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拍攝,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 專訪《南韓民主家政課》導演南雅琅 NAM Arum
日期:2024年5月13日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
採訪撰文:劉芷妤、許惟珊
導演2018年的短片作品《Pink Femi》也關於女性主義,這部片和紀錄長片《南韓民主家政課》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Pink Femi》主要在談媽媽和我的關係,我小時候對媽媽非常憧憬,很想像她一樣成為女性主義者,於是就把頭髮剪短,打扮得跟男生一樣,但卻因此在學校被嘲笑。後來我乾脆決定把身上所有東西換成粉紅色,成為一位粉紅色的女性主義者,也拍了短片記錄這個過程。
《南韓民主家政課》則記錄我透過女性主義者的眼光回顧過去,找回自己政治上的信念,並替自己發聲,所以這部片可以說是《Pink Femi》的延伸續集。
片中使用了不少爸爸過去拍攝的檔案影像,導演如何篩選與應用這些跨時多年的素材? 又如何看待爸爸攝影機裡的自己?
基本上影片是以韓國的大事件作為主軸,因為我想把韓國歷史跟個人成長史結合,所以特別挑選像是1987年民主化、世越號事件、朴槿惠彈劾案等等。爸爸以前很喜歡拍攝,多虧有他提供韓國近代史的影像紀錄,加上我拍攝的家庭影像,才能將韓國史與個人成長史結合在一起,完成這部電影。
爸爸以前是記者,片中那些交給他拍攝的片段,我看到之後覺得很感動,因為可以看出他其實不想將攝影機放下。我就覺得透過這部紀錄片,也算是實現了一點點他未了的夢想。
導演有讓家人事先看過影片嗎?如果有的話,他們的反應如何?
我原本很擔心爸爸的部分,所以想在上映前讓他先在家看過,如果有覺得不妥的部分就剪輯掉,但爸爸說沒關係,可以直接去電影院一起看。看完之後他也沒有表達對電影的任何感想,只說了一句對我很受用的話:「藝術家的電影不能被審核」。
片中有一幕是父母健行時遇上岔路,兩人分頭前行,而您選擇跟上媽媽的腳步。能否聊聊這個畫面與您的選擇?
拍攝本片的過程中我每天都跟著爸媽一直拍,健行的畫面是偶然間拍下的,一拍到這個場面,就覺得一定要放進片中!因為它可以完美代言我必須在爸爸、媽媽之間選擇的處境,我的選擇也表達了想跟隨媽媽的決心。
我過去一直想和媽媽一樣成為女性主義者,但卻時常顧慮到爸爸的公務員身分,而不能去參加集會,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主體。我是透過完成這部電影,真正覺得自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本片在韓國和台灣放映後,觀眾給予的反饋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在韓國可能因為觀眾都曾經歷過片中歷史的當下,比較會代入個人立場和想法,指點應該要怎麼編寫、剪輯比較好。
這次在台灣放映,原本有點擔心觀眾無法理解這些脈絡。但沒想到台灣觀眾反應真的非常好,很能對影片產生共鳴,看得又哭又笑,我感覺非常被支持,接收到觀眾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