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之壤》映後QA影片

《無地之壤》導演 南塔瓦.努班查邦

 

Q1:拍攝這部影片的動機,以及如何認識被攝者,進而在軍營中拍攝?

我拍過很多紀錄片,而以往的作品也是在各地的邊境所拍攝的。邊境是很特別的地方,不僅存在衝突也混合了各國文化。這部片是在泰國北部邊境拍的,調查過後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遷居到泰國的族群。我以前就常去泰國北部但不知道有這麼多大傣人居住在泰國。等開始研究之後才驚訝地發現有好幾百萬的大傣人跟泰國人混居。所以我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傣人來到泰國。

十年前,我拍過一部關於住在曼谷大傣人的紀錄片。拍攝期間跟一個對拍攝有興趣的少年變成朋友。但等開始拍這部片的時候我發現他已經回到家鄉了。看到他穿軍裝、拿槍的照片,讓我很好奇為什麼他會回家不待在泰國了。於是我傳訊息給他說想拍關於他從軍的紀錄片。他說要先問他叔叔,因為他叔叔是那地方的指揮官,而且那個地方沒有讓人進去拍過。一開始這叔叔對我也不是很放心,還要我先教這個少年怎麼拍電影。所以我就陸續來回了清萊幾次,拍了一支短片,叔叔看完覺得印象不錯就同意了。

進去拍攝之後跟那裡的許多軍人訪談然後選了一個我覺得滿聊得來的人,而且他對政治的觀點也很有趣。最重要的是拍攝過程很容易,他個性也很好,所以我就選擇他。

 

Q2:台灣的觀眾或許對撣邦較陌生,能否簡述它與泰國的關係?

從歷史上來看撣邦在二戰之後才變成緬甸的屬地。在文化上,撣邦跟那裡的大傣人覺得自身的文化跟語言都較接近泰國。撣邦的語言跟泰北方言非常像,所以泰北長大的泰國人聽得懂。我剛開始的時候也聽不懂,但待了一陣子後就聽懂了。

兩地在文化、地域及很多層面上都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撣邦人覺得跟泰國關係比較好。另外還有納黎宣王的事蹟,納黎宣王對抗緬甸的泰王,而大傣人跟納黎宣王的關係不錯,納黎宣王也幫助大傣人對抗緬甸。如果沒有世界大戰或是其他因素,撣邦跟泰國的關係會比跟緬甸更近。但因為大戰的關係畫了疆域,讓撣邦變成緬甸的一部分,因此產生了很多問題。

 

Q3:畫外音的訪談是在什麼情境下進行?為何讓訪談畫面與聲音分離?

我每次拍紀錄片前都會盡可能在當地訪問很多人,知道他們過怎樣的生活、對於政治以及其他事情的看法。然後再選出要繼續追下去的人,可能是某個人讓我特別感興趣,然後在持續追下去之後如果對於什麼有疑惑再做新的訪問。所以在製作過程中,會不斷地有訪談。但我會盡量不要放訪問進去片裡,或是盡可能放得少一點。因為我希望我的片跟一般有很多訪問片段的紀錄片不同,我比較想讓畫面說故事。有了試剪片之後如果覺得哪裡是素材講不清楚的就會用訪問的錄音來填補缺漏的話題。而之所以把畫面跟訪問的聲音分開是因為我覺得直接放talking head的畫面會跟一開始打造的意象不太搭,所以用voice over的方式處理那些訪問的聲音。

 

Q4:被攝者是否看過這部影片?有什麼樣的反饋呢?

在快完成的時候我去拍攝的地方做試映,指揮官跟士兵都來了。我們用投影機放給他們看,播完以後也讓所有人寫回饋單。回饋意見很多種,但大多是對紀錄片的形式有點錯愕因為他們不太熟悉透過氛圍敘事而不是訪問片段的紀錄片風格。也有人說想看到其他的東西譬如軍隊以外的文化,但讓我思考最久的回饋意見是指揮官跟高層希望剪掉某些呈現不好形象的畫面,例如某個軍人很想逃兵於是被鍊住或是軍人們坐在營火旁邊聊天一起批評訓練的畫面。

我在剪整部片的時候也會擔心電影播出後會不會影響這個地方的人的生活,政治衝突會不會加劇,這些因素讓我不能直接說出很多想探討的事。因為我會擔心那裡的人,而且他們都對我很好。但那兩幕真的不能剪掉,如果剪了就什麼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