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自由》映後座談(視訊)

作者
 TIDF

時間:2022/05/10
地點:京站威秀10廳
主持人:蔡世宗
影人:《浪跡自由》導演羅荷.波堤耶 Laure PORTIER
口譯:黃聖閎

主持人
大家好,非常開心各位今天能夠來到TIDF,大家一起觀賞紀錄片《浪跡自由》,今天我們也透過視訊的方式,來跟導演一起來討論這部影片。那我們先以掌聲來歡迎導演好了,我們請導演跟觀眾先打聲招呼。

導演
各位晚安,很高興這部片能夠被TIDF選映。然後這也是這部片第一次做這麼長的旅行到台灣來放映。

主持人
好,那我想這部片是導演在歷時大概15年的時間所完成的。那其實我們也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花這麼長時間來記錄自己的弟弟?又為何花了這麼久的時間來完成一部紀錄片?

導演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影片畫面的第一個影像,是我在2005年開始拍弟弟的時候。當時我還在念電影學校,想法並沒有非常明確,只是想跟弟弟一起做一件什麼事情,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其實是弟弟從馬賽的監獄出來之後,開始覺得有一件非常迫切、急需馬上做的事情,就是要跟弟弟一起講述弟弟的故事。所以開始構思這個拍弟弟的計畫,在此同時也需要透過這計畫去找一些資金,來幫助這企劃能繼續拍下去。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跟弟弟一起拍出這部片的想望,這是最重要的事。

主持人
為什麼跟弟弟一起完成這個計畫對導演而言如此重要?

導演
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其實有非常多因素,無法很清楚地說明白到底為什麼。不過最大因素應該是,最初我好像有一種報復心態,覺得弟弟承受了非常多不公平、不正義的刻板印象的對待,讓我想要把這件事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所以才會感受到這種迫切的需要,想要讓這些事能在影像上被看見,也才會完成這部大家剛剛看到的作品。

主持人
好,那我相信現場觀眾很想跟導演一起聊聊。那我們現在就把時間開放給各位,如果有問題的朋友可以舉手。

Q1
想請問我們在片中有看到導演與被攝者之間有一些相處上的不愉快或摩擦,或是他不願意被拍攝等等這些衝突畫面。想知道導演是怎麼來思考她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會不會有一些倫理道德上的疑慮等等?謝謝。

導演
其實對我來講,跟拍攝者之間的不愉快是可以呈現影片問題意識的一種方式,其實也是透過這樣子的衝突,讓影片的敘事更凸顯出來,然後也透過這樣子的衝突,我們可以去細想這部片到底想要拍什麼。除了營造這部片裡頭角色的個性和角色的生活之外,也因為這是一部紀錄片,也會對應到這角色在真實人生的生活、所作所為等等一切的事情。

簡單來說,其實這個衝突只是為了要建構這個敘事的過程,不過我在拍這部片的時候,和弟弟之間確實沒有任何倫理上的顧慮。

Q2
我想換個角度問關於弟弟的部分,想問導演怎麼去跟弟弟溝通要參與這部紀錄片?弟弟的反應又是如何?因為我其實看這部片時,會感覺到弟弟很像另外一位導演,而且他很努力地記錄,即使在現實狀況裡拍攝是有困難的,他仍然很堅持地拿著手機記錄了生活。不管是他進入超市,或在街頭暴動,或者是他自己各種不愉快,在街頭流浪的生活,我覺得弟弟是很努力地要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不知道他的動機是什麼?是想要跟姐姐分享,或者是說他有另外自己的模式?謝謝。

導演
其實一開始跟弟弟講到這件事情時,他馬上就感到非常有興趣。一方面他也非常想要講他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他也想要拍這個電影。最重要的是,他心裡一直想要幫姊姊把這部片完成,這是他當初聽到這提議時最大的動機。

Q3
想問導演作為姊姊跟弟弟的年齡差距是多少?為什麼弟弟經歷了這些,姊姊卻是一位成功的導演,或是說成功走上了導演之路。因為在一開始時弟弟有說到,我媽也是你媽,可是後面就沒有講到他們姊弟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狀態?既然姊弟關係這麼親密的話,為什麼弟弟要去住在奶奶家,而不能去住在姊姊家?是他們是同父同母、還是同母異父?就是想知道他們血緣上的關係。以及為什麼弟弟最後…因為年齡差距是很重要,因為如果姐姐已經滿18歲,為什麼弟弟依親的時候不能依姐姐?會被送去少年監獄我想知道血緣上的關係狀態是怎麼樣?謝謝。

導演
我們有八歲的年齡差距,但是同母異父。想補充的是,覺得八歲的年齡差距其實不足以保護他太多事情,不管是在法定層面上或者是在教育層面上,我都沒有辦法替代太多父母應該做的事。

主持人
我追問一下,就是說他們姊弟倆,應該是隸屬在不同的家庭,是嗎?他們共同的生活經驗跟生命經驗是從何而來?既然隸屬於不同家庭,是在怎樣的時刻他們可以接受彼此、建立這樣的感情?甚而到後來一起想要創作這部影片?

導演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因為在兄弟姊妹的關係裡頭,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不太一樣的。我跟弟弟比較相像的地方,應該算是對世界的感知是比較相近的。比如弟弟會使用繪畫來表達他的情緒,我自己就是使用電影來表達,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是滿相像的。

主持人
既然隸屬在不同的家庭,那麼在當初是怎樣去認識到對方,讓他們有這種家人的關係?

口譯
導演澄清,他們姊弟其實是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

主持人
那她弟弟這些早年遭遇,她其實都在?

口譯
沒錯。她從小到大都看著他一直發生這些事情。

主持人
好的,藉此也釐清一些細節。接下來還有其他朋友有問題嗎?

Q4
在這十幾年的過程裡,途中有沒有覺得可能沒有辦法完成,或者是否曾覺得或許不需要完成?在一次次去找弟弟的過程裡,對拍這部片的看法有什麼階段性的變化?另外就是,如果沒有拍這部片,她跟弟弟這十幾年的聯繫會不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導演
其實在過程當中也曾害怕過該怎麼來完成這部片。大家在片中看到的最後一個影像,是在2014年時請弟弟畫的圖畫,請弟弟畫的時候是直接告訴他說,希望這幅畫能夠用在片尾。這想法也提供我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在過程當中,覺得好像可以往這個方向走,讓這幅畫成為能夠貫穿這部片的一個主軸,給了我比較明確的方向。

我其實是在2012年開始動手寫腳本,在2012年提出了另外一個新版本的腳本,在這期間,我一直想要保留所有我記錄的任何跟弟弟相關的生活軌跡,畢竟這是一部跟真實有關、跟生活有關、跟生命有關的紀錄片。但是呢,很多很多事情,其實也是在剪接台上的時候,才有更明確的想法。

關於第二個問題,若要我想像一個不存在的過去,其實有點不太容易,但要維持一段關係其實滿困難的。如果沒有這部片的話,我其實也很難想像會不會花這麼多心力在弟弟身上。我認為兩人的關係其實必須要有比較深入的互動,不能只是單純每天見面的印象,你的生命必須跟他的生命交換一些什麼,不是只是每天見面這麼簡單,比如在他生命裡頭付出一些什麼、貢獻一些什麼、或者是背負一些什麼,大概是這個意思。

主持人
還有其他朋友有問題嗎?

Q5
想請問是怎麼去思考素材的選擇跟拍攝的策略?因為15年的時間一定包含了非常多生活的片段,但電影裡面呈現出來的感覺,是弟弟好像是一個一直非常孤寂、一個人生活的感覺?似乎是刻意屏除其他人出現在影片或他的生命裡,好像是一種這樣的感覺。想請問為什麼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導演
我覺得弟弟孤寂的狀態是在這部影片的敘事上相當重要的元素,這也是在建構這位影片主角時,第一件考量到的事情。其實在書寫劇本跟剪接時,都有刻意強調這部分。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弟弟攻擊情緒上的狀態,想要透過剪接跟影像敘事譜寫出這部份。

Q6
因為您跟弟弟的這種關係,在整個十多年的過程中,弟弟這種自我放逐及流浪過程,您有沒有試著去改變他?還是說您單純就是以導演的角度、以旁觀者的態度去看,單純就是記錄?因為我相信類似這樣青年的躁動等等歷程,身為在旁的親人,一般很難不去試著去改變。

導演
其實我覺得自己已高度介入弟弟的生活,只是他拒絕了我的介入跟幫忙,加上我其實非常希望想要保護弟弟,透過這部片能夠讓弟弟在他的生活或在社會裡頭找到一點他自己的位置,所以我才幫他出了機票錢,讓他飛到西班牙,然後也希望他能夠去上藝術學校。

不過在這樣子保護下,弟弟是非常拒絕的,即便你們在電影裡頭看到弟弟流落街頭了,我也會覺得他應該會打電話給我,但是並沒有,他自己找到了能繼續生活下去的房子,他並沒有求助於我。所以其實話說回來,雖然我非常想要介入弟弟的生活,但他拒絕了。

主持人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講座在這邊結束,那最後我們看一下視訊的鏡頭,讓導演跟大家來(揮揮手)。

導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