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西南.南山.三坑.六和.大塘爆走96km旅之極北篇》映後QA影片

《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西南.南山.三坑.六和.大塘爆走96km旅之極北篇》導演 譚嘉灝(熊仔俠)

 

Q1:想透過本片傳達什麼樣的創作意圖?

雕刻家舟越桂有本書題為「每個人都是瀕臨滅絕的存在」,我覺得這個標題能夠很好地表達我創作《VCR 2016》的初衷。腦海中的記憶無法數據化,我只能透過撿拾影像、打撈歷史、擬像重塑的方式,去呈現自己的記憶。

而這種記憶、和與之對應的私紀錄片,本身就有高度排他性,可能會讓他人難以浸入;何況我們做為普通人,本身就缺乏了公眾人物般「全身紀錄點」的被關注優勢。但這無礙於平凡人創作自我的紀錄片,為未來的自己「釀造高醇度的影像」。

 

Q2:片名中"Vigeo"一詞的意義與由來是?

說到片中的地緣,我太太作為本片的插畫師兼第一位觀眾,曾經如此評價這部片:「這是嶄新的鄉愁。」我覺得很有啟發性。鄉愁(Nostalgia)本意指對自己出生地投射的情緣,字面上可籠統簡稱為「地緣」(Nostalgeo)。

片中的交界地,在2009年前與我毫無關聯。但因為自身的「風景癖」,它與我偶然結緣,這也是一種地緣--與地結緣。久而久之,我對這地的日思夜想,漸漸昇華成另一種「鄉愁」。

所以將這塊地,通過影像塑造出地緣映畫(Vigeo)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可以無限回味。

 

Q3:能談談在這部片中,諸如拼貼、闖入、堆疊等使用方式及想法嗎?

本片是一部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2019年的我拾得了自己於2016年前拍攝的視頻照片。除了旁白之外,各種他人的視覺材料和文字資料,都是我通過諸多渠道撿拾而來。

創作本片時,正好在研究哈倫法羅基的論文電影(Video Essay),他將視頻視為「流」(Flow),以及素材並置的表現手法。我深受打動和啟發,便想通過拼貼、闖入、堆疊等方式,讓每個拾得影像間有所共振;也讓自己更能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脈絡,和自身的參與度。

 

Q4:能談談足立正生「風景論」對你的影響嗎?

足立正生的「風景論」對我塑造地緣上的作用極為重要。他的《略稱.連續射殺魔》提供了一種成本極低、但富有創造性的紀錄方式,進而促使我創作出《拐人》這部模仿痕跡極深的實驗短片。

「…主張強調比故事更重要的風景,而且一切風景的背後,都存在著政治性的東西。」這是影評家四方田犬彥,對「風景論」的論述。但我認為風景的背後,更加存在記憶與隱私。風景存於世上,本身就一直在磨損;人為的痕跡,都會鐫刻在風景之中。

 

Q5:字幕組的工作經驗如何影響你的創作? 以及你看待字幕與影像間的關係?

正如我在《一個人的字幕》所言:「字幕是一個平權的符號」,它能將不同觀眾放在同一個位置上,大家才有了無障礙共賞的機會。字幕對我創作來說,不但具備表意功能,而且是視覺畫面的重要元素。

從《拐人》到《社公》再到《VCR 2016》的引用部分,我都主張作品中的字幕,要做到硬嵌(hardcoded)處理,蝕入畫面中、成為它的一部份。此外通曉字幕翻譯,也為我創作帶來了諸多便利和成本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