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下)

作者
徐子晉、侯伯彥、林佑運

時間:04.10 (SAT) 14: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102共享吧(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主持人:鍾佩樺、陳怡君

與談人:TIDF初選委員孫松榮、TIDF策展人林木材、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比紀錄片還陌生:前衛的姿態

另一個高深莫測的單元,交給孫老師。比紀錄片還陌生,今年選了北美1960-1970年代的三位作者。

 

TIDF很有創意的單元,多年前就開始,這次三個老外分別是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 1922-2019),90幾歲過世;第二位是女性導演喬依絲.威蘭(Joyce WIELAND, 1930-1998),90年代末過世;第三是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 1936-),就是蝙蝠俠的那個高譚,他是美國的實驗片導演,現在還健在,八十幾歲。

威蘭有八部片,我覺得是很輕鬆,每部都用16釐米拍很小的事物,從片名就可看出來。其實都很短,進去咖啡沒喝完就看完了,可能拍貓在吃魚,拍滴水,拍示威者的腳等等。像《滴水》這部片,她老公是Michael Snow,鼎鼎大名的實驗片導演,加拿大籍,他們有個特色是關注日常生活細節,會用一些動畫跟實驗片常出現的技巧。

特別提一下《北美老鼠的生活與飲食》,很有趣的片子,看起來是在講老鼠要越獄,有兩隻貓在監視,她其實背後在批判越戰政策,老鼠就是想逃脫美國帝國主義的人,逃到加拿大去庇護,影片用詼諧方式放入切格瓦拉影像,讓動物變成一個巨大的寓言。

航船》、《1933》,考驗你對於日常生活的關注,導演用好玩的方式重構日常生活看起來無聊的事物,在她的筆觸下變得光怪陸離。這是實驗電影在1960、70年代的一種常見方式,用特殊方式顯現日常生活的特殊面。TIDF這幾屆來嘗放入實驗電影,我們一般會認為好像跟紀錄片無關,可是這些導演卻擷取了真實跟紀錄的現場,給出的感覺很特殊,我覺得這部分回到影展主題,重新辯證了再見真實。

 

2014年開始有這個單元,但以前選比較多的是當代實驗電影,為什麼今年會以三個作者來呈現?

 

Jonas Mekas 2019年過世,他被全球公認為前衛電影之父,我覺得影展應該在這個時刻紀念他一下、放他的片,也因此開始涉獵北美實驗電影運動,就發現有兩個作者相對來講蠻重要的。像Joyce wieland是當年唯一一個女性的前衛電影作者,為什麼都拍她的生活?其實是因為女性在當年的地位跟男性不太平等,所以她試圖呈現女性生活空間,像廚房、浴室,裸露自己的身體,這些在當年來講是很前衛的作法,她不只是拍片,也做很多藝術創作,成就在過世後才被評價、重視,就女性來講非常重要。

高譚是我有次參加影展,我很想看他的幾部重要作品,「如靜照的動態影像」,其中最著名的是《》,Fogline,拍窗外的霧散去,一鏡到底。我本來以為他過世了......去韓國忽然看到他,嚇到。

 

他還跟我們一起吃韓國烤肉(笑)。

 

他問我你吃辣嗎?我說吃吃吃。他後來給我看了很多片,我非常驚豔。像我們的主視覺,是用他的《藍色》裡的藍莓,這裡面是講空間跟時間,在畫框之外可以有很多滿溢出來的想像。所以這些影片很寫實、直接,但所有的話都是在畫框之外,我覺得這是當年前衛電影最重要的一個脈絡,電影存在你的腦袋之中,時間在流動,你看到的是觸發你想像的東西,腦袋跟著電影轉下去。

 

那孫老師關於這種玄之又玄的觀影體驗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

 

我補充一下,高譚現在八十幾歲,都一直在創作,他唸得比較文學,在耶魯拿到博士學位,跟另個實驗導演在美國成立實驗電影學院。他的作品,台灣可能會說緩慢電影,看他的電影也覺得蔡導沒有多慢嘛。像剛剛講的《霧》,推開窗,看到霧的變化,幾分鐘後出現了樹。現在人在處理這種緩慢、時間,會以他的電影做為主題,時間流動好像是不經意發生的,很漂亮,像是自然、風景影像的東西,看時不會有壓力,可以好好睡覺(!?),你想要好好睡覺的話,可以去那邊睡,醒來就會看到一樣不變的影像,然後精神很好,可以繼續看片。

 

電影一直在講動態影像,可是這其實是相對靜態,在當年很有開創性,像現在我去看蔡明亮,我也沒覺得有超越...(被主持人制止)

 

再補充一個,像《穀倉》 很有名,像印象派繪畫 ,像一個畫家在教堂,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的畫了好幾次,是光影的累積。這片拍了八次左右,不同角度、時間,在幾分鐘內顯現,是很特別的,把時間的剎那累積在平面上,是很畫家式的紀錄影像。

 

我想補充一個高譚的趣事,《霧》那部片好像是美國電影課程很喜歡放的一部片,老師放完會問學生看到什麼?學生通常會睡成一片,老師問霧散開之後有看到什麼動物嗎?大家就很傻眼,只好再看一次。所以這部片你可以看到最後,告訴我們你看到什麼動物?(笑)

 

講最後一個 Jonas Mekas,他的片相對很長,173分鐘跟82分鐘。先說《追憶立陶宛之旅》,他在二戰之後逃出勞改營,移民到紐約,是帶有強烈口音的立陶宛人,50年代開始拍16釐米,一直拍到八、九十歲。剛才木材說他是前衛電影導演,因為他拍得夠早,也成立非常多電影雜誌跟機構,大家去紐約一定會去參觀他的單位,裡面有很多素材。1972年的這部片,他已經流亡美國多年,和哥哥回立陶宛東北的老家,那個村莊大概只剩下三個人,很偏僻的地方,這部片就用家庭影像的方式,記下他的所見所聞,我們會一直把他這種作品當成日記電影的代表,他用簡單的方式拍身邊的人,配上他帶有口音的英文。

失去,失落,迷失》,Lost Lost Lost,1940年代到美國,所有的日常生活,是黑白片,很片段式,會說他今天幾月幾號去了哪裡,你看到的是這位電影人多年來在美國日常生活的累積,其實有點像臉書幫我們準備那種過去一年的集錦,只是他在六十年前就已經做這件事了。所以說他是實驗電影導演,也不是那種我們認為那種可能會看不懂的,他非常的日常,和現在的很多拍攝方式其實一樣。

 


 

台灣切片|如是原民,如是紀錄:1994-2000年的原住民族紀錄片

介紹完這三位影像先鋒的創作者,現在要進入到另一個台灣的單元。

 

每年策劃這個單元,希望找一個視角來回顧台灣的獨立紀錄片,像之前做過綠色小組,1986-1990的社會運動影像,這種屬於人民的影像會被稱為第三電影。我就在想這次要做什麼?

有一天我想說要自創電影名詞:如果有第三電影,那有第四電影嗎?把它跟原住民掛勾,把這個概念丟給孫老師,結果老師說有(......),我本來以為是原創,結果1980年代早就有人寫過。老師丟了一篇文章給我,作者是毛利族導演,當年他覺得原住民在全世界電影都是被詮釋的對象,但他們應該要可以拍攝自己的電影。

我讀完後再自己腦補了一些東西。第一電影是好萊塢;第二電影可能是藝術電影,但資本也很大,例如歐洲;第三電影,人民的電影,是1960年代南美洲發起的,像是第三世界的社會運動電影;那如果有第四電影,第四世界會是什麼?應該是在前面三個世界裡相對更邊緣的國家,沒有國家的國家,原住民族,他們本來就住得好好的,是因為有另外一群人來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不得不服從,這個制度就就叫作國家。

討論這些論述時,不能直接套用第四電影的概念套用在台灣原住民族身上,但單元的英文標題「Indigenous with a Capital 'I'」,原住民應該有個「大寫的我」,應該要有主體性去拍攝自己的電影,是這單元最重要的論述。我們就回推,台灣原住民族最早拍攝自己是什麼時候?比如陳潔瑤,當年拍攝第一部劇情長片會說是原住民族的第一部,但1990年代中期就有原民導演拍過創作,也有不同脈絡,像學院、公共電視、全景傳播基金會的培訓,還得過很多獎項,只是這些影像不知道流落何方,多少被現在的人所遺忘。我們去拜訪這些導演,盡力把這些影片找出來,做成這個單元。

 

單元片子很多,如何選擇?

 

大概都是在1995年後完成的,像Mayaw Biho導演,他現在比較在從事社會運動跟教育工作,當年《如是生活 如是Pangcah》拍他的阿公,還被總統贈與文化獎,是保存阿美族文化的偉大的人,紀錄他當年的模樣,現在看覺得非常珍貴。

像楊明輝《流浪者之歌》,他是太魯閣族,當年每部影片都很轟動,投影展都會得獎,很有才華、也非常敏感的導演,後來去學校當老師,沒有一直創作。這次特別把他的三部片找出來,可以回味1990年代的部落大小事。

弗耐.瓦旦《石壁部落的衣服》,主要是在講文化和原住民生活的處境。《新樂園》 可能是單元裡最重要的隱喻:原住民到都市蓋違建,卻是他們的樂園,我們在法規跟生活之間如何找到平衡?其他基本上大同小異,但都非常重要,可以看到她們拿到攝影機時,影像作為工具,如何呈現重要的議題?很多問題到現在都沒有改善太多,看時可以有很多反思。這群導演在影展時會從台灣各地來到現場做QA,歡迎大家來看片跟導演聊聊。

 

 

誠如大家看到的,畫質不是很好。當初找這些資料時,我們回去問導演,他們拿的設備器材都是比較便攜型的DV,留存最好的版本都是可能是DV帶、錄影帶或VHS,要把這些轉成數位,沒辦法提升到很高,但內容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看。

 

畫質也是一個時代的紀錄。另外,因為影展延期,多了整整一年可以對導演們進行訪談,做成這個單元的別冊,持這個單元的票兩張,就可以去影展服務台兌換別冊,內容很精彩,請婉伶談談別冊的製作過程。

 

去年三月中決定延期,國外影人無法前來,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當時想到深化單元論述,不只是放影片,而是去了解更多脈絡。辦公室的人分成小組,對每個導演作品做研究,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去了解一個人的創作背景、擬訪綱,辦公室裡的人大多不是原住民族身分,準備中也會意識到自己的身分和對方有差異,並意識到自己看待的角度。找導演們的過程很好玩,他們分散各地,也不是每個人現在都有在影像創作,有些人可能在當老師、開餐廳,我們會去了解這些生命狀態的不同,這些原因很可能也都反映在影片裡,也就是原住民族在台灣,這些年來一直面臨的生存問題、土地問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很多故事都收錄在別冊裡,非常珍貴的紀錄,歡迎大家去兌換。

 

 

時光台灣:1970-80s「芬芳寶島」系列精選

台灣切片單元,是TIDF透過策展試圖重新挖掘台灣歷史。此外,也有影像史的重新發現,今年做的事時光台灣:芬芳寶島系列精選,請木材負起責任說明。

 

先看一下1970年代電視上播放的片頭曲。

 

先來一個K歌場。

 

(觀眾及攝影師隨著音樂搖擺身體)

 

如何,有隨著音樂唱嗎?等一下會被洗腦。

 

蠻洗腦的,現在聽有點雞皮疙瘩。這是後來我請同事去片庫調出的影像,讓大家原汁原味感受一下。我先講個插曲,因為芬芳寶島系列,在很多學者的認定上是台灣最早的鄉土紀錄片,都是拍攝地方,像《大甲媽祖回娘家》對應最近媽祖繞境、《金色中港》,都跟地方很有關係,地名會成為片名。

雖然很多學者說這系列是很重要的鄉土,但我仔細想了一下,還有再去訪問黃春明老師,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黃春明老師是當時最主要的企劃,寫了52集的企劃,拍了幾集,後來就沒有拍攝,有些導演接手完成這個計畫,分為兩季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期,最後我們調查有34集。回到主題曲部分,我放給他聽,他說他沒聽過,他有他自己版本的主題曲,我唸一下:

生在鄉土 活在鄉土 鄉土怎能叫人不愛

花開在鄉土 果結在鄉土 鄉土怎麼會不芬芳

有次接受華視訪問,他把鄉土直接代換成台灣,他就唱,我聽到覺得裡面應該有玄機。像《大甲媽祖回娘家》,我們現在放的是台語旁白版,可是我去問當時的攝影師張照堂老師,才知道電視播的是李季準的國語版。可能因為有意外產生、下鄉放映被留下來等等,就發現官方審查的潛規則還是會遺留在這些影片裡面。而黃春明老師本身的版本,當年可能通不過審查,所以也沒有被採用成真正的主題曲,去分析兩者裡面的意識形態略有不同,黃春明老師說生在這裡、活在這裡,可能有更強的本土認同;他那次唱歌把鄉土代換成台灣,可能又更接近原意,只是當年沒辦法說。

在這個脈絡下,這些影片呈現了很不平衡的狀態,很多歧異。可是這三部是黃春明老師編導的,講現代化、重要民俗活動。其他這些,《無名英雄的貢獻-瑞芳礦業》很難得的是,鏡頭跟著礦工到礦坑裡去;《中央市場的一天》是裡面唯一的女導演拍的,拍當年台北最大的集散市場,從早拍到晚,但我們查不到播映紀錄,後來有個記者在1970年代寫說,本片疑似過於髒亂,不宜播出。我們看就覺得已經是模範市場了,可能還是因為某種原因無法播出。

我們精選了九部,有拍攝到原住民,可是看他們的視角很官方、很漢人,很奇怪,但還是邀請到劇組來現場,可以跟他們聊聊,當年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片,怎麼詮釋所謂的異族、他者。

在我們的認定來說,這些都是紀錄時代很重要的影像檔案,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歷史的痕跡。

 

這個單元一樣有別冊,持該單元的票券兩張可以到服務台來換別冊。

 

 

特別放映

來到今天最後一個單元,特別放映!

 

一些一言難盡的影片。

 

這個單元有幾個特別合作的軸線,比如評審的作品,另外是向兩位台灣影人致敬,李孟哲與陳俊志,他們剛好都在2018年病逝,本來應該是2020年要舉辦,可是這些作品還是歷久彌新,大家可以去看他們最精采的創作。

我想特別講一下李孟哲《習作》,這是1998年拍的,重新出土的影片。李孟哲是最早的台灣紀錄片先鋒之一,一個經典之作是《朱教授老闆的暑假作業》講成衣工廠的女工抗爭事件,當年最重要的一個勞資糾紛,這個抗爭是成功的,到現在都還是工運的重要教材。可是李孟哲不只是拍社會運動,1994年拍他朋友的新婚歷程,《青松小俠的婚姻廣場》朋友叫青松、太太叫小俠,在當年得到中時電影的重要獎項,是一部小品的家庭電影,反映了很多1990年代大家對於婚姻、性別的社會框架,輻射在他們兩個身上。有趣的是,1998年他又拍這兩個人,青松跟小俠,《習作》是他們四年婚姻生活後的現況,可以看到時間在兩部片中的流動跟關係變化,很寫實也很殘酷。當年完全沒有公開播映過,是我們在尋找他的遺物時發現的,透過很多努力讓他可以被公開放映。

 

對外公開播映的是《青松小俠的婚姻廣場》,我們都不知道他其實還有後續的拍攝,所以在整理影像時,才知道有這部片,基本上好像只有在南藝的校園放過,是他在南藝時期的學生作品,很難得。

 

因為這兩個影人也跟我們有交情,所以他們過世時,我們要去整理他們的東西,感覺很奇妙...

 

不要哭!

 

陳俊志也是,他有一部片未完成,《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金馬有先放,當時我們找到的是一片結案光碟,再去找有沒有留硬碟,但電腦壞了,到現在都沒辦法修,找不到原始檔案,很多書寫文字也找不到,這是目前的狀況。所以這兩個放映別具紀念意義。

還有一個短片,手冊上有QRcode可以掃去看,這是有一天龍男導演說找到一個母帶,2000年TIDF時,拍了陳俊志在頒獎典禮上的抗議。這跟Mayaw Biho導演也有關係,當年他要舉辦阿美影展找不到場地,那時馬英九是台北市長,會去TIDF頒獎典禮,他們就計劃了一場抗議、嗆聲,影片就拍攝了這個過程,片中可看到當年很多人青澀的模樣,楊力州、蕭菊貞、胡台麗......這些很重要的台灣紀錄片導演都在裡面。

 

除此之外,還有評審作品,可以稍微介紹一下嗎?

 

阮純詩的三部曲,可以說都是和電影有關的電影。《十一個男人》,其中有個是梁朝偉(笑),導演挪用了越南男星影像,用另外小說的文本來編織,從這些男人的形象去反映越南政治歷史的變化。《每天都是七〇年代》去找影像檔案裡的各種形象,本來是三頻裝置,我們請她弄成電影版,就像在電影院裡看錄像。《第五電影》回應我們剛剛講的第四電影,是她的原創,用我剛講的毛利族導演的文本當成旁白,影像上用了很多反殖民的畫面,開發主義,去描述她理想中的第五電影的模樣,在我的理解上比較像反殖民電影。這不是傳統的紀錄片,更像是利用影像檔案,去產生很強的互文性。

約翰.托雷斯(John TORRES)是菲律賓導演,也是評審,好像是孫老師的愛片。《人民力量重磅彈:越南玫瑰日記》,太傳奇的片了!有的女明星,1986年拍了一部片叫《越南玫瑰日記》,但資金不足未完成後製,膠卷藏在床底下,有一年被拿出來,委託 John Torres,可是膠卷都酸掉、臭掉了,他就把它們數位化,再用超譯的方式重新詮釋。所以影像上是當年的狀態,但敘事邏輯非常當代,讓已經垂死的膠卷死而復生,是超神奇今年的一部奇片。《視而不見》是他拍好幾個劇組的花絮,但用未來的敘事來隱喻菲律賓政治現況。

 

雖然今年導演不能來,但有安排線上直播的映後QA。

 

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大頭投影在大銀幕上。

 

其他幾位作者,像是高譚跟科普也都會用這樣的形式去聊作品,場次表上有黑色星星的...

 

都會透過一些玄妙的方式,視訊連線或是打電話的方式做映後座談;如果追求真人實體互動,台灣的影片都會盡量邀請影人到現場做映後QA。

 

不知道要選什麼場次,選有星的就對了。

 

 

指南尾聲前的再次推薦

今天談了非常多片,內容、美學上大異其趣,是否也有連結?請分享這些單元有沒有更大的主題跟方向?如何策劃?

 

會想關聯性,但也只能講核心概念,像原鄉、認同或劇烈的政治動盪,反映我過去兩三年來的心情,今年再稍微修飾一下,我覺得觀眾來看應該會反映過去幾年的心情吧。

 

木材心情日記,有寫在手冊第二三頁影展的話,他都捨不得刪。

 

大家不要直接跳過喔,手冊前面也有一些心情點滴。另外兩位有什麼影展觀察?

 

三年展,很多節目去年三月前就決定了,在這之前就看完這些片,本以為經過一年再看會不合時代,但很多作品值得一再回味,當初選片時被打動或啟發的點都還在。這些是現在再次看到這些片,還會存在的感覺,很可貴,某種程度上是不朽的。套句木材的話,這些東西被冰進冰箱,今年解凍也有不一樣的眼光、有時差感,是蠻有趣的。

 

那實務面上來說,疫情對今年影展的影響及規劃?

 

首映多少被搶走?

 

以為去年都準備好了,但還是有很多忽然冒出來的事情。首映被搶走了,其實本來就不追求首映,這個影展在世界上來說算中型,和其他大影展競爭首映意義不大,一來爭不贏,二來觀眾也較少,反而因此更專注在呈現節目多樣性,而不是是否最新,這讓我們從影展之間的比較解放出來,有更大自由度。

因為今年還是不能應請國外影人來台灣,除了連線之外,我們也先列好問題給他們用影片回答,有的可能是拍自己的大頭、有些會用很有創意的作法,我們稱為QA小影片,在正片後面接著播放,手冊上有兩個圈圈的都屬於這一類。希望不會流失太多觀影體驗,也花了我們非常多力氣,這件事超乎想像的困難,中間有很多細節沒想過,很多JUICY、不願捨棄的細節,非常精彩,歡迎大家多選擇這些場次。


 

活動

影人無法親臨,但還是希望把他們的聲音帶來台灣分享。這幾年,TIDF也很努力擴延電影性,用活動來進行其他形式的討論。今年還有很多周邊活動?

 

也跟手冊單元息息相關,請三位推薦。

 

談到影展的精神,TDF有個部分是現場表演,我會負責5/4晚上的座談,在談紀錄片跟當代藝術的跨域和轉向,我覺得這是紀錄片的新走向,影展也有很多現場的放映跟表演,到時會請這些藝術家來談談,思考紀錄片的面貌。

 

也有呼應原住民、CHINA單元的系列講座。

 

空總也有展覽,就在對面,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展覽「關於香港 葉旭耀——語言風景」,等下結束就可以直接去觀賞。其他還有嗎?

 

紀錄劇場,TIDF的忠實觀眾應該知道,4、5年前就有這樣的表演活動,從「民間記憶計畫」衍生出的劇場作品,2018有第二部演出,去年原本也要邀請,那劇場的特性一定是身體、現場的,當這些人無法在同一個空間裡聚首,又該怎麼呈現?疫情一年多以來,這些人都是在線上聚會,不管是剪接或身體工作坊、讀書會等等,都身在不同的地方,用這樣方法衍伸出新的《閱讀病毒》,會以連線方式進行,我也沒看過,很期待。

 

猜想會有點像展覽,下午劇組演員會上線討論演出怎麼進行,演出也結合平常拍攝的素材,裡面有互動的工作坊,如果你手上有平常紀錄的小影片想找人分享,又很害羞不想跟親友討論的話,也可以報名參與。

 

反正這些人應該這輩子再也見不到面,盡情討論吧。

 

應該是個蠻有趣的互動,即便沒有作品,也可以來看到底怎麼進行,結束後去看演出,應該也會有蠻多新鮮的刺激。

 

這個表演真的會變成一個很當代、前衛的事情,本來是身體的展演,變成螢幕小視窗的切割,是個很有趣的媒介討論。

 

在台灣受疫情影響相對少,過去一年很多線上會議,仍然必須受框限、接受這樣的方式,我們好像有點落後在疫情發展的新科技之外。現在又有個新的東西,利用這個形式做新的創作,很有意思,名額有限,大家不要錯過。

 

工作坊名額只有五個,手上有任何素材都歡迎報名。

 

台灣也有紀錄劇場,TIDF每年都會舉辦紀錄片工作坊DOC DOC,對於創作中的紀錄片影像工作者有創作討論,四、五年前導入身體訓練,從身體導入創作。拍片時頭腦通常很理性,但有很多開拍的初衷,是發自身體裡最原始的東西,所以我們希望透過不一樣的方式,來幫助創作者找核心,裡面帶入身體及觀察,因此衍伸出台灣版本的紀錄劇場。他們現在正在隔壁排練,而且我們也沒看過,是一個驚喜的節目。

 

想看真人可以看台灣創作者演出,想看digital可以參加《閱讀病毒》。大部分活動都在空總發生,離開這裡時有興趣可以場勘一下。但有個活動不是!

 

沒錯,今年傑出貢獻獎頒給《人間》雜誌,下週六在LIGHTBOX攝影圖書室有論壇,歡迎自由入場。

 

《人間》雜誌是報導攝影跟文學的先鋒,不是動態影像,但報導了很多故事都轉化成紀錄片,很多導演當年會拍片是受到他們紀實風格的影響,這是我們頒獎給一個文學或攝影雜誌的原因。但我剛要講的是,P38、P39,這是我們影展在疫情影響下發展出的新計畫,長怎樣也沒人看過,會是全新的世界首映。

現場電影,黃邦銓跟吳梓安會在現場播放膠卷影像,還有林強等其他聲音藝術家的現場配樂,對膠卷進行全新的詮釋,標題叫《濕熱、記憶、膠卷》,會去反應膠卷在台灣濕熱環境下造成的物理變化,會是全新的創作,聽說還沒額滿,我也蠻意外的,可以上官網報名。

剛剛講的《閱讀病毒》可能會是我整個影展最期待的活動,我們有參與一些討論,但不太知道會長成什麼樣,無法預期,但很重要是說,我們知道病毒的發源地在哪(!),所以中國這批工作者是首當其衝被隔離的,在這個疫情最前線的狀態下,紀錄了很多當時不知道該怎麼應變的心情,他們轉化這個東西為藝術表演,我會覺得大家可以去搶。

 

除了人間論壇不用上網報名以外,其他都可以在官網報名,記得先申請會員。

 

 

最後的小抄!必必必!!!

講完所有影展要介紹的節目跟活動,是不是大家都選好片了?不用再推薦了?

 

可否給大家一個最後的小抄?

 

(螢幕上呈現策展人、影展統籌及初選委員的心頭好,十部必必必看!)

(眾人舉起手機!!!)

 

應該是有十四部...大部分我都講過了,好像沒什麼沒講到的。

 

我是專攻競賽片。《呼叫外星朋友》跟這次很多脈絡很像,很多創作利用時間的抽離或身分的抽離,去理解一個原本熟悉的地方。這部片用外星人的角度看待日常影像,朋友婚禮、街坊鄰居等等,散射出菲律賓當代的問題。《離線列車》我想cue一下鍾。

 

《離線列車》非常有趣,No Data Plan,是某種類似易付卡的手機方案,你要跑路的話就不會留下通訊紀錄。在美國有很多非法移民沒有真正的身分,就會用這種方式進行通訊。導演的母親是非法移民,所以日常生活要很小心,因為這個顧慮,她平常只能搭火車,影片就是導演搭火車從東岸到西岸,途中用攝影機去聆聽旅客的談話內容,發現因為火車不用檢查的特性,車上有很多像他的家族一樣沒有身分、不希望被發現的存在。這片就是這趟旅程上的影音紀錄的剪接結果,但可以看到美國非法移民的困難狀態,卻很有創意地處理。

 

下一個十大...這個清單有點欺騙!

 

孫老師補充一下。

 

我覺得應該回到國際競賽,剛忘了說,《危巢青春》蠻好的...

 

這根本沒在你的清單上啊!

 

在談蘇格蘭的年輕人,現在才20多歲,已經歷經犯罪、生小孩,年輕爸媽,好像在看一個青少年電影,卻是實際發生的。拍得很漂亮,像肯洛區拍的劇情片。

 

算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片。

 

這部片其實也呼應了我們接下來的活動。

 

 

QA時間

鏘鏘~~~我是特映會票頭,大家有問題可以質問三位講者。

 

Q1

我想問標題為何是「再見真實」?

 

可能真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紀錄片裡好像會有真實的力量,但也會因為創作者的詮釋而導向不同結果,我們鼓勵大家去揮別你認為的真實,在作品裡看到新的真實。這是我的話術啦,概念比較是鼓勵大家有自己的判斷,比較開放地去看這些作品。
 

Q2

我現在有點選擇困難,有幾部衝到時間,想問《拿坡里少年自拍日記》,有沒有適合看這部片的族群?誰適合看?

 

任何人都可以看,從創作脈絡來講,導演在新聞上看到社會事件,南義大利相對北部較貧窮,有很多犯罪事件。這個事件是有個青少年被警察槍殺,導演想去當地了解,但他是外人又進不去,就透過青少年去接近、了解,想讓這些青少年從自己口中述說經歷的事情,這位被槍殺者是在什麼環境下生活?導演好像是透過甄選機制來找到主角,給他們手機,規定是自己一定要入鏡。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主體性呈現,如果他用導演身分去拍,一來有年齡差距,二來依然是被講述的對象,但他把權力還給他們。所以適合誰觀看?因為這是青少年在講述自己故事的過程,所以年輕觀眾會有感應,裡面也有導演自己的觀點,蠻中和的。

 

補充一下,手冊p70有特別獎項,有推薦給年輕人的影片區。


 

Q3

我從podcast開始follow這一切訊息,想問主持人跟老師,如果真的只能選一部???

 

竟然有此等難題!

 

那你知道我們是誰嗎?

 

觀眾

有,聲音都有出現。

 

你不要滿足你個人的虛榮心喔。把話題回到只能選一部的話...你看他們光是要選十部就一直作弊!

 

你只買一張嗎?還是套票劃到剩下一張的扣打?

 

她只想刁難我們而已!

 

你們慢慢想,我先宣傳podcast。TIDF有個podcast,介紹影片,內容比較輕浮,可以推薦朋友來聽,我們是鬼島之音的夥伴。你們想到沒?

 

只有一部的話,選本影展最長的片子,比較值回票價。

 

那他自己做一點數學不就知道了嗎?

 

最長的是Jonas Mekas《失去,失落,迷失》。我選的話,《茲威林先生與祖克曼女士》,Volker的片。

 

我回到競賽,個人推薦亞洲視野的片,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民主盜起來》,他是泰國片,導演不只是創作紀錄片或紀實影像,也是錄像藝術家。他在泰國有個委製案,用短片參加比賽得獎,被告侵權,有合約、著作權爭議,他用這個事件衍生成行動,無限複製自己的光碟在街上賣,自己也在影片中出現,去講什麼叫盜版?什麼是複製?誰又是真實? 剛好當時泰國有民主抗爭事件,導演把兩者結合:泰國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有很多所謂民主的意義流失了,他覺得這很像盜版,把它作為對比,裡面有很多無俚頭的諷刺,去講一些生硬嚴肅的話題,非常值得看。

 

我剛進行了一番天人交戰,我還是想要推薦原住民專題的影片。膚淺的原因是裡面的歌很好聽,我很享受,比芬芳寶島還洗腦。另外很重要的是,同樣都是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有時比較難去聆聽到不同的聲音觀點,雖然畫質沒有那麼精細,但是是很重要的資產。我很喜歡楊明輝導演的影片,他講的不是要追求原住民認同,因為這就是他的認同、他的生活,不是一種控訴,而是生命。另外是《面對惡靈》,是蘭嶼的張淑蘭導演的作品,這部片讓我看到可能在台灣完全無法想像的生命體驗,身為台灣的我卻不知道,我是蠻震撼的。

 

我從三年前就一見鍾情的《Memento Stella》,當初在戲院看到的身體感非常強烈,雖然它不是傳統敘事的作品,這其實也完美表現了TIDF拓展紀錄片邊界的意圖。不過不用講那麼多,只要進戲院,看到音畫配置部屬的神奇魔力,你的身體就會有感應,看完會非常有感。這次我們也跟導演牧野貴有個通話的映後QA,在5/8週六晚上的黃金時段,歡迎大家來。
 

Q4

如果不是項各位選片委員,如果是我們市井小民,一天該看幾部比較好?不會腦袋炸裂?怎麼去選擇一天看多少片,可以比較享受影展?

 

很實用的問題,有人要回答嗎?

 

看體力跟精神狀態,有時候腦袋需要休息一下,不要勉強。

 

機會難得的超長片,可以挑戰看看。畢竟戲院是我們能提供的最佳觀影享受,在線上平台可能無法如此專注,效果會有點不太一樣。

 

我覺得三部是蠻舒服的節奏,四到五可能就會累。

 

剛剛聽了那些分享,其實我們對每個單元其實都有明確或完整想法,或許也可以挑戰一個單元看看,看完那個單元所有的作品,挑戰木材是不是在唬爛。

 

Q5

我想問主視覺的選擇,上一屆是《上山》可能比較好理解,這一屆是藍莓碗,有點像用湯匙喝珍珠奶茶?想法怎麼來的呢?

 

主視覺的構思原則是,希望視覺來自某一部電影,這是挑選的前提。今年跟設計師合作時,有丟幾個劇照,大家看到螢幕上的圖這是其中之一,碗裡有很多藍莓,他其實不知道這是藍莓,可能看起來很像珍珠奶茶。後來我解釋這是一鏡到底,藍莓變多變少,他開始意識到這是個動態的東西,就想既然是平面設計,能否也用平面製造出動態的時序?讓紀錄片記錄的概念可以被呈現出來,做了很多顏色的版本,最後用了這個。不同媒介,也展現出時間流逝。去年我們把這海報送去參加全球的影展海報比賽,沒想到就得冠軍!參加三屆都冠軍。

 

是發生什麼事?只有我們參賽嗎?

 

大概有三、四十個那麼多啦。有兩個首獎,觀眾票選跟影展專業者、選片人票選,我們都是得專業者的。我沒有很意外。

 

這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我倒是蠻意外的。但我們的主視覺是真的蠻好看的。

 

問問觀眾覺得好不好看?

 

觀眾

...(只能選擇點頭)

 

他敢說不好看嗎(笑),謝謝你給我們這個機會解釋主視覺的涵義。時間差不多,提醒大家如果還沒買票,可去附近7-11的ibon機台買套票,是最划算的選擇。

 

謝謝大家把時間留給我們,謝謝大家!

 

20210410-img_4010.jpg

 

重看選片子難選片指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