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情慾與裸露才是人的本質,殺戮並不是: 專訪《記憶抹煞》導演敦斯卡.彭西迪佛拉高 Thunska PANSITTIVORAKUL

2024 / 10 / 03

日期:2024 年 5 月 16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梁振瑋 本片以拉丁文片語Damnatio memoriae命名,靈感從何而來? 這個片語是個專有名詞,特別指新的國王繼位或奪取政權時,為了消除人民心中對先前統治者的形象,所進行的一系列毀壞原統治者雕像或畫像等的作為。 另外,本片也透過「月亮」的意象傳遞一個觀念:月亮有正反兩面,我們卻永遠只看得見月亮的同一面,...

找尋、縫合與悼念之旅: 專訪《颼颼咚隆喀嗞》導演歐斯卡.阿雷格利亞 Oskar ALEGRIA

2024 / 10 / 03

日期:2024 年 5 月 15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曾子晏、徐熙婷 您為何決定啟程踏上這條祖父曾走過的路徑?實際走完後有什麼感受? 我聽說祖父年輕時,常走這條路為牧羊人補給。當初我在老家找到一台舊超8攝影機,它最後錄下的畫面是我母親在問我祖父的新年願望是什麼,正當他要回答時,錄影卻中斷了,影像就停在那裡。因此,我決定從斷掉的那一刻開始,去追尋祖父遺失的聲音,於是踏上了這條路徑...

檔案影像的記憶革命: 專訪《沒有她們的星球》導演 法拉娜茲.沙里菲 Farahnaz SHARIFI

2024 / 10 / 02

日期:2024 年 5 月 15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陳以庭 請導演談談製作本片的動機與初衷? 一開始,我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來記錄這個年代與革命後的伊朗,以呈現革命前後社會的差異。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說:「世間沒有歷史,只有傳記(There is properly no history; only biography.)」。...

消逝國度的戰爭絮語: 專訪《逃離前夕的地下日記》導演席娃.卡坎諾香 Silva KHNKANOSIAN

2024 / 10 / 02

日期:2024 年 5 月 14 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洪翊芳 整理、編輯:陳以庭 請導演談談與居民們相處的過程與挑戰,您如何真正「進入」這些地下空間? 他們一開始會問我是哪裡人?是不是亞美尼亞人?因為我搞不好是亞賽拜然人,也就是他們的敵人。知道我是亞美尼亞人後,他們就讓我進入地下室。我在那邊待了兩個月,裡面的人都知道我是來拍片的。空襲時,大家都要躲進防空洞,不會有人說你不可以進來。...

戰火中的歌者: 專訪《吟唱靈魂之歌》導演賽諾康 Sai Naw Kham

2024 / 10 / 02

日期:2024 年 5 月 14 日 地點:京站威秀 採訪撰稿:陳以庭 請您簡單說明拍攝前的田調過程。您在撣邦待了多久?如何跟當地居民建立關係? 我是撣邦人,現在住在仰光。我小時候就聽過這些歌曲,看見歌者們出口成詩,用韻講究,覺得很神奇,所以一直想拍這個主題。我先在網路上做了幾個月的研究,才帶著攝影團隊一起上山。因為我是撣邦人,當地民眾比較信任我,只有武裝團體對我們有疑心,...

一個不再屬於她們的地方: 專訪《告別提比里亞》製片Jean-Marie Nizan

2024 / 10 / 02

日期:2024年5月14日 地點:京站威秀影城 採訪撰稿:謝佩旻 片中使用大量home video及歷史檔案影像。您在過程中是否曾提供素材篩選或編輯的建議? 一開始有和導演討論、篩選,但所有關於藝術性的決定都是導演自己決定的。我們很早就有共識要運用不同層次的畫面來源,也自然而然地把Lina(導演)小時候的畫面安排在片頭。身為製片的角色比較是在協助導演,確保這些畫面都是保存良好、可以運用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