒澱粉、黑心油等接連爆出,令民眾擔憂、人心惶惶。如果我們不能接受有問題的麵包、布丁、泡芙,那麼我們關心過幾乎每天都要吃的「米飯」嗎?

紀錄片【黑】2013年12月31日晚間10點於公視紀錄觀點首播。本片走訪全臺,記錄重金屬污染農地的情形,汙染的噩夢遍及桃園、新竹、彰化、台南、高雄等糧食產地。柯金源自1990年代就長期拍攝土地污染的議題,鑒於零星的鎘米新聞事件持續爆出,媒體僅跟隨區域性的報導,沒有系統性整理,於是從2009年開始蒐集資料,2010年開始拍攝,費時兩年記錄下官方失責、農民無奈與民間自救的實況。

目前台灣有超過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灌溉渠水圳,受到各式各樣不同程度的污染。除了灌溉水源,土壤也開始長期累積的重金屬,在【黑】片中,跨越南北紀錄不同地區的問題,柯金源說,片中的每一個案例都是不同的類型、面臨不同的危機,各自代表不同的汙染隱憂。像是桃園的中壢工業區污水處理外包給廠商,屬於合法工業區的廢水排放。依《水污染防治法》現行規定,工業排放廢污水須符合放流水標準,排入灌溉渠道則須遵照《水利法》規定。但現況卻是灌排不分,放流水跟灌溉用水不分,而且放流水對重金屬的允許標準是灌溉水的50倍,變成看似合法但對作物耕作相當不安全。這樣引用的水長期下來在質、量和累積三個要素下也讓土地無法承受。藉由這個案例,讓大家思考「放流水標準是不是太寬鬆?」

其他的例子,像在新竹香山受到工業區污染,檢測出超標的重金屬,1990年後投入兩千多萬元整治農地、用化學藥劑洗田,但稻穗成熟後檢驗依然有重金屬。在桃園蘆竹鄉,檢測適用抽驗的方式,但引灌一樣水源的農地,有的驗出重金屬污染而休耕,面臨農作銷燬、血本無歸的迫境;緊鄰的農田卻繼續生產後收給米商,經過混米後流入市場。

當然希望這些有權利的決策者能看到這部片,也希望公民能了解整個產業政策、農民的困境和公民本身的角色。

拍攝過程遇到的阻礙,一個是污染者,工廠不接受採訪,另一個就是政府公部門。近年公部門對負面訊息都是不接觸、不接受採訪,站在保護企業的立場,宣稱那是企業機密,因此無法取得確實污染面積的數據,例如雨水污染或空氣污染被裁罰的案件都不提供。片中就只能採用監察院糾正行政部門的疏失等資料,其他的數據多是透過NGO團體取得。柯金源說:「政府沒有什麼公權力,甚至保護企業,更不能理解為什麼工業生產者不能多關心土地,這些農作物他們也有可能會購買到,看到這些工廠沒有企業責任、社會良知,感到很氣憤。」

目前《水污染防治法》正研擬修法,把工業廢水管制標準提高和污染土地分級管理。【黑】播出後,農業研究人員聯繫說有關心土地議題的民眾或研究單位會打給農改產等相關研究單位,提供方法協助土地恢復,對他們很有幫助。柯金源說:「這部片在2013年跨年夜播出,其他電視台都很歡樂轉播演唱會的時候,公視播這個也會擔心没什麼人看,還好當時的收視率換算至少還有六萬人收看,我覺得這些都些觀眾都是種子,他們把這個議題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來關心。」

柯金源提及,有觀眾看完後分享感想,表示以前會覺得農民跟廠商是共犯,讓污染產品流到市場。看完【黑】之後,改觀認為消費者更是共犯,因為購買低價工業產品,促使工廠生產、污染;政府又徵收污染土地改成工地,變成惡性循環。他提出應該要繼續支持小農,就算是受污染的農產品也要購買,因為這些弱勢的農民如果不能耕種,又沒有時間等待土地復原,就會賣掉土地,尤其是緊鄰工業區的農地,大範圍的變更後,整體環境變了就回不去了。

觀眾的回餽證明這部片有其效果。柯金源說:「讓這部片投稿影展的目的就是推廣,能夠入圍也很開心,希望能讓更多人注意這些議題也跟不同類型的人交流。」現在也著手拍攝下一部探討地下水污染的作品。

  • 本片導演柯金源,人稱柯師傅,自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12年的時間,共累積了4、5百萬字的台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現為紀錄觀點製作人。近年作品多關注產業政策變遷下,台灣自然環境遭受的漸進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之下,該如何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政府的環境保護計畫。多項作品先後入圍或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1525100_10152194829009276_137131462_n

受到污染的農地。(取自紀錄觀點粉絲頁)

黃澄澄的稻穗

灌溉的水不再清澈,土地給予的不再是養分,生長出來的稻子,吸收污染的毒素,鎘米、鉻米等紛紛出現。(取自紀錄觀點粉絲頁)

1535466_10152194828779276_1105879503_n

桃園黃墘溪水被工業廢水污染。(取自紀錄觀點粉絲頁)

1538691_10152194828794276_1299669497_n

彰化工業廢水排放到區域排水溝再進入海岸。(取自紀錄觀點粉絲頁)

農民拉起布條抗議工廠捍衛田地。

農民拉起布條抗議工廠捍衛田地。(取自紀錄觀點粉絲頁)

「擅用鏡頭,就能改變事情。」 人稱柯師父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自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的專欄,前後長達12年的時間,共累積了4、5百萬字的台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 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現為紀錄觀點製作人。近年作品多關注在產業政策的變遷之下,台灣自然環境遭受的漸進破壞以及在公民意識覺醒之下,該如何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政府的環境保護計畫。作品曾先後入圍或獲得國內外重要影展獎項。

人稱柯師父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自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的專欄,前後長達12年的時間,共累積了4、5百萬字的台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進入公共電視新聞部,現為紀錄觀點製作人。

 

 

 

本文轉載自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