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影展開幕片《活在三里塚》映後座談

作者
林竹方
日期:2014.10.09
時間:22:30-23:00
地點:華山一廳
主持人:TIDF節目統籌 林木材
出席貴賓:導演 代島治彥
 
木材:這個片子是世界首映,其實這個片子有兩個導演,一個是代島導演,一個是大津導演,大津以前是小川紳介的攝影師,拍了三里塚系列的《三里塚之夏》,先請問那時候兩個導演怎麼會想一起拍這個電影?
 
代島:首先非常感謝,因為這個作品很長很怕大家看不了,剛剛林木材介紹了大津導演,在拍攝現場只有大津跟我兩個人,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完成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我們有各種困難,困難之一是他們很難開口,因為抗爭過程經過了五年時間,就像電影講的內部有分裂,以至於觀眾印象特別不好,連他們都逐漸的很不想講自己,所以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被時代遺忘的電影。我和大津一直想拍到他們的內心,拍到外表很容易的,當然從外表可以推測他們內心,但他們很不想開口,讓他們強制性的開口是很不對的,所以我們一直等,等他們開口,這樣的時後終於到來。我今天看到在座年青人比例很多,讓我回想到自己20多歲的時候呢?我現在56歲了,我那時候一點都沒感覺到我56歲在想什麼,這部電影可以看到人們從20多歲到70多歲這樣的變化。這部電影,大津擔任了攝影和導演,我擔任了剪輯,我在剪輯的過程當中,極大的作用是,因為我和大津在現場一起度過接近兩年的時間,大津現在70多歲快80,我現在50多歲,我跟他在一起的過程當中,就好像大津在拍攝三里塚之夏,經過50多年的時間,大津想了什麼,我對大津思考的想像幫助了我的剪輯,還有,兩個死者(三宮文男、婆婆)留下來的語言也給我很多幫助。最後片尾的地方,觀眾可以看到大津曾經拍三里塚之夏被逮捕過,被逮捕的時候他30多歲,過了40多年的時候,他突然想那時候的人們現在怎麼過呢?他就想去找他們,我就陪他們去三里塚,這個過程那時候給我有一種感覺,大津陪他們去拜墳墓,我覺得整個過程還有整部電影是我們去拜這個墳墓的一個電影,我總期盼能在這個墳墓裡找到什麼東西,那在這個墳墓裡頭找到什麼呢?是一顆小米,這個小米我們開頭引用聖經中的約翰福音一段,那是杜思妥也夫斯基也引用過的,今年三月份臺灣也有向日葵學運,主要的參與人是大學生,我聽說為什麼叫向日葵,是因為一個農民送了向日葵的種子,然後退場的時候拿著向日葵是非常和平的退場,沒有暴力,這也留下了一個希望,相反的日本最後內部分裂、造成內鬥,最後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形(現?)象,很難給後代留下希望,但現在過了近50年,我們看三里塚的時候,我們眼中忽略了當地的農民,所以我拍這部電影,拍到他們的內心,知道裡頭找到了一顆小米。
 
sanrizuka_002.jpg
 
觀眾:請問四十年來日本政府對土地徵收有無明顯改變?這對當地居民持續抗爭的想法有沒有一定影響?
 
代島:日本政府土地徵收基本的態度沒有改變,利用金錢和權力,他們很強調用金錢或權力來控制農民,來把他們的土地徵收,當然他們也不希望非常強制性的,他們也盡量柔柔的徵收,但今天看到沖繩他們要強收美軍基地土地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他們準備用警察的力量準備強收,我可以說他們的手法軟化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沒有改變。
 
觀眾:導演會在台待到什麼時候?目前桃園機場反迫遷的案子類似影片,但不是所有桃園居民可以看到這個影片,不知道導演有沒有機會到桃園和居民面對面?
 
木材:導演13號的飛機離開,13號還有一場活在三里塚,那是導演在台的最後一場QA活動。
 
代島:謝謝你介紹我這個事情,我如果有機會真想去看看,現在除了幾個地方有學運以外,還有其他地方有事情,阿拉伯、以色列,附近的話還有中國、臺灣、香港,都因為中國發生很多事情,我覺得要觀察這個運動的時候,首先需要長時間的,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為什麼它發生了,為什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在未來也可以看得更遠。
 
木材:最後三分鐘,有沒有想對觀眾說的話?
 
代島:謝謝各位,我非常推薦你們enjoy這個電影節,因為除了我的電影外,還有小川特展,還有其他電影,我相信紀錄片是給我們用身體感覺到世界的多樣性,還有時間的積累,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一個媒體,希望你們享受這個電影節,謝謝。
 
kai_mu_pian_huo_zai_san_li_zhong_dao_yan_dai_dao_zhi_yan_kai_mu_zhi_ci_300.jpg
 
代島:為什麼選這部片作為開幕影片?
 
木材:剛剛開幕的時候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很混亂的場面,我們的內心是很浮躁,後來我看了這部電影後,它讓我整個沉澱下來,真正去領悟到底紀錄片的精神是什麼,那今年我們特別去做了小川紳介的專題,然後根據我的調查,上次在台灣比較有規模的放映小川紳介是在1992年的時候,距今22年,我們一直在談它,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看,今年日本山形告訴我有個新的影片在拍,我非常非常期待,寄了試看片給我,看了之後我非常震撼,40年來日本這個事件也反映了台灣的狀況,我們是在去年12月決定做小川紳介這個專題,我知道這個專題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台灣人的心情,可是沒想到今年的三月到現在,包括香港、中國都發生了類似的事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這部影片選做開幕片的原因,那工作人員非常認真的策畫了所有的節目,包括翻譯字幕這個非常折磨人的工作我們都做完了,影展也有了一個新的開始,所以這部片對影展而言有特別的意義,我們也希望站在這個意義上可以往後累積,希望未來幾天觀眾也可以幫我們宣傳這個很不容易的影展,大家知道紀錄片是很困難的,我在這邊也要謝謝代島和大津,把這部影片的第一次放映獻給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