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日記》映後QA影片
《牧牛日記》導演 莉蒂亞.阿菲麗塔、大衛.達瑪迪
Q1:拍攝的動機?
2017 年末,我們正在拍攝,紀錄我們的居住城市-巴東的日常生活。在拍攝垃圾場的時候,發現幾百頭牛在那裡吃著垃圾、甚至居住在那,驚訝之餘我們開始進行調查與觀察,之後便決定拍攝這部片《牧牛日記》。
Q2:為什麼只選用一個場景?
當時我們做了將近8個月的調查,發現在垃圾場的這些牛,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行為,所以後來決定拍攝牛群一整天在垃圾場的活動。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拍攝方式,傳達這些牛在垃圾場裡發生的一切。
Q3:如何選用素材?
透過好幾個月,在垃圾場的24小時觀察,我們知道這些牛早上7點在做什麼、10點做什麼,於是我們拉出了時間軸,記錄下這些牛一整天的日常,並決定以這些牛一天的生活來呈現《牧牛日記》的敘事。
從主人把牛送來,結尾則是主人把牛接回家,中間再將其它畫面填補進去。加入下雨的場景,是因為我們想呈現這些牛是如何淋著雨、打了噴嚏,還有牠們如何吃垃圾、睡覺。聽說有時牛會因為重型機具而死亡,我們也把這一幕放進來,因為這些都反映出牠們生活處境的點滴。
Q4:選擇以牛作為主角的原因?為何最後還是納入人聲?
首先,我們想邀請觀眾體會、成為在垃圾場生活的牛是什麼感覺,所以試著將觀眾放在這個位置。
在最後使用人類的聲音,也是經過反覆思考才做的決定。第一個考量是,並不是所有牛都會乖乖回家,有些牛會繼續住在垃圾場,我們不知道這種狀況該如何呈現,所以當主人呼叫他的牛回家時,決定用幾句對白來說明這件事,導致人聲很難捨棄。
在電影後段加入人聲的第二個考量,是要表現這個故事並不單單關於牛,人的元素依然存在-黃昏來接牠們的主人。
除此之外,也想呈現兩種牛的狀況:一種是「早上送到垃圾場、黃昏被接回籠子」,第二種是「早上送到垃圾場、主人來接牠時牠不要回家」,所以最後牛直接在垃圾場睡覺。我們想將這些元素一併加入,讓觀眾想像這些不回家的牛,在夜晚垃圾場裡的活動會是如何。
Q5:影片完成後的影響?
《牧牛日記》這部電影只是我們在這個大議題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現在我們正在製作由《牧牛日記》延伸發展的影片,片名叫《Waste on My Plate》。
在《牧牛日記》裡,我們只敘述牛群一天內所做的事情,但是在《Waste on My Plate》裡,將呈現《牧牛日記》的故事背景。
例如:為什麼這些牛會在垃圾場吃垃圾?哪些角色是脫不了關係的?這些牛之後會被帶到哪裡?怎麼處理?我們跟隨這些牛的的旅程,從開始到最終,直到牠們被賣掉,成為周遭居民的食物。
我們想提出的議題,不只是塑膠垃圾造成的負面環境影響,還有周邊的各種面向。包含這些牛也成為塑膠垃圾的受害者,牛吃著塑膠垃圾,再被人類食用。新片要探討的議題是,當我們吃了食用塑膠垃圾的牛,是否也等於吃了我們所丟棄的垃圾?希望透過《Waste on My Plate》的放映,能夠造成更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