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上)

作者
徐子晉、侯伯彥、林佑運

時間:04.10 (SAT) 14: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主持人:鍾佩樺、陳怡君

與談人:TIDF初選委員孫松榮、TIDF策展人林木材、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開場

鍾佩樺(下稱「鍾」)

影展的片子非常多,擔心今天厲害的講者侃侃而談選片理論,主持人會適時踩剎車,代表觀眾朋友幫助選片指南進行。首先讓我們歡迎藝人休息區的講者們~~~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策展人林木材;TIDF好朋友、北藝大任教的孫松榮老師,他擔任競賽單元的初審委員很多年了;影展統籌、也參與競賽單元選片的陳婉伶。

 

陳怡君(下稱「君」)

大家應該也都知道,紀錄片影展很難得有售完場次,這次的開幕片理大圍城只剩下20幾張,請大家要把握唷!

 

那首先請木材聊聊,活動為什麼叫選片子難?是你的心情嗎?

 

林木材(下稱「木」)

我記得這個好像討論很多年,我覺得選片真的很難耶!想說就把這個(選片指南)槓掉,跟大家聊聊我們如何選片的,不做這麼promo的形式,單純聊聊選片背後的心情記事。

 

今天是比較輕鬆的聊天,跟策劃者近距離討論,不用太拘謹。但那麼痛苦還是要選,代表這些片真的很值得看。

 

所以等等會是抱怨嗎?

 

會是很多精彩、困難的決定,首先,先來看預告片~~~

 

 

 

選片介紹

先請教婉伶,競賽作品每年都是從多少報名之中選出來的?

 

陳婉伶(下稱「婉」)

2014年開始收件量一路上升,當時是1700、1800件,前年已經大約是2400件,由初選委員一人看兩三百部片,篩選出最後45部片。

 

選片過程一定很難取捨,三位選片人有哪些考量跟抉擇?

 

孫松榮(下稱「孫」)

我負責的是國際競賽,每個人初選要看兩、三百多部片,後來我也不知道怎麼選出來的(笑)。每個人看完後要選出百分之十到二十,再看大家有沒有重疊,然後就吵架,誰贏就選誰。總共有十來位,吵架其實是爭論,爭論看誰有道理,加上大家都蠻熟,可以互相嗆對方沒有品味(!?),說對方很遜啊。


 

選片有沒有什麼撇步呢?會都看完全片嗎?

 

不太可能,紀錄片有些很短,有些動輒兩三小時,像我的習慣是如果前十幾分鐘很不行,大概就會用跳的。

 

現場有創作者就會知道影片前面很重要...那木材呢?

 

我們的生理時間趕不上影片的時間,所以只得折衷。基本上如果有些片是你可看下去的,就會是有吸引的地方。選片團隊各自有各自的背景,我相信他們被吸引到的,可能都是很深刻或有力量的,在這個觀點下進行討論。最後會開個討論大會,彼此協商或說服,盡量呈現選片多樣性,不會都是單一觀點、定義。所以大家看到這片單的紀錄片光譜非常廣、觀點多元。

 

婉伶負責競賽單元很多年,你的觀察?

 

我覺得我的工作不是把每一部片看過,我是競賽的第一關,過濾片子給大家選。以大量、快速瀏覽的角度來說,每年都有不同的趨勢,紀錄片跟社會緊密連結,有些事件會隨時代出現,像明年可能就會看到和疫情相關的作品。今年選片有很多形式風格上超乎想像的作品,永遠都會出乎意料。

 

剛剛孫老師提到的判準?

 

他們講的很重要,為什麼看?為什麼展?我覺得關鍵是如何擴大紀錄片的想像,而不是放在原來的範圍裡篩選。每次都會打破對於紀錄片的框架,這部分會讓我們決定初選名單。

 

剛剛有說跟人家吵架,我對這個好有興趣,你在評審中最捍衛哪部片呢?

 

其實都有據理力爭,最後還是要投票,看有無過半,也會接受結果,因為是共識決。大家都很熟,討論過程不會假惺惺或故意要很有禮貌,會針對作品討論。

 

20210410-img_3701.jpg

 

國際競賽

國際競賽中最捍衛的,請推薦!

 

國際競賽的部分,從一千六百二十三部,量很驚人,看到生命最後一天都可能看不完(!?)

 

可能要看大家壽命有多長(笑)

 

這十五部名額,總會有保留名額給台灣,這次是黃邦銓《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所有片子裡最短的,是唯一一部台灣作品。影片的國家幾乎有全世界,會側重歐洲一部份、中南美洲一部分等等,你會聽到各種語言。就光譜來講,影像的地區性幾乎是全世界的概念。最後才討論分類,前面還是討論影像重心。那今天是我代表講,所以其他評審沒有說話的機會(笑) 

 《被消失的存在》是黎巴嫩作品,關於1980年代的內戰,談論轉型正義、白色恐怖,處理恐怖的政治事件,用照片、尋人啟事、尋訪、各種複雜的方式去思考「被消失」,正視跟目擊者的關係。討論片單關鍵:再現過去歷史事件怎樣處理?不會單一,而是以非常多的角度去辯證,所以最後內戰的暴力與綁架變得好像虛構、不存在,卻又真實發生在歷史現場,這些片都會幫助我們去考慮寫實的問題。回到TIDF的標語「再見真實」,是否可以重新看見真實被再現的過程?

另一部推薦是《馬卡維耶夫禁片解密》。大家對歐洲電影史熟悉的話,馬卡維耶夫是前南斯拉夫重要的導演,曾拍過一部片叫《有機體的秘密》,拍完就被封殺,當時南斯拉夫是共產政權,這片在坎城獲得好評價後,他被流亡至國外。當年這部片不能上映,在批鬥現場的收音師把聲音留下來公諸於世,把這些共產黨批判的聲音,放在公園讓大家聽,重新思考近片的過程,歷史事件後面有導演調度收音師、角色的關係,辯證禁片歷史。比如他把禁片的錄音帶放在動物園讓猴子聽,看牠如何反應。涉及很多檔案影片的援引,馬卡維耶夫在2019年過世,這部片也是致敬。思考已過世的導演,台灣也有很相似題材,很在乎口述歷史的真實性,但有時就覺得就是那樣...(!?)

 

就是選擇不同。

 

選用那場批鬥大會的聲音去做主述。

 

再講兩部,《太空犬》,Space Dog,很難理解導演怎麼拍的,拍俄羅斯街上的流浪狗。1960年代,人類送一隻叫萊卡的狗去太空實驗,是人類史上第一隻,這片就想像這隻狗有一天回地球,靈魂是街上流浪狗。導演拍流浪狗的故事,有一些血淋淋的場景,比如流浪狗真實咬死一隻貓;一方面又把萊卡受實驗的影像檔案放入片中,包括送牠上太空的過程。又虛構又寫實,高度實驗性,後來會不知道那隻狗是真的有人指導演戲?還是整個都是虛構的過程?我們一直辯證到底上太空是真是假,另外還想講一部片...

 

那你要快一點唷!(催促)

 

也跟太空有關係,《不朽之魅》,The Sasha,1970年代美國人度刻上月球,故事好像很平凡,但涉及當代紀錄片導演不再只是借用客觀素材,可能借用google軟體去計算,像google earth的概念,虛構跟虛擬的關係,涉及紀錄片新的影像的辯證問題。最後一個,《拿坡里少年自拍日記》,Selfie,這片很有趣,如果你覺得《怪胎》拍得不好(!?)

 

那個...我們有直播錄影...

 

這是老師本人的立場...

 

我覺得是因為手機沒運用地很徹底,但本片是把一台iphone手機給年輕人,讓他們自拍,講些五四三,你看到的就是他們的生活日記,你會看到真實生活像虛構一樣,最後一幕就是非常震驚嘛...

 

欸欸欸,不要爆雷。

 

謝謝孫老師,國際競賽有非常多觀看和辯證真實的不同方式。

 

 

亞洲視野競賽

亞洲視野是TIDF非常重要的競賽,請木材分享這個單元的必看。

 

我大概講幾部片,這單元所有的南韓片都非常厲害。

 

所以就破例有兩部南韓片?

 

有三部,其中我最推的是《鬼怪與懷孕的樹》,片子有點長,是講美軍軍隊駐守韓國的時候,跟慰安婦發生關係,慰安婦懷孕,死掉被埋在樹下變成傳說故事。現代導演重新挖掘被掩沒的歷史,用重演等方式顯現,但不是演出這麼簡單,甚至把死神都給招喚出來,所以多樣性跟真實的層次很豐富,可能是片單裡演繹最多層的一部。

歸北者》是比較單純地寫實記錄,一般我們講的是脫北者,這部片講的相反,是一位北韓人去中國看病後回不了北韓,去了南韓想回北韓,但南韓的人一直以為她是間諜,所以遭遇了很多挫折,拿不到護照等等,導演拍片甚至被警察跟監。這片在全世界造成很大的轟動,我看了一直掉眼淚,關於國家政治牽扯個人情感,到底這中間的關係是什麼?台灣人看可能會很有共鳴。

故鄉陌事》,很女性的電影,在講離開家鄉之後,作為女性長大,如何看待自己跟孩子的關係?其實複製了自己跟母親的關係。這三部南韓片蠻推的。

 

剛剛孫老師有說,選片人希望可以在區域間取得平衡,那這次選南韓片這麼多,有什麼討論?

 

這幾年南韓的電影工業強到一種程度,紀錄片也變得很厲害,甚至初選時選了快十部左右。後來取捨,選了這三部呈現他們的強度。

 

那韓國以外的推薦作品呢?

 

我推薦另一部叫《柿子成熟時》,亞塞拜然的影片,非常安靜與詩意,講一個離開故鄉的兒子,這一天回到媽媽的懷抱,跟母親相處的關係。可是你會看到媽媽對兒子有點情感勒索,但還是很順服兒子,關係很微妙跟甜蜜。這是一個鄉間小鎮的故事,在環境上、視角上,導演都很厲害,把這些東西串在一起。

 

還有其他要補充的片子嗎?

 

亞洲片都還蠻獨樹一格,包括像泰國片《無地之壤》,拍泰緬邊界,在講邊界被受訓的士兵,怎樣被灌輸國家主義,也很精彩。還有一部很奇怪的中國片,片名超級長...

 

買票都看不到全名,叫《Vigeo Cannonball Run 2016:西南.南山.三坑.六和.大塘爆走96km旅之極北篇》。

 

選片時一直吵,有人不喜歡,覺得很爛,但我們覺得很好。最後那個選片人也沒接受,但就多數決,就被選進來。有意思在於,導演算是個阿宅,叫熊仔俠,是一個著名的地下字幕組,他翻譯了很多盜版影片,也copy了很多理論,將足立正生的風景論運用在電影上,也有很多電玩畫面。主要在講導演跟朋友開車去玩,經過很久沒去的地方,喚起了過去的記憶。他喜歡打賽車電動,把電動、虛擬跟真實換在一起,是部很難定義的片,算是copy,又很原創,用粵語發音,聽一聽會覺得,真的有某種形式可以把這些東西都保留下來,這就是他的創作。

 

這部奇片真的要到電影院才有辦法感受奇妙之處。

 

 

台灣競賽

台灣競賽的精彩作品請婉伶重點推薦~

 

第一個推薦形式特別的,我蠻喜歡蘇明彥的《伏流》。他在拍寶藏巖附近的社區,用一些意識流、風格化的設定,讓你感受當地人事物和時間的流逝。跟我們平常看的在地記錄不太一樣,短短的片但很多東西可思考,聲音和影像運用很豐富、有層次,是很有意思的呈現。

買房子賣房子》台灣紀錄片比較少見的題材,在講房地產買賣。導演就是主角之一,拍家人從事房地產買賣,從他們在討論買房子賣房子的過程,探討房子是什麼?什麼東西可以炒作?如何炒作?居住、土地對我們來說是正義的東西,又為何被商品化?裡面有些一般人可能覺得很匪夷所思的事,在房地產買賣客的眼中,他就是商品買賣,是一個資本主義下的產物。因為是拍攝自己家人,所以角度非常貼近,但又不只如此,最有趣的是導演參與過很多拆遷、抗爭的拍攝,中間也穿插了很多這樣的影像,所以呈現出很諷刺的對比,是蠻有趣的呈現。

 

這個單元那麼大,再多推幾部給我們的觀眾吧!

 

阿紫》雖然其他影展放過,但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片。主角嫁來台灣,在幾乎無法選擇可嫁給誰的情況下,怎麼開始在異地經營生活?影片又牽連到他在原鄉越南生活之間的連結,以及台灣人如何看待這樣的人在台灣。他們的關係是夫妻還是買賣?片中都有非常豐富的呈現。

 

有些影片其他影展也放過,但真的不要再錯過~~

 

工寮》也很有意思!紀錄片很常拍社會議題,移工議題的片也很多,這部片也和逃跑移工、移工的工作條件有關,但呈現方法不是拍移工訪談,而是邀請移工一起參與創作。裡面有些東西是透過和移工討論,加上移工自己寫的東西,做成劇本呈現。角色和角色的對話之間 ,反而建構出更多移工的面貌,和他們與台灣人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作品!

 

 

競賽單元補充區

我們介紹了三大競賽的精華,大家有想趁現在補充嗎?

 

我也很喜歡孫老師沒講到的《銀河有多大》,手冊p. 60,講西伯利亞平原裡的小朋友如何學習文明,例如:普丁的人像掛在家裡,他也不知道是誰,小孩就說那是一個禿頭,很純真,可是好像國家的意識,透過某種教育的形式要去侵蝕他,我覺得很有意思。

 

樹房子》,是一個越南留法導演,應該是越南的原住民,他的角度是想講自己的家鄉,但不是用傳統角度,他用了一個抽離角度,把時間設定在2045年的未來,一個已經移居火星的人,來看地球上的這群越南原住民,看看生活方式和現在有什麼差異和矛盾。當你有個不一樣的基本設定,有視覺、觀點或時間上的落差,反而更能凸顯出特色和有趣之處,很值得看。

 

很多片子好像高深莫測,或很獨特,另一部分其實可以參考《雖不致死》,比利時法語片,故事講出來要怎麼拍可能會很無聊,比如現在會說的「me too」,從頭到尾一共14位訪談,12女2男,圍繞著故事圓心,一個19歲女生Ida,被同一個男生約會性侵三次。這故事發給這14個人,結合他們自己的經驗放進去。看起來很真實,但裡面現身說法的人不是當事人,而是演員,涉及到重演的過程,這片很有趣。回到台灣紀錄片的教育或拍片,會很強調倫理,說必須讓那個人出來,是某種保護跟真實性,但這作品其實倒過來處理,像類戲劇,談的卻是很真實的創傷經驗。

 

孫老師從2014年就參與競賽初選,可否做個小結?覺得這些競賽有什麼特色嗎?

 

台灣影展很多,但我每次會固定來看TIDF,有個重點是這些片如果不看,再看到的機會很少。紀錄片題材觸及生命和外在環境,很深刻,我鼓勵學生來看,可以思考拍攝的問題,有多種可能,但在台灣的影像教育比較單一,會覺得某種方向比較有力。另外,作為評論者,有很多議題和影像美學,刺激我們去思考一部作品評論的方式,顛覆我們構思一個評論的狀態,刺激我們在選片、構思文章的脈絡,是一種新方法的啟發。

 

 

20210410-img_3883.jpg 

 

開幕片

做完競賽精選,那我們接下來談談開幕片介紹。

 

這還要講嗎?就《理大圍城》啊!簡單說一下,因為影展延期一年,去年我們有討論到這部片做為開幕是否合適,它紀錄的是2019年11月的理大事件,反送中最壯烈的一場戰役。去年影展是五月,距離事件僅僅六個月後,那時候其實還在一個情緒內,所以去年提議的時候,大家很擔心會掩蓋到其他的單元。現在回頭看,大家比較沉澱了,我覺得反送中的事情,現在街頭上的抗爭也比較少了,這個片子可以做為一個提醒,不要遺忘那麼近、那麼重要的事件,當然某種程度上也表現了影展的關心。

 

 

當代風景

接著聊一下非競賽片,從當代風景的單元開始。

 

這單元其實規模比較小,像是集錦式的,如果只能挑一些,我推薦《Memento Stella》。牧野貴是我們今年的評審,他是日本重要視覺藝術家,這部片他到全球各個地方去拍攝天上的星星,用疊影的方式,把這些星星疊起來,再找一個音樂家來配樂。它不是有敘事劇情的東西,但在畫面的變換裡,好像帶你去了某個夢幻的地方,是個非常特別的體驗。

安南.帕渥丹(Anand PATWARDHAN)是印度紀錄片最大咖的大師導演,花了非常多年的時間完成《理性》,討論印度各地因為宗教階級、右派興起、民族主義等發生的各種光怪陸離的事。導演用他的視角去剖析,雖然講的是印度,卻可以輻射到整個世界為什麼混亂。看完會覺得,哇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但又會很佩服他有個理性的清晰的眼光,是可以解決這件事的。這兩部是我最推的!

 

而且這部《理性》有兩個半小時快三小時,看完會不會失去理性?

 

導演給我們的這還是短版的,長版兩百四十幾分鐘!

 

大家看短版的,有點耐心~

 

 

記錄 X 記憶:空間

另外有個「紀錄 X 記憶」單元,今年主題是空間。

 

有十部跟空間有關,每個片子都在談物理性的空間,可能是集中營、可能是一個城市,我講兩三部片。最有名的《夜與霧》,聽說是本影展版權費最貴,1955年,戰後第一部雷奈拍集中營的故事,這片從任何角度看都很重要,涉及到戰後很多以創傷、缺席、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回到電影史,大家也知道後來的《廣島之戀》也是參照。

新加坡的一個片叫《理解的不可能性》,陳彬彬是新加坡一位重要的女導演,每個鏡頭都是一個空鏡頭,拍教堂、草地的一個案發現場,曾有過命案、火災等等,有個旁白述說事件過程,拼湊影像跟聲音的關係,有無限的想像性。另一部是《哥吉拉大戲院》,摩洛哥曾發生大地震,那天電影院正好在演哥吉拉,半世紀之後導演把這些東西湊在一起,重構地震的那一天,很奇特的作品,很難想像會有導演這樣處理創傷事件。

另外幾部有點接近,《凝望家屋》、《存在與消失之間》,是里斯本、芬蘭的一些老屋記憶,有人的聲音,可能會有照片,看不到人。這一套作品考驗大家耐心,看你怎樣把感情放入作品裡面。

在更沉重《重返奧馬爾斯卡》,跟雷奈的片子可以對話。90年代,前南斯拉夫內戰也有集中營,波希米亞人被送進去,被塞爾維亞軍隊性侵、屠殺,短短幾個月也有六千多人受苦受難。這部片找倖存者訪談,加上3D建模去重構創傷。

不那麼沉重的片,這個系列...並沒有(哄堂笑)。《休達飛地》講移民、難民的故事,用戲劇性很強的鳥瞰鏡頭去拍,像開箱文,看這些人怎麼在邊界移動,是西班牙外地的自治城,人們不停非法出入境,不是從我們熟悉的水平角度,而是以特別的鳥瞰角度特別。當時本來要選入十五部競賽,有評審覺得取巧,不夠嚴肅等等,也有像這樣的聲音。

 

雖然孫老師講的很沉重,但就是處理歷史、回憶的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觀看經驗。

 

用建築物來處理,而不是人物訪談的模式。如果大家想要感受,也是很特別的體驗。

 

雖然講空間,有很多也是時間,必須花很多時間看單一鏡頭,不是只是感受到立體的空間感,安靜成分多過於說話。

 

 

焦點影人|真實的邊景:弗柯・克普

說到時間,我們也有一個花了很長時間的單元。

 

這單元真的有點搞死影展,有一部拷貝現在都還沒到。

我介紹一下導演,因為他從來沒在亞洲曝光過,只有在歐洲幾個德語區大家比較知道他。他是1944年出生的,現在快八十歲,從60年代拍到現在還在繼續。我之所以會認識這導演,是幾年前偶然去歐洲一個影展看片,快回台最後幾天沒什麼壓力,隨便挑一部來看,就看了《薩爾馬提亞:此地他方》。我當時根本不曉得這地方在哪,一看卻發現導演一直在問裡面的人「你從哪裡來?」我就覺得這跟我作為台灣人的經驗和身份完全勾連起來,很被打動,導演的名字就一直烙印在我心裡。

我們每年都會做焦點影人的功課,去查哪些人有可能性,後來發現這個導演誕生於東德的小地方,叫斯德丁,但在二戰後這地方變成波蘭領土且被改名。他60年代加入了共產黨的東德電影製片廠,但影片很關懷底層人民、勞動階級,且很注重他們的生活。

這次挑選的最早影片「維茨托克三部曲」,第一部是1984年,第二部是1992年,第三部是1997年。導演生涯大約有六十部作品,關於維茨托克的可能就有十幾部,我們是精選三部,這些被記錄者從年輕被拍到老,透過這三部曲完全可以看出來時間的變化。

我們做這個專題有個很大的時間關鍵點,大家可以特別注意一下。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東西德合併。這個合併雖然對西德也有影響,但對東德影響比較大,他們的貨幣、價值觀、整個國家都都崩解了,本來信仰社會福利制度,後來變成要順從資本主義。你可在片中看見女工們原本很喜歡這個小鎮,後來因為生活、經濟和結婚等各種壓力,他們也開始說可能有點想要離開這地方,去別的地方賺錢、走走。Volker他透過一種比較邊陲的視角去看中心,到底歐洲的中心主義是什麼?他把兩德合併的歷史都被寫進片子裡了。

「布蘭登堡三部曲」這三部時間也非常有趣,第一部是1989,第二部是1990,第三部是1991,剛好在柏林圍牆倒之前跟之後。裡面其中一部曲,導演的話就說:這畫面我是在1989年拍的,但沒通過電影局的審查,現在已經是1990年了,我才把它放回片子裡。你也可以看到這些東德的人,國家一瞬間倒塌之後貨幣要換,通貨膨脹,他們的錢再也不值錢了,還有拿打火機把鈔票燒掉的畫面。

這些影片在講到底是國家大於人?還是人大於國家?在政治經濟劇烈變化下,人要怎麼活下來?你看我們選他比較的後期作品《茲威林先生與祖克曼女士》、《手足》,還是跟德國怎麼去看他們在二戰時,納粹的迫害有關係。祖克曼女士是當時僅存會講特殊語言的人,Volker是她第一個願意接受拍攝的德國人,你就知道這位導演多不容易。

有人說Volker的影片是「地景電影」,德文有個概念叫「Heimat」,中文有點難翻,意思有點像「認同」,但沒那麼簡單,確切來說是在講人跟地景、國家,跟他生存的地方一種安身立命的感覺。裡面在談的身份認同甚至比台灣的身份認同更複雜,他們的領土、身分變來變去,到底如何和地方共生?這是Volker最棒的地方,我非常推薦大家來看,因為可能在這之後不太有機會看的到,且很多都是膠卷從德國運過來。

 

那我們就期待還有一部膠卷在路上準備抵台~

 

 

焦點專題|幻真的原鄉:高嶺剛

還有一個風格迥異的焦點單元,介紹一下吧。

 

高嶺剛,1948年出生,大概73歲。他的創作跟生平很有關係,他是沖繩人,沖繩是琉球王國,沖繩回歸日本後,美軍基地還在,那高嶺剛的身分很特別,他在1960年代末期拿美國獎學金去京都唸書,對他來說是去國外,但1972年沖繩返還日本,他突然被歸化,那沖繩到底是什麼?這變成他創作的母題,影片敘事很像迷宮,很多虛構、傳說。我這邊有個文件想給大家看。(秀照片)

我在1992年金馬影展特刊找到的,那時候放映的叫「夢幻琉球」,對應手冊p. 87,Okinawa Dream Show其實是《沖繩夢囈》,Untamagiru則是《運玉義留》,影片年份寫1989,所以我判斷影片的劇照其實是《運玉義留》,但超譯了片名,把它變成1998年拍的《夢幻琉球》。換句話說,當年金馬影展就三位一體,把高嶺剛的創作超譯了。我去問當年看過的鴻鴻,他講出來的劇情跟真的《夢幻琉球》完全不同,所以當年大家看的其實是《運玉義留》!

這次我們很難得,跟高嶺剛本人一起選片,他選了六部──這些搞不好在奇幻影展放可能會更好──有點寫實,在講沒有國家歸屬的暴力,它的創傷烙在高嶺剛這樣的創作者身上。有兩個早期作品,《親愛的照片君》+《沖繩夢囈》,受到Jonas Mekas影響所拍的影片。《親愛的照片君》嘗試用膠卷去撫摸曾經拍過的家庭照片,《沖繩夢囈》試著用膠卷呈現沖繩戰役中死者的屍臭味,所以跟味覺、觸覺有很大的關係。後期的影片一直在虛構跟真實之間,通常衝突是沖繩的去向,獨立、跟著日本或美國?所有人在凍結的時間裡被困住,裡面也有很多沖繩民謠,高嶺剛重要是因為,他堅持所有電影都要用沖繩元素、沖繩語。跟台灣最有關係的是《夢幻琉球》,裡面有金門王、李炳輝、陳湘琪,在寶藏巖拍攝的。

 

但其實我覺得不能怪金馬,我看的時候也常常一頭霧水,片中常有素材重複出現,演員也重複使用。

 

他很堅持使用同一群藝術家朋友跟演員,會混淆可能也只是剛好而已(?)

 

他創造了一個他的電影宇宙。我們請朋友去寫導讀文章,他寫說高嶺剛曾說自己的敘事是「榕樹式的紛亂寫實主義」。他創造一個完全不同的電影,有些日本學者在寫日本電影的時候會把它獨立一章,可能是日本電影最特別的一個,沖繩電影。

 

這兩個焦點影人,可以看到國家政治、身分對作品產生很大的影響。

 

 

敬!香港/CHINA獨立紀錄片

跟以往比起來,今年華語單元特別之處是多了香港。

 

唉。我嘆氣是因為,這個單元希望用電影撐香港。我跟這些香港導演做了一些訪談,有些片在香港不能播,我問他們在國外播的意義?他覺得特別是台灣,台灣觀眾去看、去討論、去記下這些時刻,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我是覺得這些香港作品都是一時之選,反映時代,不只是《理大圍城》,全部都是。

中國片像《一天》、 《自畫像:47公里的窗》 比較回到個人創作,用自己的角度回看歷史。《一天》看山上老人的孤獨生活,時間、四季的變化留在這個人身上的痕跡。說實在,他們的創作已經無法那麼寫實了,所以會透過很多方式去折射真實,這可能是在香港及CHINA的政治脈絡下,演變出的一種迂迴美學。可是這種迂迴呈現裡,還是有獨特美感,很值得去看,是發展出的一條特殊紀錄片路徑。

 

要不要提幾部必推的片?

 

迷航》應該不用再推,去年金馬最佳紀錄片。

我推一下《自畫像:47公里的窗》,章夢奇這系列的第八部,她第九、第十部也做完了。她回到長大的村子,用隱喻的窗,看1959-1961三年大饑荒對這村子留下的創傷。後期的影片比較聚焦在新生代、村子裡長大的小朋友,影片核心是記憶跟紀錄,去年的山形影展也有播。

記錄一個搖滾樂手叫造槍者,《流浪的石頭》。最近跟一個搖滾樂手聊天,他說這部片的音樂比左小詛咒的音樂還好(笑)。這個造槍者是個異議分子,不容於體制,後來選擇離開,裡面有很多衝突跟矛盾,可能會離譜的匪夷所思,這個人的轉變之大會令你瞠目結舌,導演也有鮮活的方式呈現。香港就不用說了,快去看吧!

 

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