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達林的身影下

2017 / 09 / 07
影片

知名蘇俄攝影師卡爾戴十二歲即自製了一部攝影機,後來成為塔斯社首席攝影,許多流傳全世界的史達林肖像皆為其作品。他在本片中暢談自己的坎坷身世、得意作品及被迫害遭遇。

暗夜倖存者

2017 / 09 / 07
影片

同性戀者瑪麗某日遭到強暴,她的遭遇不僅是一個個案,更觸及到社會的禁忌––對同性戀的恐懼以及由恨而生的暴力事件。本片訪問了當事人及同性戀者、異性戀者,全面地呈現出各種觀點。

蘇維埃頭號小英雄

2017 / 09 / 07
影片

十二歲的莫洛佐夫向秘密警察密告自己的父親偷藏糧食,這個小男孩因而被親戚謀殺,但他也成了蘇聯的樣版英雄,事蹟被編成歌謠,拍成電影,列入小學教材。蘇聯解體後,人們開始質疑,他是真英雄嗎?

天堂小孩

2017 / 09 / 07
影片

三鶯部落的小孩,從小就得過餐風露宿的生活,他們以大地為床,溪河為澡堂。他們住的違章建築,每年都要上演被拆除和再重建,耳濡目染下的結果讓這些孩子都會結伴玩拆房子的遊戲,這樣的成長過程在他們心上留下什麼烙印?

打火兄弟

2017 / 09 / 07
影片

永和消防分隊,只有十三位隊員,卻必須肩負全市二十六萬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工作的負擔與危險只是身體的負荷,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壓力。隊上兄弟只有一位是台北人,其他皆來自中南部,申調制度的不健全和婚姻、交友的困難,成為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困境。

色彩繽紛的黑與白

2017 / 09 / 07
影片

猶太畫家布蘭黛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關進集中營,她在營中教猶太兒童繪畫紓解心中的恐懼和絕望的情緒。多年以後,大批集中營兒童的作品被發掘出來,勾起許多當事人的回憶。

長江之夢

2017 / 09 / 07
影片

三峽大壩的興建,將迫使近百萬的兩岸居民被迫遷村,本片跟隨數個當地家庭,記錄他們面臨遷村的命運,被迫離開祖居故土的抱怨、逆來順受與依依不捨等等不同的反應。

暴風雨前的飛翔

2017 / 09 / 07
影片

1997年7月香港的主權被轉移給中國,因此當地的獨立搖滾樂團「黑鳥」,推出了一系列均以「暴風雨前」為名的演唱會,以音樂來表達創作者對中共的不信任、批判,以及對香港前途的憂心。

廣島精神

2017 / 09 / 07
影片

1945年廣島原子彈事件是人類永誌難忘的浩劫之一。本片跟隨廣島一個日本家庭的成員,參加了廣島事件五十週年紀念,同時訪問了許多當事人,並呈現戰前與戰後的廣島景象。

想像人生

2017 / 09 / 07
影片

澳洲作家大衛.馬洛夫在1996年出版的《回憶巴比倫》,被喻為近幾年內所見的最佳小說。本片描述馬洛夫的「作家身影」,並以虛構畫面配合馬洛夫的朗誦,介紹這部小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