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祭之歌
Songs of Pasta'ay
矮人祭之歌
1986年,台灣賽夏族北祭團於新竹五峰的大隘村,舉行十年一次的「矮人祭」(pasta'ay)大祭。從祭前練唱至祭畢重演,本片記錄大祭期間,環繞祭儀進行的人事與山水氣象,以及隨之浮現的內外生存危機。結構上模仿15首祭歌的虛實反覆形式,以闡發祭典的現代意義,並展現不同世代族人為團結存續所做的反思與努力。
胡台麗:「事實上祭儀的意義太難完全掌握,我也只能以我的方式作初步瞭解,我的詮釋也有可能在日後接觸更多材料後有所改變。我寧願僅抓住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賽夏人的情感和言行反應,以畫面表現出來,留給自己和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71期(1991春),頁200。
1950年出生,2022年逝世。台灣民族誌影像先驅,知名人類學者、紀錄片導演、作家及策展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與所長,主持多項重要計畫。推動成立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擔任前兩屆理事長,任內創辦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其編導之紀錄片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作品以音畫、文字媒介之感知,反思民族誌傳統和拍攝中的權力關係。並演繹台灣農村、外省榮民及原住民族部落,其日常生活與文化之於性別、族群認同,在時間中的變遷與實踐。

生於1953年,大學曾任電影雜誌《影響》主編,後至美國天普大學攻讀廣播電視電影藝術碩士。1984年歸國從事影像編導,並成立「多面向藝術工作室」,帶領團隊製作多部影視作品。創作橫跨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及電視節目等多種類型,獲獎無數,為解嚴前後的台灣社會與族群文化,作出重大見證。亦長期投入紀錄片研究及教育工作,在大學院校任教近40年,出版紀錄片研究專著《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2022年獲本影展傑出貢獻獎。
