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廠交響曲》映後座談
時間: 05.15 WED 21:16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9廳
主持人:陳慧穎
出席影人:《織廠交響曲》導演 妮沙.珍 Nishtha JAIN
譯者:張新
攝影:陳靜儀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謝大家看這部《織廠交響曲》,這場非常榮幸邀請到這部片的導演Nishtha JAIN,請大家熱烈的歡迎她,請導演簡單的跟大家打聲招呼。
導演
首先感謝這次的邀請,也感謝TIDF讓我有幸在這邊放這部片,然後這部片拍攝是在幾年前的事,大概在2017到2018,但因為疫情的關係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去完成,為了要拍攝像這樣157年歷史的黃麻產業,裡面有非常多的方面,花了蠻長一段時間去想說要如何呈現出像這樣的夕陽產業,裡面牽涉到非常多的工人,才有這麼多的故事。
主持人
講到夕陽產業我覺得有一個點還滿有意思的,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實就是在講,當數位化時代來臨時衝擊到照相館產業,我覺得這部片跟她第一部長片所關注的有一點點呼應,也想要進一步的請問導演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黃麻產業這樣的主題來進行拍攝?
導演
那麼我的第一部長片是在2004年的時候拍攝的,攝影產業如何從類比過度到數位的過程這部片在講的與上一部片是有一點點相似的部分,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個事情是,在西孟加拉邦這裡好像是一個時間停止的地方,跟印度其他的地方不一樣,其他地方可能發展得非常快速,但每次回到加爾各答我都覺得時間彷彿靜止了,其中有150年歷史的工廠,運作的方式還是跟當年非常相似,在這部片我就在想說如何補捉這個產業的曾經以及現況,我以前有剪一些片段是把裡面的素材跟尚雷諾的《河流》剪在裡面,這部片是在1950-60年代拍攝的,把這兩個素材剪在一起我朋友都看不出來,也就可以看出這個產業的相似性,還有一點是我們可以看到人力勞動的時代結束,我希望在這部片可以呈現非常動態的狀態,描述工人在場內場外來拍攝,就有點像是歌劇的形式。在這部片拍攝出來就有些人把他稱作黃麻的交響曲,據我所知台灣這次的標題是《織廠交響曲》,很感謝你們取了這麼貼切的標題。
主持人
我覺得交響曲這個詞真的滿能對應到這部片的狀態,蠻好奇拍了幾個黃麻工廠,沒有記錯的話是兩間歷史比較悠久的黃麻工廠,也很好奇如果他是一個擁有非常久歷史的工廠,那田調的部分花了多久的時間?以及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導演
這個田調時長滿長的,不只是在加爾各答這個區域作田調,實際上也拜訪了蘇格蘭,它是黃麻工廠的主要發源地,在這部片發布之前,我很驚訝在印度事實上沒有一部紀錄片在拍攝黃麻這個主題,儘管印度的第一個勞工工會是屬於黃麻的產業,因為沒有影像的紀錄片可以參考所以閱讀書籍之外,也實際拜訪蘇格蘭這個黃麻工業的發源地,當時黃麻產業也是從蘇格蘭慢慢遷移到印度,一方面是因為人工低廉的考量,另一方面是因為蘇格蘭當時有一些工會運動他們嫌麻煩,也就移到印度。
主持人
我也很好奇這部片形式的部分,裡面有很多無論是聲音也好或是非常多長鏡頭的使用,是如何思考形式跟內容之間的互動?
導演
在很早期的時候就決定這部片不要有太多的資訊,可以看到片中資訊沒有很多,也決定不要使用角色主導的形式,專注在工人身體跟工人經驗本身,這是我做的其中一個決定。在拍攝階段在工廠中須要走好幾公里,因為工廠的範圍非常大,為了要傳達這種經驗給觀眾,有很多跟在工人後面走、跟工人們一起在工廠當中移動,能讓觀眾經歷工廠當中實際的狀況是什麼,有多麼危險以及混亂的狀況。在形式方面可以看到裡面結合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一開始的無聲漸漸加入旁白到最後跟人講話,就好像打破這種觀察式紀錄片的形式,形式上面的一種創新也是我們的目的。
主持人
接下來就開放給觀眾,有問題的人可以舉手。
Q1
導演你好,我看完這部片主要的感覺是你拍到的這些工人是被動的去接受工廠即將消失,是一個比較惡劣的勞動條件,其中很多段段是提到這些工廠內有工會也有一些工人運動存在,我想在工廠倒閉的時候也是工人運動的高峰,我很好奇為什麼沒有去呈現這部分的內容?
導演
關於工會的問題,印度的黃麻工人運動是在10年前已經慢慢地萎縮,是因為受到印度政府的壓迫,過去黃麻工會運動非常盛行,現在已經幾乎消失了,片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個工廠有工人在集結的活動但這個工廠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倒閉了,167年的工廠依然是沒有辦法抵擋時代的潮流。相對之下印度的農民運動是非常成功的,現在也在拍攝另一部片「Farming the Revolution」,拍攝的是印度最近進行的一場史上最大的農民運動,最後訴求是成功地達到,這麼成功的農民運動跟黃麻運動對比也是覺得有點難過。
Q2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說服工廠的業主讓他們去拍攝?因為會談到工廠低薪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這些男工女工如何看待導演去拍攝這件事?
導演
工廠的老闆其實是非常支持,因為她認為黃麻產業是生態友善的,她也認識我拍攝的一些片,所以她就邀請我們去拍攝,一開始可能覺得是在宣揚黃麻產業的一部片,後來才有說拍的是黃麻工人,實際上這部片有點像是一面鏡子,在加爾各答放這部片,老闆看完後是有點驚訝的,我覺得這些老闆看事情的方式也不太一樣,某個意義上,他們不覺得在工廠裡進行的事是在剝削或只是提供低薪給這些工人,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吵的,所以我們很多年的時間都可以在工廠裡自由自在沒有限制的去進行拍攝。關於第二個問題,在剛開始拍攝時上千名工人,甚至有一段時間高達1萬到1萬2千名的工人,真的非常多人,在這個部分我們也不會見到所有的工人,我們待在一些區域比較久的話可能就會認識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會以為我們是代替管理階層進行訪查,看他們表現得好不好,後來我們就一直在澄清說我們不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在印度大家對紀錄片不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看到拍攝團隊時覺得可能哪一天就會有明星或是演員到工廠裡面拍攝,後來發現我們只是小小的紀錄片團隊之後,他們就開始邀請我們在工作之餘去喝茶,因為工廠裡面非常吵雜,完全沒辦法在工廠裡面進行訪查,這些訪談、工人的對話都是在茶餘飯後的時間進行的。
Q3
我覺得這部片很有意思是因為我在做纖維創作,就我所知台灣的狀態是南台灣有瓊麻產業,英文是「Sisal」,是日本時代二次大戰時需要纜繩而有的,他們有一句話叫「瓊麻抽絲起高樓」曾經有很多人賺錢都是靠這個產業,但後來化學纖維崛起,所以完全取代瓊麻,我也很好奇導演在記錄尾聲機器慢慢移出,最後這個產業就真的逐漸沒落?還是只是因為政府政策上的變化?
導演
在印度的話黃麻產業是一個有上百萬名勞工的產業,在化學纖維出現之後,黃麻產業也就慢慢沒落,看到這個狀況,政府也去補助這個產業,方法就是透過大量的採購,袋子、許多東西都是使用黃麻製成,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黃麻產業在印度是一個賠錢的生意,業主也沒有想要投資更多的錢去換機器。
Q4
導演你好,我們是2018年某一個紀錄片提案大會曾經同是提案的學員,當時導演你做出來的天花板那艘船還在裡面,我還記得導師給了你很多意見,像是要不要再增加一點故事跟著人物走,看完你今天呈現出來的效果,你還是按照你自己的思路來這個部份我很欽佩,不是單純只是講故事跟著人物走的一部片,呈現出來的畫面也很美,還有最後的音樂我也超喜歡,我的一個問題是,我也有去過工廠拍攝,錄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部片是有專門的錄音室,現場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然後當時我們一起提案,其實那個提案到現在還沒做出來。
導演
當時你提案時是哪一部片?講到聲音這件事情的話,確實是把這部片當成是一個聲音的影片,因為我覺得聲音可以傳達非常多的事情,在工廠裡面音量非常大,離開了工廠幾個小時之後腦袋裡還是迴盪工廠裡的聲音,某個意義上我不覺得這部片是一部紀錄片,因為裡面的聲音都是後製處理過的,使用現場的原音可能會看不下去這部片,因為實在是太吵了,在田調階段時,我們就發現工廠裡的紡織機節拍、轉的速度是不一樣,原因是裡面所有機器的零件都被更換過很多次,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跟我的聲音設計師講到這件事,希望可以把這個概念用在片中,可是工廠是24小時不停的,其實想要錄其中一台機器的聲音的話都還有數十台都在同時運行,後製的階段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處理聲音,最終的成果還滿滿意的。
Q5
想問工廠裡的溫度是如何?因為曾經在裡面發生過火災。
導演
裡面真的是很熱很糟,可以看到火災是因為濕度加上被困在黃麻捆裡面,遇到溫度之後被點燃,這也是工人在工廠的職業風險,那麼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這個地方即使不是在工地裡面還是非常熱,所以很難想像在這個環境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