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焰火》映後座談(視訊)

作者
廖子毅

時間:2022/05/08
地點:京站威秀十廳
主持人:毛致新
譯者:錢佳緯
影人:《千重焰火》導演 薩伊德.塔吉.法魯奇 Saeed TAJI FAROUKY

 

主持人
導演遠在倫敦,跟我們連線。想必大家有很多問題,畢竟《千重焰火》是一部蠻精彩,有很多面向可以聊的作品。一開始我想先跟大家,做一下影片背景的提點。大家應該覺得很炫,居然可以這樣採原油。想講的第一件事是,緬甸是歷史上有紀錄,第一個使用原油的國家。發現原油可以開採、可以使用大約是在西元9世紀。他們挖原油用來塗在佛經上,用來保護佛經。畢竟是個佛教國家。那你知道9世紀就能挖到原油,那表示應該是還蠻淺的。在18世紀,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時,英國人也發現了這件事。發現地底下只要挖3公尺,就可以找到原油。從那時開始大量的原油開採。一直到緬甸政府成立,原油這種重要資源,當然是收歸國有。
只有在馬圭(主角所在的地方),有三個大的從過去到現在開採原油的家族,政府收不回去。開放給一般人,私人也可以經營。像主角這樣的家庭,他們會自己想辦法,偷偷私採原油來賣。畢竟一桶原油在那,大概價值50美金左右。跟務農比起來,是賺很多。私採是違法的,但太多人鋌而走險,從一個、兩個開採……慢慢地變成一個城鎮。後來甚至必須要成立學校,要有一些社福機構進駐來照顧這些開採原油的人。現在大約有10萬人口,在那做原油的開採。
想問導演的是,這是一個蠻神奇的場域,導演是怎麼發現這個題材?進去的時候,原初的想法是?他希望呈現或表達的議題是什麼?

導演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今天的參加。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很想到台灣。我喜歡的很多電影人都來自台灣。所以對我來說,台灣就像我的好萊塢一樣,我非常地景仰。對我來說石油牽涉到很多議題,涉及到權力,涉及到經濟、階級,還有很多戰爭、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等。這個議題背後牽連到這麼多議題外,其實也關乎個人。所以我希望在這部片呈現出個人跟這巨大、龐大的產業之間的關係,還有其背後互相影響的情況。
至於我的作品想呈現出什麼樣的訊息,或什麼樣的概念。我在做作品的時候,未必想特地去乘載某一個,或傳達某一個特定的訊息。基本上我做作品的時候,想要進行的是一場探索。去探索各個不同人的生命,還有人生之中的歷程跟過程。在過程中慢慢觀察之後,注意到了這些人。他們人生的發展,他們家人之間互相的親愛、友愛,還有他們的演變。當然慢慢地過程之中,我意識到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我開始理解,試圖去理解他們對生死的看法,輪迴的看法。那也影響到後來我們做作品時,使用的語彙或形式。其實與其說是去觀察牠們,不如說是透過這部作品去,試圖了解他們的生活。
這部作品進行最後的剪輯時,緬甸爆發了軍事政變。所以他們現在面臨獨裁政權,跟影片當時拍攝的環境、時空、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了。所以我很希望透過這部作品,之後進而去注意、關注這些戰火或紛爭之下,很多的人性,還有他們人生活的尊嚴。

jie_tu_2022-06-21_xia_wu_5.56.57.png

 

Q1
片尾曲非常好聽,想請問片尾曲歌詞在講什麼?請問導演為什麼選這首歌?

導演
片尾曲對我來說也特別重要,特別的有意義。這首歌對我來說,重點未必在歌詞上,而是它給我的感受。這首歌的作曲人,來自中亞國家亞塞拜然,使用的是傳統樂器。他的創作,很多是當地蘇菲教派的樂曲。樂曲裡描寫的是,跟朋友間的友愛關係。在蘇菲教派裡面,跟朋友的友愛關係,其實是暗喻跟上帝、上蒼間的關係。在這首歌裡面,很巧妙地去平衡了,包括了慰藉還有傷痛的感覺。就像影片中的這家人。當孩子離家時,一方面心中放下一顆大石頭,因為孩子長大了。同時因為,孩子離家而孤單、失落。這首歌一開始的歌詞提到的是,「別擔心」或「別哭了我的朋友/我並沒有離你太遠」。這是去借喻朋友跟自己之間的關係,同時去想像自己與大自然或跟上蒼之間的關係。

 

Q2
因為這部片是使用「直接電影」的拍攝方式,在鏡頭與被攝者之間,大多使用比較安靜的觀察。想請問導演過去的作品也使用同樣的手法嗎?拍攝結束之後,怎麼建構後續的剪輯腳本?

導演
對我來說,一開始在拍攝時,我不會想太多跟結構有關的事情。我通常順著我自己的直覺拍,只要我覺得有意思或吸引人、迷人的、畫面、聲音、人物,我就會把它拍下來。我跟影片中的父親,他在工作的時候,我在現場跟他四目相交之後,覺得我們兩者有一種奇妙的友誼。透過這個直覺,我一開始拍攝時,主要在乎的是整個拍攝時的氛圍,拍攝的當下我沒有想太多結構的事。
我拍攝時,並不會想到情節要怎麼去轉折,敘述跟鋪成。我其實主要希望能關注在,我們彼此之間的互動,觀察他們有什麼樣的變化跟反應等等。尤其我希望能去捕捉,跟呈現的是特定的情緒,或著讓我心裡產生波瀾跟牽動的時刻。在這過程裡面,我會看到特定的主題或主旨,慢慢浮現。我們後面才會開始,順著這個主題往下拍。
在拍攝完之後,到了剪輯時才開始去思考,要怎麼將這樣的故事、整個畫面跟架構呈現出來。對我來說,我不在乎所謂線性敘事要怎麼去鋪成,怎麼樣去陳述它。當然非常感謝我們的剪輯師,幫我很多忙,讓我慢慢把那些不同的影像,建構出來,尋找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我也希望能夠從影像之間的切換、串聯之中,賦予它更大的意涵。尤其是當我們知道這家人對於時光的看法,對於時間的看法。我們只是代代相傳的其中某一代,而不是某一個單點——純粹一個人的人生。就可以超越線性敘事,因為我們只是在不斷輪迴中的一部分而已。這樣的概念影響了我後來怎麼去呈現整個故事的面貌。

 

Q3
在電影裡面我發現,會側寫當地的民俗或信仰。有個讓我蠻好奇的地方是,一家人一起去拜拜,去膜拜一個龍王的傳說。地底泥漿一直冒泡,將白色液體倒入作為獻禮。想問導演,這儀式的起源或意涵是什麼?跟當地的關係是什麼?

導演
在拍攝的時候,我也深深地受到緬甸當地的民俗、宗教、文化、信仰還有神話給吸引。我自己做了相關的研究,不過也稱不上專家。我聽了他們講了故事之後知道,他們當地所信仰的系統。一方面有佛教系統,同時有很多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還有占星等等。所以在這麼複雜的體系當中,這部作品如果用線性的方式來闡述的話,不完全符合(或適合)這個文化的架構。
在緬甸當地的信仰。納(Nat),其實有一部分跟台灣很像,相信萬物都有靈,不論水有靈,森林有靈,水井有靈等等。各個事物都有靈,每個神靈個性並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需要去膜拜祂,去祭祀祂,景仰祂。讓祂們跟我們有和諧關係之後,祂們才對我們有保佑、庇護的作用。所以他們有各式膜拜的儀式。這也是影片中出現的儀式。對於在這樣的環境裡,去呈現這樣的故事。提醒我們的是,他們所在的這個環境,並不只是單純的背景而已。它們其實是建構這家人所認知的世界觀,還有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周遭的每一個元素,其實都影響著他們,而且跟他們不斷互動。這也是我們進而去討論到的,人跟環境之間的關係。
那您剛才提到,泥火山的這個神靈。他們當地叫Naga,Naga其實是源自印度教的神靈。形體介於蛇跟龍之間,蛇跟龍的靈體會藏在地底下。祂是守衛著水源,或者說所有資源的神。他們看到了泥火山會冒泡。因為當地產石油跟天然氣,所以沼氣往上冒的時候,會有起泡的情況。當地人就覺得是Naga在呼吸,這是祂的氣息。所以他們會倒牛奶進去,作為一個祭祀、供奉。他們希望與祂為善後。祂能不斷提供,越來越多資源給他們。所以這樣的畫面跟信仰,反映出很多時候跟環境之間會有個人的關係。牽涉到這一家人財富的問題,也可能是政治的關係。它象徵著神靈,這個力量在地下看不見,可是隱隱存在。就好像國家裡面那些軍事政權,政治的權利隱隱壟罩整個社會。對我來說,這樣的信仰,這樣的膜拜過程,反映出了很多當地文化的故事。

 

jie_tu_2022-06-21_xia_wu_5.57.30.png

 

Q4
想知道導演在這五年中,是住在當地?還是一段時間離開,一段時間去拍?還是常駐在某處?另外想知道的是,這麼私密的影像,他是導演跟攝影師兩個人去拍?還是有其他的方式?最後想問的是,影片中家庭的收入在緬甸是高還是低?

導演
針對緬甸的經濟環境,當然緬甸整體而言是相對貧窮的國家。現在在瀝油的這些人,過去都務農。相對務農的話,採石油是收入比較好、比較高的工作,他們才有餘力讓孩子去上學。跟石油貿易商往來的好處是,貿易商會預購似的貸款給瀝油的人。等於他們在財務上有比較多的彈性。所以相對於其他務農的當地家庭,他們經濟是相對好的。所以很多人認為,採石油是脫貧的方式。舉例來說,瀝油的這些民眾,可能每三四天煉到一桶油。煉油的中型家庭,他們有好幾個油井。平均一個月大概可以賺到240美元左右。大概是這樣。
我在這四年期間,前前後後來回八次。去了緬甸八次,沒有常駐在那邊。除了我自己拍攝的片段之外,我也非常仰賴兩位當地導演/記者的協助。兩位導演的其中一位,前幾年拍過一部紀錄片叫《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Burma VJ),其中在討論的是緬甸第一次發生革命的情況。這兩位導演/記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一方便幫我翻譯,另一方面幫我安排很多事情。同時,其中一位導演,來自影片中主角的家庭,當地的那個地區。所以這位導演,跟當地認識、熟悉。就像主持人有提到煉油是非法的行為。所以當地一般而言是非常封閉,不讓外人進來拍攝。因為這一層關係,這位緬甸導演跟他們彼此相識,而且都是同鄉人的關係。所以我們才有機會能夠進到當地,去拍攝他們當地的環境。

 

Q5
一般來說講到石油跟人,多半是想像氣候、環境有關係,用這樣的形式來拍(人文的視角)是很特別的。一般石油的紀錄片,多半是看到開採的大型廠商,跟當地產生衝突。用這樣的形式是很特別的。我想請教的是,導演在緬甸待了蠻長的時間。他如何去想像,這麼多的素材,為何以家庭中弟弟的足球作為一個未來期待的軸線?有沒有捨棄他原本想放棄的東西?
緬甸這幾年政變情勢蠻劇烈的,包含他們的抗爭。在這個情勢之中,大概這3、5年之間,他們政治動盪非常大的情勢之下,這部紀錄片有想要去呼應嗎?剛才有說到用一個信仰,幽微地呼應的情境。這幾年這些政治大的動盪,對於這採油的小聚落之間的連結跟關係是怎麼樣?

導演
當然我們在過程中其實看到很多條線,但我們後來選擇沒有繼續深究,或把它們剪輯在這部作品裡面。當然我們拍攝到一定程度,或剪到一定程度。總會知道有一些線路必須做取捨。我們在影片裡也看到,在作品裡也有這樣的轉變。慢慢開始聚焦在某些事件,或某些變化。一方面是拍攝的變化,一方面是他們生活上面的變化。例如我們有聽到,因為本來所在的油田開始枯竭了,有傳聞說有另一潛在油田。然後很多鄰居、村民,開始陸陸續續,好像另一個石油潮,像淘金潮一樣,開始紛紛地搬過去。這對他們來說,算是生活一大潛在的變化。
當時他們在考慮要不要也搬到另一油田去。所以我們那時拍攝,覺得這可能是整個故事或整部片的轉折。但是後來一家人看了當地現場後,知道要搬家過去的話,成本非常的高。並沒有決定搬家,決定留在當地。這就是當初我們看到的,好像有一條跡象、要去追的線路。最後因為不同的客觀因素,或主觀因素而言。決定放棄,沒列入到作品當中。
對我來說,當時提到油田轉換的過程裡,好像是個轉折,不過我情緒上沒有太多變化。我後來注意到,當時的拍攝過程裡面,跟最小的兒子有很多訪談,最後沒有剪進去。不過也看得出來,其實這家人非常呵護、疼愛,或說寵愛、溺愛這個最小的孩子。因為相對其他哥哥姐姐們,並沒有受到那麼多的要求。甚至很多時候,他不想工作、不願意工作的時候,父母親也縱著他。當然他們還是對這孩子有望子成龍的心態,希望他能有所成就。當時拍了這些畫面之後,還沒有很多想法,先把畫面跟部分內容,給了荷蘭的共同製作人看。他當時看了這些片段後,說:「所以這個故事描述的是,也許以後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有自己的家庭。他的角色慢慢地轉換成父親,他開始跟他父親一樣,開始學著跟孩子相處。」。這段話對我來說,原來當時我情緒上的一個翻轉(或轉折),可能是來自這父子之間的關係。
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把父子的關係,還有兒子離家到大城市的關係。作為我們情感上的主要連結與基礎。一方面緬甸經濟資本主義化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希望到大城市闖一闖,尋找新的機會。他們認為能到大城市就是成功。到了大城市之後,還是要面臨許多困境,而且家人又不在身邊,很多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在這情況下,到底離家是不是代表成功?這也是另外一個他們在思考,他們在掙扎的問題。所以這也是我們最後希望能夠呈現的,到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送孩子出去之後,是不是能夠迎來新的成功,或著會遇到新的、未知的變數跟糾結。這是我們後來決定,把這個軸線放在這段關係上面的原因。
再次感謝各位的出席,我也在此表達支持緬甸人民的精神。他們現在面對非常殘酷,而且暴力的獨裁政權。希望能與他們一起同在,對抗這樣的力量。

jie_tu_2022-06-21_xia_wu_6.01.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