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小川紳介的運動影像

作者
文字|馬克.諾恩斯 翻譯|張鐵樑 校對|林木材
小川紳介(1936 - 1992) 的電影可說是世界電影圈中最知名,但又最難看到的系列,只有一部無字幕的作品可在坊間購得。在國際間,每次小川電影的公開播映都一票難求,但在日本國內要看到小川的作品卻不成問題。自小川在1992 年過世後,日本不時舉辦他的回顧展,也有一些電影學校收藏了他的作品作為教育使用,小川紳介與另一位紀錄片大師土本典昭一樣,在日本電影中有著重要與不朽的地位。
 
小川對華語電影也影響深遠,其著作的中文譯本由台灣率先出版,但對台灣來說,關於他的系列回顧展卻得苦苦等候。小川一輩子關注的都是日本本土的政治議題,就算是與海外聯繫,也都是與政治電影導演與西方影展相關;事實上,他只去過柏林影展和夏威夷的電影節。
 
在他的生涯晚期,特別關心亞洲電影。當他在1989 年幫忙策劃首屆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後,小川漸漸對其他亞洲的電影工作者產生濃厚興趣。為了影展,他帶頭舉辦了一個關於亞洲紀錄片的盛大論壇,也許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亞洲的獨立電影導演們齊聚一堂。他們電影中的故事反映了種種關於政治、經濟與藝術上的奮鬥,讓小川大為感動。
 
在1989 年的亞洲論壇中,另一個討論焦點是:「為什麼山形影展的競賽單元連一部亞洲作品也沒有?」為此,小川創立了一個富有活力與能量的亞洲紀錄片獨立群組,並馬上與鄰近影人建立起人際網絡。其中,與小川最為熟絡的是台灣的導演吳乙峰。
 
短短幾年間,亞洲電影便入圍了山形影展的競賽單元;再之後的幾年,亞洲電影甚至開始在競賽單元中屢次獲獎。雖然仍有許多挑戰,但亞洲紀錄片的成長已實現了許多小川心中的夢想;可惜的是,56 歲的小川卻在1992 年英年早逝,結束了在25 年間創作20 部電影的短暫人生。
 
這次TIDF 的「再見小川紳介」是個全面性的回顧單元,選映了11 部作品,也邀請到小川攝製組的合作伙伴和成員參與討論,策劃的基礎是,小川電影生涯中可被歸類的三個時期:學生運動電影 (1966-1968)、三里塚系列 (1968-1975) 、牧野村故事 (1975-1991)。
 
小川的電影生涯以拍攝學生運動展開,他無懼地投入激烈的政治抗爭和公社般的製作模式。本來在一家電影公司工作的小川,厭倦了只替大企業與政府拍攝宣傳片,憤而與同事土本典昭、大津幸四郎一起辭職並走上獨立電影之路。小川號召了他身邊的幾名社運青年,以漸趨激烈的學生運動為題,一起製作了幾部電影,他們更創立了一個重要的全國性獨立電影放映網絡。卓越的成功讓小川紳介站到了日本政治運動的前線。
 
1968 年,小川和攝製組一起搬到了三里塚。當時政府正以興建成田國際機場為由,強行徵收農民的土地。小川攝製組拋棄紀錄片應以抽離觀察者的角度去拍攝的教條,轉而把自已投入到這場漫長的抗爭之中,在約十年的時間中,製作了七部作品,當中包括令人震驚的經典名作《第二堡壘的人們》和《邊田部落》。
 
當三里塚的抗爭逐漸淡漠,小川攝製組移居到以農業為主的山形縣,與他們所拍攝的農民一起生活和工作。小川攝製組抱著前所未有的視野和細膩,以七部作品構成牧野村的故事,描繪出震撼人心的獨特文化與生活之道。他以撰寫長篇報導般的概念,揉合了劇情片、紀錄片和實驗電影的手法。這些作品是世界電影中,少數對歷史作出最繁複演繹的電影。
 
要真正地欣賞小川的電影,像這樣的回顧展是唯一機會。小川和他的團隊對電影與社會的關係有著深刻思考,所以,小川對紀錄片的取徑也跟日本當時急遽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遷背景密不可分,小川攝製組就像是充滿政治熱誠的電影實驗室。藉著這次的系列放映,我們希望為觀眾重新聚焦在小川紳介作品中的不凡與深刻,以及關乎生命熱度的投入,透過觀看這些過去的影像,省思我們的現狀與未來。
 
與其說小川是一個待在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我們倒不如想像小川是一個澆灌著燦美電影之花的園丁。呼應著今年春天剛在台灣發生的學運事件,這次回顧展的舉辦時機可謂完美,這場學運能激發出怎樣的紀錄片仍是未知之數。然而,小川紳介的電影其實傳授了一套實踐與理論並存的智慧,要獻給真切思考政治與紀錄片關係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