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遠方》映後座談
時間: 05.11 SAT 12:50
地點:台北京站威秀10廳
主持人:TIDF初選顧問 阿潑
出席影人:《到不了的遠方》導演 米可.瑞維雷薩 Miko REVEREZA
譯者:錢佳緯
攝影:趙元
主持人
謝謝大家週末來看這部《到不了的遠方》。今天導演Miko也從墨西哥來到了台灣,機會難得,我們先請遠方來的友人導演先自我介紹,並且說明影片拍攝的背景。
導演
感謝各位今天參加在台灣的第一次放映,雖然我其他作品曾在之前的TIDF放映過,但這是第一次來到台灣,很高興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一起出席。這部片其實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其實這是本來我第一部長片的構想,到最後卻變成第三部出現的作品,這之間歷經了七年。透過這部作品,我其實進行了思考與挖掘過去的過程,是一次以拍片為名來進行研究的過程 ,以拍片促使我產生思考的方向跟想法,所以前前後後花了七年才完成這部作品。
主持人
我補充一下,其實導演是TIDF的常客,雖然他本人是第一次來台灣。他之前的作品《離線列車》(No Data Plan)曾經獲得2021年的TIDF國際競賽優等獎。上一屆TIDF的焦點專題是菲律賓,導演也有兩部片《藥啦!》(Droga!)跟《那些年崩解的記憶93—96》(Disintegration 93-96)在TIDF放映。這部片中有些部分其實也在《離線列車》裡面出現過,尤其是他跟他媽媽的部分。觀眾有什麼樣的問題嗎 ?
Q1
第一個問題是,在美國跟菲律賓的親友怎麼看待者這部作品?有没有跟他們討論過?第二个問題是,有個段落裡面,他們到明尼蘇達之後,大家會把鞋子放在樹上,好奇他們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
導演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鞋子掛在樹上或在半空中的畫面,其實是在洛杉磯拍的,我之前有聽過有些人會把鞋子丟在電線或樹上,理由為何不得而知,我其實還沒搞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但我習慣在旅途之中,拍攝一些會引起我好奇或吸引我目光的畫面,有時候並沒有特別原因,之後又把這些畫面剪輯在作品中,也未必能找到確切的原因。譬如說在這部作品裡的一些片段或畫面,其實在剪輯時也並沒有特別的想法,但隨著時間流逝之後,也許不同的畫面之間會產生不同的關聯,或者是在觀眾的心裡面產生不同的想法,所以也很好奇各位看到那些畫面之後,也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和概念。這是我習慣拍攝的過程。
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其實在美國住過非常長的時間,最後選擇離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為我的移民資格的關係,一旦離開美國就不能再次入境,但對我來說,這是不得不、非常必要的措施。家人和朋友當然覺得非常感傷,因為在那之後,我就沒辦法再回到美國探望他們。但我覺得必須要透過「離開」的過程跟決定,才能去追尋跟了解遷徙的根源及遷徙過程的源頭。
我的祖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遷徙的源頭及過程,我認為唯有離開,才有可能進一步去釐清跟了解,所以對我來說,當我必須要離開美國時,雖然很多人都勸我,也許再多待幾年就有機會獲得綠卡,有機會獲得合法居留資格,可是我在那邊待了26年的時間,看不到未來獲得合法資格身份的機會,當時我就決定離開。雖然離開之後,我就進入一個流放或流亡的狀態,但至少我擁有對我自己身體及去向的主動權。
Q2
我本身也是外地人、外來者,所以對這過程跟畫面覺得非常有意思。我喜歡看起來非常日常的畫面,例如水啊,芒果啊等等,我好奇在這麼漫長的拍攝跟發想過程中,「寫作」對整個過程的影響。因為不論是在提案、拍攝,到後來剪輯的時候,也許寫作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導演
這次完成影片的過程非常漫長,有時身為局外人或外地人,在看這世界或環境時會有不同的觀點或想法。就像我前一天第一次在台北街頭散步,對大家來說習以為常的景色,對我來說卻有很多新鮮的東西,所以我非常喜歡身為局外人的觀點跟角度。
這部影片是我不斷試錯和犯錯的過程,犯錯的過程主要發生在剪輯階段。身為影像工作者,收集和採集影像是我的日常行為和日常實現,未必是為了要做電影或是拍紀錄片,只是我非常習慣去採集各種不同畫面,有時候只是純粹想要把它留下來。但累積了這麼多的畫面和素材之後,當我們試圖把它建構成影片時,就發現沒有任何敘事的軸線,它會變得非常抽象,也許很詩意,可是很難找到一個讓大家可以往前推進的方式。
我後來寫了一本同名小說《到不了的遠方》,後來這本小說好像作為整個電影畫面的架構,試圖以畫面去建構和填充,然後去補齊。其實我在文字裡面,也有完全沒有敘述出來的東西。我在拍攝跟剪接的過程中,會一直寫下很多的附註,那些附註有時候留在畫面當中,其實有時候是為了提醒我自己,比如說這畫面之後應該多想想,但有時候也並沒有特別多想或闡述。我的很多作品其實都沒有額外去闡述或延伸畫面內容,就只是把那些附註留在畫面上,或者留在我的作品當中。我覺得這些附註,就好像把這部電影看做一部文學作品,它有很多的註腳在旁邊,這就是我對於這些文字的想法。這這樣的過程中,一再慢慢調整,如何把也許看起來很紛雜且多元的畫面,慢慢組建成各位最後看到的作品。
主持人
補充一下,我自己看這部片的感覺也是好像在看一部文學作品。因為它有非常非常詩意的描述。有一些評論說,當代菲律賓人的心靈是300年的修道院和5年的好萊塢,其實非常有意思。 片中也可以看到導演在教堂裡罵自己說,我真是一個失敗的攝影師,畫面都抓不好。這也是一個很散文、很文學的形式。我自己是非常享受這種口白、這種敘事跟影像合在一起的感覺。有没有觀眾朋友還有問題想要問呢?
Q3
剛才問到的是影像和文字的結合;片中有出現導演即興吹奏單簧管的聲音,在片尾看到在聲音的設計上有跟其他人合作,可以針對音樂跟音效設計的發想和構成說說嗎?
導演
我很喜歡思考和處理影片中的音樂和音效,因為過程之中,在大家心裡面會產生不同的變化跟作用,有時候可能覺得音效跟畫面之間看起來非常的契合,但有時候也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也許是畫面本來的樣子,又也許是處理上面讓它看起來有一點點失準,但那個「失準」,也產生了一個非常巧妙有趣的斷裂或裂痕。
我跟作曲家Vincent Yuen Ruiz合作,他再跟他熟悉的樂手共同創作出這些非常豐富多樣的音樂。他們也看過非常初期剪輯的片段,以此作為靈感來源去創作這些音樂。我當時也問他說,你有沒有那種感覺很私密的音樂,感覺好像走進了某人臥室的感覺,他當時並沒有太多素材。
至於我自己演奏的片段,各位都應該聽得出來,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樂手或音樂人,但我通常是用演奏的方式來宣洩我的怒氣。當時的怒氣可能是針對官僚體制,或是墨西哥一些我不滿的事。透過音樂或聲響,去咒罵政府或咒罵這些人。我覺得相對於文字敘述,有時透過音樂或這些糟糕的聲響,反而更能傳達出這樣的怒氣、感受。這樂聲我其實本來並沒有打算要採用,後來是在剪輯後期才覺得該透過樂聲,把這樣的怒氣或感覺表達出來。
我一直都喜歡卡通裡的音效,可讓動畫變得更活靈活現,或是讓你看到很多畫面以外的事情,所以我在紀錄片裡也採取類似的策略,我用的畫面有時看起來貧乏或乏味,但透過這些音效,整個畫面可以更豐富或更吸引人。
Q4
我很喜歡你的影片,這是一個關於自己的、在7年間的紀錄片。透過畫面和影像的呈現,我會有一些感受,我大部分時候覺得無力和憤怒,對於不管是社會體制或資本主義的不公平,實際上你真實的感受又是如何?你記錄的東西跟你的生活,在想法上是不是一致的?
導演
謝謝。對於我來說,過去的七年當然其實是一次很令人困惑的過程,有很多令人不解的事情。拍攝及後續處理作品的過程,對我來說就是一趟試圖理解、試圖去還原跟了解這整個過程的經歷。
今天跟大家在影廳一起看片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部讓大家看完後也不解和困惑的片。這部片的確記錄了7年裡困惑和不解的歷程,但經歷這過程,我慢慢能了解和理解自己怎麼樣繼續往前走。我覺得電影有趣之處之一在於,雖然大家所在的世界令人絕望,比如說資本主義的問題、戰爭的問題或各種我們無力解決的問題,但是透過電影,也許眼前能見到些微希望的可能性和微光。
看過這部片之後,我反而能更雲淡風輕地去看過去這段時間,雖然很痛苦、困惑、不解,雖然這世界存有各種隔閡,譬如說邊界的隔閡也令人非常難以理解,但透過這部片,我反而能慢慢地放下,接下來的作品就能用比較輕鬆和輕巧的方式來處理,繼續思考自己怎麼去拍作品、怎麼去做不同的實驗。
主持人
導演將他的困惑放在片中,但他其實非常簡明地去解釋菲律賓的殖民歷史,被西班牙殖民,後來被美國殖民、被日本侵略、美國又打回來。這些菲律賓人本來有祖傳的土地,但是因此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為了夢想到了異鄉,譬如說菲律賓移工來到台灣,離開之後他們又面臨到什麼,像被社會情況所困,有些人繼續掙扎,有些人回去繼續追尋本來的東西。這裡面非常豐富,包含911事件怎麼樣改變外來者的身份、對他們產生影響。雖然導演覺得那是他的困惑,但也給了我們這些不是菲律賓人、也不是移民的觀眾一些非常清晰的圖像——關於當代菲律賓人到底面臨了什麼。
Q5
這是一部動人的作品,用非常細微的方式或其他角度去看待美國的帝國主義。若思及現在的以巴衝突,美國跟以色列站在一起,導演會不會因此比較傾向支持巴勒斯坦?
導演
哈馬斯自2023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發生後不久我到印度孟買去放映這部作品,我看這部作品的角度和感想突然不同了。畫面會看到有剪輯一段歷史畫面,美軍在二戰時期攻佔我祖母的村莊,導致祖母一家因此流離,決定遷徙等等。這樣的畫面,時隔這麼多年依然在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看到,這讓我想到這麼多年以來,這些帝國主義者、殖民主義者不斷試圖延續他們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控制,包括為了要延續軍工產業,一再引起不同的戰火和衝突,在這些影響之下,美軍又在菲律賓開設新的基地等等,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對我來說,當時美軍轟炸菲律賓的情況,讓我們成為無國家的、流離失所的人,這樣的情況今天也依然在巴勒斯坦和加薩走廊的民眾身上重演,這些炸彈的轟炸產生了一種漣漪,似乎經過幾十年、上百年,漣漪依然不斷擴大,讓這些人持續感受和遭遇這些漣漪。我的確在看到他們的處境之後,也想起了沒有國家、不斷流離的情況,而且這些漣漪會延續下去,不只在我們這代停止,還會延續到後面的世代。
主持人
導演因為以巴衝突,他其實有一個作為紀錄片導演的行動。他曾經在阿姆斯特丹影展撤片,可以請導演談一下為什麼做這種抗議?
導演
我對於自身的處境與巴勒斯坦的處境有所連結,當時這部片入選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紀錄片影展(IDFA),影展開幕夜有抗爭者發起為巴勒斯坦人發聲的抗議行動,聲音卻得到主辦單位的壓制。其實現在很多西方世界的文化或教育機構,包括美國大學校園裡也是如此,都在壓制這些支持巴勒斯坦的聲音。我認為我們不能壓制這些聲音,不能讓他們噤聲,所以就跟其他導演一起建議主辦單位發聲明,請他們不要保持沉默。當時我公開說,在影展主辦方發聲明之前,我不會提供影片拷貝。不過主辦單位後來發的聲明,還是有譴責這些抗議者訴求的意味,我跟另外二十位導演遂決定把自己的影片撤出影展,我們覺得這是自己至少可以做到的。
但是現在的電影世界要去思考這問題有點微妙,因為電影畢竟跟錢有關係。錢、金流、贊助等等,很多時候都要去思考,到底我們跟這些事情有什麼關聯性,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議題。另一方面,在當今西方世界所謂的自由民主之下,文化圈好像有很多的言論自由可以討論各種事情,但一旦到了巴勒斯坦議題,就會一直遭到噤聲或是不能發聲,讓我困惑到底文化圈是否擁有真實的言論自由?還是我們只是在一個新自由主義的表象之下?又或是說,在自由民主之下,我們看似擁有言論自由,但是唯有巴勒斯坦例外。
主持人
謝謝大家今天來看《到不了的遠方》,請大家給導演一個熱烈的掌聲。
導演
謝謝!(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