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世界》映後座談(視訊)

作者
TIDF

時間:2022/05/07
地點:京站威秀9廳
主持人:鍾佩樺
影人:《如何改善世界》阮純詩 NGUYỄN Trinh Thi
口譯:簡德浩

主持人
上一屆TIDF其實就有放阮純詩導演的作品,但沒有機會座談,只請到導演錄製QA短片。今年雖然疫情仍存在,但我們總算順利安排了這場連線座談,希望可以在映後跟觀眾朋友們直接互動。我們先請導演跟現場的觀眾打聲招呼。

導演
真的很希望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實體見面,因為去年跟今年都是疫情的關係沒辦法過來,一直很想拜訪台灣。

主持人
因為今天的QA時間寶貴,我就先問一個問題,之後就開放給現場觀眾朋友提問。我首先非常好奇的是,多數影像創作者似乎對於視覺文化的興趣更勝於聽覺文化,但這部片對於聽覺文化及「聆聽」有特別的關照,請問導演是怎麼產生出這樣的興趣,進而拍攝這部影片?

導演
其實大多做影像創作的人、紀錄片工作者,包含我自己,大概九成的心力都用來關注視覺影像的層面,我覺得這也很正常,若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通常是跟小團隊一起工作,比如就我跟攝影師兩個人,多數時候我們也只會把心力放在影像,比較少去關注聽覺的面向。

就算我們會花心力關注聲音,大多也都是關注訪談或對話的內容,沒有那麼關注聲音本身,或是所謂的「聲景」(sound scape)和環境音等等。但是這幾年來,我越來越覺得聲音其實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佔了一半。雖然我們看不到聲音,或覺得聲音不是太明顯,但其實整體氛圍的塑造可說跟聲音息息相關,跟情緒也是高度關聯,聲音也像是一種心理性的活動。

我自己的相關經驗是有一次在日本拍東西,在東京待了五個月,因為不懂日語的關係,我們必須要用其他方式來理解這個地方、來跟他們溝通,所以城市的聲音以及我每天收錄到的聲音,或是當地的音樂等等對我都變得非常重要,我當時必須要找到一種不使用語言的方式來溝通、來說故事。

這幾年我其實也一直希望有機會專注在聲音的作品,或是參與聲音相關的工作或拍攝專案,有機會拍攝《如何改善世界》,因而接觸到了越南的原住民族,我發現他們是非常重視口傳跟口語溝通的文化,他們的記憶跟故事都是透過類似的聲音元素去溝通傳遞。相比之下,我們大眾也好,主流也好,好像都是偏向視覺化的文化,我才意識到,大多數人交流的方式似乎受到了西方「以視覺為主的溝通方式」的影響。我看到了這樣的差異,我感覺呈現出原住民族跟我們這民族的文化差異會是很不錯的方式,得以看到我們兩者之間的落差,差不多是這樣。

主持人
正當我們正在討論聽覺的重要性時,也聽到了導演的背景有一些小狗吠叫的聲音,當我們聽不懂彼此語言時,好像也特別感知到環境音的存在。現場朋友有任何問題都歡迎舉手。

Q1
片中耆老所唱的歌曲是用越南文唱的還是什麼語言呢,網路上可不可以找得到?

導演
片中有滿多歌曲的,可以先跟大家介紹片中看到的民族是嘉萊族,是在越南中央高地的一個民族,那本來是當地唯一的族群,後來有越南其他族群也搬到附近居住,就變成附近的幾大民族之一,後來總共有將近三十個民族在那邊生活,嘉萊是其中之一。片中看到的是一個儀式,這其實是給往生者的儀式,往生者在下葬土裡後,在接下來的幾年,當地族人還是會在白天去拜訪往生者,透過祭祀儀式奉上食物。這儀式要進行幾年,但幾年過後就要「棄墳」,也就是拋棄這座墳墓,此時往生者就正式地移居到另外一個世界,從此之後家人、親友再也不會去拜訪這座墳墓,大家片中看到的儀式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整體來說,嘉萊族他們是一個帶有靈性的,相信萬物有靈的民族。可是近幾世紀來基督教的文化進入到當地,也影響了有些族人改信基督教,成為新教徒之後,就不能再執行這樣的傳統儀式了,我所拍攝的村莊是當地少數還在持續進行棄墳儀式的地方。片中出現的曲子之中,有一首是在描述這樣的儀式,片尾那一首由一位老人所吟唱的,其實嚴格說起來不是曲子,而是他們在為往生者鋪路的儀式。比較有趣的是,嘉萊族男性跟女性執行祭儀的方式也會不同。這些歌曲在網路上較難找到,因為是少數民族的音樂。我不知道在台灣的情況,但在越南的話,通常是一些文化當局會去做所謂的保存或是採集,可是一般人如果要在網路上找的話,找到的多是文化當局請作曲家或主流音樂人為這些少數民族創作的曲子,再讓族人來唱,能找到的多是用這方式來完成的歌曲,反而比較難找到真正的當地歌曲。

Q2
導演好,我想請問為什麼片中會以一位比較現代的女性來作為「現代視覺文化」的代表?也很好奇片名為什麼這樣取。

導演
片中出現的年輕女孩其實是我女兒,她是混血兒,我先生是美國人,在我跟我先生合作的作品、我自己的影片,或是我先生的攝影作品常會出現我女兒的身影,我們其實滿常拍攝她的。她出現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我覺得會讓作品添加了一些個人特性,對我來說,作品因此更有個人意義。看著女兒出現在我作品之中,我常感覺好像看到某種「未來」的代表,或者可以說是未來的自己?總之是未來的某樣事物,是一種象徵未來的意象。我在中央高地拍攝一段時間之後,我就注意到了這民族特殊的文化認知,我就希望可以比較我們的認知跟他們的認知。我在家的時候,就想說那拍女兒好了,就在家裡面開始拍攝跟她之間的對話,開始詢問她對童年的一些記憶,比較偏向視覺化或聲音等等。我再回到中央高地時,問了當地人同樣的問題,發現兩者的答案真的是相反的,所以就注意到了這個很鮮明的對比。也可以說,女兒代表的是非常年輕的世代以及非常西化的現象,尤其是對比中央高地的原住民來說。

主持人
第二個問題是有關於片名,這也是我們影展單位在取片名時感到非常好奇的,想請教導演片名的原由。

導演
其實《如何改善世界》(How to Improve the World)是借用了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出版過的一本日記的標題。約翰凱吉是很有名的美國實驗作曲家,他在作品中實驗很多聲響。他在六零或七零年代的時候有一首作品,就叫做〈如何改善世界〉,但後面用括號放了一個副標:「你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已」(You Will Only Make Matters Worse)。我看到這標題就非常喜歡,也一直記得這標題。創作完這部片後,我就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這標題,覺得非常符合,因為如果我們什麼事都不做的話,說不定這世界會變得更好。因為如果帶著一種「我們要來這裡改善一切」的態度,其實是一種過度高傲的態度,我看到許多人就是用這樣的態度,覺得自己比較文明,然後進到別人的地方,希望去改善、轉變這地方的信仰,想要去同化這地方的人。我覺得這樣過度高傲的態度其實大有問題,反而讓狀況變得更糟,所以希望將這標題運用到這部作品。

主持人
謝謝這位朋友提問,解決我們心頭的疑惑。因為時間關係我們開放最後一個問題。

Q3
想請問片中有一個不知道怎麼描述,像盆地、像碗形狀的空間,想知道那是怎樣的空間?有點像圓圓的洞,片中出現的自然地景。

導演
那是一座小火山,當地其實滿多火山的。

主持人
還有時間給最後一個問題。

Q4
注意到片中有很多牛,想知道牛跟這族群的關係是什麼?

導演
片中看到的其實是一種水牛,在當地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嘉萊族來說,水牛是很重要也很高貴的,可以說是他們的資產,地位甚至接近人,非常的高貴,當地人花很多精神來照料水牛。以片中看到的儀式來說,因為是對往生者非常重要的儀式,所以也運用到水牛,會獻祭水牛。其實也不只是在中央高地有這樣的習俗,這其實在東南亞還滿常見的。大家可能在電影《現代啟示錄》中也看過把牛剖半的獻祭,就不確定台灣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儀式。

主持人
今天真的非常感謝導演的分享,也很感謝在座各位提問的各種問題,讓我們收穫良多。在QA結束之前,導演最後有沒有任何想分享的話。

導演
非常謝謝大家,很高興大家前來,希望各位喜歡放映的作品。我自己有聽說過一些台灣的原住民族對文化的努力推展跟進展,我也希望有機會來到台灣,進而實際了解更多關於原住民族的議題和權益的作品。很高興我們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還可以有這樣的觀影經驗跟文化,也非常謝謝大家,希望大家享受影展接下來幾天的其他作品。

主持人
最後就是以鼓掌謝謝導演今天線上的參與,希望下次能夠實體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